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懟得合情合理!
圓頭圓肚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六章:懟得合情合理!,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圓頭圓肚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剛展示的資料?
河野山俊聞言一愣,隨即就捏緊了放在膝蓋上的手。
在開會之前,他對自己親自準備的資料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在聽到李逸幾次引經據典,甚至引用霓虹國的典籍來佐證己方論點後,他就有點心虛了。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年輕人,難纏程度有點超出了他的認知。
華國曆史、考古領域嶄露頭角的新秀他都有所瞭解,為什麼此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李逸這個名字呢?
看著李逸在臺上閒庭信步的悠閒姿態,河野山俊心中不由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慌張。
他有種預感,李逸接下來要說的話,很可能會徹底斷絕他們的西陣雲錦申遺專案透過的可能性。
臺上,李逸向負責播放PPT的工作人員示意:“請播放員把剛剛霓虹國代表的發言材料調出來,開啟,往後翻,對,繼續翻,好,停,就是這裡。”
用鐳射筆指向PPT,李逸就對著霓虹國的發言材料講解了起來:“霓虹國專案團隊所列舉的證據鏈從這裡開始,河野山俊代表認為,霓虹國的絲織物出現於公元前一千年的繩紋時代。
材料中列舉的證據,是當時的陶器碎片上所存在的布紋痕跡。
但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紋路的密度,只有每平方厘米6-12根不等。
說句不太客氣的話,我認為這不應該叫布,而應該叫蚊帳。
在剛剛我所列舉的材料中,同樣處於公元前一千年的我國周朝遺址中,出土的絲織品已經是有著提花紋理的精美絲織物了。
這其中的差距,不用我多講,大家心中應該有所評判。
往後翻,接下來羅列的彌生時代物證,是在霓虹下關市綾羅木遺址出土的織物圖片。
但照片中的織物根本就不是絲織品,而是苧麻布片,而且每平方厘米只有18根經紗,20根緯紗。
這種織造水平,和六百年前的繩紋時代相比,好像進步並不明顯啊!
另外,根據《霓虹書紀》、《古事記》、《古語拾遺》這些霓虹國文獻記載,彌生時代當時的服裝大都採用楮布、棉粗布、麻布和藤布等植物纖維材料製作,絲織物並沒有形成規模。”
說到這裡,李逸看了眼在臺下面色鐵青的霓虹國代表團眾人,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彌生時代處於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但在公元2世紀中期之前,霓虹國都是沒有掌握絲織物技術的。
公元2世紀晚期,我國正處於西晉時期,當時的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就記載了我國和霓虹國的一次織物交換。
公元238年,也就是我國三國時期曹魏明帝景初二年。
這一年,霓虹國內有一個名叫邪馬臺國的奴隸制國家,女王卑彌呼派出使節來到了魏都洛陽,想要和魏國建交。
當時使節所獻的禮品中,有班布二匹二丈。
所謂的班布,就是一種粗疏雜色的麻織物。
作為國禮,邪馬臺國拿出的禮物,只是一卷麻布。
這說明在當時的霓虹國內,即便是國主,都拿不出像樣的絲織物來,可見當時的霓虹國內根本就沒有出現絲織技術。
而魏明帝當時回贈的禮物中,有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縐粟十張,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
另外還單獨贈送給卑彌呼女王紺地句文錦三匹,罽細班華五張,白娟五十匹。
這個禮物清單裡,就出現了兩種織錦。
絳地交龍錦是以絳色作為鋪地錦,上飾交龍花紋。
紺地句文錦是以紺色作鋪地錦,上飾句曲花紋。
這是公元2世紀末,一千八百多年前記載的史料。
足以可見在當時,霓虹國是沒有掌握絲織技術的,織錦技術就更不用說了。”
聽著臺上的李逸毫不留情的開啟著火力模式,霓虹國代表團眾人坐在位置上,只覺如坐針氈。
但面對李逸的論點,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只能看向了最前方的河野山俊。
河野山俊坐得筆直,默默的看著臺上,努力做著表情管理。
他知道,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失態。
一旦失態,那就真的沒希望了。
而華國代表團這邊,朱廳長則已經按捺不住激動之情,滿臉眉飛色舞。
如果不是前方領導回頭用眼神示意,他就要按捺不住,直接跳起來歡呼了。
對!就是這樣!一定要懟得合情合理!懟得小鬼子屁都放不出來!
“那麼霓虹國是在什麼時候掌握絲織技術的呢?《三國志》裡也是有記載的。”
李逸示意切回專案資料,就指著上方擷取出的《三國志》內容,解釋:“魏齊王正始四年,也就是243年,卑彌呼女王再次派遣使節來魏國,並且再次獻上了禮品。
這一次,她獻出的禮品有倭錦,絳青縑,錦衣,帛布等織物。
也就是說,霓虹國是在公元238年之後,才從我國學習並且掌握了絲織物織造技術的。”
聽著李逸的解釋,在場各國代表都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前方的評委席上,各個評委委員也都連連點頭。
和河野山俊的巧舌如簧,遮遮掩掩的發言相比,李逸的發言有理有據,有事實,有證據,有確切的數字,發言質量和水平不知道強出了多少倍。
看著評委們已經被李逸的發言征服了,霓虹國代表團也慌了神,紛紛焦急的翻找著資料,想要尋找反駁的論據。
可他們越翻卻越心涼,因為李逸的論據全都是出自他們手中的資料裡,根本無法反駁。
臺上的李逸沒有停止,還在往出拋著鐵證:“《三國志》成書之時,是在2世紀末期,也是霓虹國的應神天皇時代。
當時,我國處於五胡亂華的戰爭中,很多國人透過朝先半島逃難,逃到了霓虹國境內。
從2世紀末,到3世紀末,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從應神天皇到仁德天皇,都在努力吸納我國的移民,並且主動派遣男女織工前來我國的吳越之地學習絹紡技術。
應神天皇還下詔,給移民過去的我國紡織工人賜姓為波多公,也就是Hata。
這個字是漢語中的秦字,在霓虹語中,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織布人。
到了4世紀的允恭天皇時期,允恭天皇將織絹工人集中到了一起,再次賜姓為服部連。
而這些工人就是霓虹國豪族大姓,服部家族的前身了。
霓虹國曆史上的忍者之神服部半藏,就是出自這個家族。”
臺上李逸還在講著,臺下一直坐在河野山俊身旁的新井淳太卻突然暴怒起身,指著李逸喝罵。
同聲翻譯耳機中傳出了翻譯的聲音:“你胡說!”
5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