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081 一模一樣,賽點,磨硯少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這就是德約科維奇的佈局。
他預料到了高文的正手直線,歸位回防的腳步始終保持輕盈,重心根本不曾離開,雙手反拍馬上展開反擊。
並且,發力,強攻。
連續兩拍擊球的組合球完成進攻銜接。
那麼,高文呢?
踏踏,踏踏踏。
風馳電掣之間,高文也已經出現在反手位,腳步輕鬆、身影快速,第一時間就出現在來球的軌道上。
然而,這也是高文的佈局。
他意識到德約科維奇雙手反拍小斜線的落點控制是一個威脅,所以展開對抗,利用強烈上選別住德約科維奇的揮拍空間,限制住德約科維奇重複擊打直線回頭球的空間,於是,下一拍的預判就簡單了。
啟動,橫穿,衝刺。
腳步快速穿過球場,準確無誤地出現在反手位。
算計。博弈。對抗。
兩位球員的針鋒相對就不曾停止過。
所謂的鬥智鬥勇也就是每一拍擊球都在佈局都在算計,但對手又隨時可能破局,於是下一拍球又必須在自己的計劃空間裡見招拆招,電光火石之間的反應就看誰的佈局和算計能夠更長遠,多算一步是一步。
至少就目前來看——
旗鼓相當。
然後,高文的腳步就已經快速到位,左腿一蹬剎車,雙手反拍就已經正面迎前,全面發力。
直線?
不,斜線。
這一拍擊球,高文沒有停頓也沒有遲疑,追求的就是一個銜接,從速度、節奏、力量等等方面瞬間將強度提升起來。
原因?
突襲。
德約科維奇的過去兩拍擊球一直在提升進攻質量,而高文則以不同方式展開周旋,現在也應該反擊,以高文的方式打破節奏,將壓力推給德約科維奇,所以,高文的出手非常堅決,拍頭速度完全刷起來。
砰!
來自雙手反拍的斜線平擊,不僅借力,而且發力。
啊!
伴隨一聲怒吼,網球瞬間橫穿全場,浩浩蕩蕩地拖拽著長長的尾巴,如同火球一般撞向德約科維奇的反手。
快。重。平。
另外,沉。
高文的這一拍反手就是快速硬地典型的平擊進攻,整個進攻質量在此前的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個檔次,全力衝向德約科維奇。
那麼,德約科維奇呢?
儘管腳步在試圖回防,但到位及時,德約科維奇的雙手反拍全然不懼,正面迎前,準備堂堂正正撞擊,展現“世界第一雙反”的風采,沒有絲毫膽怯。
畏縮?
不存在的。
不僅沒有畏縮,而且德約科維奇還更加大膽更加冒險,因為他知道面對高文,除了規規矩矩的四方球之外還需要一些大膽的突破,就如同高文每次對陣德約科維奇一樣,現在德約科維奇也需要利用高文的策略來對付高文。
至少,在反手位,德約科維奇沒有害怕過任何人。
於是,德約科維奇不僅正面迎前,而且還變線了。
一般來說,面對高文如此紮實如此穩健又如此強硬的反手進攻,借力打力頂撞回去,這才是正常的,也就是納達爾的超級正手在這樣的情況下敢於對抗並且反擊。
而現在,德約科維奇偏偏就嘗試了,不僅嘗試了,而且還成功了。
一頂,一甩,一推。
整個擊球動作一氣呵成,德約科維奇也同樣爆發出一聲嘶吼,丹田深處的能量毫無保留地釋放。
從斜線變直線。
網球,化作一道閃電,朝著高文正手位高速飛行。
赫!
O2球場一片驚呼,瞠目結舌地看著德約科維奇的這拍變線,毫無疑問地展現巨頭級別的實力。
但是——
高文在奔跑,高文在移動,高文在追擊。
高文不能說自己準確預判到德約科維奇的變線,但他並不意外,因為他知道德約科維奇的能力,同時今天這場比賽也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的信念,此時此刻敢於嘗試變線,確實是此次來到倫敦的一個重要改變。
沒有預判沒有關係,至少做好心理準備,二次啟動非常及時,第一時間就橫穿球場,飛奔而去。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一邊狂奔一邊觀察,然後整個球場的空間三位影像就已經在腦海裡鋪陳開來,高文馬上就捕捉到了縫隙——
機會!
困境,確實是困境,德約科維奇的變線夠突然夠大膽夠強勢,瞬間就扭轉局勢,再次稍稍佔據上風。
儘管德約科維奇也知道這一拍不足以形成制勝分,高文應該能夠完成擊球,但德約科維奇已經提前移動,開始為下一拍準備,那才是最後致命一擊。
——右側橫移。
德約科維奇正在朝著右側正手位移動準備防守斜線,因為他挖了一個陷阱引誘高文繼續壓制自己的正手,也因為高文今天比賽以來始終試圖從自己正手突破,還因為這一拍擊球選擇正手要簡單許多。
局勢,對高文確實不利。
但困境,往往也是絕處逢生的機會,這也是高文對陣巨頭多次之後得出的結論,他需要保持冷靜。
其實,德約科維奇的這一拍反手直線並沒有完美,他的擊球空間還是被高文的反拍擊球擠壓到了,拍頭速度沒有完全提升起來,揮拍動作還是欠缺一點點,所以直線沒有捋直,留下大約一步半到兩步左右的空間。
這一點點空間,就是高文的機會。
O2球場的現場看客們,應該沒有那麼健忘,就在這一分這一回合,準確來說,就是三拍擊球之前,德約科維奇也面臨一個相似局面相似位置。
當時,德約科維奇就放棄斜線的場地空檔,雙手反拍擊打反斜線,一拍輕打,在狹窄縫隙裡撕開一道空間,壓制住高文,迫使高文不得不選擇正手拉上旋的回球形成反擊。
轉眼,三拍擊球之後,同樣的位置完成一個調換,又來到了高文這邊。
格局,一模一樣。
剛剛,高文側重補防正手空檔;現在,德約科維奇也側重補防正手空檔。
從本質來說,局勢和狀態相差無幾。
剛剛,德約科維奇反手輕打反斜線;現在,高文正手發力反斜線。
相同的局面、相同的狀況、相同的路線,甚至就連戰術都相同,但是,高文和德約科維奇的擊球選擇還是能夠看出細節區別。
難度,客觀存在。
然而,高文非常冷靜。
從大跨步轉為小碎步,連續調整、持續調整,甚至稍稍降速,儘可能保持自己和網球之間的空間,以滑板擊球的姿態,不靠身體發力、全靠小臂揮動和手腕推送,力量瞬間迸發——
網球和拍面,就這樣狠狠撞擊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