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士毅帶著朱道樺的許諾返回了杭州。
至於他要怎麼把這七八萬團練給凝聚起來,讓大夥兒相信去印度是當老爺而不是當炮灰的。
那就是他孫士毅的本事了。
能不能當上這英國公。
就看他孫士毅能不能領這七八萬人在印度站穩腳跟,打通孟加拉到橫河流域中上游的通道了——只要能把英國人的勢力壓制在南印度,把富庶的北印度變成大明商品的傾銷地。
憑藉這個功勞。
他孫士毅當這個國公爺就是穩穩當當的事情。
所以在得到了“異地封國、國內封爵”的許諾之後。、
孫士毅的幹勁也上來了。
他嘉興孫氏也是有上千家族子弟要安排的。
一半出國,一半留在國內,大家要有個好出路,那都要靠他來努力啊。
他努力的程度,決定了子孫後代能當多貴的貴人。
日後在德里梯籠遛鳥的華人貴族們的祖宗們。
現在是正在醞釀著進行讓孫士毅後悔了一輩子的印度征伐之路——無他,在萬里之外征服一個人口稠密的異國,絕沒有朱道樺說的那麼輕描淡寫。
那可都是一步一淚,一步一血,一刀一槍給拼出來的!
安排好了浙江團練乃至於福建團練的出路。
朱道樺和他的大明朝廷就開始忙活著登基稱帝的事情了。
畢竟除了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區。
大明基本上全有了長江以南。
天下土地有三分,天下人口有三分之二,天下財富可能都有四分之三了。
有這個資本。
當然是有足夠的實力祭天改元,登基稱帝的時候了。
而且現在朱道樺自南洋起兵到現在已有三年。
跟隨他的文臣武將們都盼望著能在朱道樺登基稱帝這個時候一同得到封賞,雞犬升天。
大明光復二年。
公元歷1792年10月1日,農曆九月初八。
這一天的中都應天府裝扮一新。
秦淮河兩岸的樹上都高掛著日月旗。
從大明王宮通往紫金山明孝陵的道路上也是十步一崗,一個旅計程車卒昂著頭站在道路兩側。
原來江寧城的城牆已經被拆掉了不少。
不少高大的樟木被移植到了道路兩側,顯得很有新朝新氣象。
從幾天前開始。
中都的居民們就知道。
他們的天子朱道樺會在今天帶領文武百官大祭大明太祖皇帝、祭拜天地、登基稱帝。
而且和前清不同的是。
這新明的規矩對百姓們來說是放鬆多了。
甚至還史無前例允許百姓們在道路兩側觀摩。
聽說到時候會有盛大的閱兵,皇帝本人還會親自從光復路策馬而過,檢閱三軍。
可以親眼見到天子,對於這個時代的老百姓來說,可真的是相當的稀奇,甚至是能讓人趕到光榮的事情。
因此今天的應天府可以說是萬人空巷了。
看熱鬧的隊伍一直排到了孝陵衛的門口。
就等著從原來的兩江總督衙門出來的朱道樺了,期盼著能一睹龍顏了。
“咱這應天府不應該是南都麼?怎麼就變成中都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因為現在南都是廣州了,皇上起於南洋,又控南洋之利,自然要在廣州設都來牢控南洋貿易了。”
“那有了中都、南都,肯定就有北都了,難道北都是鳳陽府?”
鳳陽府是朱元璋的老家,也是前明的中都。
“怎麼可能,那必然是現在的北京城啊!”
“看來皇上定有收復中原之志了!”
“這是肯定的,日後咱們大明說不定南抵南洋,北至滿洲,縱橫萬萬裡,哪怕是強漢盛唐都遠遠不如呢!”
