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6章 神五上天,肌肉大導演,大胖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風俗文化,話說老美這地界,就崇尚身體對抗激烈的運動,

譬如橄欖球、籃球,以及最為特殊的運動——摔角。

世界摔角娛樂簡稱wwe,是一家世界級的體育娛樂(職業摔角)和媒體整合型上市公司。

營業收入來源除了職業摔角比賽外,還包含電影、音樂、版權、行銷等相關產業。

wwe以戲劇式的風格進行摔角表演,在美國擁有大量的擁簇。

在2001年將另一家摔角公司ecw收入囊中後,wwe成為全球最大、資金實力最雄厚的摔角公司。

當然這時候他們還是叫做wwf,由於在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官司中敗訴,被迫更名為worldwrestlingentertainment,並進行了大規模宣傳活動。

可以說如今wwe正在進行品牌推行,盯上風頭正盛的董熹也情有可原。

畢竟能把泰森ko的男人,完全有分量撐起一期節目的特邀嘉賓。

雙方的接洽,董熹團隊正在評估這件事對《壹十三》的宣傳效果。

當然既然考慮要上摔角大會,那麼肯定要準備不少的東西。

簡單來說,可以把wwe看作是舞臺劇,每一個登場的摔角手都有自己的人設,然後將一群人的故事串聯起來,恩怨情仇。

而美國摔角最大的樂趣正是在於,天馬行空的劇情。

聯賽中的摔角者,與其說他們是運動員,倒不如,說他們是一幫擁有恐怖體格的天才演員和編劇。。

一場好的摔角比賽,其觀賞性,絕不下於一部優秀的動作電影。

在這兒,你能看到許多開腦洞的玩法,比如:“場下的妻子被對手痛毆,丈夫試圖替媳婦兒出頭,然後兩人被一起毆打”。

又比如:“老闆給摔角員工頒獎,卻慘遭員工暴力砸摔,老闆扛不住直接被送往醫院,員工滿大街找老闆兒子,準備拿其孩子出氣”。

很多公眾人物都曾登上摔角聯盟的擂臺,當初nba球星卡爾馬龍和羅德曼,就把籃球場上的恩怨,帶到了擂臺上。

當然,pk的還是演技。

聊起摔角這項運動,大多數人們心裡會瞬間浮現很多畫面:

**的猛男,肌肉的碰撞,

誇張的對抗,熟稔的技巧,

以及噴湧的腎上腺素。

而董熹似乎和這項運動很契合,他的身材就算相比於職業摔角手都不遑多讓。

也就是國內沒有這項運動,不然董熹完全可以從摔角聯盟裡出道。

對於娛樂圈的輸血,人氣旺盛的摔角選手,除了客串反派外,也有人站穩腳跟,比如:巨石強森、野獸巴蒂斯塔、趙喜娜………

不過,由於受外形限制,wwe選手往往戲路偏窄,大多隻能充當好萊塢配角,作為一些特型演員客串出鏡,能挑大樑演主角的少之又少。

另外,wwe也有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wwestudios),於2002年建立,投資拍攝了一系列電影,大多為b級動作片,每部都由wwe推出的摔角巨星出演。

一拍即合之下,wwe官方迅速的做出回應,在最新一期的raw節目裡,增添了董熹的戲份。

雖然是玩票性質,但董熹還是需要經過訓練才能登場,否則不論是對他自己還是其他摔角手,都是很危險的。

而在短暫的訓練後,就會迎來自己的摔角生涯首秀。

這期間,《壹十三》也在有條不絮的進行著宣傳,確定會在10月15號週五,在洛杉磯中國劇院舉辦首映禮。

而國內方面,《月球》也正式登陸內地和港島院線。

由於董熹不在內地,所以顯得有些聲勢甚微,彷彿不太受關注。

宣傳也是常規手段,甚至沒有路演、首映禮、後續的一系列宣傳措施。

一張簡簡單單的海報,董熹穿著太空服,身後就是月球基地的背景。

《月球》,董熹生涯第8部導演作品。

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第29屆美國土星獎最佳科幻片以及最佳男演員,華國國家航天局推薦影片………

這是董熹這麼多年以來,投入宣發資源最少的一部電影。

首日票房在好萊塢大片和程龍的夾擊下,“僅僅”只拿下900多萬。

不過這已經是整個國慶檔的單日票房冠軍,相比於北美的電影市場,內地此刻的影市就如同嬰孩般稚弱。

《月球》的票房姿勢還算穩定,600萬、550萬、520萬,連續四天過500萬的票房收入,也讓總票房突破2000萬。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月球》有可能成為董熹生涯票房最低的作品。

谷篴

因為對於的電影評論,兩極分化嚴重,茄子網評分僅有7.8分。

“很無聊,抱著看科幻片的朋友,可以考慮去瞧瞧《駭客帝國3》。”

“2分科幻8分人性,簡單來說這就是一部披著科幻片的文藝電影。”

“如我所料,國內沒有孕育科幻電影的土壤。”

差評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影的分類上,要知道《月球》在宣傳上打得是:國內科幻題材電影的復興之作。

復興?

