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落葉要歸根(4),落難情緣,洪門十一少,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六祖惠能將昨日的夢境向玄青禪師述說了一遍。
玄青禪師:“看來這是龍母託夢,師祖為何不按法試一試呢?”
六祖惠能點了點頭,率眾來到了枯井旁。
眾僧雙手合十,向天祈求:“佛祖保佑,助我成功。”
六祖惠能喃喃念道:“若是蒼天有靈,有意紓解我等僧人之困,望杖下湧出甘泉。”言罷,將錫杖高舉,往枯井用力一插。
“嗤”的一聲,雖不是天鼓雷音,卻是有如黃鐘大呂,眾人俱感到耳膜震響。
那錫杖竟有裂石開碑之力,將堵著泉眼的頑石一插而穿。
六祖惠能將錫杖往上一拔,有股清泉即從洞眼中汩汩噴湧而出,引來了圍觀的人齊聲歡呼!噴湧出來的泉水十分清澈,很快就將那枯井灌得滿滿的。
玄青禪師用瓜瓢將井中的水酹了一瓢,湊到嘴巴上,嚐了一口,異常甘爽,蕩氣迴腸,有如醇酒佳釀,便興奮得連連擊節,稱讚道:“好,好!”
庵堂的僧人爭先恐後地品嚐井水,覺得如同清泉醇釀,甘爽無比,一個個喜不自勝,笑逐顏開。
玄青禪師向六祖惠能道:“師祖駕臨,一杖之下,引來甘霖,果真是佛法無邊,這是我們佛門的福氣呀!”
六祖惠能道:“佛家之地,喜得甘泉。這全仗仰你等平日行善樂施,普度眾生,這可說是善果初綻吧。”
玄青禪師感激地看向六祖惠能,道,“師祖說得好,行善樂施,普度眾生,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六祖惠能又道:“這山岡本是土壤肥沃,但由於以前缺水,導致草木不長,太荒蕪了。如今,井裡有甘泉湧出,我們在這崗上多種些花草樹木吧。”
“好呀!”玄青禪師老臉上笑靨綻開,“但是種什麼花木好呢?”
六祖惠能:“歲寒三友,以梅為首。我看這土壤最適合種植梅花。”
玄青禪師:“我也有這個看法。”
眾僧聽後,皆說這山岡上種植梅花最好。
六祖惠能親自動手,在庵堂四周種植梅花。
說來奇怪,以井水澆灌的梅樹,猶如被灑落甘霖,昂然挺立,生機盎然。
從此,這庵堂被梅花包圍著,每當冬日,梅花迎著朔風,怒放盛開,點點紅豔,蔚為奇觀。
有資料記載,在南漢乾和二年(公元944年),連江的智遠和尚雲遊到肇慶,為紀念六祖惠能曾在城西種植梅樹,而將那小庵擴建,建立了梅庵。此事無論確證與否,但六祖惠能以錫杖引水及插梅為標的故事一直在西江流域廣泛流傳,在六祖惠能“插梅為標記”的小山丘的小庵堂,後人將它取名為“梅庵”。
梅庵裡的那口枯井從此就有甘泉湧出,千年不涸,被世人譽為“六祖井”。
梅庵後來以其卓越非凡的建築風格及六祖惠能曾駐錫於此的傳說而成了蜚聲四海的佛門聖地。
……
翌日早上,旭日剛剛從東方升起,六祖惠能挑著水,帶著一位小僧,在小山丘上插下梅樹為標記。
玄青禪師率領著小庵的所有僧人來到西江邊,給六祖惠能他們送行。
六祖惠能他們所乘的輕舟橫渡過西江,其時,北風勁吹,木船高揚風帆,沿新興江逆流而上。
沿途兩岸,遠處層巒疊嶂,流雲出岫;近處,鳳竹搖曳,花簇錦團。
六祖惠能佇立船頭,卻無心觀賞美麗的風景,只是歸心似箭,翹首眺望白雲下面的故鄉。
嶺南新州一帶,因遠離北方權力中心,位於西江之濱,時局雖然動盪,總算還能避開戰火,偏安一隅。
廣州所屬的新州縣境內,有一條主要河流——新江。江水穿城而過,因此,本城老百姓都稱它為新江。可是,縣城裡的居民卻既不叫新州江,也不稱它縣江,而是頗為驕傲地稱之為“大南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縣城東門河之水不深,靈不靈姑且不說,卻是有龍的——傳說,東海龍王的第九子敖牙,深得父王寵愛,老龍王捨不得讓他遠離,就把他封在新江。
新江只有短短的三百多里河流,這樣,敖牙駕著波濤,一眨眼就能返回東海龍宮。
江水之中也因為有龍居住,所以,流入新州江的盧溪河畔的那座山稱之為龍山,理所當然。
然而,有一利必有一弊,龍山畢竟太矮,盧溪河水流太淺,所以龍子敖每年秋天都要發大水,以便乘著洪峰出海,去看望老父親。
“七夕時節桃花水,江岸何處不留紅”——這是浪漫的新江秋水;“日出江花紅似火,秋來江水黃如金”——這是激情的新江秋水。或許是因為那個傳說吧,新江秋汛,既不浪漫,也不明媚,總是洪水滔滔,濁浪翻滾。
六祖惠能這一年初秋返鄉,新江也不例外,七夕未到,江水便漲了起來,飄著浮萍,浮著泡沫,從盧溪河上游呼嘯著向縣城方向流淌過來……
這天清晨,六祖惠能乘坐的船剛進入新江車崗河段,忽然聽到江中水聲大作,波濤轟鳴。
六祖惠能下意識的抬起頭來,發現滾滾江水猶如張牙舞爪的巨龍,呼嘯而來,奔騰而去,大有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之勢。
六祖惠能在新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見慣了秋汛的洪峰濁浪。然而,令他感到奇特的是,在低沉如牛吼、震顫如雷鳴的波濤聲中,好像有一縷飄飄悠悠的仙樂從高邈的宇宙深處傳來,在波浪之間迴盪……
於是,六祖惠能更加驚奇地看到,渾濁的江水之中,居然漂浮著一朵從未見過的金色蓮花。
它碩大無朋,通體金黃,似乎放射著奇妙的光芒;它亭亭玉立,爛若盛放,宛若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最令人難於置信的是,一縷久違了的熟悉少女香隨風飄送至六祖惠能身邊……
“啊,金蓮,阿蓮妹!”觸景生情,六祖惠能在心裡呼喊,情不自禁,不能自已……
記憶的帷幕徐徐地拉開,把他推回到他背母上天露山,在那裡度過的那些難忘的歲月……
有一次,他因慈悲之心驅使而放生了那頭梅花鹿,引起兩條村寨誤解而發生的爭執、打鬥,後在他的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大眾釋然離去後,他感到唇乾舌燥,看到佛仔墩旁的平湖,便和梁金蓮嘻嘻哈哈地走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