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宰相必起於州縣,監控大唐,寂寞劍客,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隆基惆悵的道:“如此說來,此事豈非無解?”
“那也未必。”陸天師哂然道,“辦法還是有的。”
李隆基聞言眼睛一亮,急忙說:“還請陸天師賜教。”
陸天師說道:“說起這,就必須先梳理皇權與相權之爭。”
聽到這,不光是李隆基,殿中的皇子皇孫與文武百官皆豎起耳朵。
能得聆聽天師講道的機會可不多,他們能有幸聆聽一次,已經是足慰平生。
陸天師捋了下黑鬚說道:“在大秦統一六國之前,華夏採用的皆是分封制,周天子下有諸侯國,大諸侯下還有諸多小諸侯,丞相或者國相不過一介家臣而已,其威脅遠不如名下大小諸侯,所以少有相權與皇權之爭,而只有諸侯割據的禍患。”
“所以秦滅六國之後吸取教訓,將分封制改成了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
“這樣一來的確避免諸侯割據,但是相權得到空前加強,又威脅到了皇權。”
“丞相因為掌握了行政、度支及人事任免權,權力得到空前增強,掌握兵權的太尉和負責監察的御史大夫因為糧餉、人事受到丞相制約,淪為了丞相的附庸,所以才會出現李斯獨攬朝綱以及趙高的指鹿為馬。”
“到了西漢,劉邦在時還能夠穩壓相權一頭。”
“但是劉邦一死,丞相陳平就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疾言訓斥劉盈。”
“武帝掌權之後,朝政仍舊操於丞相的手中,不得已只能夠透過重用外戚以及親信侍從組建內朝來架空丞相,這才從丞相手中奪回權柄,從而實現大權獨攬,但是漢武帝的這一舉措開了一個很壞的頭,那就是外戚以及宦官亂政。”
“此後東西兩漢到曹魏,一直深受外戚以及宦官之流毒。”
“西晉建立之後,司馬氏吸取兩漢及曹魏的教訓,開始壓制外戚,重用宗室,結果引來了八王之亂,局面更加糟糕。”
“這之後的北魏、北齊、北周以及大隋又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即不重用外戚,也不重用宗室,改丞相為宰相,同時為避免宰相大權獨攬,採用了群相制,即把原本屬於丞相一人的權力分攤到一群宰相的頭上,也就是三省六部制。”
“如果以權力制衡而言,三省六部制堪稱完美。”
“但是遇到想要有所作為的雄主,三省六部制就會形成掣肘,嚴重影響效率,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夠拉扯數月甚至數年,所以到了本朝,太宗皇帝又設定了政事堂,將三省的宰相聚集在一起辦公,無論大事小情都必須當天立決。”
“三省六部制再加政事堂的設立,權力架構的設定已臻完美。”
“只不過,再好的制度也有缺陷,尤其是對於一代雄主而言,當年太宗皇帝不就時常被宰相氣個半死?便是你李隆基對此想必也深有體會吧?”
李隆基臉上便露出訕訕然之色,他何止是深有體會?
陸天師這話簡直說到他心坎上,他御極四十餘年來,感覺一直受到相權掣肘,總是覺得無法大展手腳,年輕時他還能忍耐,年歲漸長後便慢慢沒了耐心,張九齡罷相後,他終於開始了乾綱獨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後面的話就不適合群臣旁聽。
當下李隆基便邀請陸天師到偏殿,單獨交流。
“天師,你方才說三省六部制加上政事堂的設定堪稱完美,是否想要對朕說,太子及諸孫皆不堪用,所以需將國政徹底託付給三省宰相?”
“沒錯,皇帝的選材面實在太窄,別說是有唐一朝,便是縱觀整個華夏曆史,再想出個像你這樣的一代雄主,機率實在太小,至少你的子孫中再沒出過像你這樣的雄主,倒是出了好幾個被太監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廢物。”
李隆基訕訕的道:“其實朕早有意將國政交給政事堂。”
“你那是將國政交給政事堂嗎?伱是將國政交給右相,讓右相代你理政,連政事堂都成了擺設,其實,如果選的右相合適也沒啥,可是你選的都是些什麼人?”陸天師道,“先是李林甫,再是楊國忠,這都是些什麼鳥人?”
稍稍一頓,又道:“李林甫還算有點能力,但是心胸狹隘,做事又沒有底線,官場的風氣都被他搞壞,楊國忠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除了溜鬚拍馬還會幹點什麼?自從他當了右相之後,整個大唐官場都被攪得一片烏煙瘴氣。”
也就是陸天師說,換別人十個腦袋都不夠李隆基砍的。
李隆基捱了訓斥,還只能唱喏:“喏,陸天師教訓的是,這些年朕確實懈於政務,對於李林甫還有楊國忠過於縱容及偏信。”
說白了,李隆基的眼睛其實不瞎。
他並不是看不到李林甫和楊國忠的作為。
但是李林甫和楊國忠能夠讓他乾綱獨斷,不會像張九齡他們那樣事事與他唱反調,稍微有一點出格之舉就會遭到激烈的反對。
正因此,李隆基才會默許李林甫還有楊國忠的一些行為。
陸天師接著說道:“群相制的核心是制衡,右相的權力可以大一些,但是絕不能對其他宰相形成絕對的壓制,否則右相豈不又變丞相?”
“你李隆基有能力有手腕,而且還有威望,所以能鎮得住李林甫和楊國忠。”
“但是太子李亨無論能力、手腕,都差了你一大截,威望更是完全無法與你相比,你覺得他能夠壓得住右相?你是巴不得李唐改姓嗎?”
“不要指望每個丞相都是諸葛亮或者周公旦。”
“天師教訓的是,回頭朕便不再讓右相代政。”李隆基道,“只不過正如天師所言,皇帝的選材面實在是太窄,朕無法保證後世的子孫個個都能力出眾,也同樣無法保證選出的宰相都是忠誠能幹的賢臣,將來難免會出現楊國忠這樣的奸佞小人,甚至還有可能選出曹操這等奸相,這便如何是好?”
“這的確是個問題。”陸天師道,“不過也不是沒辦法解決。”
“還請陸天師賜教。”李隆基這下是真的向陸天師誠心請教,因為這事已經困擾了他幾十年,他一直都沒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陸天師道:“要想杜絕楊國忠這種奸佞小人登上宰相的高位,最好辦法就是將宰相的晉升制度正規化,非科舉出身不得入相,這樣就能夠避免不學無術、只會溜鬚拍馬的市井之徒踏上宰相高位,透過科舉出身的讀書人也未必個個都是忠臣賢臣,但是總體道德水準肯定比市井之徒更高,畢竟讀書可使人明智、明理、明德。”
聽到這話,李隆基卻是有些失望:“天師所說的科舉取士法,朕的皇祖母已然試過,效果其實並不好,透過科舉選出的宰相雖然品德高尚,能力卻平庸,遠不如市井之徒果決,而且科舉取士還會帶來一大危害,便是世家高門之害!”
陸天師卻也不生氣,說道:“你說的這兩點屬實,但是也好辦。”
“哦是嗎?”李隆基眼神之中再次生出期待之色,“願聞其詳。”
陸天師道:“先來說第一點,如何確保透過科舉考試選出的宰相不僅道德品質過硬,治國理政的能力也要過硬?解決的辦法就是從基層幹起!或者換種說法,宰相必起於州縣,非擔任過州縣主官並且考績優等者,不可以入朝為宰相。”
“咦,這倒的確是一個法子。”李隆基是一點即透。
隨即又問道:“然則,世家高門之害又該如何杜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