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七章:秦軍入代,趙代矛盾爆發!,人在秦時,浪到失聯,一覺睡到下午醒,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狼孟城前沒有護城河,只有一條溝塹,然而一架架宛如擔架般的公輸家攻城器械被秦軍士卒抬了上來。
十餘名盾牌手護住了那幾名抬著器械的秦軍士卒,這些秦軍士卒在地上挖鑿著,挖出了一個不深不淺的坑,將擔架的一頭刺入坑洞中,再以挖出的土石坑洞掩埋。
隨著其中一名秦軍士卒按下了某個按鈕,擔架的另一頭瞬間冒出鋒銳的槍尖,瞬間向著前方延伸,如同一根強勁的弩箭射入地面一般,將這張擔架瞬間變成了一座長長的青銅橋。
隨著一架架青銅橋的搭建完畢,秦軍士卒輕鬆地便推著其他攻城器械跨過了這道溝塹。
說實話,儘管秦軍士卒們鬥志昂揚地衝過了這座青銅橋,但所有人在經過那座青銅橋的時候都忍不住要多瞅上兩眼。
這些器具是秦軍從前不曾使用過的,從前要突破這些溝塹,都只能用一塊塊木板代替,一次性還不能過太多人,否則木板還有斷裂的風險。
然而這青銅橋卻完全沒有這樣的風險,除了重量太過沉重需要多人搬運以外。
不過隨著這架青銅橋的設立,更多的攻城器械卻暢通無阻地透過了這條溝塹。
比如對城門有著絕對破壞力的破土三郎!
其實自從新鄭一戰過後,各國也對這種恐怖的戰爭機器有了提防,至少各國的國都以及一些要塞的城門已然被加固了許多。
而為了對付破土三郎,各國的軍隊還準備了許多火油和礌石。
破土三郎全身由青銅打造而成,一旦遭遇火油的攻擊,滾燙的溫度能將駕駛室變成一座巨大的蒸籠,將裡面的駕駛員蒸熟。
力士們投擲的礌石也會對破土三郎造成極大的影響,畢竟破開城門的時候,破土三郎是必須在原地逗留的。
而這便是蒙恬安排了近百名軍中的神射手的緣故。
狼孟城固然險峻,城門口一次性最多隻能有一千五百人列陣,一次性攻擊城門的也能只有五百人。
但狹窄的山道限制了秦軍的同時,使得狼孟城的寬度也很有限,城頭的趙軍最多也只有五百人。
達到城頭趙軍數量五分之一的神射手對於城頭趙軍的阻礙是極大的,別說投放火油和礌石干擾破土三郎了,就連能夠下令的軍官都被射殺得一乾二淨了。
而但凡有人敢靠近火油,則必死無疑。
蒙恬看著破土三郎在趙軍驚恐的目光下撕裂城門的場景,也徹底鬆了一口氣,而後揮舞手中將旗斷喝道:“城門已破,全軍掩殺!”
隨著蒙恬的將令被傳達下去,戰鼓的隆隆聲愈發響烈。
而從斥候口中聽聞蒙恬已經攻破狼孟城,正在清繳城中殘餘趙軍的時候,眾將是有些茫然的。
這才半日!
聽著斥候口述蒙恬的一系列部署,李信、羌瘣和騰三人一時間心情有些複雜。
其實秦軍對於公輸家的器械是有一定的牴觸的,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將,思想偏於守舊,認為秦軍士卒悍勇無敵,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攻破城池。
若是對外物過於依靠,早晚會失去那股銳氣。
甚至於李信、羌瘣以及騰三人都如此認為,儘管公輸家的器械已經配備到每一支軍隊中,然而三人依舊極少使用。
但蒙恬不同,他很快便接受了這些新式器械的存在,並且已經將其用在了戰場上。
若是平日裡沒有鑽研過公輸家器械,恐怕蒙恬也不會想到利用蝠翼來將軍中神射手置於兩側山頭來壓制城頭趙軍。
有了蒙恬的亮眼表現,想來也能逐步改變那些思想守舊的將領們的觀念。
只是,接下來的一段路,便無法用上那些器械了。
山道難行,別說是那些大型器械了,就算是許多糧草輜重都難以運輸,即便是有公輸家的蝠翼和墨家的機關朱雀,在山道之中也難以輔助運輸。
而山道之中,還有許多趙軍的營壘。
但在騰所率領的死士營面前,這些趙軍士卒便有些不夠看了。
死士營裡,全都是向死而生之人,都是打算豁出命來立功的陷陣之士。
而且趙軍在山間修建的營壘,與其說是營壘,不如說只是普通的營寨,草草地樹了些木柵便成營寨,根本起不到什麼防禦作用。