難道國產科幻片有過輝煌時代嗎?

其實,國產科幻電影的萌芽早在1982年,有史料可考的國產第一部科幻電影《莊子夢蝶》問世。

該片依託於《莊周夢蝶》的典故改編而成,被公認為華國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無聲片。

不過可惜,該片已經失傳,只有零星的記載。

而到了30年代,第一代導演楊小仲就拍攝過《六十年後上海灘》和《化身人猿》,他也是華語科幻片的先驅者。

建國之後,電影行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流行的是各類現實主義題材,而這種主打科學幻想或是奇幻腦洞的型別電影則一度停滯。

但並不代表這一時期,國內科幻電影就完全沒有發展。

1952年出品的《小太陽》,1958年的《十三陵水庫暢想》,1980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等很多優秀的電影。

特別是《珊瑚島的死光》,讓國產科幻片在80年代經歷了短暫的輝煌。

但這之後,科幻片這個型別就是沉寂多年,不過做為電影分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並不缺少受眾。

所以當《月球》在戛納獲獎,並且拿下科幻界頗具盛名的土星獎後,很多人對其的期待值無限的拔高。

很多人下意識的人希望看到一部類似於《星球大戰》那種型別的娛樂科幻大片,但《月球》呈現出來的更多是人文關懷。

聽著背景配樂帶著神秘感的跳動,觀眾看到與節奏相匹配的月球採礦工廠。

銀白的建築群與月球的灰土地融為一體,荒涼而美麗,主角吳剛一個人在此工作。

整體的壓抑感撲面而來,董熹對於孤獨的營造感十分的出色,從空間上和時間上,不斷的累積同時也積累著觀眾的不滿。

當下的觀眾很難帶入如此的深刻的場面,他們是膚淺的,也導致電影的評價,喜歡的喜歡的要死,不喜歡的表示失望。

如果這部電影是新人拍攝,那麼受到的輿論壓力會小很多,但很可惜這是大導演董熹的作品。

貴為國內t1級別的導演,他必須承擔起相應的壓力。

《月球》在國內的票房走勢一般,在國外也是很難破冰。

華語電影,想要在國外賺錢,要麼是古裝片要麼是動作片,科幻片?

“華國人憑什麼拍科幻片?”

這種情況下,遠在美國的董熹都接到不少電話安慰,彷彿《月球》就是他的生涯滑鐵盧。

但實際上,不提電影幫他拿的獎項,讓他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

就算票房方面,《月球》也輕鬆的收回成本,院線方面的回饋,電影的上座率依舊很高,所以也不會有砍場的尷尬。

但媒體不管這些,這年頭的小報紙、小網站就跟現在的公眾號似的,為博眼球什麼標語都敢上。

【大導演董熹的隕落~】

【跌落神壇,論董熹的新電影遇冷帶來的啟示。】

【戛納影帝?請勿忘記初心,你是個導演!】

“哈哈哈~”別說普通人不懂,就連圈內和董熹有間隙的人,看到這些標題都會大笑三聲。

彷彿董熹真的被市場所拋棄。

當《月球》在內地上映半月,票房開始停滯不前的時候。

10月15日,舉世矚目的神五上天,航天股大漲,連帶著太空題材的《月球》也跟著喝了口濃湯。

沉寂許久的熹子宣發部門,轉身就藉助神五上天的熱度,開始宣傳影片。

人在國外的董熹,都被外國記者詢問,關於載人航天的看法。

畢竟神五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對此董熹能說什麼?

他只能面對著鏡頭豎起大拇指,喊上一句:“牛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後,我成了市委書記的女婿

提筆放牛

我這是重生了?

有著貓膩

鬥羅之我千仞雪要做女帝

千顏沫

下鄉後,靠簽到系統帶飛姐妹

園九

掉馬後,前夫後悔跪求她回頭

明月星辰

半島鋼鐵之戀

中國大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