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軍事擴張和貸款,澳洲崛起錄,瘋藝炯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13年3月27日,在阿瑟的見證之下,格雷部長和肯特首相分別在協約上面簽字,也正式代表著商談了一個多月之久的《英澳協約》正式簽訂並且執行。
這是一份關於外交、經濟、軍事等方面全面合作的協約,澳大拉西亞也正式成為英國人的盟友,加入了協約國的陣營。
《英澳協約》簽訂的當天,在澳大拉西亞和歐洲範圍內引起的轟動可不小。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將正式加入協約國,協約國所擁有的列強數量也來到了四個,領先於同盟國的三個。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列強地位是近幾年才被歐洲政府和媒體所承認,並且還擁有島國這樣的競爭者。
但誰也不能否認澳大拉西亞的列強地位,哪怕是第八列強,也要比非列強國家強大許多。
如果按照目前協約國和同盟國的紙面實力來看,協約國的優勢更加巨大。
義大利和澳大拉西亞都是墊底列強,甚至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實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比義大利強的。(主要體現在陸軍,雙方海軍均衡)
而俄國也要比奧匈帝國更加強大。聯合起來的英法,綜合實力也是要超過德國的。
再加上國土面積,人口的優勢,戰爭的天平似乎已經向協約國這邊傾斜。
在澳大拉西亞宣佈和英國簽訂協約的當天,威廉二世就向阿瑟發來電報詢問情況。
在愛德華七世當政時期,阿瑟和威廉二世的關係明顯要更好。
但沒辦法,國家的關係並不靠著阿瑟的私人關係來維持。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加入協約國能夠獲取更多的好處和地位,能讓自己成為前五列強。
但如果澳大拉西亞加入同盟國,除非澳大拉西亞耗盡國內最後一滴血,底牌盡出,否則根本沒有戰勝的希望。
但為了德國的勝利耗盡澳大拉西亞的潛力和心血,這對於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加入協約國是最好的結果,至少對於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是這樣的。
雖然這麼做對於阿瑟和威廉二世的關係來說,未免有些不道德,但國家的發展就是這樣,由事不由人。
對於威廉二世的詢問,阿瑟也只能以那大部分的英國裔人口的想法作為解釋。
不過阿瑟也向威廉二世保證,澳大拉西亞絕對不會使用任何違規武器投入到戰爭中。
要知道,一戰戰場的違規武器可是很多的。雙方為了戰爭的勝利,各種伎倆層出不窮。
除了一戰中造成傷亡最大的武器之一,馬克沁重機槍之外,化學武器,火焰噴射器等,也是一戰中讓所有士兵聞之色變的緊急武器。
化學武器自然不用多說,各種各樣的毒氣,讓士兵失明,窒息,感染甚至死亡。
看起來殺傷力不是那麼大的火焰噴射器,造成殺傷時實際上也很殘忍。
雖然火焰噴射器對於堅固的堡壘沒有辦法,但極高溫度的火焰,可以從堡壘的觀察口和透氣口竄入堡壘,對近距離的敵人造成痛苦的燒傷。
要是運氣不好甚至能被火焰噴射器直接烤成焦炭,這可比其他死亡方式殘忍的多。
就算運氣好,距離觀察口比較遠,也會因為高溫快速消耗氧氣和水分的原因,導致窒息和缺水。
而且極高的溫度還容易點燃堡壘內部的彈藥和炮彈,對於身在堡壘內部沒有任何掩體的人來說,這就是近距離直面死亡。
雖然因為澳大拉西亞加入協約國的原因,在立場上直接和德國變成了潛在的敵人。
但至少阿瑟和威廉二世的關係並未發生太大變化,兩人在電報中仍然能相談盡歡。
不過威廉二世也有作為頂級列強君主的驕傲,對於阿瑟算得上是背叛的行為,威廉二世也不會去挽留。
在威廉二世看來,就應該用戰場上的勝利來告訴阿瑟,英法這樣的協約只是空殼,在強大的德意志帝國軍隊面前不堪一擊。
不得不說,不少德國人在這段時期還是比較自大的。
因為德意志帝國的建國史就是腳踩當時的西歐霸主法國建立的,如今再次面對法國和英國,這種面對手下敗將的感覺,讓德國軍方和不少高層逐漸自信,並不將法國軍隊放在眼中。
澳大拉西亞加入協約國的訊息,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支援的人群。自然是來自於英國和俄國的移民。因為英裔移民的基礎比例和俄裔移民近幾年來的高額增長,導致英裔移民和俄裔移民的總數加起來,佔據澳大拉西亞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因此,澳大拉西亞加入協約國的行為,在澳大拉西亞民間看來,其實就是民心所向。
至於比例不到百分之十的德國人口,他們自然不想看到這一幕。
不過德國移民比例本來就不高,還被阿瑟有先見的打散在眾多的英裔移民和俄裔移民之中,註定是翻不起來浪花的。
而且,能移民的,大多都是在原本的國家過不下去或者生活的並不好的。
如果在原本的國家過的不錯,又有誰能願意不遠千里來到異國他鄉,只為了討生活呢?
