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章瞞天過海,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明月共舉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時辰之後,陸淵沐浴更衣完畢,還小息了片刻,隨後便起駕前往乾陽殿。

等到抵達時,孫思文和楚國使者已經等候多時。

“見過大王。”

“外臣蘇洵,拜見楚王。”

兩人看到陸淵到來,連忙行禮。

陸淵走到王座坐下,然後目光向下看去,掃過兩人,著重在那位楚國使者身上打量了一會,然後問道:“周使前來楚國,不知所謂何事?”

蘇洵看起來像個文弱儒生,相貌俊雅,氣度翩翩,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此時聽了陸淵問話,蘇洵坦然答道:“近年來敝國不幸,屢遭兵劫,國中青壯用武頗多,用於生產則愈漸減少。

時至今日,國中用糧愈發貴乏。

近些日來,楚國威名日隆,國中富庶,更是遠近皆聞。

我主聽聞楚國糧多,近年來更是向周邊諸國不斷售糧,救濟諸多。

是以特遣外臣前來巴陵,向楚王求購糧草,已緩國中糧困。”

“購糧?”

陸淵聽完蘇洵來意,眼中神色微閃,目光不由看向孫思文,與對方對視一眼,心中頓時瞭然。

難怪這位好友說,自己無法決斷此事,要讓自己來把握主意。

其實向楚國購買糧食,雖然也是重要的軍國大事。

但近些年來,楚國不斷向外售賣糧食,其中事務陸淵早已放手給了朝廷內閣,交由孫思文等大臣處理。

他本人只是關注一下結果,並不親自幹涉。

但楚國可以賣糧給蘇國宋國,賣給西南三個藩國,甚至賣給大理、南詔兩個夷國都可以。

可卻獨獨不能賣給周國。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陸淵早就跟孫思文等大臣心腹說過了,下一步楚國的攻略目標,將會以周國漢中郡為主。

只不過如今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而楚國也需要時間修養,所以才一直沒對漢中動手罷了。

試問知道楚國下一戰略目的的孫思文,他又怎麼可能將楚國的糧食,賣給楚國未來的敵人,幫著壯大他們呢?

因此周國前來求購糧食,孫思文等內閣大臣根本不敢做主,只能請示陸淵這位楚王,由他來做決斷。

心中想明白這些,陸淵閃過無數念頭,各種計較湧過,最終眸光一閃,看著下方蘇洵,笑著說道:“我大楚自從數年前起,便開始向天下各國售糧,做的是天下人的買賣。

周國既然願意與楚國做生意,孤自然歡喜。

就是不知使者想要購買多少糧食,孤也好準備一番,免得不令周國失望。”

蘇洵聞言大喜,連忙行禮拜道:“外臣多謝楚王寬厚。稟楚王,此次我周國求購糧食不多,僅一千萬石而已。聽聞大楚積糧四千萬石,拿出此筆糧食,綽綽有餘,必不會讓大王為難。”

楚國稱霸之後,天下各國,有的驚異於楚國人口之多,有的驚異於楚國兵馬之強,有的驚異於楚國疆域之廣,自然也有的人驚異於楚國錢糧之盛。

其中周國,便最為關注最後者。

國中因為戰事已經漸漸貴糧的他們,急需向外求購糧草,以彌補國中不足。

可週國北面,是世敵魏國。

東面,是虎視眈眈,隨時想要西進,吞併周國河南、南陽二郡的梁國。

西面則是國小地瘠,同樣缺糧的西涼國。

以上三者,都不可能賣給周國糧食。

於是縱觀一圈,有糧,並且願意向外販賣的,竟就只有楚國了。

故而當楚國有四千萬石存糧的訊息傳開後,聽到訊息的周國君臣,經過商議後,迅速便作出了決定。

派出使者,前來楚國購糧。

除此之外,也藉著這個求購糧食的機會,趁機試探一下楚國,看看這個新晉崛起的南境大國,是否對周國有所異心?

