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凱旋而歸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凱旋而歸,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明月共舉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彼此敲定了換城的事情後,接下來陸淵便與賀拔勝開始細談,這領土該怎麼交換?
畢竟兩國之間,原本就是仇敵,陸淵更是與對方有著深仇大恨,彼此根本沒半點信任基礎。
眼下說是說,用南鄭城和襄陽城互換了。
但這該怎麼換法,就很值得商酌了。
不然要是這邊他交出了南鄭城,另一邊周國卻不肯交出襄陽城,那自己豈不成了個冤大頭,白送對方一座郡城?
這種吃虧買賣,陸淵才不會去做。
好在對於他的顧慮,賀拔勝早就有所預料,故而當他提出此點後,便爽快道:“若大王不放心的話,我國可先交出襄陽城,大王遣人領兵入城,接收城防之後。可再將南鄭城交出,換於我國。”
相較於陸淵的重重顧慮,周國對於領土交易這方面的擔憂,就小了許多。
畢竟周國拿了南鄭城,後面如果不肯交出襄陽城的話,陸淵自然是拿對方沒辦法的。
可如果陸淵拿了襄陽城,最後卻不肯交出南鄭城的話。
那麼在如今北伐結束,周、越兩個陣營,各自罷兵議和的大背景下。
以陸淵長沙一國的力量,可沒辦法獨自對抗整個周國。
因此他如果真膽大包天,貪慾過頭,拿了襄陽城後,還不肯教出南鄭城的話。
那麼以周國的實力,有的是辦法報復回來。
到那時,兩國交兵,陸淵,最後怕不是別說保住兩座郡城了,別把這次北伐以來的收穫,全都吐出去就算好的了。
故而對周國而言,他們並不怕陸淵食言,拿了襄陽郡後不履行協議,交出南鄭城。
面對如此誠意滿滿的條件,陸淵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是欣喜應下:“如此的話,那本王沒什麼問題了。”
對面賀拔勝見此,飲了最後一口茶,然後起身整了整衣裳,道:“既然這樣,那換城之事,就這麼定下了。我回營之後,便會傳信回去。
大王此時便可派人去往襄陽,接收此城了。
大軍撤離在即,本將公務繁忙,就不多留了。先行告辭。”
賀拔勝稍稍行了一禮,然後便轉身離去。
陸淵連忙跟著送他出了小亭,等對方身影閃動,消失在亭外原野上時,他又靜立了片刻,表情出神。
好一會後,才醒過神來,面露笑意,口中自語道:“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好訊息啊。”
出來一趟,白得了一座郡城。
這麼大好訊息,怎能不令人開心?
因此心情愉悅之下,看了眼旁邊已空無一人的小亭,陸淵也腳步輕快,返回了南鄭城。
回了城內,他立刻讓人找來了藍彩兒,然後與她具陳此事。
聽聞自家夫君竟與周國達成了此等交易,藍彩兒也不由吃驚,隨即很快意識到,這裡面有著怎樣的好處與利益。
所以等面對陸淵要求自己,立刻領兵三萬,趕往襄陽,接收此城時,立刻就應道:“大王放心。有妾身在,定會好好守住襄陽城。”
陸淵抱著藍彩兒,心下對自己這位王后很是滿意,同時寬慰道:“王后先去一步襄陽,等我這邊事情忙完了,就率軍來與你會合。然後我們一同返回長沙,舉行未完的婚禮,正式成婚。”
自從訂婚以來,藍彩兒對陸淵事業的幫助,可謂極大。
正是有著對方幫助,他才能順利逼得朝廷妥協,建國長沙。北伐以來,更是可以專心在前方破敵,不用憂慮後路的安危。
