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敢死隊,澳洲崛起錄,瘋藝炯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德國人已經明顯承受不住高昂的戰爭消耗,但協議國總司令部也發現了一個巨大問題。
雖然西線戰場高達1000萬的軍隊十分龐大,對德國軍隊造成了兩倍的數量差距和優勢。
但這1000萬軍隊的消耗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哪怕在比利時和法國的鐵路不斷的運輸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的軍隊面臨物資緊缺的難題。
除了運輸能力不足之外,這1000萬軍隊的後勤供應幾乎全靠英法和美國,義大利的物資供應很少,澳大拉西亞的多餘物資更是全給了俄國。
因為美國的距離問題,導致真正承擔著1000萬大軍的後勤補給的國家只剩下英法。
雖然英法的殖民地是全世界最多的兩個國家,但承擔高達千萬大軍的後勤補給,對英法來說也絕對不好受。
特別是英國人還維持了龐大的海軍的前提下,這樣的消耗已經讓大英帝國略微有些吃不消。
如果不是美國人加入了進來,承擔了一部分物資供應,在為協約國不斷的回血,恐怕西線戰場最先堅持不住的是協約國。
截至目前為止,協約國在西線組織的高達1000萬的軍隊是創造歷史的,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單次戰爭單條戰線最多計程車兵人數。
如果不是集結了六大列強之力,特別是經濟較為發達的英法美三國為這支軍隊提供物資,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是根本不可能支撐住的。
現在的戰爭就是比拼各個國家的耐心,看看誰率先在這場戰爭中堅持不住。
南部戰線的突襲受挫之後,德國人並沒有任何氣餒,反而在總參謀長興登堡的策劃之下,決定於1917年9月發動新的攻勢。
因為剛剛突襲過南部戰線,德國參謀部料定敵人會有所防備。而中部戰線的凡爾登堡壘是一道天墜,德國軍隊不可能短時間內攻克這座堡壘。
因此,在經過思考之後,德國參謀部決定將突襲的地方放在北部戰線,也就是英國人為主的比利時地區。
魯東到富江這次攻勢命名為喬奇行動,目標是伊普雷斯和拉巴西之間的英國陣地。
從1917年9月9日開始,德國軍隊在這片地區發起了鋪天蓋地般的強攻。
上百萬德國軍隊展現出了視死如歸的戰鬥氣勢,很快就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將英國人打得節節後退。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海格一看這還得了,連忙命令準備許久的英國坦克和飛機接連出動,意圖打退德國人的進攻。
這時候,戰爭中最殘酷的一幕出現了。
因為德國火炮和機槍根本奈何不了這些英國的坦克,因此,德國軍隊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只見一個個扛著炸藥包的德國士兵從陣地衝出,勇敢的衝向協約國的坦克。
雖然有許多德國士兵被攔截了下來,但仍然有少數德國人成功地衝向了坦克,和坦克一起葬身在煙火之中。
德國士兵的這一瘋狂舉動讓協約國總司令部直接震驚,更是讓各國軍隊總司令連連驚歎,甚至都忘了向軍隊下達命令。
作戰意志強大的軍隊他們也不是沒見過,但這樣視死如歸,甚至直接用生命來換坦克的行為,還是讓這些將軍震驚。
就這樣,英國人出動的數十輛坦克,在趴窩了超過一半的前提下,還被德國人炸燬了超過十輛,一時間徹底失去了作用。
英國人也不敢賭,如果德國士兵仍然採取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來換英國的坦克,對英國來說絕對是吃虧的。
畢竟英國人精心準備了許久也才製造了這幾十輛坦克,就算上百個德國士兵才能有一個人成功炸燬一輛坦克,對英國人來說都是吃虧的。
畢竟德國士兵有高達數百萬,但英國的坦克可就這幾十輛,每一輛都是英國軍方的大寶貝。
其實英國坦克之所以這麼容易被德國人炸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英國人的坦克前進速度很慢,在戰場的速度甚至比不過一個成年人全力奔跑的速度。
這樣的情況下,在沒有防備之間,那些德國士兵很容易衝到坦克附近,用手中的炸藥包帶給英國坦克致命一擊。
而此時的坦克鐵皮都還很薄,一個炸藥包的威力足以摧毀一輛坦克,至少也可以讓坦克徹底喪失戰鬥力。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海格此時的臉色並不好,他當機立斷,讓傳令兵向所有軍隊發報:命令所有軍隊不得後退一步,哪怕戰鬥到最後一人,也要守住前線的陣地。
為了防止意外,海格立即命令督戰隊全部前往前線,一旦發現後退,不管是英國人還是土著,全部擊斃。
同時,在後方的三十多萬預備部隊也被海格調動了起來,隨時準備支援前線。
毫不誇張的說,德國軍隊是目前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而比德國軍隊戰鬥力還要強大的軍隊,那就只能是視死如歸的德國軍隊了。
在海格放棄動用坦克守住陣地之後,德國軍隊如同潮水一般湧向英國人的陣地,他們如同打不死的小強,一人倒下,還有更多的人湧上來。
哪怕英國人的機槍槍管已經打得通紅,雖然不能阻止德國人前進的步伐。
在德國人這樣誇張的攻勢之下,很快,英國人的陣地被擊退了十多公里,像南部戰線那樣的突襲似乎又要上演。
為了不讓英國如同義大利那樣在全世介面前丟了面子,海格頻繁在各集團軍前線巡視,並且直接放了狠話,只要是後退一步,就等著被撤職查辦吧!