這些德國移民在澳大拉西亞自認為生活的很好,讓他們站出來不顧自己現在生活的安穩,反對政府的決策,那就有點高看他們對於原國家的感情了。
除非有人有預謀的將這些德國人聚攏在一起,煽動他們,否則澳大拉西亞的德國移民根本不可能對澳大拉西亞的局勢造成影響。
而且有著皇家安全情報局對於國內局勢的監控,就算有著其他國家的支援,也很難將這些已經打散的德國移民聚攏在一起。
對於維護澳大拉西亞國內的秩序,阿瑟可謂是不遺餘力。
對於皇家安全情報局的擴張,阿瑟也是大力支援,並且十分看重。
截止目前為止,皇家安全情報局的總情報人員已經超過上萬人。
如果算上潛伏在其他國家以及一些眼線的話,這個數字可能還要再翻上好幾倍。
單單在澳大拉西亞國內,皇家安全情報局的情報人員就超過五千多人,埋藏在澳大拉西亞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莊中。
這也讓阿瑟隨時能夠掌握澳大拉西亞國內的第一線情報,對於手底下的官員和屬下,阿瑟也能夠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
皇家安全情報局對於國外情報的佈局,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東亞等地。
派遣到歐洲的情報人員是最多的,足足四千多人。再加上在當地聘請,招募的眼線等等,歐洲地區的情報人員高達一萬多人。
在美國的情報人員數量要稍微少一些,不過加上各種眼線,總數量也有四千多人。
東亞和東南亞大約有三千多名情報人員,南美洲大約一千多人,非洲和其他地區大約一千多人,這就是皇家安全情報局目前情報人員的分佈和佈局。
加入協約國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直接和英,法,俄三大列強做了盟友。
因為澳大拉西亞已經承諾在將來的歐洲戰爭中派遣規模不小的作戰軍隊,因此阿瑟也可以厚著臉皮,向英,法,俄索要更多的好處和援助。
當然,協約國的援助主要來自於英國和法國,俄國同樣也是被援助的一方。
在政府公開宣佈加入協約國的當天,阿瑟就示意政府和法國政府取得聯絡,先建立不錯的外交關係再說。
法國人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加入也很歡迎,因為澳大拉西亞所派遣的作戰部隊,將會減輕一部分法國陸軍的壓力。
趁著和法國人聯絡的功夫,阿瑟也順帶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想要購買法國的潛艇技術。
雖然澳大拉西亞已經擁有了德國成熟的潛艇技術,但德國潛艇技術的發展,目前還落後著英法一步。
當然,就算德國的潛艇技術和英法旗鼓相當,多瞭解一些額外的潛艇技術,對於澳大拉西亞的潛艇發展來說也是有利無害的。
除此之外,阿瑟還授意澳大拉西亞政府,向英法政府和民間爭取大量的低息和無息貸款。
藉口就是為了儲備足夠多的軍事力量,澳大拉西亞需要在軍事方面投入更多的預算。
一戰後各種貨幣都會貶值,無論是無息貸款還是低息貸款,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
甚至憑藉著在戰爭中向英法出售的大量礦產資源和糧食物資等,就可以輕鬆償還這些貸款。
或許是對於新盟友的重視,法國人很爽快的答應了澳大拉西亞的購買潛艇技術的請求。
當然,法國人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貸款請求也不反對,畢竟已經當了數十年的貸款大國了,多澳大拉西亞一個也不嫌多。
憑藉著雙方派遣的外交大使,澳大拉西亞很快和法國政府簽訂了一份貸款協議。
協議規定,澳大拉西亞從法國政府和民間共貸款5億法郎(2000萬英鎊,4000萬澳元),其中1.5億法郎來自於法國政府,屬於無息貸款。3.5億法郎來自於法國民間,屬於低息貸款。
這筆貸款的總期限為10年,十年後,澳大拉西亞政府需償還連本帶利共5.35億法郎。