因此對於藍彩兒的幫助與情誼,陸淵還是記在心中,有些感激的。
而且兩人婚事,拖了大半年了,各國使者雖然看在他連戰連捷的面上,還留在長沙城中,沒有離去。
可再拖下去,難免不會保證有人等不及,先行離去了。
故而對於快點成婚,舉辦婚禮,陸淵也是想快點辦好,不想再拖下去了。
而藍彩兒聽聞這話,頓時臉色羞紅,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妾身聽大王的。”
陸淵見此,不由哈哈大笑。
……
與賀拔勝達成了協議後,接下來幾日,周人撤軍的速度明顯加快許多。
顯然有了這份對陸淵大有好處的盟約在,周國那邊也不怎麼擔心,陸淵會在這個時候,出手對付自己了。
而在雙方放心的情況下,到了弘道八年九月二十的時候,周國三十萬大軍,已經盡數撤離了南鄭府。
甚至其中二十萬大軍,都開始沿著來時的道路,北歸周國。
在漢中郡的地界,周人只留了十萬人下來,作為當地守備。
陸淵也稱此時候,讓藍彩兒領著三萬兵馬,開始向東而行,前往襄陽郡準備接收城池。
與此時候,他也讓後方的周青,開始逐步遷移徵召民勇的家卷,把他們都遷往巫山、臨江、渝中三府。
如今與周人罷兵議和,陸淵軍中,那些民勇卻還剩下了六萬餘人。
這些人都是精壯男子,就算當不得兵,帶回去種田做苦力,那也是一把好手。
而西川、漢中兩國已立,雖然此前就有著協議,他們與長沙國間可以互為盟友,共同抵禦周國,甚至防備朝廷。
但喬康全漢中一事,卻還是讓陸淵起了戒心。
不管是他,還是濟慧,原先就處在朝廷核心掌控的廣陵、臨海兩郡,要說這兩家與朝廷關係淺薄了,那是打死陸淵都不信。
故而對於他們說的話,真當真那才是傻。
於是思來想去之下,陸淵覺得,還是得再削弱削弱他們。
而削弱的最好辦法,當然是遷走他們的戶口了。
眼下還有六萬民勇,算上這些人的家人,那就是六萬戶,三十萬口。
把這三十萬人遷走,本就遭受戰亂重創的西川一地,人口又將來個斷崖式下跌。
到時除了陸淵掌握的巫山、臨江、渝中三府外,西川剩下七府之地,怕是隻能剩個六七十萬人了。
平均一府連十萬人都不到,怎個悽慘可說。
至於陸淵這般做了,濟慧和喬康全會不會有什麼不滿?
在已經認清自己無法完全相信這兩人,也無法和他們結成可靠盟友後,陸淵就已經無所謂了。
甚至如果這麼做了,喬康全不和自己換領土怎麼辦?
協議先前就已經有了,甚至於巫山、臨江、渝中三府,都還被自己佔著。
在這種情況下,喬康全有的選擇,和陸淵交不交易嗎?
對方能做的,就只有履行諾言,然後跑去漢中郡開國。
不然的話,大不了雙方戰過一場,戰場上決勝負。
雖然周國退兵了,但梁國的二十萬大軍,此時還在江夏郡待著呢。
有著這股外力在,此時此刻,陸淵對於朝廷陣營,那是半點也不虛。
大不了幹一場,看誰贏誰負。
不過大機率的,濟慧和喬康全還是會嚥下這口氣,乖乖接受現實。
讓周青在後方遷移那些民勇的家人,陸淵在南鄭城這邊,在等了幾天,等藍彩兒領軍出發去接收襄陽城有一段時間後,也開始讓人遷移南鄭府的戶口。
他和周國的協議,是交換城池。
這裡面,可不包含交換人口。
周人在襄陽府那邊,願意給人口出來,那是對方的事。
可在南鄭府這邊,陸淵可從來沒說過,要把這裡的人口交出去。
賀拔勝說得不錯。
南鄭府戶口十萬,五六十萬人,此時雖然已經被遷移過半,但剩下二三十萬人,那也是一個極大的數字了。
把這些人留在這裡,只會充實周人的實力,讓他們能養更多大軍,提供更多後勤,來威脅漢中國。
新生的漢中國可沒多大實力,能扛住這麼大的強壓。
而漢中國一頂不住,沒了這個屏障,作為與漢中國接壤的長沙國,可不就得直面周人的壓力嗎?