除此以外,海格將所有預備部隊都動用了起來,直接加入前線防守比較薄弱的地區。
在空軍飛機的幫助下,總算是艱難守住了自己的陣地。
1917年9月底,德國人的進攻終於結束,英國遠征軍也終於能夠鬆一口氣。
雖然德國人的進攻只持續了20天的時間,但帶給英國遠征軍的壓力是巨大的,甚至差點導致整個英國遠征軍崩潰。
在這20天的時間裡,英國遠征軍的傷亡高達60萬,死亡人數甚至已經突破了20萬。
德國人也很慘,同樣也付出了至少40萬人的傷亡和10萬人的死亡。
雖然德國人的傷亡更少,但英國人守住了自己的陣地,並沒有讓德國人偷襲的目的得逞。
攻勢之後的德國人退回了自己的陣地,像之前的突襲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但協約國也不是好欺負的,這樣的突襲也不是德國想發動就能發動,想結束就能結束的。
為了給德國一個教訓,經過協約國總司令部的商討決定,在馬恩河沿線發動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將德國軍隊徹底驅逐出法國南部,同時徹底解除巴黎的危險。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的參與者有澳大拉西亞遠征軍,義大利軍隊,巴爾幹聯軍,美國遠征軍和部分法國軍隊。
這些軍隊加起來的數字高達150萬,而德國軍隊的數量大約在100萬左右。
為了確保人數優勢,在戰役發動後,義大利還需要向前線支援20萬作戰軍隊,還有一個法國集團軍隨時等待命令,也就是擁有差不多50萬預備部隊。
這場進攻的規模堪稱豪華,因為澳大拉西亞是主攻者,擁有戰役的命令權。
因此,托馬斯將軍的命令之下,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動用了坦克,飛機,火炮步兵相結合的攻勢,德國人狠狠領會了目前最先進的攻勢。
這次戰役總共出動了超過200輛坦克,其中有100多輛是澳大拉西亞方面的,還有來自法國和義大利的坦克。
這就不得不感嘆戰爭對於科技的推進了,實際上早在兩年以前,歐洲各國都在研究類似於坦克的武器。
但真正研究成功的也只有英法,義大利是英國的坦克亮相之後才緊急仿製的,不僅效能和資料遠遠跟不上英國的坦克,趴窩機率更高。
英國坦克的趴窩率高達六成,義大利坦克更加強悍,趴窩率直接高達接近九成。
這次義大利一共出動了八輛坦克,路上就直接趴窩了七輛,只有一輛順利的開到了前線。
然而還沒有作戰多長時間,這輛義大利坦克又面臨機械故障,炮臺被卡住,相當於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一戰坦克的高趴窩率是不能避免的,哪怕是澳大拉西亞的坦克也是這樣。
協約國方面一共出動了高達200輛坦克,但最終投入作戰的只有不到80輛,趴窩率高達六成。
不過,如今的坦克仍然是戰場上的大殺器,要有一定數量的坦克能夠動用,就能夠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將近80輛坦克讓德國軍隊無從下手,這種能夠移動的目標火炮也不好命中,機槍更是基本不能造成傷害。
這時候德國人想起來使用之前敢死隊那一招了,但協約國方面也早有所防備,用機槍和火炮組成一道強力的火力網,加上天空數百架飛機的盤旋,堅決阻止任何德國士兵靠近坦克一步。
更重要的是,打頭的是澳大利亞的坦克。澳大拉西亞的坦克移動速度和裝甲防護更為優秀,德國人用炸藥包一換一的操作在澳大拉西亞坦克身上也失靈了。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