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傳深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十二章 軍隊改革,布衣梟雄,下傳深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土城得到真正發展,除了興修水利,開墾土地,修路以外,同樣的,還要讓這些百姓,起碼得識字。
之所以交州的土著,大部分能被祭司聯盟的人給控制,讓他們產生膜拜,成為所謂的精神信仰。
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不懂知識,腦子裡只有被祭司洗腦的思想。
有的甚至連看到點燃的蠟燭,都覺得稀奇,不說拿他們和現代人相比,和當地涼人的認知程度,都是遠遠落後。
涼人百姓如果說,生活在落後的封建制度,那交州的土著們,就是活在愚昧無知的奴隸社會。
對他們思想的改造迫在眉睫,不說讓他們一下子解放思想,至少最基本的識字,懂得一些常識,這是最基本的。
這次的掃盲,不僅僅是針對土城縣內的土著,同樣,對那些貧窮,上不起私塾的窮苦涼人孩子,一視同仁。
而且在這次的掃盲活動中,蘇祁安率先做了一個超越這個時代的大事。
那就是能識字,唸書的孩子,不分男女,哪怕是女子,只要她願意,同樣可以去識字唸書。
為此,蘇祁安將回歸的土城縣,連同齊安城在內,重新劃分地域,劃分出一縣城六鎮。
每個鎮子上,都有任命的千戶長、戶長、保長,按照鎮、鄉、村三級管轄。
每個鎮上,起碼有十座由蘇祁安出資建立的公辦私塾。
分佈在鎮子的各個地方,只要到了年紀的小孩,甚至包括大人,都得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去識字。
蘇祁安的這一政策,讓全土城縣百姓,包括吳用,都是拍手叫絕。
蘇祁安的每一項政策出臺,都讓吳用大受震撼,因為他提出的每一項,都充斥著不錯的閃光點。
甚至有些還帶著劃時代的深遠想法,不說別的,就單論男女可以一同學習唸書識字,就讓吳用頗為震驚。
在大涼,甚至在他的認知中,女子就應該閉門不出,學女紅、學怎麼端莊,只等待嫁出閣,相夫教子就好。
至於識文斷字,這跟女子沒有任何關係,或許某些權貴世家當中,會請一些大儒,上門偶爾給自家女子上上課。
但這種,完全就是世家權貴子女,才能擁有的權利。
可蘇祁安的這項政策,直接打破了世家那種高高在上,才能擁有的權利。
像他們這種寒門子弟,也有識文斷字的那天,這要是傳出去,怕的驚掉一眾人等的下巴。
蘇祁安敢這麼做,自然有他的底氣,他現在的身份是土城縣之主。
按照交州這地界的規矩,土城縣境內,所有的地盤、人口,只要蘇祁安願意,他想幹嘛,就能幹嘛,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說直白點,他就是土城縣的霸主。
但誰能想到,這位擁有屬於自己私人地盤的霸主,非但不像其他人一樣,瘋狂壓榨百姓,橫徵暴斂。
反而廢除奴隸制,在縣內大肆興修水利、建造房屋,開墾土地,修路,更開設識文斷字班,來個全民掃盲。
這哪裡是什麼霸主,完全就是土城百姓心中的救世主。
不少人心裡都感嘆,他們上輩子是做了什麼好事,竟然會讓他們遇到這樣的主人,這是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氣。
現在的土城縣百姓,不誇張的說,哪怕趕他們離開,他們打死也不會離開。
能夠生活在土城縣,這是他們的福分。
隨著城中百姓的氛圍,越來越高漲,蘇祁安當機立斷下令,終於下達了擴軍的準備。
招兵的公告發出,根本不用人催人,六個鎮子的招兵點,不到一刻鐘時間,擠滿了人。
要知道
這次蘇祁安招兵,給的待遇不是很好,每月只給一錢的銀子,而且平時除了訓練外,不忙時,還得參加春耕秋收的播種。
說白了,戰時是兵,平時是民,完全將民和兵結合起來。
而且挑選著,還得參加兩輪測試,有體力、腦力,只有合格者,才能應徵入伍,本次招募新兵,只要四千人,還有名額限制。
這種種條件,和其他各州相比,實屬有些差,不說別的,就說給的餉銀,別的州每月起碼都是五錢,甚至更高。
當初蘇祁安在東山村招募的工匠,護衛隊,每個月給的起碼都是一兩左右。
不是蘇祁安小氣,畢竟,現在的他,可不是當年有蘇記商行撐腰的時候。
