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滅魏之策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3章滅魏之策,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明月共舉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可以,我會安排的。”
對於周青的提議,陸淵只是略一思索,便點頭同意。接著又想了下,道:“過些時候,我還會再找些真人出山,到時國中的護國真人,數量應還會增加到六十四人。”
在十二年前,陸淵的修為經過積累,就順勢突破了凝聚三氣的境界。
這是一個大關卡,故而突破之後的好處,也格外的大。
凝聚三氣之後,陸淵的神魂強度和法力,又較凝聚二氣之時,強了五倍有餘。
注意,這個五倍,是陸淵凝聚二氣圓滿時的五倍。
在凝聚二氣的境界修煉到圓滿之後,那時陸淵的神魂強度,就足以支撐起十二名分身的神念消耗了。
比剛突破時,增長了近三分之二的程度。
此時又翻了五倍的神念法力,足以讓陸淵支撐起六十四具分身的消耗了。
不過此前楚國一直在執行偏安修養的政策,同時也是為了不引起鄰國的惶恐,所以雖然增強了神魂,但他也沒有立刻就創造出新的分身來。
眼下既然有著需求,而且北伐在即,便也不需遮掩了。
“太好了,如果真的能有六十四位真人相助,那此次北伐,就再無任何問題了。”
周青聽到陸淵的話,心中不由吐槽,暗道自家師父這是徹底不裝了,五十六位真人,只要有需求,說拿就拿出來了。
這不明擺著告訴別人,這些真人就是我創造出來的嗎?
儘管心中槽點滿滿,但一下有了這麼多有生力量,還是讓他興奮的一拍手:“此次我大楚共出兵六百萬,以每路大軍十萬人計算,最多可分六十路兵馬。
一位真人負責一路大軍的話,六十四位真人,還能餘出四位來。
這餘出的四位真人,加上陛下,正好可以負責五處行營,每處行營分十二路兵馬,指揮一百二十萬人。
國中的其餘先天宗師,則可分派給各路行營兵馬為輔。
以此確保一路兵馬,有一位真人統帥;一處行營,有十位先天可以調動的局面。
這樣五路兵馬齊頭並進,六百萬大軍渡江北上,上百位先天為鋒失,梁國必亡矣。”
楚國的先天宗師,經過這三十年的積累,如今已達七十二人的數量。
這七十二人中,來源頗為複雜。
既有陸淵先前創造的八個分身,培養的五大弟子,孫思文、周青、王后、靈女、尹回軒,以及他本人等,楚國原本的核心基本盤。
也有後續收降的西涼國和蕃人部族先天,嶺南、西南十八藩國先天,以及這些年從南海、西北、以及西南等地,投靠而來的一些蠻夷先天。
最後這就是陸淵長大的那些子嗣了。
這三大來源,湊出瞭如今楚國七十二先天的盛況。
而這七十二人中,減去陸淵的八具分身,再減去留守嶺南、西南方面戰場,用來防守海寇和雨林夷人十人,國中再減去必須要留下來的四人。
最終還可抽調出五十名先天,用來參與北伐。
這樣如果組建五大行營的話,每個行營除基礎的兵馬統帥外,還可分配到十個先天,頂層的宗師級戰力可謂充裕無比了。
五十位先天,六十四具分身,加上陸淵本人,此次北伐,楚國一共可出動一百一十五位先天級戰力。
先天數量兩倍於梁國了,總兵力同樣也是兩倍於梁國。
以上這些,還僅僅只是整體實力的差距。
如今的梁國,北有趙徐,西有魏國,南有海寇,可謂三面皆敵。
僅是這三處方向,就牽扯走了梁國八成以上的力量,剩下還能放到和楚國接壤的西南邊境位置的精力,已經沒有多少了。
反正據楚國所知。
安排在江北邊境的梁兵,數目不過五十萬,先天宗師也不會超過七人。
若是以此來算的話,那楚國在江北的區域性戰場上,與梁國的力量差距,就不僅僅只是兩倍,而是十倍以上了。
與十倍的差距進攻江北,周青實在想象不出來,梁國能拿什麼來擋住?
