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啟小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十三章 新的任命,隋末之群英逐鹿,銘啟小郎,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說,陛下召見你,詢問裴氏子女當中是否有適齡未婚女子?”
數日後,楊杲風塵僕僕地返回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因為關中的大亂以及河北的大捷,原本在閿鄉一帶勐攻的李建成、忽必烈和吐蕃聯軍已經後撤,而楊杲遷都的旨意也已經下達,原本在江都的諸多文武大臣及其家卷早已北上,更有不少嗅到商機的商家進駐洛陽,洛陽城開始逐漸恢復了繁華。
楊杲回京之後,便召見了裴矩之子裴宣機,裴宣機仰仗父親福廕,如今已經官拜內史舍人,通議大夫。
聽皇帝主動詢問裴氏女子的婚姻情況,裴宣機心下便有了個大概,出宮之後急忙回府向他的父親將前事一五一十地全部稟報。
“你怎麼看這件事?”
裴矩不動聲色地看著自己的兒子,澹澹開口問道。
“陛下不會無緣無故向兒子詢問這件事?”
裴宣機當即答道:“想必陛下的意思,是有意從我裴氏之中擇一女子入宮。”
“不錯!”
裴矩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可為何陛下會突然想起這件事呢?”
“難不成是因為河北和遼東戰事均以大捷告終,李唐又起民變,陛下認為大局已定,所以...”
“若是如此,陛下大可直接下旨選秀,何必獨獨單問裴氏女子?”
裴矩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陛下登基也有十年了,你看陛下像是那種貪戀女色的人嗎?”
“孩兒愚笨。”
裴宣機有些愧疚地低下了頭:“還請父親責罰。”
裴矩嘆了口氣,他本人雖然精明強幹,但是他的子侄確實平庸。而他如今已經年過七旬,又能庇佑子孫到什麼時候,或許他真的只有接受皇帝的好意。
“這幾天你都沒注意到朝堂上的變動嘛?”
裴矩出言提醒兒子道:“蘇威以年老多病辭去了左僕射,他的兒子蘇瑰被提拔為尚書左丞。蕭禹也辭去了內史令的職務,還有陳稜、盧越等十幾位官員都以不同的理由辭官或是調任虛職。”
“父親的意思是,陛下是希望父親也辭官。”
裴宣機被裴矩提醒之後,頓時反應了過來:“陛下選裴氏女進宮,是想告訴父親,裴家不會因為父親的引退而在朝中失去地位。”
“想必陛下應該是這個意思。”
裴矩有些失望地看了裴宣機一眼,有些話他沒有告訴兒子。楊杲為何宣召裴宣機而不是向裴矩自己詢問,就是為了向他說明他後繼無人,縱然他現在攥著權力不放,等他百年之後這權力依舊會被別人奪走,倒不如此刻和皇帝結個善緣,福廕後輩。
“父親,既然陛下沒有明說,那不如就當孩兒從未向父親說過此事。”
裴宣機多年來都處於父親的庇護下,他自然也不捨得父親辭官,當即向裴矩提議道。
“不必了!”
裴矩搖了搖頭:“這是陛下給我的臺階,若是我不下除了引起陛下不快又有何益處?為父如今已經是半截身子進土的人,朝堂之上早已是力不從心,不如就勢而下,也當是為你們這些子孫的將來而打算。”
裴宣機咬緊了嘴唇,他明白裴矩的意思,良久才緩緩開口說道:“父親,那入宮的事?”
裴矩擺了擺手,道:“陛下不近女色,若是入宮不能得寵也是無益。倒不如讓陛下欠下為父這份人情,他日陛下也會多多照顧我裴家子弟。”
“孩兒明白了!”
。
。
。
。
。
次日,裴矩以年老體衰為由,在朝堂上提出了退仕,告老還鄉。很快,還處於觀望態度的諸多年老官員也紛紛向楊杲提交了辭呈。
在裴矩等眾多官員離去之後,楊杲當即向朝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組。跟隨楊杲最早最久的虞允文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變法能力更為出眾的張居正為尚書右僕射。
常年跟隨楊杲征戰的房玄齡為中書門下同平章事,劉伯溫為納言,和張居正一道常年為變法嘔心瀝血的王安石升任尚書令。
而原有的六部則擴充為十部,原有的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再加上從原有六部之中分離出去的四部,其中有專門負責科舉以及教育推廣的學部,而原來負責此事的禮部則只負責全國的禮儀祭祀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其二是從吏部分離出去的司部,專門負責官員的考課等內容,另外兩個就是從戶部分離出去的商部和農部,商部負責全國的賦稅財政收入,農部負責全國疆土田地,戶部則負責全國的戶籍。
這十部每部設尚書為最高長官,總管本部政務,其下兩個副手為左右侍郎,每部根據職能或者郡縣的劃分設多個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吏部尚書由楊士奇擔任,楊士奇跟隨王安石安定河北有功,又是宗室出身,雖說是連跳數級但也無人反對。
戶部尚書由原來的洛州刺史、東都太守范仲淹接任,范仲淹坐鎮洛陽後方多年,在安定民生的同時還給薛仁貴的十數萬大軍提供軍需,從未有過短缺,過往數年考核也都是上上,此時提拔於他也在情理之中。而范仲淹留下的洛州刺史之職則由他的副手曾國藩接任。
司部尚書由原來的京兆尹、江都太守包拯擔任,包拯鐵面無私,在任職期間不畏權貴為百姓伸張正義,由他擔任專門考核官員的司部主管也是再合適不過。
刑部尚書狄仁傑,禮部尚書岑文字二人的官職未進行調動,兵部尚書由王守仁擔任,原本楊杲想讓陳平擔任尚書,可陳平的風評太差,還被御史多次彈劾,因為楊杲想到了同樣文武雙全的王守仁擔任尚書,陳平則擔任兵部左侍郎。
學部尚書由蜀州刺史顏真卿擔任,顏真卿是書法大家,在學子間有很大的聲望,又為官有聲。
農部尚書一職由坐鎮嶺南多年的呂蒙正擔任,又調任原幽州刺史于謙擔任商部尚書,工部尚書一職為隋朝著名工藝家,建築家何稠擔任,不過何稠年事已高,但楊杲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因此依舊留任何稠,左侍郎為龐籍,右侍郎為同樣能工巧匠的浦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