此時周國已經三面皆敵,若是楚國再加入進來,對周國圖謀不軌,那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訊息。

尤其是周國南境,漢中郡的駐軍已經被抽走大半,只留五萬戰兵駐守,防備可謂空虛至極。

這時楚國要是派兵北上,以周國的力量,絕對無法抵擋。

整個漢中郡,怕是都要就此丟去。

所以為了避免此事發生,此時藉著購糧的名頭,試探一下楚國,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楚國真的對周國圖謀不軌,那麼趁此時機,是絕不會向周國出售糧食,用以資敵的。

若真如此,那這次出使回去,蘇洵一定要上奏天子,讓國中加強漢中防禦,以備楚國來襲。

而楚國如果對周國沒有惡意,那就更好了。

藉著這一千萬石糧食,省著點用的話,足可供給前線百萬大軍所耗,能大大緩解國中糧草壓力。

西南邊的那些雪原蕃人,如今經過數年的連續入侵,早已疲憊不堪,死傷慘重,實力大減。

以周國朝堂諸多賢臣估算,最多再有兩年,那些蕃人就將支撐不住,徹底潰敗。

到了那時候,周國便可一舉擊潰那些蕃人,然後順勢南下席捲,攻入雪原之上。

雖說周國對雪原那些貧瘠的地沒多少興趣。

可就如楚國這幾年來,也派兵攻打了雪原,設定了一個河谷郡一樣。

在雪原上一些河流湖泊密集地方,還是比較適合開墾耕種的,若能佔據下來,設定個三五郡沒什麼問題。

而且雪原肥沃的草場頗多,佔下來後,周國也能多上無數上好的養馬地,這也是一大好處。

有著這兩大收益,足以令周國心動了。

所以哪怕跟雪原蕃人的戰爭極其艱難,但這些年來,周國還是一直咬牙撐著,沒有絲毫退讓求和的想法。

甚至在前不久,那些雪原蕃人派人前來求和,周國也是直接拒絕,根本不同意對方的條件。

前面那麼多艱難,都硬撐過來了。

此時眼看著就要獲得勝利果實,周國怎麼可能就這樣放棄不打?

只要能如願攫取上面的兩大收益,那麼這幾年來,周國因為戰爭所受到的損失,瞬間就能全都彌補回來。

甚至不僅僅是彌補,若真能拓地三五郡,獲取無數優良馬場,並且收服數百萬蕃人為己用的話,周國的國力都能暴增一半,瞬間逼近已經統一青州的梁國。

這麼大的好處就在眼前,勝利即將到來,周國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把這場戰爭給打下去。

不過周國缺糧,也是現實。

為了這場戰爭,為了應付三面的壓力,包含民夫在內,周國常年動員兩百萬以上的兵馬,早已是疲憊不堪。

緊靠國中的積蓄和生產,已經無力維持這麼龐大的大軍了。

所以為了讓戰爭能維持下去,便只能求助於外了。

這即是蘇洵今次前來楚國的任務了。

事關國家興衰,不管付出多少代價,他都要全力促成此事。

‘好在看楚王意思,似乎並沒有對周國敵視,這倒是天大好事。今次出使,看來可以全功而返了。’

蘇洵心中想過諸多事情,不由微微振奮。

不過國之大事,不可不慎。

是以雖然見楚王態度似乎很友好,但他也沒大意,而是依舊小心謹慎的觀察試探,並沒真的就掉以輕心了。

這一番試探下來,經過交鋒,兩邊總算達成共識。

陸淵看著下方跟自己談好條件的蘇洵,笑著說道:“我大楚以每斤米六文的價格,向周國出售一千石糧食。交割日期便定在三月後,地點則在兩國邊境,你我各自交換錢糧之後,便算買賣完成。使者以為如何?”

