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海軍建設,南宋之霹靂風雲,寂靜的銀松森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剩下的一百多萬兩白銀資金,流求公司則全部投入海軍建設。對孤懸海外的流求島來說,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說成事關生死存亡的關鍵並不為過。作為極度依賴裝備的技術軍種,將海軍說成是吞金獸並不為過。海上風浪大,所用的船隻結構複雜,技術要求也高,價格自然也昂貴。對流求公司來說,所建的海軍船隻肯定要以火器裝備為主。火器威力強大,但價格也自然不菲,就拿戰船的主戰裝備火炮來說,不僅造價昂貴,其後續的保養維護和彈藥消耗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只不過海軍建設再貴也得花錢。除了保護流求島之外,海軍還要承擔保護貿易航線和開拓海外的重任。前者是流求發展的關鍵,後者則是歐陽軒特別強調的。從現實的需求來看,當下流求周邊的海域之中,南宋沿海制置司的水軍實力十分強大,雖然當下雙方關係尚可,甚至還為運送流民和貨物的流求船隻提供護航。但“匹夫無罪,懷壁其罪”,流求現在發展蒸蒸日上,僅蔗糖便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更別說還有大量的良田礦山,這對極度窘迫的朝廷財政來說實在是巨大誘惑。以朝中那些腐敗高官的德性,一旦政局有變或斷了“孝敬”,他們翻臉絕對比翻書快,保不那天一覺醒來,便會讓官軍水軍攻打流求,以搏取開疆拓土的功名。
其次的威脅來自蒲壽庚等大海商。俗話說“同行是仇人”,霹靂軍在流求發展必然擠佔他們壟斷的海上貿易份額,而他們顯然不會容忍流求公司從利潤豐厚的海上貿易分一杯羹。流求公司的蔗糖熱賣已經讓他們分外眼紅,蒲壽庚等人現在也開始試著在福建路和廣南路種植甘蔗,以後為爭奪銷售市場必然會發生衝突,甚至不排除他們用武力奪取流求。這此海商實力強大,僅蒲壽庚就有數萬人馬和數千艘船隻,他還是朝廷任命的泉州市舶司長官員。這些還僅是蒲壽庚浮在表面的實力,實際上蒲壽庚等大海商不僅與朝廷大佬利益繫結,也與海盜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高麗、倭國及北方漢軍世侯的水軍當下並無攻打流求的實力,但正因為這三地水軍實力孱弱,其沿海周邊遍佈著大大小小的海盜。這些海盜之中不少人是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也有許多是迫於生計鋌而走險的沿海百姓,還有少數捕魚經商為主,一有機會便搶劫的海上討生活的機會主義分子。這些海盜之前大都是貿易航線附近出沒,並未出現在流求周邊。隨著霹靂軍開拓事業的發展,流求日益繁盛,這此海盜也如嗅到血腥的鯊魚一樣,頻頻襲擊流求公司的漁船和商船,甚至想偷襲臺中城港口的蔗糖倉庫,只不過都無一例外地火炮一頓胖揍。主管軍務的廖泥鰍並不擔心這些散兵遊勇,而是擔心他們背後影影綽綽的勢力。
一百萬多萬兩白銀看似數目巨大,但對海軍建設其實並不多。廖泥鰍之前提出了要將海軍擴充為二萬人,大小火炮戰船要達到兩百艘,但一算成本帳卻焉了頭。實際上不管購買還是自建,戰船本身並不貴,中型戰船不過數千兩銀子,大型戰船也不過值萬餘兩,最大型的三重樓船也不會超出五萬兩白銀。真正昂貴的是戰船上的火炮。就拿一艘裝備二十門炮的中型戰船來說,一門炮便需要銅料三百斤價值三十兩白銀,製造成本是銅料三倍左右,故一門炮加上必要的彈藥便一百五十兩白銀,二十門炮便是三千兩,再加上船體造價兩千兩,一艘中型火炮戰船便要五千兩白銀。由於大型戰船的所用的火炮更大數量也更多,故造價更是中型火炮戰船的三至四倍。實際上,這還是因為流求島上有豐富的銅礦,也不缺優質木材和鐵,如果材料外購,成本還會翻上幾倍。
反覆核算之後,流求公司決定成立一支主力艦隊和二支分艦隊,分別駐守在臺北、臺南和小流求。主力艦隊有十艘大型戰艦、二十艘中型戰艦和四十艘小型戰艦,分艦隊戰船數量減半。按大型戰艦一萬五千兩白銀一艘,二十艘計三十萬白銀;中型戰艦五千兩一艘,六十艘計三十萬白銀;小型戰艦二千兩一艘,一百二十艘計二十四萬白銀,僅主力戰船便要花費八十四萬兩。如果再加上火戰船、偵察船、爆破船、運輸船等船隻,這一百多萬兩白銀不僅不算多,反倒顯得略有不足。在人數方面,每艘大型戰艦一百五十人,中型戰艦八十人,小型戰艦三十人,總兵力達到了一萬零二百人,如果加上輔助船隻的水手人數,兵力達一萬二千人。
當下流求海軍實力僅堪堪達到上述規模的四分之一,雖然有了資金保障,但要建設一支上萬人的海軍絕非易事,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海軍艦隊建設需要“船隻、船員、火炮”這三大要件。與川西霹靂軍擴軍中主要缺火炮不同,流求海軍當下最缺的並不是火炮,而是戰船和有經驗的水手。餘柱從川西帶來的技術人員早就掌握了銅炮製造技術,流求的銅礦開採出來之後,他們又根據本地銅料的情況進行了配比調整和生產工藝最佳化。由於銅優良延展性和導熱性,流求生產火炮只需要採用工藝簡單的鑄造法,而不需要川西霹靂軍鐵炮所採用的鏜銑法工藝,生產出來的銅炮不僅重量輕而且效能也夠用,更重要的是所花費工時短了許多。眼下流求銅料足夠,只需進行精煉之後,便可大批次生產出艦用火炮。
海軍的主戰武器是船隻,而船隻的建造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一艘戰船從選材、伐木、晾曬再到建造舾裝、試航短則一年至兩年,長則三至四年。如果有了已晾曬好的木料,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造出來。流求不管是當前的現實需要還是遠期的威脅,都等不起這麼長的時間,故餘柱決定一方面派人收購造船木料,加大自行造船的力度,與此同時又派人多方重金購買船隻進行改裝,甚至還透過賄賂手段購買了沿海制置司水軍的戰船。“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價格給得足夠高,水軍那些官員敢冒著殺頭的風險賣戰船。這些買回來的戰船在船塢進行改裝之後,沒有人會認出曾是官軍戰船。經過一番努力,流求購買改裝了十餘艘大中型船隻和數十隻小型船隻,雖然仍未達廖泥鰍的預期,卻也解決了當下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