所以不管是為了削弱周國在漢中郡的實力,還是幫漢中國守住這邊,把南鄭府的人口都遷走,對陸淵來說,這總是沒錯的。
如此時間又緩緩推移,在一片忙碌中,來到了十月中旬。
在十月十二的這天,陸淵終於收到襄陽郡那邊的訊息,藍彩兒成功從周人手中,接收了襄陽城。
得到這個訊息後,他也沒猶豫,讓人前去通知了周人在漢中郡留守的大軍,等了幾天,一支五萬人規模的周兵,就抵達了南鄭城。
陸淵爽快的和對方交割了城防,然後留下了一座空蕩蕩的城市,拍拍屁股,就領著手下兵馬,離開了南鄭城。
經過這大半月的遷徙,整個南鄭府剩下的近三十萬人口中,又被牽走了二十萬。
而留下來的人中,南鄭城更是沒有一個,這座天下雄城,已然成了一座空城。
對此自然別提周人在後面怎麼破口大罵,問候陸淵親屬了。
以上這些,只要不當著他的面說,直接就當不存在。
眼不見,耳不聽,是為虛嘛。
已經撈足了實惠與好處的陸淵,此時已經領著最後的五萬精銳,分別駐守在了漢中郡南三府之地。
之所以還停留在漢中郡沒離去,主要還是喬康全他們還沒建國,越國朝廷的旨意還沒下來,兩人都沒法開國。
好在他並沒等多久。
到了十月下旬的時候,喬康全與朝廷使者一起,齊齊抵達了漢中郡的南江府。
等再次見面的時候,喬康全看著陸淵,臉上雖然掛著笑,但多少都有些強顏歡色的意思。
不只是他,跟著一起到的朝廷使者,同樣都是這幫神色。
想想也是。
陸淵和周國一方操作,南鄭城與襄陽城就完成了交換。
有了這麼一座郡城,陸淵在襄陽郡的根基,就已經徹底穩固。
反過來,倒是朝廷在襄陽郡南的荊門、京山、竟陵三府,要受到陸淵一方,來自襄陽和巴陵兩座郡城的壓迫,有了被兩面夾擊的意思。
朝廷才剛剛到手的三府之地,隱然間,竟然有著幾分朝不保夕的意味。
這怎麼能開心的起來?
而喬康全這邊就更是了。
他的封號可是漢中王,開的叫漢中國。既然都叫漢中國了,卻沒有南鄭城,這叫什麼事?
濟慧那禿驢都還有一座錦官城,能坐實自己西川王的事實呢?
可自己這邊卻把南鄭城丟了。
一想到這事,喬康全心中就鬱悶的吐血。
除此之外,陸淵前段時間,讓周青遷移那些民勇家屬的事情,也是一件糟心事。
西川郡經歷戰亂,本就戶口稀少了,此時他還把人牽走那麼多,這不就是在割濟慧和喬康全的肉嗎?
自己身上被人割了這麼大一塊肉,換誰誰不心疼,換誰誰能不恨?
只是雖然又疼又恨,心中鬱悶,但此時形勢比人強。
雖然已經要建國稱王了,但自己的漢中國是什麼情況,對面的長沙國又是什麼情況?
