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什麼叫圖窮匕見】求收藏求推薦票
汪公子在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04【什麼叫圖窮匕見】求收藏求推薦票,華娛:導演從文藝片開始,汪公子在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藝書本來還覺得老媽趙雪只是開個玩笑、調侃一下,萬萬沒想到她老人家居然來真的。
第二天,當李藝書與父親李建一同四處尋找合適的拍攝村落之際,母親趙雪毛遂自薦,主動的擔任起了蔣琴琴的表演老師。
“琴琴,劇本你應該也看過了,這部劇主要講的還是父子親情的。你的戲份不多,但是如果拍好了的話,對你以後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會好好演的趙姨。”
“估計再過幾天就要開機了,阿姨先教你學會怎麼在鏡頭前站位……”
“好的趙姨。”蔣琴琴點了點頭,她也知道短短几天就學會如何表演,那肯定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先學會站位是最好的選擇。
十幾分鍾後,趙雪見蔣琴琴學的很認真,心裡滿意的不行。
本來還想著這丫頭第一次拍戲,可能什麼都不懂,沒想到天賦很好,隨便教教就會了。
此時蔣母端著茶水走了過來,看著女兒認真的練習走位,她也是笑著說:“她趙姨,琴琴要是練得不好,你可得狠狠說她…”
“琴琴挺好的,一教就會,一點就通,可比我家那小子聰明多了,我可不捨得說她。”
“趙姐瞧你說的,我看藝書那孩子就挺好的嘛,年紀輕輕的就能當上大導演,這往後可不得了,指不定就跟拍那《紅高粱》的張一謀一樣,在國外拿大獎咧。”
“哈哈,拿大獎我不敢奢望,只要這部片子成功拍出來,我就阿彌陀佛嘍。”
“肯定能拍出來的,這劇本我雖然看不懂,但是這畫我卻是看明白了,畫的可真好看,而且照著這個畫看的話,這部電影一定很棒。”
“……”
趙雪拉著蔣母開始熱聊起來。
一個為了兒子,一個為了女兒,很快二人便混成了姐妹。
“行了琴琴,今天就先到這,你先去休息一下。”
“好的趙姨。”蔣琴琴瞥了眼母親,見她似乎還沒想走的意思,也是說道:“媽,那我先回房間了。”
蔣母揮揮手,“嗯嗯,去吧,我跟你趙姨再聊幾句。”
等蔣琴琴走後,看著對方苗條挺拔的背影,趙雪心中愈發的滿意,忍不住開口道:
“以前我跟老李還想著生個閨女的,只是剛好趕上了改革開放,峨眉廠大改革,我們又多了不少拍攝任務,一直沒有機會,蹉跎到現在年紀大了,也沒那心思了。”
蔣母聽到這話,有點摸不著頭腦,不太明白趙雪是什麼意思。
趙雪透露出自己一直想要個女兒後,見蔣母還沒反應過來,便立馬圖窮匕見,“琴琴這孩子我看著歡喜的很,想認她當幹閨女,你看?”
“可以啊!”蔣母眼前一亮,根本不帶猶豫的,一口答應下來了。
趙雪在峨眉製片廠,雖然不如演《西遊記》女國王的那位朱林有名,但是在川蜀這一帶,還是有點知名度的。
畢竟是拍了那麼十來年的電影,大大小小出演了上百部影視作品,蔣母過去也是看過不少趙雪演的電影跟川蜀當地的電視劇。
如今這樣的大名人要收琴琴當幹閨女,蔣母怎會不答應?
“哈哈,那可太好了。”
趙雪高興壞了,一拍巴掌道:“大妹子,我家那臭小子,你也當自個兒子,回頭在劇組拍戲的時候,琴琴要有什麼事,就直接找他。”
蔣母微微一怔,心中似乎明白了點什麼,仔細的琢磨了一下。
有趙雪這個能當演員的媽媽,李藝書自然是不醜的,濃眉大眼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特徵。
跟女兒年齡上也相差不大,加上李藝書年紀輕輕就自己當了導演。
父母一個導演一個演員,都是峨眉電影製片廠多年的老職工。
雙職工家庭在這年頭還是挺吃香的。
不出意外,未來李藝書畢業了,也肯定能進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
到時候就是一門三職工了,未來給琴琴謀劃一個製片廠正式工的編制,應該也是有點門路的。
綜合算下來,李藝書給自己當女婿,不虧!
一想到這,蔣母笑呵呵的點頭道:“行,那我就聽趙姐的。”
.................
此時渾然不知老媽在背後替自己助攻的李藝書,正在跟父親李建還有劇組幾名工作人員,在附近的鄉村尋找適合的拍攝地。
這部電影李藝書腦海之中早已有了成片,劇情方面基本上是沒怎麼動,也就是將拍攝的地點從湘南地區給改到了川蜀這邊,同時也將原本電影中的侗族姑娘給改成彝族姑娘。
川蜀這邊彝族還是多的,所以在告知了原著作者,得到對方同意後,便直接改了。
其實在拿到改編權後,李藝書是有權力對原著短篇進行修改的,哪怕改的面目全非。
不過這年頭很多影視作品都是小說改編而來,李藝書也不想給人一種不尊重原著作者的感官,左右只是一個女主背景的修改,無關痛癢,打個電話過去也花不了幾個錢。
花了四五天的功夫,總算是找到了幾個風景優美的取景地,而且為了體現出鄉郵員的辛苦,最終目的地選擇在了雅安永利鄉古路村。
古路村是一座典型的彝族村莊,位於大渡河大峽谷入口的絕壁之上,整個村子坐落在海拔1400米的懸崖上,被稱為懸崖上的村莊。
李藝書重生之前,這個村莊成為了網紅景點,政府為了方便遊客上山,也是特意在懸崖上開鑿了一條絕壁棧道,寬不足一米的騾馬道。
現在的話,李藝書找人打聽了一番,那邊還在使用鋼梯。
過去當地村民們一直是依靠雙手,順著幾乎垂直的陡巖和樹藤與外界保持著往來。
一直到五十年代,修建成昆鐵路的鐵道兵,見當地村民在懸崖上攀來爬去,危險而不便,於是為村民無償搭建了鋼梯。
如今每年還派人來檢修,確保鋼梯的使用壽命。
得知情況後,李藝書感慨不已,果然是人民子弟為人民。
“李導——”
父子二人同時回頭。
那人看到這一幕,連忙改口道:“小李導演,拍攝地就我們選擇的這幾個了?”
“嗯,就這幾個,儘快聯絡好當地,跟他們談好,我們過幾天就正式開機拍攝了。”
對於小李導演這個稱呼,李藝書沒有多說什麼,他父親也是一名導演,還在同一個劇組,直呼其名肯定是不行。
李導、小李導…也不過是稱謂而已。
而且李藝書相信,等到成片出來,大家一定會從心的喊一聲“李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