而江北防線一旦被突破,楚國兵分五路,一下子殺進梁國腹地,其位於三面邊境的兵馬,根本來不及回援,梁國腹地就被楚國全部攻佔了。
失去了後方,甚至可能國都都淪陷了,剩下一些梁國的殘兵敗將,除了向楚國投降外,就再無出路了。
這就是楚國花了三十年時間,所營造出來的絕佳局面。
“劃分五路行營可以,不過這五路行營,不必全部放到梁國。”
陸淵原則上贊同周青的計劃,不過對於這個計劃一些目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指了指眼前地圖上,魏國所在的方位說道:“既然都已經北伐了,那麼等戰事一起,我楚國先前的種種隱藏,就必然會為世人所知曉。
到那時,魏趙徐等國,聞聽我楚國實力,必然會驚駭戒備,拼盡全力的防範我楚國進攻。
甚至三國聯合起來,匯合梁國殘兵,與我對抗也不是不可能。”
雖然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但陸淵可沒有小瞧自己敵人的想法,此時提出了另一個極有可能的方向:“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或者說提前削弱事情發生後的影響。
這是北伐梁國,順帶著也將魏國給滅了,朕覺得很有必要。”
陸淵說完,指尖在地圖上的魏國區域輕輕一圈,畫下了河南、南陽二郡的區域。
顯然,他說的滅亡魏國,就是奪下這種州二郡。
“順帶滅了魏國?”
周青聞言皺眉,盯著陸淵畫出的魏國位置沉思。
雖然魏國近些年實力衰退的厲害,但那也是一個人口四千萬的大國,國中常備甲兵有著兩百萬,先天宗師也還剩下二十餘人。
這樣一個大國,想要將其滅亡,需要的實力可不小。
最起碼,光靠周青規劃的一路行營,是肯定沒法解決的。
最少要有兩路行營,也就是四十六位先天,二百四十萬兵馬,才能有滅亡魏國的實力。
但如果分出兩路行營兵馬去魏國,楚國能用在梁國的兵力,就只剩下三路行營了。
這份實力雖然依舊可觀,但想要達成數滅梁國的目的,可能就會增添不少波折,沒那麼容易輕鬆完成了。
所以考慮之後,周青還是搖了搖頭道:“陛下,臣也認為,滅亡魏國宜早不宜遲。可魏乃大國,不遜於梁國多少,想急切滅之,恐非易事。
如今我大楚主要之精力,還需放在梁國身上,能抽調出來對付魏國的力量,恐怕不多。
因此,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滅梁國。
等奪了青州之地,再整合了梁國舊土,我大楚便可連跨兩州,擁兵千萬,先天百餘人。
此等實力,哪怕魏趙徐三國聯合,也遠遠不及。
而我大楚得了青州,有了半個中州之土,大可從容積蓄實力,緩緩圖謀,一個個將其剪除。
此事不必急於一時的。”
周青苦心勸諫。
不過陸淵聽了他的憂慮,卻是一笑:“其實攻滅魏國,也不需多少兵馬的,一路行營即可。”
周青聞言一怔,卻是有些不相信:“一路行營?”
