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1915,澳洲崛起錄,瘋藝炯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90章

  時間飛快流逝,很快就來到了戰爭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在去年十月抵達了戰場,雖然馬恩河戰役英法聯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德國剛剛經歷了慘敗,但是,目前西線戰爭仍然處於消耗戰,哪怕德國已經展露出了頹勢,想要擊敗他仍然不容易。

  戰爭是一場龐大的消耗戰,在任何時代都是這樣的道理。

  雖然澳大拉西亞遠征軍前往歐洲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但截止目前為止,殖民地軍隊傷亡超過8.2萬人,第四師傷亡超過3000人,足以證明這場戰爭的殘酷。

  得益於澳大拉西亞軍隊比較誇張的裝備,實際上的武器彈藥的消耗更加誇張。

  只不過,前往歐洲的遠征軍的一半軍費由英國承擔,因此,據澳大拉西亞造成的負擔並不是太大,至少目前完全能夠接受。

  根據各地公開或半公開的戰報來看,目前的歐洲戰爭總計投入了將近800萬的軍隊。

  特別是以法德為首的主力國家,現在軍隊人數都已經擴張到了百萬人以上。

  歐洲各參戰國家的陸軍總人數和傷亡情況如下:

  德國現有兵力191萬人,戰爭死亡人數11.4萬人,受傷22.7萬人。

  法國現有兵力175萬人,戰爭死亡人數19.8萬人,受傷人數35.2萬人。

  奧匈帝國現有兵力129萬人,戰爭死亡人數7.8萬人,受傷人數11.5萬人。

  沙俄帝國現有兵力193.8萬人,戰爭死亡人數17.2萬人,受傷人數25.5萬人。

  大英帝國現有兵力87.2萬人,戰爭死亡人數5.8萬人,受傷人數11.2萬人。

  澳大拉西亞現有兵力47.8萬人,戰爭死亡人數3.3萬人,受傷人數5.2萬人。

  僅僅1914年四個多月的時間,戰爭就導致了60多萬人死亡,近110萬人受傷。

  更為誇張的是,這份資料僅限於各國軍方所統計的傷亡數字,並沒有計算受到戰爭波及的平民。

  如果要計算平民的話,保守估計,這份傷亡名單至少要翻兩倍。

  而且,相較於接下來的一年,1914年的這四個月算不上過分殘酷。

  雖然各國的軍隊都已經翻了數倍,但他們仍然還能徵調更多的軍隊加入戰爭,這也代表著更多的傷亡和消耗。

  可以預料的,在將來的一年,戰爭只會更加殘酷,因為所有國家已經退無可退,要麼打贏這場戰爭,要麼在戰爭中被毀滅。

  沒有人會寄希望於戰敗後敵人饒過自己,這場戰爭的傷亡已經十分慘烈,這種仇恨的籠罩下,協約國和同盟國早已處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狀態。

  1915年1月1日,澳大拉西亞內閣政府的年度報告會議正式召開。

  之所以會議延遲了一天,是因為前線統計傷亡的延遲,直到接近凌晨才收到了從歐洲傳來的傷亡彙報。

  會議之上,阿瑟將目光看向了國防大臣勞爾,一臉嚴肅的詢問道:“勞爾部長,說說我們的遠征軍目前的傷亡情況吧!”

  國防大臣勞爾點點頭,將目光看向眾人,一臉沉重的說道:“陛下,各位。截止目前為止,我們31.6萬的遠征軍可作戰士兵人數只有21.7萬。第四師的傷亡也比較慘重,目前有作戰能力的只有1.3萬人左右。”

  各部門大臣聽到如此慘烈的傷亡訊息之後,紛紛將目光看向國防大臣勞爾。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的遠征軍總人數只有31.6萬,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

  這豈不代表著,在新的一年裡,澳大拉西亞還需要派出一定的殖民地部隊,才能維持在歐洲的遠征軍規模。

  雖然死的大多是土著,沒有那麼心疼。但把一個土著訓練成勉強合格計程車兵,所需要的花費其實也不少。

  因此,最好的情況就是土著的傷亡能少一點,至少不需要澳大拉西亞頻繁的向歐洲戰場運輸土著。

  “法國方面已經在詢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派遣第二批遠征軍前往歐洲?”勞爾部長看了一眼阿瑟的反應,這才繼續說道。