在道路兩側剪掉辮子不久的普通老百姓們,聽到這大明朝竟有可能成為史上地盤最大的王朝,都不由得挺起胸膛。
對於這應天府的百姓而言。
現在應天府成為大明之都,對他們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和前清比起來。
這大明的言論就自由的多了。
應天府的市面上,各種報紙什麼話都敢說。
最近這段時間就在爭論那什麼《明禮》。
說大明的皇上覺得華夏兩次陸沉。
都是禮崩樂壞導致的。
要重新制禮儀,辯華夷。
不過這禮怎麼制。
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
如今主要就是廣東派、湖南派兩大派在爭論。
雖然說兩江之地計程車紳商人們的財富未必輸給廣東人湖南人,但是誰讓現在兩江地區的文人們還來不及在這新大明獲得什麼地位呢。
這報紙上說的那些話,要放在清朝的時候,那肯定是要因言獲罪的。
這大清朝的文字獄,讓這文人儒生都不太敢說話了。
現在這言論場變得這麼寬鬆。
大傢伙一時之間還適應不了呢。
出了言論變得寬鬆。
這大明朝的吏治也要比大清朝的時候清明多了。
因為大明朝採用的是“秀才為官”的政策,沒有此前那種世襲的吏員。
大明每下一地,都會在當地舉辦鄉試。
錄取當地文人為秀才。
這些本地秀才,做本地的官。
無論如何也不太敢放開手腳去欺壓本鄉本土的鄉親——欺壓是有的,但是比起那些酷吏,那手段上肯定是松多了。
另外秀才們有升官的指望,也不會一門心思去和小老百姓過不去。
所以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頭上壓著的一座大山就這樣被搬走了。
除了吏治更清明。
對於這兩江之地,衣食無著的貧民來說。
這新大明活命也變得更容易了一些。
首先是大明朝取消了勞役,主要的稅收也是商稅和土地稅,這些稅都收不到這些城市貧民的頭上。
另外兩江的商人也開始效仿廣東,引進蒸汽機大辦工廠。
大明朝廷也在僱人開建各種工程。
小民從中得到了好處。
而秀才們也被拉近了體制內。
當然也在說大明的好話。
一時之間。
在這中都應天府,大明朝的統治似乎迅速就變得穩固了起來。
就在大家議論著的時候。
前方的臨時王宮的朝天門忽然爆發出了山呼海嘯的萬歲聲。
“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家紛紛墊著腳,伸長著脖子望去。
只見到一名身穿著紅色龍袍,頭戴金絲善翅冠的男子,騎著一匹極為雄健的駿馬出現在眼簾當中――他就是大明天子朱道樺!
“皇帝出行,百姓行單膝下跪之禮,官員、貴族行拱手禮!”
隨著禮官的聲音。
道路兩邊的百姓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禮儀當然是不標準的。
有的是雙膝下跪五體投地,有的左膝下跪,有的右膝下跪。
這大明朝的禮儀還真的是隨便得很啊。
“終於當上皇帝了”
朱道樺回到王宮的時候不由得常舒了一口氣。
登基儀式要怎麼搞。
尤其是前明的登基儀式要怎麼搞。
這新大明的文武官員只能從歷史典籍的記載中來制定登基之禮。
哪怕是朱道樺刪減了不少繁瑣的禮儀。
最後也是累得夠嗆。
但一番操作下來,現在朱道樺的名頭從明王,變成了大明的皇帝了。
而登基稱帝對朱道樺來說並非重點。
重點是接下來的《明禮》!
所以在十月二日。
在朱道樺登基稱帝的第二天。
制禮議事會就要討論《大明之禮》總綱的最終定稿了。
引發最大的爭議。
就是這制禮議事會,在《大明之禮》的總綱定稿之後要如何處理。
議事會的議員要如何誕生?
各省如何分配名額?
權責是什麼?
等等等等,都讓大明朝廷的廣東幫和湖南幫爭得不可開交。
“《大明之禮》總綱既定,那細則則應交給皇上和內閣商定,制禮議事會沒有保留的必要,以免有人妄議朝政!”
“沒錯,一國軍政大事,自有皇上裁定,內閣執行,豈能有個什麼議事會來議論!”
“百姓有請願之權,但必須加以限制,軍國之事民間不可妄議!另外請願也要逐級進行,不可越級請願!”
“商權如此之重,成何體統!難道大明不是與士大夫貢天下,而是與商人共天下,這自古以來,都是聖天子臨朝,士大夫輔之!”、
“士大夫?呵呵,讀四書五經就是士大夫,我大明驅逐滿清,靠的是槍炮,不是士大夫的學問!”
“就是,商人怎麼了?這朝堂之上,商人子弟可少了?”
“放肆!你個不學無術的奸商,竟敢汙衊聖人之學!”
“不學無術?我懂得比你這個土老帽多多了!”
朱道樺成為了大明皇帝的第二天。
這大明朝黨爭的光榮傳統似乎就立刻恢復了。
在中都皇城,制禮議事會的駐地。
大堂之上。
人聲鼎沸。
除了各省的代表。
還有大明內閣、各部的官員都已經到場。
人人手上都要拿著一本油墨飄香的《大明之禮總綱》。
這不有一定的憲法性質的綱領性的《大明之禮》。
是從去歲年末討論到了現在。
經過反反覆覆的磋商、爭論之後。
算是充分的考慮到了當下中國的國情和各地的利益制定出來的。
日後基於《總綱》。
明禮的各項剛禮法制度,都會在總綱的規定範圍內進行制定。
可以說是是現在新大明系統性的“祖宗之法”了。
如今在爭論的,主要就是廣東人和湖南人——這也是當前大明朝廷的最大的兩派。
至於兩江派。
他們人數也有點多,但現在還有點懵逼,搞不清楚狀況。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