不客氣的講,兩國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
經歷了一場北伐之後,陸淵能輕鬆拉出二十餘萬精銳兵馬,有著十七府之地,數百萬人口。
可漢中國能拉出個兩三萬兵馬都夠嗆,地盤更是隻有五府,戶口六七十萬。
這近乎十倍的差距,哪怕喬康全已經稱王了,也沒絲毫底氣,和陸淵理論對錯。
因此這次吃的暗虧,也只能認下了。
不僅是認下,甚至面對陸淵的時候,喬康全還要腆著笑臉感謝:“此次長沙王為我守禦西鄉、南江、白石三府,此等情誼,本王莫此難忘,日後定有所報。”
陸淵看著對方吃了蒼蠅的難受樣,擺了擺手,笑道:“不必客氣。你我既為盟友,那就是一家人了。幫自己家人看下家業,有什麼謝不謝的。”
“長沙王說的是。”喬康全強忍著心中惡心,點了點頭,然後笑著邀請道:“本王定在十日之後,就在南江府外登壇建國,屆時還望長沙王能賞臉觀禮。”
正常的建國流程,其實應該像陸淵一樣,修建天壇,登基祭天,再邀來各國使者、國內以豪紳官員觀禮。
但如今漢中郡局勢窘迫,周人收回了南鄭城,還在此地屯駐了十萬兵馬,可謂實力雄厚。
你猜猜,這些周人對喬康全的漢中國,那是個什麼態度?
所以對喬康全來說,不趁著陸淵大軍還在,自己這邊還有著底氣的時候,快點建國。
怕不是再拖下去,等陸淵離去了,自己建國之日,周人會領著十萬大軍前來觀禮。
你說到時候,喬康全還要不要建國?
因此哪怕知道倉促,但時局如此,無奈之下,喬康全也只能匆匆上陣了。
趁著這時間建國,定下了名號,然後再抓緊時間組建兵馬,用以防禦周人。
‘不過好在濟慧那邊,已經同意我的請求。等西川建國之後,便會派出一萬兵馬來協防漢中。
到時我這邊再徵募個兩三萬兵馬,湊出三四萬人,倒也勉強可以防住周人了。
只是這樣一來,窮兵黷武,漢中國想要恢復生氣,就更不知要何年了。
都是那個陸淵。
若是南鄭城在我手中,那麼有此雄城,只需兩萬兵馬,再由我本人坐鎮,縱然周人十萬大軍來攻,又有何懼?
今日卻是窘迫至此,可恨!可恨!’
喬康全在心中一連說了兩句可恨,但在臉上,卻依舊滿是誠摯邀請。
這份心性涵養,真不愧為世家之主。
而對於這個請求,陸淵自無不可,利落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本王便多待些時日,等觀禮完了漢中王登基,再行離去吧。”
喬康全連忙道:“那到時便恭候大王了。”
……
弘道八年十一月初二,喬康全於南江城外祭天,正式登基稱王,建國漢中,擁西川、漢中兩郡五府之地。
而後其以帶來的喬氏五千部曲為骨幹,再於漢中國內徵募兩萬五千新兵,組成了漢中國的軍事力量。
十一月初五,濟慧聖僧於錦官城大開法會,聚集了數千骨幹佛子,收攏了西川數萬信眾,正式宣佈建立地上佛國。
西川佛國立。
而後濟慧聖僧梳理國政,以僧官治理國內,以佛法教化民眾,初步穩定了西川國。
接著西川國派出一萬僧兵,北上漢中國,協防周人。
十一月初八,陸淵帥軍返回襄陽郡西城府,然後在此地留下兩萬兵馬,以弟子楚維統帥,防備漢中。
十一月十五,大軍抵達襄陽,陸淵留下五萬兵馬,以弟子周青為襄陽總管,鎮守北疆。
次日,便帶著藍彩兒一道,領著剩餘兵馬,返回長沙城。
十二月初二,北征長達一年之久的大軍,終於返回長沙城。
留守國內的崔長青與孫思文左右二相,輕率城中百官及居民,出城十里相迎。
歸師當日,歡聲笑語,眾人共賀。
而後。
回城第二天,在和崔長青他們商議之後,陸淵定下時日,決定於月末二十三日這天,正式與藍彩兒舉行婚禮,為長沙國迎來正式的女主人。
於是剛剛為大軍凱旋而歸,慶賀沒兩天的長沙城,又再度迎來了繁忙的時候。
城中各街各巷,都開始張燈結綵。
王宮內外,也開始籌備典儀。
留在長沙國的各國使者,也有專人一一上去送上名帖,邀請觀禮。
一切關乎婚禮的事情,都有條不紊的籌備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