  其實法國人如此詢問也很正常,畢竟根據當時的約定,澳大拉西亞需要盡力保持在歐洲作戰軍隊總人數30萬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個師的主力部隊。

  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阿瑟現在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越晚派遣軍隊越好。

  “回覆法國,我們的軍隊訓練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前往歐洲的路途遙遠,至少在三個月內,澳大拉西亞並沒有任何援軍,只能夠提供一定的物資支援。”阿瑟略微思考了一會,這才說到。

  雖然澳大拉西亞也確實需要在戰爭中付出一定的貢獻,來換取在戰爭後的利益分配。

  但放自己的血來支援法國人,並不在阿瑟的計劃之中。

  看起來殖民地軍隊的傷亡對澳大拉西亞的損失不大,但實際上,這些土著士兵的訓練花費,以及他們的武器裝備等,帶給澳大拉西亞的軍費負擔並不小。

  畢竟英國人只提供這些軍隊的一半軍費,可不會在組建殖民地軍隊的時候,提供這些土著士兵的武器裝備。

  勞爾部長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國防部的小插曲結束之後,1914年年度報告總結會議也正式開始。

  根據民生部方面的彙報,截止1914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總人口順利突破了1500萬,達到了1537萬人。

  這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不小的里程碑,繼三年前人口突破千萬之後,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數量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數字。

  當然,人口數量也體現出一個壞訊息,那就是自從歐洲大戰爆發之後,澳大拉西亞的移民數量已經銳減。

  整個1914年,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增長數量為144萬人左右。

  雖然看起來也不少,但新生嬰兒數量達到了37.8萬人。這也代表著1914年一整年的移民數量只有106.2萬人,其中俄國移民就高達80萬以上,佔據澳大拉西亞新移民的近八成。

  移民數量截止上一年減少了將近30萬,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英國和德國移民。

  哪怕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關係再好,英國也會在戰爭時期關閉移民通道,儘可能減少移民的流出。

  畢竟大部分平民都不喜歡戰爭,如果不在特殊時期對移民進行限制,恐怕戰爭還沒結束,就有大量的移民出國避難。

  

  而這種在戰爭時期國力的流失,是各大歐洲列強都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並不只是英國,所有參戰的歐洲列強都頒佈了一定的移民限制政策,這也讓1914年歐洲向外流出的移民數量幾乎腰斬。

  好在澳大拉西亞還有俄國這個好兄弟,能夠在任何時刻給予澳大拉西亞移民的支援。

  畢竟,為了吸引更多的俄國移民,澳大拉西亞可是把俄國上下都賄賂了一遍,俄國對澳大拉西亞移民可謂是一路綠燈,就差親自把移民送到澳大拉西亞國境之內了。

  更重要的是,因為澳大拉西亞頻繁向俄國運輸物資,導致澳大拉西亞和俄國的關係也進入了長久的蜜月期。

  再加上兩國王室的聯姻關係,因此,俄國移民也確實是這個時間段最好的移民來源,在不算俄國移民部分革命分子的前提下。

  由於沙俄國內在將來有可能爆發的危機,阿瑟也已經做了提前的部署。

  首先,透過在所有俄國移民中篩選,挑選出了上千名對澳大拉西亞認可並且願意效忠的俄國移民,進行一定的訓練之後,將他們送回到俄國本土,執行秘密的潛伏任務。

  他們的大概任務,是進入一些革命分子和俄國造反派的內部,為阿瑟打探更多的訊息。

  不管俄國再怎麼腐朽,俄國皇室還是要救一下的。就算統治者不是現任沙皇,至少得是羅曼諾夫家族的至親。

  這不僅是澳大拉西亞王室和俄國皇室的良好關係,同樣也是俄國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只要俄國存在,至少在遠東地區存在,他就會是澳大拉西亞的盟友,並且替澳大拉西亞分擔來自島國和美國的壓力。

  不過,俄國內部目前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這1000多名透過訓練的俄國移民,能否打入那些人的內部也是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俄國的一些不法分子藉著移民的機會,早已經流竄到了澳大拉西亞的境內。