秦國的經濟體制就像是戰時經濟體制,而趙國也不遑多讓,天下列國皆如此,只不過區別在於徵兵制度對於權貴之家和士族的尺度不同。
趙國的國力這些年逐漸衰微,當年的長平之戰、鄲邯之戰磨滅了秦昭襄王一統天下的野心,也同樣徹底耗空了趙國的底蘊。
這些年趙國一心恢復昔日的武力,但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是一塌糊塗,再加上趙國國內貪腐問題嚴重,許多要塞根本就是樣子貨,更別說這些趙國北部腹地山道中的營壘了。
據趙軍俘虜所說,他們根本沒有收到半分來自趙國廟堂的資金,也沒有一名民夫來替他們修建,只能靠自己挖些土石,樹些木柵,才勉強算是修建了這些防禦工事。
而經歷了數日的鏖戰和奔波,秦軍終於還是透過了這段山道,踏入了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
入代之路,已然暢通無阻。
而接下來,便是要看李牧的抉擇了。
代地邊軍之所以在李牧麾下能夠做到捨生忘死的地步,都是因為李牧設立的防禦體系保全了代地免於遭受異族襲擾,家鄉安定。
然而若是李牧無法再保全他們的家鄉,甚至是阻止他們保護家鄉代地,那麼這些代地邊軍即便留下來,也不再會和李牧同心同德,更不會如昔日那般捨生忘死。
一支失去了作戰意志的軍隊,又能有幾分戰鬥力呢?
而失去了代地邊軍這支強有力的精銳部隊的情況下,饒是李牧,又能如何在四十萬秦軍面前力挽狂瀾呢?
一如昔日的犀首公孫衍,在河西之戰率秦軍斬首魏軍八萬,但離開秦國後,數次統帥列國聯軍,卻屢戰屢敗。
是公孫衍名不副實,並無真才實學麼?
自然不是,而是列國的軍隊內部勾心鬥角,貪腐問題嚴重,還有各級貴族把持軍權,層層限制之下,公孫衍根本無法讓聯軍如臂指使,是這些軍隊使得公孫衍施展不出自身的軍事才能。
而李牧也即將面對如此情景,屆時那些士氣低落的軍隊,以及青壯們組成的臨時軍隊,又能發揮出李牧幾分的軍事才能呢?
當然,李牧的限制也許比起昔日的公孫衍還多一些,比如趙國朝堂上的那群蟲豸,以及燕國這位好鄰居。
……
而就在數日後,張機率秦軍攻克狼孟等城,穿越恆山進入代地的訊息傳來,鄲邯城中又亂成了一鍋粥。
趙偃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這些時日趙偃的寢宮內盡是難聞的藥味,已經無法露面。
而朝堂上,雖然李牧被授予了假相邦一職和上將軍的職位,也下令自他以下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聽從李牧的命令,然而就連趙偃本人的命令,也未必能在趙國朝堂上通行無阻,何況是李牧呢?
以太子趙遷為首的太子黨勢力便擋在了李牧的面前,極端厭惡代人的趙遷對於李牧的厭惡絲毫不加掩飾。
在少傅韓倉等人的挑唆下,趙遷認為如果他的父王趙偃無法執掌國政,那麼理應由太子監國,執掌國政,怎麼能由一個外人,尤其是代人來代替他的父王行使趙王的權力?
因而在許多方面,趙遷都與李牧對著幹,甚至不糾結政策的利弊,凡是李牧贊同的,他就反對。
因為李牧的一些政策而被侵犯了利益的貴族和豪強以及宗室紛紛集結在趙遷的身邊,這讓趙遷更加得意,認為自己得到了趙人的擁護和支援。
許多保持中立的官員面對此情此景,大多數還是選擇了站在趙遷那一方。
趙偃的身體不行了,將來的趙王自然是趙遷這位現如今的太子。
若是他們支援李牧,將來趙遷即位,會放過他們麼?
李牧的日子不好過,代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些時日,負責提供、運輸十五萬代地邊軍糧草輜重的官員們各種刁難,多是放置了許久的陳谷,肉食蔬果更是幾乎沒有,就連提供給戰馬的草料都是劣草。
原本在李牧的壓制下,入鄲邯的代人一直忍讓著,使得趙人和代人的矛盾沒有爆發,但也始終處於一個臨界值。
但隨著代地被秦軍入侵,趙國朝堂上關於如何面對三路秦軍的討論,使得代人的怒火也徹底被點燃了。
“閼與要塞絕不容有失!否則趙國腹地便可被秦軍長驅直入!屆時趙國危矣!鄲邯危矣!”
