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纏頭裹手殺賊,抗清,傲骨鐵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旗職大,還是朝職大,這個由張長庚自個去理。

王五才不屑得去捋其中關係。

反正他又不去燕京真當那個鳥玩意的漢軍都統。

除非鰲拜發衣帶詔給他抓大玉兒和康熙,不然打死也不會進京清君側的。

笑話,你鰲拜怕滿洲八旗記恨,他王五就不怕了?

黃龍山一戰死了那麼多真滿洲子弟,就算有鰲拜護著,王五都怕進京後被滿洲仇家找上門,落個孫可望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張長庚的書辦身份很快落實,同時也給自己編了一個新名字——張寶勝。

可能是覺得自己總督形象以及身上散發的氣質不像一個書辦,容易被四川那幫反骨仔看出端倪來,張長庚一咬牙又跟王五借了把匕首將鬍鬚全給剃了。

硬剃!

剛開始割的還好,後面颳得嗞嗞的。

完事,鼻子下面和下巴硬拉出的小口子都不下五條,紅殷殷的冷風一吹,真就受了老罪。

別說,沒了鬍子的總督大人不僅看著年輕許多,氣質也一下降了下來,再把身上的總督官服脫了重新換一身,還真就像個秘書(書辦)的樣子。

王五瞥了眼,老實講張長庚這模樣起碼正科主任級別。

就是不脫衣服是個官,脫了衣服還是個官。

官威這東西,只分有無,不分大小。

隊伍很快集合完畢,除甲衣外只攜帶武器,其它東西一律不帶。

口糧都不帶,途中有四川綠營提供的補充點。

因為進入山區原因,明軍沒有帶多少戰馬過來,攏共軍中就三十多匹便全部交由一小隊帶回關口埡。

馬寶派了一隊聯絡兵來,領頭的“聯絡官”是四川綠營一個叫程高的千總。

可能是來前已被囑咐過,程高過來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說,只告知兩軍會合地點。

當下在程高帶領下,由1520人組成的明軍突襲隊伍啟程向北進發。

兩個時辰後,差不多同時出發的馬寶部與明軍前後腳抵達一處名為虎翼寨的地方。

此寨原駐防的營兵已經奉命撤走,卻將甲衣、弓弩、火器及糧食等物資留了下來。

也就是人走東西全留。

兩支隊伍碰頭那刻,雙方將士都是好奇打量對方,原因是兩支隊伍的裝束是一模一樣。

本就一樣,一方是四川綠營,一方是湖廣綠營。

如果不是清軍胸前多了一個“兵”字,他們與仍在堅持抵抗的明軍其實也沒有區別。

甚至連八旗兵也是沿用的明軍裝束,就頭盔變為尖盔而矣。

成份上,馬寶部這三千綠營精兵甚至比王五部的明軍含金量還要足。

因為這三千人是從四川提督鄭蛟麟的督標、四川總兵譚弘、撫剿總兵梁加琦的總兵標營抽調出來的。

鄭的督標兵出自原明關寧軍;譚弘部是三年前才降清的明衛所正規軍;梁加琦部則是原西營出身的明蜀王劉文秀舊部。

而王五部下多出自農民軍的順營。

說句難聽點的,幾家就譚弘部朱明含量最純。

雙方會合後涇渭分明,各自與寨中分營而列,彼此不打聽、不交流,甚至不說話。

事先都交待過。

“抓緊做飯,吃飽出發,路上不能耽擱。”

見到王五後,馬寶也不多說,讓手下帶王五的人去取寨中糧食分發做飯,各家管各家。

王五點了點頭,扭頭吩咐張長庚:“張寶勝,你帶人去領糧。”

氣得張長庚嘴動了幾下,終因害怕暴露身份老實帶人去領糧。

未過多時,虎翼寨便是炊煙裊裊,飯香撲鼻。

兩支隊伍士卒各自狼吞虎嚥,均是視對方不存在。

飯後又給士卒半柱香方便,爾後便繼續啟程向黃草坪方向行去。

後面還有老木崆一處補給點,因而不必攜帶乾糧。

主打就是一個快。

馬寶部在前,王五部在後,同先前一樣一路不打旗幟不說話,幾千人綿延十里地沿著崎嶇山道默默向北行進。

若非途經之地鳥獸驚遁,這支隊伍便如真空一般在巫山之中穿梭。

穿過黃草坪再回老木崆時,王五有隔世之感。

一個多月前他尚在巫山之中苦苦掙扎,不知路在何方,唯抱定犧牲之志試圖殺出個黎明來。

今日,卻為了儲存最後的抗清軍民不得不剃髮降清,又為和談不破裂同吳三桂的人聯合對付忠於清廷的陝西綠營。

這經歷,不是唏噓,而是真就說不出來的怪。

非從頭到尾經歷的人,很難理解。

正如前世歷史清軍剿滅明軍後沒幾年,吳三桂卻掀起一場反清高潮般荒唐。

老木崆這邊也是人去寨空,同樣糧食留了下來。

吃完飯,又每人領了一份口糧後,隊伍趁夜色繼續向北行進。

除前方帶路士卒打火把照明外,後面的人均拽著前面人的兵器前進。

途中有掉隊的自行返回,有墜崖落坡的也是一律不管。

經晝夜行軍,及至丑時末(約凌晨三點),穿山越嶺的突襲隊伍摸到了陝西綠營囤積糧草的貓兒關。

此關規模較大,守軍人數不詳,但應不低於千人。

守軍防禦情況也因夜色難以查明,王五同馬寶簡單兩句話便做出趁夜強攻的決定。

不管貓兒關有多少守軍,直接攻過去。

“纏頭!”

王五當著馬寶等人面直接吩咐掌旗官張鵬羽傳令纏頭。

“纏頭!”

隨著軍令的傳遞,王五部下士卒軍官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白布裹在額頭,以示敵我區別。

馬寶部自也有區別敵我的標識,但不是以白布纏頭,而是以白布系在肩膀上。

這是當年一片石之戰多爾袞令吳三桂部做的標識。

馬寶意明軍同他們一樣系肩,但被王五拒絕,只令所部纏頭。

因為白布系肩不為順營接受。

也是一種政治態度。

待部下士卒纏頭完畢,王五又傳令:“裹手!”

在馬寶疑惑目光中,王五手中多了一條紅巾,之後紅巾將長刀同他的右手緊緊纏在一起。

連續纏了幾道,王五左手與牙並用在紅巾上打了個死結,之後提刀朝馬寶看去,沉聲道:“願與將軍共殺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賴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