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俊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五章 吳年的威望,將門梟虎,江左俊傑,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吳年拍桌子站起,劉知行、張海平也都是臉色大變,站了起來。

人命關天沒有小事。而從這件事情上來看,現在正是事急時逼。今天江縣城外,就有兩村人為了水源而爭鬥,死了兩人。明天就有可能是十二城,無數村民爭鬥水源,而死傷累累。

然後就是大旱顆粒無收,百姓捨棄田地,化作流民。史書上的“人相食、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就會出現。

沉重啊。

這股壓力猶如泰山壓頂,讓三人都是沉重的喘不過氣來。

親兵無奈,只得把事情再次說了一遍。

“點兩個百戶的親兵,隨我去看看。你們也跟來。二府十二城,百萬之眾。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我們不能坐在官位上,對他們漠不關心。”

吳年深呼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心情,但仍然臉色難看,語氣凝重。

“是。”

親兵與劉知行、張海平齊齊斂容彎腰行禮。隨即。吳年與劉知行、張海平來到了大門處,攀上了戰兵牽來的戰馬,在兩個百戶的簇擁下,往城東而去。

出事的村子,一個叫做李家村,一個叫做邊山村。

李家村以李姓為大,形成宗族勢力,十分有凝聚力。邊山村是個百姓村,姓什麼的都有,但也很團結。

兩村平日裡就有一些雞毛蒜皮的矛盾,這一次為了爭奪水源,更是大打出手。

當吳年趕到地方的時候,縣令正帶著衙役維持秩序。死去的兩個百姓,被卷在席子裡,沒了呼吸。

受傷的百姓,則被帶下去救治。剩下沒事的村民,足有百餘人,站在河岸上,分作東西而立,仍然劍拔弩張,火氣很足。

縣令與衙役都是滿頭大汗,不知道是熱的,還是緊張的。

“噠噠噠!!”隨著急促的人馬行軍聲音響起,隨著有人大呼了一聲,“將軍來了。”

縣令與衙役都是大鬆了一口氣。縣令更是如蒙大赦的站在前排,準備行禮。

火氣十足的兩村村民,彷彿是被一盆冰水澆下,頓時透心涼,然後惴惴不安了起來。

縣令他們不怕。

但怕吳年。

並非吳年手握重兵,而是吳年這些年恩威並用。雖然他具體不管事,真正在運轉的是輔漢將軍府的三大官。

長史、司馬、功曹。

以前的縣令,現在的知府張海平、呂聲。

這些人都很有用,把上下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但是威望,都是積累在了吳年的頭上。

雖然吳年不管事,但是蛇無頭不行。現在的應慶府、廣川府,雖然不是完全沒有齷齪的事情。

但也大概做到了,強者不欺凌弱者,孤寡有人照料。百姓受了冤屈,有人聲張。

官吏廉潔。

加上吳年麾下校尉,一個個強摯壯猛,坐鎮四方。真是個威重如山,恩厚似海。

百姓很尊敬吳年,也都知道自己辦了壞事,這才害怕、羞愧。

“將軍。劉大人、張大人。”縣令抬頭一看,自己的上司,上司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的上司,都到了,頓時心中一驚,低下頭羞愧道:“屬下無能,讓諸位大人勞心了。”

“這不怪你。”吳年搖了搖頭,低頭寬慰道。

貪財、吏治敗壞,這都是當官的問題。類似於這些突發的問題,尤其是在這種極端天氣下,不幹縣令的事情。

吳年不是苛責的人,分的很明白。

安撫了縣令之後,吳年翻身下馬,越過了衙役們,來到了兩村百姓的面前站定。

他虎目精亮,身軀雄壯,站姿宛如標槍筆直向天,氣勢過人。站在百姓的面前,一個字也沒說。

百姓們便是齊齊羞愧,跪下磕頭道:“將軍。”

吳年仍然沒有說話,只是看著百姓們。百姓們羞愧之餘,心膽俱裂,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過了一會兒,吳年的目光才閃動了一下,柔軟了起來。

這爭奪水源的事情,本該是男子做的。但因為他窮兵黷武,大規模的抽取了民間的壯丁。

這些爭奪水源的百姓,有很多都是粗壯的農婦。

“哎!”吳年嘆了一口氣,然後不顧地上都是土,一屁股盤腿坐了下來,說道:“抬起頭來。”

百姓們聞言都是心肝一顫,抬起了頭。然後他們都是一愣神。

雖說他們是跪著的,吳年是盤腿而坐。但是雙方的高度是平等的。百姓們可以平視吳年,而不是仰視吳年。

這一下子。就把他們與吳年的距離拉近了。吳年不再是高高在上,那威重如山的輔漢將軍了。

劉知行、張海平對視了一眼,也不敢站立,來到了吳年的左右身後,盤腿坐了下來。

他們確實都是草臺班子,沒那麼多規矩。要是讓楚國官員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怕是要笑掉大牙的。

“說起來。怪我。這些年我窮兵黷武,讓你們受苦了。”吳年又嘆了一口氣,說道。

“不敢!!!!!要不是將軍。我們哪裡過的上,這樣平靜而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的日子。”

吳年雖然在嘆氣,在道歉,但是聽在百姓的耳中,卻彷彿有風雷之聲,一股壓力鋪天蓋地而來,使得他們愈發羞愧起來。一個漢子,立刻大聲說道。

“對。日子雖然不好過,但是我們都踏實。”一個漢子也大聲附和道。

“將軍。您言重了。這一次都怪我們。還請將軍責罰我們,不要自責。”又一個漢子說道。

“請將軍責罰我們。”百姓不管男女,都是彎下腰,再一次磕頭道。

事急時逼,才見人心。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吳年坐鎮二府,用法嚴,而稅賦重,既窮兵黷武,又橫徵暴斂。這應慶府百姓,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的。

但是上下都沒有怨言,敬愛吳年彷彿敬愛父母。

因為那一句。

“光復遼東,驅逐韃虜”。

錢、糧食用來幹什麼,都是明明白白的。

吳年治理應慶府,也好。

吳年又嘆了一口氣,既有欣慰,卻也覺得更沉重了。

這是二府十二城,一二百萬人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給你帶好東西啦

卡布丁

大亨崛起之路

混口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