蘇洵恭敬行禮道:“外臣無異議,便依楚王所說行事。”

陸淵大笑:“那麼最後便以此定下了。”

至此,關於這項數額達到千萬石的糧食買賣,便敲定了初步共識。

剩下一些具體細節,自有朝中大臣和周國使團進一步接洽,用不著陸淵這位楚王去斤斤計較。

達成了目的,蘇洵也順勢告退。

倒是孫思文繼續留了下來。

等人走後,這位好友看著陸淵,略有憂心道:“大王,先前我等計定,決議下一步謀劃漢中。如今大王向周國出售千萬石糧,周人得了此筆糧食,立時便解了糧荒,不用為軍需所困。

到時周人兵精糧足,我等想要攻打他們,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陸淵看了孫思文一眼,嘆了口氣道:“孤又何嘗不知,此舉是資敵。可週人此來,購糧是明,試探為暗。

我大楚自稱霸於諸國之後,周邊各國,誰人不忌憚於我?

如今周國三面為敵,烽火處處,僅有與我楚國接壤的南面,善保安寧。

此等情況下,周人怎麼可能不忌憚於我。

憂心我明面與其和睦,暗地裡則陰蓄甲兵,準備偷襲於他。

所以今日若不賣糧,怕是周國使團的訊息,連夜就將發回周國,讓其國中加以防備了。

到時周人心有警惕,再調強兵進入漢中,我楚國想要攻打之,將比現在艱難十倍、百倍。

形勢如此,奈何!奈何!”

陸淵出道這些年,經歷了不知多少爭鬥算計,如今武道仙道都是大成,身心數次蛻變之下,比之常人敏銳不知多少。

先前蘇洵以為自己掩飾的很好,可與他對話數次,觀察神色,早被陸淵看穿了底細。

也正因此,將計就計之下,陸淵也就順勢答應了賣糧。

孫思文聽完他的分析,也不如一嘆,略帶不甘道:“難道漢中之事,便沒有其它辦法了嗎?”

奪下漢中,開拓領土,同時完善楚國西北防禦,這是關乎國運的大事。

漢中如果不拿下,那麼楚國的西川、襄陽二郡,就將永遠如芒在背,時刻受到漢中威脅。

屆時大量的兵力人馬被拖在兩郡,楚國也很難抽出更多的力量,用以經略其它方向。

這事關楚國國運,孫思文自然不甘心,就此功虧一簣。

不過陸淵對此,卻沒這般悲觀。

看了看自己好友神色,他不由笑道:“漢中之事,不急於一時。此時縱然賣了糧食給周國,也依舊大有可為。說不得藉此賣糧之機,反倒能為攻略漢中,得來不少勝算呢……”

攻打漢中,那是陸淵早就定好的戰略,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尤其是如今,他煉出了青雲子,有了接替黃玄,侵略西南的代替人物,就更是堅定無比了。

眼下賣糧給周國,固然是資敵之舉。

但接著賣糧的機會,其實楚國也可以趁機從各地調兵,把征伐中國的兵馬混雜在運糧的隊伍中,不知不覺間就瞞過周人耳目,把兵馬運送到周楚邊境上。

到時趁著糧草交易的時候,直接發動大軍,一舉攻下漢中,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此戰若能成,不僅原本賣給周人的糧食,將會回到楚國手中周人原本用來買糧的銀子,也將成為楚國的戰利品,進一步豐厚楚國國庫。

此所謂兩全其美,一舉雙得,天大的好事。

當然,想辦成此事,期間該如何把兵馬混雜在運糧民夫之中,又該如何瞞過周人耳目,以及又如何讓周人放鬆警惕,不在糧食交易時於漢中臨時屯駐大量兵馬……

以上種種事項,都是需要去考慮解決的事情。

陸淵也只是臨時想到了這個瞞天過海的計謀,此計能不能實行,用了之後效果如何,他也沒多少把握。

任何計策,都是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來加以輔助策應的,需要時機。

這個時機,他暫時還沒看到。

“不過縱然最後發兵,周人在漢中已有防備,但最後的糧食,和周人用來購買糧食的銀子,最終逃不出我楚國手中,這是能肯定的。”

陸淵將自己的計劃,跟孫思文說了一遍,然後笑道:“至於最後能不能打下漢中,不過各憑實力,擺開陣仗,一決勝負而已。”

