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四章、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關外的還真不少。
甚至不只是關外,南洋的“豬仔”也在排隊去呢。
“果然是民不聊生,去南洋當豬仔本來都是些廣東人福建人,現在連兩江這邊也有這麼多人排著隊去呢!”
在常州府城的一間酒樓。
白寧、沈松一行調查大明百姓疾苦的前朝八旗子弟聚在此處,商議著所見所聞。
“在常州府有一家叫做四通運輸的商行,要去南洋和關外的豬仔都排起了長隊,聽說都是去參加什麼集體農莊的,去關外的就是種田,去南洋的好像是去什麼橡膠園打工這老百姓排著隊要出門謀生,爺,咱們大清朝那會兒可沒有這回事!”
沈松坐在酒樓包廂,吃了一口這常州府特色的米餈粑,咀嚼滿口的米香,一邊指著對面的一家掛著四通商行招牌的商號對身邊的白寧說道。
當然是沒有這回事了.白寧想到,在大清朝那會兒,除了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其他人都是不能隨便遷徙的。
到了地方沒有路引,是要以流民論處。
而那時候之所以廣東福建多人去南洋做豬仔,純粹是因為大清朝在這兩個省份的控制力比較低——這裡畢竟是天地會活動的大本營。
而在這大明朝。
是可以自由遷徙的。
根本就沒有限制農人的遷徙自由,理論上農人要是能自己走路去東北,那還能賺一筆路費——遼地總督府是會對自行前往的自由民進行登記,分配到集體農莊裡面去,同時還會補貼路費。
所以這大明朝為了能鞏固東北的地盤,可以說是下了重本的了。
“爺,我打聽過,這是四通行的後臺是湖南的官兒,聽說是湖南郴州歐陽氏和彭氏合股的產業,專門招募兩湖三湘之地的農人去南洋,去東北的,這賣豬仔的產業還挺賺錢的,聽說除了南洋,還送人去澳大利亞開礦。”
“澳大利亞?那是什麼地方?”白寧一愣。
“在南洋的南方,聽說是一座非常大的島嶼,可能比整個中原還要大,那裡本來是不列顛人的地盤,前些日子聽說明朝的印度洋艦隊趕跑了那裡的不列顛人,這就把這麼大的地盤都佔下來了,佔下來沒多久就發現了大金礦,現在不少人都自費要去澳大利亞挖金子呢!哼,我大清朝的時候,百姓豈要遠渡萬里,去什麼澳大利亞這種鬼地方謀生!”
怎麼沒有?不然南洋哪裡來的人?
白寧心裡想道。
嘴裡卻附和著我說道:“確實是如此,這朱皇帝的地盤上,的確是民不聊生啊。”
沈松沉默片刻,說道:‘這朱皇帝如此逼迫,士紳怎麼就不起來鬧呢?這些讀書人,一點骨氣都沒有!想當年雍正爺那會兒還起了不少大波瀾呢!’
鬧?
鬧什麼鬧?
這大明朝的皇帝根正苗紅,還是開國大帝,這地方上計程車紳又被大清整治過,有骨氣的能有多少?
更何況。
朱皇帝還搞什麼分稅制。
地方上收取的田稅,都是用來應付本省的開支的。
光是官員俸祿就佔了大頭。
收上來的錢,大多都發給當官的了。
現在都是本地人當官。
地方上的土豪劣紳們還有什麼勁頭去鬧啊。
“倒是有人來鬧的,四川的讀書人好些都到了中都,要向朱皇帝請願.”
白寧說道。
“爺,那咱們去中都看看熱鬧去!”
沈松眼前一亮,說道。
“這群腐儒居然敢反對皇上!道樺大學的同學們!咱們也去中都,去和那群腐儒打擂臺,去告訴他們我們新學的學子的厲害!”
“就是!他們這群人讀了一點四書五經就敢謀什麼特權,不就是四書五經麼,誰不會似的!”
“機械系同學何在,去中都,擁護新學!”
“禮系同學.”
“經濟系”
應天府,道樺大學校園內。
一群大學生們正在廣場上集會。
集會的內容當然是要擁護新學,擁護他們偉大的導師、大明皇帝陛下朱道樺的路線!!
四川士子要進京請願,要廢新學,擁舊學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天下。
全天下計程車子群起響應。
然而新學也不是沒有擁躉。
天下儒生要廢新學的訊息傳來。
一時之間。
道樺大學、中都大學、廣東大學、江南大學大明四大高校,數萬名新學的學子群情激奮。
這新舊之爭,是對未來的爭奪!
大明朝的未來。
是掌握在新學的學子手裡。
還是那些腐儒的手裡。
就看這一次的鬥爭了!
“吾等新學學子必須要展現出我們自己的力量,去支援我們的老師,去支援我們的皇帝!我們要讓全天下知道!新學不孤!吾道不孤!!”
有人在高臺上握著拳頭怒吼。
也有人在商量著要怎麼辦。
在道樺大學的道樺樓內。
幾名學生骨幹在商量著請願遊行的事情。
“那群府儒聽說已經上了請願的申請,就在中都皇宮前的朱雀廣場。我等也可以上請願的摺子,也在同一時間去請願!”
有人大聲說道。
“顯鶴兄,你說我們要如何做?他們腐儒人可多呢!”
人群中央的鄧顯鶴微微一笑。
‘他們人多又如何,咱們的師兄們會給我們支援的!
第一批的新學的大學生已經步入社會。
在各地的地方為官,在各大機械廠、造船廠、蒸汽機廠做技術官,或是有開設了各大律師事務所的——這種專門以學習明禮為主業,幫人打官司的律師事務所很快取代了傳統的訟師。
各種新的行業因為新的人才的湧入而呈現出勃勃的生機。
“哦?咱們人從哪裡來?”
鄧顯鶴看了看在場的同學。
嘴角微微一笑,說道:“當然是從工廠裡面拉人頭了!”
“工廠拉人頭?”人們一愣。
“都已經和各地的老闆們談好了,中都、常州府、松江府,長江兩岸的工廠,少說也有二十多萬人!這二十多萬產業工人,不需要多,只要僱個兩三萬,就足夠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打得滿地找牙了!”
“他們自稱是什麼士子,其實也不過是平頭老百姓,和工廠的工人能有什麼區別?”
鄧顯鶴說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