陸淵點點頭,然後指尖從魏國方向移開,劃到其西部的河隴之地,以及接壤的草原方向。
“小青,你看看這裡,如今雍西五郡和草原南部,都已經被南遷的蠻人和從西邊來的異族佔據。
根據漢中總管黃欣的彙報,這兩地的蠻人異族,人數總計已不下三千萬。
以這些遷移部族,全民皆兵的習性。
三千萬人,可出動之兵馬,當不下八百萬,其中先天最少也有十餘人。”
陸淵報了一組情報資料,然後笑盈盈的看著自己弟子:“八百萬兵啊,這個數字已經近乎我大楚北伐,準備動用人馬的一半了。
哪怕是朕,聽到這股盤踞在大楚西北的力量,都感到心頭髮顫,每日憂慮不已。
而我大楚好歹還有一個隴山隔著,有著天險防護,那些遷徙蠻夷難以跨越,防護起來還算簡單。
可魏國那邊,與雍西和草原南部一片坦途,中間可沒有想要阻塞。
那些遷徙蠻夷只要願意,輕鬆就可直抵魏國的朔方、關內二郡。
若是無法及時攔截,那這些蠻夷更是隨時都可殺到魏國腹心的河南、南陽二郡。
所以為了完善西部防禦,魏國國中二百萬兵馬,現在不得不抽調出一百五十萬人,常年部署在朔方、關內二郡。
留在東線的兵力,則只剩下了五十萬人。
可即便如此,魏國西部的防禦,依舊難以做到盡善盡美,時不時都有蠻夷突破防線,進入到河南郡內。
魏國為此也大為頭痛憂慮。
你說說,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大楚主動提議,兩國各自出兵百萬,主動聯合清掃雍西、草原一線的蠻夷,以安靖兩國西部疆域。
面對這個提議,魏國會如何抉擇?”
周青聽完,脫口而出:“那當然會欣喜同意了。”
關於和楚國聯合出兵,一起掃蕩西北遷徙蠻夷的事情。
其實早在十年前,在西域戈壁的異族也加入了遷徙大軍,西部邊患愈演愈烈的時候。
承受傷害最多,邊境接壤最多,被牽制力量最多,也首先受不了的魏國,就主動提出來了。
只是那個時候,陸淵只想休養生息,積蓄實力,並不想發起什麼大的戰事。
而且西北邊患,對於有著隴山天險楚國來說,影響也不算太大。
因而一直拒絕這個提議,沒有同意魏國的請求。
於是哪怕魏國年年派出使者邀請,但楚國一直都沒有鬆口,事情就這麼拖了下去。
“是啊,魏國肯定會欣喜同意的。”
陸淵笑著點頭:“他們求了我大楚這麼久,眼下我若是以不耐邊境蠻夷長久騷擾的名義,同意他們的請求,魏人還不喜不自勝?
而對方若是同意了,那麼便要按照要求,與我大楚各自出兵百萬,主動深入雍西、草原,掃蕩那些遷徙蠻人。
這樣其國中百萬精兵,便被調出了去。
而我大楚,則可在西北虛張聲勢,只以漢中郡二十萬兵,輔以八十萬徵召民夫,一路偏軍虛張聲勢。
在襄陽郡內,則暗中集結百萬精銳,等魏國主力出塞,就渡河北上,立刻急取其南陽、河南二郡。
同時漢中那路偏軍,也可直接折返回,進攻魏國關內、朔方二郡,以牽制其在此二郡留守的五十萬兵馬。
有這路偏軍在,最少也可拖住魏人半年以上的時間。
到時東線以百萬之眾,又有先天宗師二十餘人,進攻魏國東線五十萬守軍,七八名先天,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只要能奪下南陽、河南二郡,那縱然魏國在關內、朔方二郡還有百萬之兵,也只是冢中枯骨,不足為懼了。”
經過這些年的遷移,魏國國中四千萬人口,其中三千多萬都集中在了河南、南陽二郡,留在西部的關內、朔方二郡之民,不過四五百萬而已。
所以只要楚國能拿下河南、南陽二郡,那麼魏國最為精華的核心地盤,就被掌控住了。
其在西線的百萬大軍,也將面臨後勤被斷,家人被控制的窘境。
那個時候,只要那些魏兵不想被餓死,不想牽連家人,那麼除了投降之外,就再無其餘出路了。
失去了這些兵馬,又失去了核心地盤,魏國縱然還能在朔方、關內二郡延續國祚,那也只是個小朝廷。
靠著那剩下的四五百萬人口,又能翻出什麼風浪來?
