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30 死裡逃生,賽點,磨硯少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AD:40”。
“40:40”。
“40:AD”。
“40:40”。
比分,依舊在焦灼。
的確,高文已經重新找回鎮定,鬥志完全燃燒起來,但他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完全調整到狀態最佳。
同時,貝魯西奇也明白比賽氛圍的變化,他需要緊緊咬住比分,他再次展現出自己的穩定與堅韌。
高文錯過了兩個局點,同時貝魯西奇也再次錯過一個破發點,這一局已經來來回回第五次回到平分,耗時突破八分鐘,但高文還是沒有能夠保發。
然後。
——發球直得。
高文依靠非常突然的強烈上旋追身發球打破連續平擊球的慣性,成功擠壓到貝魯西奇,迫使他沒有能夠讓開位置,回球直接出界,輕鬆拿下一分。
“AD:40”。
第三個局點。
空氣,依舊焦灼,阿瑟-阿什球場的滾滾熱浪氤氳釋放出無窮能量,置身現場的觀眾幾乎就要窒息。
二區。
內角。
減力。
連續第二個發球,高文打破常規,儘管這一次不是強烈上旋,但突然減力減速的發球打破了節奏平衡。
球場對面的貝魯西奇明顯警覺起來,反應速度非常及時,但判斷還是不準確,雙手反拍的出手有些猶豫,在最後時刻還是保險地將回球拉了起來。
上旋。
貝魯西奇也夠老道,保守歸保守,但他知道高文並不是擅長主動發力一路強勢的球員,至少不是瓦林卡、德爾波特羅那樣的型別;而今天紐約的比賽環境又溼又悶,身體顯得沉重,發力就更加困難,同樣的發力動作卻可能發揮不出七成功力。
在如此環境下,對強力進攻球員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而對於底線基本功紮實擅長周旋糾纏的球員則是好事,包括紅土球員。
2018年美網第四輪,澳大利亞球員米爾曼爆冷擊敗費德勒就是這樣一場典型的比賽。
貝魯西奇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擊敗高文,但他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咬住比賽。
這一拍回發球,看似簡單,實則危險,沿著中路回到底線深區,並且利用上旋形成擠壓。
當高文看到來球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抓住貝魯西奇的戰術意圖,畢竟他自己在實際比賽裡也經常使用這樣的策略,將主動進攻的難題推給對手。
但高文的處理則稍稍不同。
他沒有固執地站在底線附近避免丟掉進攻主動權,而是側身讓開半步,正手擊球動作完全開啟,甚至稍稍將擊球點延後,等待網球開始下墜的時候再出手。
一拍輕打,滑板,反斜線,瞄準貝魯西奇身後的邊線位置出擊。
輕打,那是因為強行發力,反而可能直接擊打出界,站在中點位置,左右兩側的角度都不容易完全撕扯開來,因為對手左右防守都相對容易一些,如果冒險完全撕開角度,結果可能就是出界。
反斜線,則是因為發球是內角,將貝魯西奇調向右側;於是下一拍就瞄準左側邊線,打破重心平衡。
整個戰術組合,在高文的腦海裡非常清晰。
然後,高文就上網了。
足夠突然,也足夠意外。
按常理來說,如果選擇上網,身體重心往往需要前壓,擊球完畢後順勢前衝;但高文剛剛後撤了半步,一後一前,重心的啟動與調整就需要面對反作用力。
但是。
高文的上網腳步非常堅決,沒有任何停頓和猶豫,腳步的銜接行雲流水,阿瑟-阿什球場的驚呼聲還沒有來得及衝出來,高文兩個三個大步就已經來到網前——
貝魯西奇狠狠嚇了一挑。
他沒有預料到,完完全全沒有預料到。
急停急轉之間,倉促地腳步到位,正手正準備擊球,緊接著就被捲入一陣兵荒馬亂的意外之中。
先是發現高文的滑板擊球帶著外撇側旋的陷阱,網球落地之後還在持續往外竄,他的身體必須再繼續延伸出去,否則擊球點有些不準。
後是發現高文的身影出現在網前,封堵住直線空檔,這也意味著他沒有太多擊球選擇,必須斜線。
倉促之間已經來不及思考,貝魯西奇正手就勾了一拍斜線。
才剛剛出手,貝魯西奇就大呼不妙。
高文腳步一頓,身形一閃,沒有任何停頓地就已經切入左側封堵斜線。
顯然,一切都是陷阱。
貝魯西奇的腳步馬上二次啟動,準備繼續回防,但才剛剛調整重心,就意識到自己已經來不及了。
高文在網前,重心下蹲,屈膝彎腰,雙手反拍輕輕一擋一切,網球就已經輕盈地越過球網快速下墜。
小球。得分。
保發成功。
“2:1”。
高文死裡逃生,終究還是避免了第三盤開局連丟三局的絕境。
“漂亮!”
詹俊忍不住鼓掌。
“剛剛最後這兩分,高文所展現出來的智慧和冷靜,已經能夠看出些許最佳狀態,算無遺策地牢牢將對手網住,看似困難的擊球卻不需要冒任何風險,在對手意識到之前就已經完全控制住局面。”
“這一局裡,儘管困難,儘管還是存在一些波動,但毫無疑問,高文正在回到正軌上。”
“他沒有放棄。”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出口之後才意識到其中的份量,詹俊微微停頓一下,然後才再次開口繼續。
“比賽還沒有結束。”
生活,往往就是如此——
在料想不到的地方,隱藏著意外,然後顛覆一切局面。
人人都認為高文面對貝魯西奇應該不會遭遇挑戰,但腳踝扭傷的情況就這樣成為比賽的未知變數。
現在,高文面臨困境,他正在尋找回到正軌的辦法。
當然,這不容易。
因為貝魯西奇也在試圖完成職業生涯的最大突破,毫無疑問,這就是他的機會,他也不希望錯過。
貝魯西奇的最大優點就在於穩定。
儘管他也會出現波動,但和小茲維列夫這樣的年輕球員相比,他的整體狀態還是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位置,即使出現體力極點、即使面臨嚴峻考驗也不例外。
於是——
“3:2”。
“4:3”。
在高文展現出抬頭姿態後,貝魯西奇還是站穩腳跟,穩紮穩打地繼續保發,儘管沒有破掉高文的第二個發球局,但在第三盤裡貝魯西奇依舊擁有一個破發的優勢,始終保持著比分的微弱領先。
當然,高文也同樣慢慢進入狀態,連續保住發球局,沒有讓比分差距拉開。
然而。
一步一個腳印地,貝魯西奇還是朝著第三盤的勝利邁進。
第八局,貝魯西奇的發球局,他的表現依舊穩定。
“40:15”。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