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張儁乂
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張儁乂,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龍孫繞鳳池,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軍,長安有加急密信送來。”
現在一聽說又有來信,張郃就覺得自己頭皮發麻,腦瓜子嗡嗡的。
“信放下,你去吧。”
一連數日,張郃按兵未動,只是在按部就班的支援散關,消耗張飛的物資和有生力量。
雷公砲確實強大,但散關也不是竹籬笆,他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張飛必定無功而返。
然而……上邽的求援信一封接著一封送過來。
他能從信中逐漸變化的口吻,感受到郭淮的急迫。
依照郭淮所說,只要張郃以騎兵走關隴大道,奔襲馳援,在劉禪站穩腳跟之前利用騎兵優勢野戰破敵。
然後一路南下,與郭淮配合,利用上邽家門口的平原地形,夾擊劉備大軍,定可破而勝之!
劉備雖然兵力眾多,但基本都是步兵,以曹魏驍勇善戰的騎兵在平原夾擊,定可再現張文遠合肥大破孫權之故事!
總而言之,這些求援信核心思想就一句話。
只要你張儁乂發動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說心裡話,就眼下的局面,張郃其實壓根不想去隴右趟渾水。
劉禪的戰績他有所耳聞,與其他人的觀點不同,張郃其實更相信劉禪是真有實力的。
說破天去,一個被捧上來的草包,當初也不可能僅以十三歲之齡深陷荊州,而後還與關羽征戰千里,逆轉大局。
他沒見過,更不了劉禪,但他可瞭解關羽,那可不是一個會慣著真草包的主。
劉禪既然已經領兵北上,那擺明了是對你的想法心裡有數啊!
在這種情況下,張郃感覺隴右就像一張露出獠牙的血盆大口,就等著自己往裡扎呢……
可他雖然心裡想放棄隴右這片貧瘠之地,卻又不敢真的回信拒絕。
郭淮啊,郭淮是何許人也?
那可是太原郭氏家族的嫡系子弟。
族曾祖父郭遵,大漢兗州刺史,曾任守光祿大夫,奉命巡行天下。
祖父郭全,大漢大司農。
父親郭縕,漢末雁門郡太守。
郭家身為太原高門大姓,世代為官,那可是老牌的門閥士族。
當初漢中之戰時,郭淮因為對夏侯淵的人品作風不滿,長期泡病號,等淵子一死,老郭立刻就跳出來收拾殘局了。
可他張郃呢?就只能忍受著淵子無處不在的刁難,死死頂在前面承受老劉的猛攻……
換個人這時候泡病號試試?先帝立刻給伱治好,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得病那種。
即便是新帝曹丕,老郭也一樣能說的上話。
曹丕登基時,郭淮因路上染病,進京祝賀遲到了。
陛下責問時,曾說:“從前大禹在塗山召會諸侯,防風氏來晚了,結果被殺。而今普天同慶,你卻來遲,為什麼?”
老郭說:“因為五帝用德開導臣民,夏後朝政衰敗,才用刑。我生逢唐虞盛世,所以知道自己不會像防風氏一樣被殺。”
張郃承認,老郭這記馬屁拍的確實好。
明著是為自己開脫,其實是在吹捧曹丕父子治國有方,再造盛世。
但是,倘若換他張郃在陛下登基祝賀時遲到,就算對話一個字沒變,他就算不被殺也難免責罰。
老郭呢?
陛下聽完大悅,反而提拔他為雍州刺史,還封了射陽亭侯……
這就是家族的力量。
所以張郃就算再不想去,也不敢明著拒絕……哪怕換郭淮到他的位置,也許已經果斷放棄自己了。
“唉……”嘆了口氣,張郃終於開啟了手上的這張長安密信。
他總有種不祥的預感,該不會是那夏侯楙都打算指揮起他來了吧。
壞訊息是,這信中所言,還真是指揮他的,讓他發兵去救隴右。
好訊息是,對他指手畫腳的人並非夏侯楙,而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齊公曹叡。
當然,說是指揮也不恰當,夏侯楙將曹叡的信原封不動送了過來,順便加上了他自己打算依照曹叡計劃行動的想法。
曹叡的原文並沒有任何越俎代庖之意,而是言辭懇切的請求關中守軍發兵馳援隴右。
並將隴右的重要性,以及蜀漢一旦得到隴右的可怕後果精煉的闡述了一遍。
“叡深知擅涉軍政大事,甚為不妥,然為保大魏江山,何惜此身?朝中諸公,叡當親往說之,必不使將軍於戰後反受責罰。
“戰機稍縱即逝,望將軍以大魏江山社稷為重。來日若有雷霆之怒,叡自當一力承擔。”
看罷這封信,張郃沉思良久,最終又是一聲嘆息。
他最近嘆氣的次數,已比當初漢中之戰時候還多了。
朝中都知道,曹叡是太子的唯一人選,但陛下很明顯並不喜歡這個才華橫溢的兒子,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如果按照曹叡說的做了,很容易讓人誤解自己的立場,張郃並不想牽扯到立儲這種極其容易掉腦袋的事情中,但是……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行伍出身,卻喜好儒雅的張郃喃喃道,終於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人活一世,總有些時候,比起利益計算,更想要跟著自己的心走。
張郃相信,在寫下這封信的時候,曹叡或許亦是如此這般。
一時間,張郃嘴角上揚,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快意。
“來人!”
“在。”
肅然起身的張郃一甩袍袖,大踏步向外走去:“傳令軍中騎士,整軍備馬,準備隨吾出征!”
“是!”
被曹叡這封信感動到熱血沸騰的左將軍張郃,決定拋開雜念,全力一戰!
只是,行伍出身,卻喜好儒雅的張將軍,與曹操一手帶大的齊公曹叡……註定不可能是相同的想法。
……
張郃在陳倉屯兵兩萬,其中有精銳騎兵三千。
而且是一騎雙馬的配置,其中騎兵皆配精良皮甲,甚至玄鎧騎士亦有數百之眾。
馬是駿馬良駒,人是少年時便在馬背上長大的北地騎士。
遠可控弦騎射,近能持槍突擊。
曹操早年憑藉虎豹騎馳騁天下,如今的虎豹騎早已分散在邊軍與各軍騎兵精銳之中。
在張郃的騎兵之中,有不少人,便是虎豹騎精銳老兵的兒子。
三千精銳騎兵,是一股完全能夠左右大戰勝敗的恐怖力量。
張文遠能以八百銳士大破十萬吳軍,憑藉的便是騎兵恐怖的機動性與正面野戰能力。
既已決定發兵救援,張郃便不再猶豫,盡起三千騎兵精銳!
“劉禪,此戰便讓我領教領教,你有幾分本領!”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