“難道中牟和鄴城不重要麼?若是失了中牟和鄴城,秦軍一樣可以越過趙南長城攻打鄲邯!”
“中牟和鄴城是堅城,還可以固守一番,實在不行還要趙南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然而閼與若失,便再沒有第二道防線了!”
“荒謬!”
面對趙國朝堂上的這些爭論,李牧不發一言。
無視了這些爭吵,他在思考著究竟該如何面對三路秦軍的夾擊。
只是,他想明白,為什麼秦人要攻打代地。
代地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地處偏僻,也沒有什麼資源,能自給自足已經極為不容易了,也就戰馬的產量不錯,妥妥的窮困潦倒之地。
而且秦軍有上郡、隴西郡等地方的馬匹資源,加上許多異族的納貢,馬匹資源比趙國還多的多,難道是要切斷趙軍的馬匹供應?
但是這根本就得不償失。
自代地南下,三面夾攻趙國?
也不對。
哪怕秦軍徹底佔據了代地,那麼他們也會面對草原諸胡,此時攻下代地,於秦軍而言弊遠大於利。
並且,太原郡和代地之間有恆山阻礙,山道後勤運輸困難,十萬秦軍進入代地吃什麼?
“爾等,中牟、鄴城、閼與,難道爾等就不考慮考慮代地麼!”
一名代地邊軍的將領怒視著正在激烈辯駁的群臣,他的怒吼聲讓宮殿內瞬間一片沉默,但旋即便是一片指責聲。
趙遷看向那名代地將領,厲聲斥責道:“難道將軍一點都不在意王上和國都麼?”
“是啊,代地終歸是苦寒之地,而且又是易守難攻之地,秦軍就算攻入代地,也未必能迅速攻下,還要面對草原諸胡的襲擾,反而會將那十萬秦軍拖入泥潭之中。”
面對群臣的詰難,另一名代地將領按著劍的手微微顫抖著,指著群臣,聲音都因為憤怒而顫抖著:“那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代地被秦軍奪走?那是我等的家鄉!”
趙遷冷笑著,看向那幾名代地將領,一旁的韓倉瞪大了眼睛。
他們雖然排擠代人,但有些話是絕對不能說的,至少不能和代人徹底決裂,有心想要阻止趙遷的話語,卻不料趙遷為趙人和代人的矛盾,添上了最後的一把火。
“代地苦寒,失之無妨,若是鄲邯有失,代地獨存又有什麼用?難道代地能獨自扛住秦國麼?”
“失之……無妨?哈哈哈哈哈!好一個失之無妨!好一個趙國太子!”
“好一個……趙國!”
幾名代地將領宛如瘋癲般大笑著,笑出了眼淚,掃視著朝堂上的群臣,以及那位顯赫高貴的太子趙遷,似乎是徹徹底底地看清了這群人的真實面目。
完了!
不僅僅是韓倉,李牧的臉色更是勃然大變憤怒地看向了趙遷,許多朝臣也面露驚愕之色,
他們心中和趙遷的想法是一致的,但這不代表這些話可以說出口啊!
一眾代地將領大笑著,轉過頭看向李牧,目光復雜,問道:“將軍,你也是這麼想的麼?”
李牧沒有說話,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事情。
原本李牧想不通為什麼秦軍要攻打代地,他終歸只是一位將軍,而非政客,更多的是以軍事角度來思考問題。
直到眼下麾下代地邊軍的幾位將軍的爆發,李牧才終於意識到秦軍攻打代地的真正目的。
這是要令代人離心啊!
但李牧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趙國無法分兵同時抵擋三路秦軍,而王齮和王翦那兩路秦軍對於趙國的攻勢才是最為致命的。
代地眼下的確可以暫時放棄,只要擊退了四十萬秦軍,進入代地的秦軍便是甕中之鱉,隨時可以圍而殲之。
但這些話,他說不出口。
他不是政客,他只是純粹的武將,否則當初在代地的時候,明明沒有野心,卻無法處理好與趙國廟堂的關係了。
他不知道該如何平復麾下代地將領們受傷的心,更不知道該如何讓這些趙人接受代人,所以他只能沉默著。
但幾名代地將領卻看出了李牧的真實想法,李牧的沉默也似乎徹底擊碎了幾名代地將領的受傷的心。
“趙國的生死存亡,與我代人再無瓜葛!”
“代地……從此以後只是代地,絕不是趙國之代地!”
“代人治代,代人護代!”一名代地將領振臂高呼道,“代人,回家!”
(4355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