最終不是毀滅在蠻夷的不斷東遷浪潮中,就是向楚國投降,不會有其它的路了。
周青作為大將軍,當然也清楚魏國如今的底細,此時聽了陸淵的計劃後,欣喜道:“若按此策行的話,一路行營,確實可以滅魏了。”
楚國的一路行營,可不僅僅只是二十三位先天,一百二十萬兵馬。
在每路行營後面,可還跟著二百萬以上,幫著運糧的武裝民夫。
這些武裝民夫,必要的時候,那也是可以上戰場的。
所以一個方面行營,可動用的人馬數量,是在三百萬以上的。
仔細拾掇拾掇,嚴加整訓後,已經相當於一個霸國的全部軍事力量了。
現在再配合陸淵的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之計,滅亡魏國,成功率已經高達七成以上了。
有的這個機率,足可以嘗試一把了。
不過雖然覺得可行,但不管是滅梁,還是滅魏之計,都還有一個問題要急需解決。
“陛下,滅魏、滅梁,籌劃得當的話,於我大楚並非難事。但此次行動,多達一千八百萬人,舉國都被動員,此等聲勢必難以遮掩。”
周青問出了自己關心的憂慮:“魏梁二國與我大楚接壤,向來防備於我,在江南之地,佈下了不知多少奸細探子。
我大楚若要動兵,只怕瞞不過對方。
其若有備,想要引魏梁二國上當,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楚國如今的常備兵馬,才僅三百萬人。
想要擴張到預定北伐的五百萬人,還需在這大半年中,再招二百萬人入伍。
只這一項,動靜就少不了。
後面再徵發上千萬的民夫,那聲勢更是大了天去。
北邊的魏梁二國,只要不是眼瞎,就不可能察覺不到楚國的異樣。
所以陸淵的引虎出山,聲東擊西之策雖好,可只要魏國不上當,那也只是無用功。
陸淵聞言一笑:“此事易爾。如今南海頻頻動亂,地火天災不斷逼近,已威脅到我大楚南疆。
我可讓內閣釋出詔命,宣佈從大楚南境,還有那些藩國之中,遷徙百姓北上,重新安定在大楚北土。
如此數千萬人遷移,這麼浩大的工程,我大楚從中徵募些兵馬,調動各種物資,也就不起眼了。”
周青憂慮道:“直接遷移南境百姓,此策雖然可遮掩我大軍行動,但如此一來,我大楚地方生產,必受影響。
移民需要耗費糧食,出征又要耗費糧食,各地常平倉雖然充足,卻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真照這麼做了,我楚國的糧食儲備,同時支撐移民和征戰,只怕撐不了兩年啊。
還有嶺南、西南的那些藩國,想遷走他們的百姓,那些藩國之君,恐怕不會情願啊。”
“用不了兩年。”
陸淵澹澹道:“滅亡梁魏,用不著兩年。這次朕動用一千八百萬人,一百一十五位先天,要的就是橫掃江北。
這是秋風掃落葉之勢,滅此二國,一年時間足矣。
而且現在遷移百姓,也不是做無用功。
正要把他們遷往的地方,不是襄陽洞庭豫章這些地方,而是江北之地。
南邊已經不安穩了,不僅海寇來了,地火或許過不了二三十年,也要跟著來。
此時趁著國中人少,提前將百姓遷往打下的中州之地,也是件好事。
至於那些藩國,若不願被朕削藩,自可留在原地,與那些北遷的海寇夷人為伍。
只是這樣的話,等它日地火來了,他們在想遷到中州,朕可就不同意了。
可以把朕這個意思,告訴那些藩君,該如何抉擇,我相信他們會作出正確選擇的。”
當初陸淵選擇冊分封國的時候,只是不想把楚國過多精力用在西南和嶺南,可以全力用來北上。
這本就是暫時的妥協之策。
那些藩國心中,也應該清楚這點,對於日後楚國會削藩,應該早有預計才是。
畢竟地火一來,自己也保不住封國。
到時交不交出去,其實區別也不大。
眼下在皇帝的要求下,選擇主動獻出百姓,進行內附,還能給自己選擇一個體面。
不然哪怕陸淵不懲罰,沒了楚國這個後盾,在連綿不絕的蠻夷北遷浪潮下,他們也保不住自己封國。
還會斷了自己以後的退路,可謂一無所有。
正是有著這個依仗在,所以陸淵才不擔心,這些藩國不乖乖就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