  但阿瑟對此早有防備,澳大拉西亞的海關,對於所有外來移民的檢查比較嚴格。

  不僅禁止他們攜帶武器,同樣還不允許來自同一片地區的移民過多的聚集到一片地區。

  這些來自於俄國各地的移民,也會被分散到澳大拉西亞的各個地區,包括紐西蘭和所有殖民地。

  當然,他們也可以不接受政府的分配,代價就是失去政府的福利政策。

  雖然這樣的規定有些強硬,對於只想來到澳大拉西亞過平淡幸福生活的平民來說,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澳大拉西亞目前的移民政策也十分豐厚。只要透過了半年到一年左右的移民考核,就可以順利的拿到澳大拉西亞的國籍,獲得4到8英畝的土地(具體看土地的位置和肥沃程度),並且還有進入澳大拉西亞各大工廠工作的機會。

  要知道,伴隨著澳大拉西亞人均收入的增長,各大工廠開出的薪資待遇也已經十分豐厚。

  雖然收入水平還比不過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列強,但澳大拉西亞的消費水平也比較低,特別是牛羊肉和糧食方面,價格更是遠低於歐洲,這也拉近了歐洲人和澳大拉西亞人的生活水平。

  根據統計,在牛羊肉和糧食消耗方面,澳大拉西亞的人均甚至超過了歐洲部分地區的人均,其中還包括部分列強國家。

  加上在澳大拉西亞較為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加班也有相應的補貼和加班費,薪資待遇也有保障。

  因此,澳大拉西亞的工廠吸引了大量的公民和移民進入,讓澳大拉西亞的各行各業發展的十分迅速。

  雖然每年要增加100多萬的移民,但這些人會被分散到農業,工業等各個方面,這也導致澳大拉西亞的失業率並未受到太多的影響。

  根據民生部門的統計,截止1914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為52.7澳元,仍然處於較為穩定的增長狀態。

  經濟的增長從國民生產總值就能夠看出。

  整個1914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6.77億美元,摺合3.35億英鎊,6.7億澳元,增長率為6%左右。

  雖然增長速度相較於上一年已經有所放緩,但1914年下半年畢竟爆發了戰爭,有著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不錯。

  如果阿瑟猜的沒錯的話,歐洲參與戰爭的幾大列強,特別是法國,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他們的經濟增長絕對為負。

  要知道,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這些國家為了讓國家更好地進入戰爭狀態,可是動員一些民用工廠進入軍事生產,有技術的生產較為複雜的軍工裝置和武器,沒技術的則生產比較簡單的軍裝和頭盔等。

  雖然大大緩解了前線的軍需壓力,但也造成民用經濟受到巨大的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緩慢,甚至陷入負增長。

  英國的情況相對好一點,畢竟本土並未受到戰爭的波及。但畢竟身處歐洲,影響肯定有,至少比澳大拉西亞大得多。

  在政府財政收入方面,1914年澳大拉西亞的政府財政收入為1.072億澳元,相較上一年增長約5.6%。

  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受影響不大,甚至還因為大量物資向歐洲出口的原因,反而小賺了一筆。

  在財政支出方面,因為遠征軍的軍費一半由英國承擔,因此澳大拉西亞的軍費反而降了下來,只有3800萬澳元出頭。

  而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財政總支出為9871萬澳元,財政盈餘相較於上一年反而有所增長,達到了850萬澳元左右。

  雖然軍費降低了很多,但政府的財政總支出降低並不多。

  畢竟處於戰爭,從俄國引進移民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同時,為了穩定國內的生產,一定的付出也是在所難免的。

  不過,這些付出也註定能從協約國的身上賺回來。但隨著新的一年戰爭的越發激烈,協約國才會真正的缺少武器裝備和物資。

  而那個時候,也正是澳大利亞賺大錢的時候。單單憑藉糧食和武器裝備的貿易,足夠王室和澳大拉西亞政府賺的盆滿缽滿,不僅還清政府的所有債務,甚至還能夠小賺一筆。

  如果不是因為之前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戰爭,導致澳大拉西亞和美國的關係有所降低。

  阿瑟甚至都想從美國再借貸一大筆資金,到時候用法郎或者馬克還都可以。

  今天就這一更了,算是請個假,明天兩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著空間戒指:穿越到1939

冬天有火好溫暖

重生明末的方塊人

黑貓夢境

假少爺逼我科舉後我搞了個探花男團

區區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