當然,這5億法郎也不是一次性付清的。按照法國人的財政狀況來說,政府的1.5億法郎,將會分兩批,分別在今年中旬和今年年底支付。
而來自法國民間的3.5億法郎,就要看澳大拉西亞政府和法國民間的銀行商談的具體情況了。
法國到底是貸款方面的大國,貸款的手續辦的很快,這份貸款協議也很快簽訂生效。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上半年能夠到賬1.5億法郎左右,今年下半年到賬2.5億。剩下的一億法郎,或許要等到來年才能支付。
有了這筆資金的支撐,澳大拉西亞政府也能大手大腳的擴充套件軍備。
甚至等到俄國和智利的海軍訂單結束,就該輪到澳大拉西亞的軍艦下餃子表演了。
既然已經將未來的目標和敵人看作美國,那麼將海軍實力快速提升起來是必不可少的準備。
阿瑟打算從1914年開始,擴張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軍備。
1914年到1918年五年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的下一個五年海軍造艦計劃將正式執行。
這次五年海軍造艦計劃,澳大拉西亞將至少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七艘超級無畏艦以上的主力軍艦,四艘戰列巡洋艦,數十艘護衛艦和裝甲巡洋艦等,徹底豐富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儲備。
那艘航空母艦是海軍的試驗品,能不能建造成功對於海軍的擴張來說沒有影響。
真正的重頭戲,是那七艘超級無畏艦以上的絕對主力軍艦,以及至少三艘的先進戰列巡洋艦。
如果能夠完成這份新的五年海軍造艦計劃,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規模,將在一戰結束後達到七艘超級無畏艦,三艘無畏艦,六艘戰列巡洋艦,共計十六艘主力戰艦。
到那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同盟國的海軍應該也都出了意外。
到時候,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規模保底世界前五,甚至有希望直接位於英美之後,位列世界第三。
其實從英法的態度就能夠看出,英法對於澳大拉西亞這個新加入協約國的盟友,實際上還是非常重視的。
法國不僅同意和澳大拉西亞在部分軍事科技方面進行交流,還同意了澳大拉西亞貸款的請求。
而英國,之前在商談中答應的援助,在英澳協約簽訂之後,英國政府已經在準備當中。
因為原著包含各種各樣的東西,甚至還有各種科技,圖紙資料和人才等,因此準備也需要一段時間。
但英國人也不打算等待,首批援助準備妥善之後,就已經乘坐著大英帝國的運輸船,在一支艦隊的保護之下,向著萬里之外的澳大拉西亞進發。
這批援助裡包含大量的工業裝置和資料,還有阿瑟所要求的,各方面的人才。
當然,英國政府並不會直接了斷的要求這些人才移民到澳大拉西亞,而是換了一種概念,用派遣專家的方式,讓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長時間居住在澳大拉西亞。
雖然明面上來說,這些專家只需要在澳大拉西亞駐守幾年的時間,就可以申請返回英國本土。
但問題是,他們前往澳大拉西亞的時候,就已經帶上了他們的家人和大部分財產。
在澳大拉西亞居住數年甚至十多年的時間之後,他們的家人真的還願意奔波萬里返回英國嗎?
如果願意,阿瑟也只會讚歎他們對於祖國的熱愛,然後放他們回去。
求月票!今晚凌晨開始上主編力薦,明天兩更,求月票!(老丈人身體還好,再陪老人一週時間左右,作者就回去了,到時候日萬!)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