話語之中,一股自信豪邁,撲面而來。

楚國如今已是霸國之業,能動員百萬之兵,足可與天下任何一國爭鋒。

此次攻略周國漢中,使用計謀,不過是為了使戰事的損耗,更小而已。

這並不是說楚國除了計謀,便勝不了周國了。

哪怕這次計謀被周國識破,大不了陸淵就親提三十萬雄兵,北上漢中與之爭鋒。

他出道以來,大小百餘戰,斬先天四,滅國一,服國三,破敵百餘萬,拓土數萬裡,可謂戰功赫赫,當世軍神。

便連此時謀劃的周國,也不過是昔日的手下敗將。

面對這麼個敵人,對方縱然強大,但要說陸淵畏懼,卻也是言過其實了。

果然。

聽到陸淵這般說,受到這股豪氣感染,孫思文原本的一些憂慮,也消散許多。

最後跟著笑道:“大王所言極是。為國用兵之道,奇兵雖可,但正道卻也不可缺失。若最後計謀真的無法成效,也不過堂堂正正一戰,沙場勝負而已。

我楚國霸業新立,諸國疑慮頗多,也確實需要一場正面之戰,向天下各國宣揚武力,明確霸業。”

新的霸主崛起,總是伴隨著舊的霸主隕落或者失敗。

楚國現在就是新崛起的霸主,但這僅僅只是有了一個霸主名分,到底有沒有這個霸主實力,天下人還是有很多疑慮懷疑的。

畢竟楚國說起來戰功赫赫,但此前所對付的,也都是一些漢中、西川之流的小國。

哪怕是西南諸夷國,也只是蠻夷而已。

擊敗這些國家,只能證明楚國有點實力,但卻無法證明楚國,就真的可以和其它霸主抗衡了。

所以為了證明這一點,找上一個霸主之國,和對方堂堂一戰,然後擊敗之,就很有必要了。

而縱觀周邊,符合這個要求的,其實也就周、梁、寧三國而已。

但三國之中,梁、寧二國,此時都沒有太大戰事,隨時都能動員出數十萬兵馬,用以征戰。

楚國與他們相敵,並無多少勝算。

但周國就不同了。

如今周國三面開戰,國內兵馬被牽制了大半。此時楚國與其相敵,對方所能抽出來的兵馬,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十萬,其中戰兵更是不會超過十萬。

相反,楚國這邊,陸淵卻可以動員出三十萬常備戰兵,算上民夫,五六十萬大軍也只是等閒。

在兵力上,陸淵有著絕對優勢。

而在先天高手上,有著他和黃玄在,縱然周國所有先天齊出,也絕不是他兩人的對手。

其餘錢糧之憂,就更不用說了。

楚國府庫充盈,周國已經面臨糧荒,這戰真的打起來,對方絕對耗不過他。

兵力、高手、錢糧,征戰的三大優勢在手,這要是打不贏周國,陸淵也就枉為這幾十年征戰,直接找塊豆腐撞死了。

此戰唯一讓人憂慮的,不過是最後的損失有多少,收穫有多少而已。

但不管損失和收穫,踩著周國的臉面,幫著楚國坐穩霸主的位置,已經是母庸置疑的國策了。

這點陸淵與孫思文都清楚。

當初定下攻略漢中的戰略時,便已經想明白了這一點,不會有著什麼疑慮。

此時一番君臣談心,也不過是在明確這一點罷了。

而解了心中困惑之後,孫思文也再無疑慮,得了陸淵首肯,便領著朝中大臣,和周國使者進一步商議交易之事了。

與此同時。

各地糧草的排程運輸,各部兵馬民夫的混雜,也順時而動。

一場關於征討周國的戰爭,在明面上糧食貿易的遮掩下,悄然進行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叔之我是七叔公

五窮

狂少歸來

隕落星辰

重生被迫換宗門,真千金她贏麻了

花縱意

正版修仙

葉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