他現在手頭的十萬兩,用到現在,只剩一半左右,如果像從前那樣,繼續財大氣粗,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消耗殆盡。
所以這次的招募,四千人每個月嚴格控制在四五百兩左右。
讓人沒想到的是,即便是這種苛刻條件,依舊阻擋不了眾人的熱情。
他們這次積極響應,並非為了所謂的錢,就是為了他們的主人蘇祁安。
蘇祁安在土城縣,為他們做出了那麼多好事,給他們尊嚴,給他們建造房屋,修路,改善城內環境。
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吃上飯,而且自己的子女,包括他們,都能去上所謂公辦私塾,這才是真正的捨己為民,是真的希望他們能好起來,過上好日子。
而這次招兵,他們知道,為的是保衛自己的家園,哪怕是一分錢不給,他們也願意響應。
眾人的熱情高漲,幸虧有東山軍和衙役,維持現場秩序,這才平緩了眾人的激動。
這次的招兵,用了三天的時間,很順利的招到四千人,加上先前一千左右的東山軍,整整五千多人。
而這就是蘇祁安立足交州的資本。
這次招兵,蘇祁安也做了一項軍隊改革,廢除了大涼軍隊的建制制度。
而是用現代化的軍隊建制,按照班、排、連、營、團的制度建立。
五千人,被分成三個團,每個團的建制1200人,團以下按照三三制,建立營、連、排、班。
三個團長由蘇勇、宋彪、二猛擔任,剩下的人,組建一支騎兵營,約莫五百人,由三團長二猛兼任。ap.
剩下約莫一千人,分別組建特戰連、警衛連、後勤運輸連、通訊連,以及偵查情報連,這些人全部歸屬蘇祁安建立的總部管轄。
他們被稱作總部直屬連,全部對童戰負責。
為了防止再次發生,像之前的水生叛逃的事變,蘇祁安在軍中建立了兵士委員會,會部建立在連部中。
兵士委員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保證手下兵士的尊嚴權利。
以及能夠隨時瞭解每個兵士的具體情況,兵士委員會,直接對蘇祁安負責。
每個連以下的兵士,都能夠參與進來,兵士委員會相當於是他們的大家長。
如果碰到不公的,都可以找兵士委員會投訴。
每一個連都有兵士委員會,每個班的成員,都有兵士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而兵士委員會的負責人,是絕對忠於蘇祁安的心腹。
是最早追隨蘇祁安的那群新軍,這些人,各個忠誠蘇祁安。
兵士委員會的建立,可以讓蘇祁安第一時間掌控底層兵士的任何情況,哪怕上面的團營軍官,想要做些什麼出格的事。
他手中也無兵可用,必定要透過兵士委員會,這樣無論軍隊發生什麼事,蘇祁安都能將軍隊控制起來。
這樣的軍隊,才會讓蘇祁安放心,隨著軍隊的改革
完成,蘇祁安在大涼的發展,愈發有自己的底氣了。
擴軍完成後,第一時間,便展開新兵的訓練,他手頭一千多人的東山軍,全部打散,擴充到五千人的軍隊中。
他們每個人,就像這支軍隊的枝葉脈絡,就是這支軍隊的主幹。
只要給他們足夠時間,蘇祁安相信,這支五千人的東山軍,會再度煥發新的生機。
土城縣內,如火如荼的發展,但這種平靜的好日子並未持續多久,約莫一個月後。
很快,郡守的一道指令,直接打破了這種火熱的氣氛。
指令寫的很簡單,鑑於蘇祁安成為了土城之主,根據律法規定,土城屬於私人領土,因此,青城郡隔斷土城的一切聯絡。
所有邊界關卡,通通關閉,沒有郡守命令,所轄各縣,禁止出入土城縣。
這一指令,明擺的就是衝著蘇祁安來的,表面說的好聽,任其自由發展,不受管轄,實際上,就是讓土城縣成了一座孤島,切斷和外界的一切聯絡。
土城縣本就是被群山、原始森林圍繞,一些日常用品,全部都得靠外界的運輸,才能生存。
現在這麼一切斷,短時間還好,可時間一長,土城縣就斷了來源,城中百姓都得活不下去。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郡守的調令剛下不過半日。
在土城邊界附近,一大群不知來歷,看似應該是流放的囚徒,正被驅趕著,朝著土城縣而來。
蘇祁安和吳用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事是青城郡守、大祭司給他們使的絆子。
本來土城縣切斷了外界聯絡,城內很難自給自足,這時候,加上這群流民囚徒的到來。
為的就是想在土城縣再度產生暴亂,最好民不聊生,這樣他們就能坐收漁翁之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