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1章 妙哉奇也(28),落難情緣,洪門十一少,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笑笑死後,有些好心的婦女們也自稱巫婆,學著她的樣子,既為生病的人們剪紙人紙馬,也為那些想知道先人在陰間生活狀況的人們"過陰"。
雖然,全無常笑的靈氣,卻也能使病人增強一點戰勝病魔的信念,安慰一下家人子孫的情緒。
不少等死的病人見巫婆為自己燒了替身之後,立即開口吃飯,馬上自覺病輕,在"死不了"的信念中受到鼓舞,真的有不少人起死回生了。
因此,許多人不願信其假,寧可信其真。
她們不要錢,只希望別人承認她們是常笑的化身;不求名,只求給病人某種安慰。
日久天長,儘管那些只求為人治病的"巫婆"們漸漸被騙錢坑人的巫婆所代替,卻仍然有人接有人請。為病人燒紙人紙馬的習俗也一直流傳至今。後來又發展到為死去的親人燒紙衣、紙褲、紙紮的房屋。
再說觀音娘娘自從有了常笑笑、催生娘娘、城隍土地等幫手之後,確也輕鬆了一些時間。
老百姓有了觀音娘娘的保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了。但不知為什麼,沒過多久,追求她的人又與日俱增。
先是求食求衣的,後是求屋求妻的,再是求官求財的,更有求帝求仙的。
就在去年二月十九觀音娘娘生日的那天,無限國皇帝吳難滿就來到潮音洞,苦苦哀求觀音娘娘,說他終日閒得無聊,求觀音娘娘派個神仙陪他下棋。
觀音娘娘說,“你無限國人才輩出,棋壇高手雲集,你貴為國君,本是一呼百應,還怕沒有對弈?”
吳難滿卻說:"無限國的國手全都同他下過,硬是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到底是不敢贏還是真不行,誰也說不清楚。如果有神仙陪他下棋,哪怕只下一盤死也甘心。"
觀音娘娘是個糯米做的餈粑心,她見無限王說得怪可憐的,又恰逢自己的生日,便答應讓呂洞賓和他下一天棋。
可那武仙王僅僅下了半天棋,就纏著呂洞賓帶他上天。
呂洞賓不肯,他又說看一眼死也瞑目。
結果剛剛上到南天門前就被雷公童子拜觀音
金童、玉女奉旨下凡後,徑直往南海普陀山潮音洞而來,觀音娘娘親自出洞相迎。
玉女見到觀音後首先道了個"萬福"又"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行主僕大禮。
金童卻雙手叉腰紋絲不動。
金童就是當年的紅孩兒,因想吃唐僧肉被觀音降服,今天見了娘娘自然氣不打一處來。
觀音慧眼一睜便看透了他的心思,並風趣地說:"善財童子真是財大氣粗,見了主人連跪都捨不得下一個。擱下主僕關係暫且不論,單憑我這把年紀受你一拜也不為過哇!"金童昂頭大笑三聲之後說:"要我拜你?我還想要你拜我呢!你有何能耐?不就是勸人行善麼?我若是早出世幾年,說不定我是主你是僕呢!"
觀音娘娘知道金童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從心底裡不服氣。看來他對觀音娘娘降服自己一事仍然耿耿於懷。
為了說服金童,便說:"現在還不晚,只要你有心勸人行善,立志普度眾生,我倒情願反主為僕。不過你在此之前,總得做出點像樣的功績來吧?"
金童說:"那還不容易,東方有個愛幼國,他們的風俗十分奇特,只愛幼不尊老。人死之後不用棺木裝斂人土,而是將屍體掛在樹上,或丟進山林讓烏鴉、野狗或其他野獸隨便吃,還美其名曰'天葬'。更有甚者,老年人到了六十歲之後,兒孫就把他們殺了吃肉,或者關在地窖裡活活餓死,再抬出去'天葬'。如果菩薩願意的話,童子我想和你打個賭。"
觀音娘娘說,"不知怎麼個賭法?"
"你我同去愛幼國投胎,勸他們改天葬為地葬,改吃老人、餓老人為尊老人。菩薩你先做到我拜你為主,童子我先做到你拜我為主。”
觀音娘娘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麼說定了。
金童求勝心切,當天夜裡便來到愛幼國,想找個最合適的人家投胎。
選來選去終於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村中的一戶最窮的人家,做了一對老夫妻的第三個兒子。
他覺得錢財是教人行善的法寶,他們之所以要將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活活餓死或殺了吃肉,是因為窮得沒東西吃,養不起老人,沒錢買棺材。
而自己的最大本領就是能點石成金,只要他們有了錢就一定會改變這種惡習。
金童出世後的父親姓白,這個村莊也叫白家莊。他有兩個哥哥分別叫白老大、白老二,他叫白老三。
白家莊雖然偏僻卻不算最窮,當地老百姓都習慣地認為,生活最艱難的是窮家灣,其次才是白家莊,所以至今有"一窮二白"之說。
金童為這件事後悔不已,悔自己走得太匆忙,沒把情況弄清楚便冒冒失失地投了胎,如果在窮家灣做兒子,說不定效果更好。
只因沒後悔藥賣,便自認倒黴,更何況重新投胎時間也來不及。
好在他投胎的這家窮得老鼠都不敢做窩,全家人共一條褲子,小孩子寸絲不掛,大人輪換著出門幹活。
金童覺得只有在這樣的家庭才算得上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錢的確是個好東西。白老大最窮,又分了家,人們叫他"白大苕";
白老二雖然不富,但是沒分家沾了弟弟的光,人們都稱他"自二叔";
白老三儘管年齡最小,只因能點石成金,所以被人們尊為"白三爺"。
從"大少"到"三爺",這種年齡上的從大至小,稱謂上的層層加碼,雖說是"倒轉乾坤"卻充分體現了錢的威力。
金童很相信金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除經常適當地給別人一些資助外,並公開宣佈無論什麼人死了,凡實行土葬者,一切費用由他"白三爺"包了,凡繼續供養六十歲以上父母者,所需錢財都記在"白三爺"的名下。
三天後,當金童從窮家灣施捨錢財回來時,發現自家門口坐著二十位老頭子和二十位老太婆。
金童回來後,他們"撲通、撲通"地跪了一大排:"求白三爺行行好!"
金童一下子成了化緣的和尚——莫名其妙(廟)。
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兒媳婦趕出來的,理由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白三爺願意供養你們,你們就到白家去吧!"
金童十分奇怪地說:"你們養他們的小,他們養你們的老,天經地義。何況我白三爺還答應出錢。就是分文不給,這尊老愛幼也是駁不倒、奪不動的理呀!"
"白三爺有所不知。愛幼,不尊老,這是千百年形成的老規矩,要改只怕也得等第三代,第四代。"
"不是說老人是個寶麼!為什麼我給錢他們還不肯供養你們呢?"
金童話音剛落,跪在最前面那位老公公便戰戰兢兢地說:"我們愛幼國的國歌就叫《養老難,老難養》。"說著便唱了起來。
其他老人聽他一唱,也都含著眼淚跟著唱道:
老難養,養老難,人到老來都一般。
耳聾難與人共語,七扯八拉討人嫌。
眼流淚,鼻不幹,如膿似血淌胸前。
席前陪客客人怕。飯碗茶盅無人沾。
親戚朋友人人惱,兒孫媳婦個個嫌。
老難養,養老難,連累兒孫受熬煎。
年過花甲趕緊死,留下又能活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