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04 毫不費力,賽點,磨硯少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茲維列夫不怕下旋球,這是事實,但重點就在於,網球不是非黑即白,同樣的下旋球也隱藏著諸多細節。
就好像眼前這一記回球——
前一球,高文選擇輕打,結合上旋,沿著直線,但落點稍淺,於是,小茲維列夫的腳步稍稍調動上前,幾乎是延展身體夠著擊球。
這一球,高文選擇發力,結合下旋,同樣沿著直線,但落點已經靠近底線,整個擠壓和衝擊就截然不同,同時下旋球還往地裡鑽,以至於小茲維列夫的站位被擠壓到,人高馬大,根本就下蹲不下去。
也就是說,高文抓住小茲維列夫自身的身體情況,製造出一個陷阱。
這是佈局的力量,同時也是控制的精細,不需要大開大合,卻在不經意間就將小茲維列夫推入深淵。
啊!
小茲維列夫丹田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正手早早引拍,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腳步遭遇全面擠壓,即使提前引拍也還是來不及。
這,才是真正的綿裡藏針,不動聲色之間就已經將小茲維列夫推向絕境。
腳步,一陣凌亂,正手匆匆忙忙地出手提拉一拍,自下而上地努力將下旋球拉起來,身體重心卻直接被掀翻,踉踉蹌蹌地連連後退。33
糟糕!
糟糕糟糕糟糕!
小茲維列夫的腳步連忙一連串調整,此時也已經來不及思考——
明明是你來我往的正面碰撞卻為什麼陷入被動,不要說發力了,最後只能勉強依靠手感將網球過渡擊打回去,還沒有來得及察覺就已經面對危機。
因為他需要專注高文的下一拍擊球。
連續小碎步調整,同時身體重心朝著左側傾斜,整個反手球場都已經清空,高文只需要一拍擊球就可以進一步將小茲維列夫推向深淵。
左側?
果然!
小茲維列夫一喜:猜中了。
視線裡就可以看到,高文連續調整過後,側身正手擊打了一拍反斜線,輕盈靈動地將網球推了過來。
小茲維列夫的移動方向是正確的。
但腳步才剛剛邁出去,小茲維列夫就意識到,高文的擊球也不太準確——
看起來,高文為了追求節奏壓縮,側身正手擊球的出手速度加快,所以線路和落點都沒有追求極致。
高文回了一拍中路偏反手的反斜線,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
小茲維列夫本來準備全力以赴的衝刺身影,反而是需要緊急剎車,在中路靠近左側半場的位置停下來。
機會!
小茲維列夫眼睛一亮,扭轉頹勢的機會就在眼前,雙手反拍快速引拍,身體明顯前壓,準備發力。
啊哈!
看到來球的落點位置,小茲維列夫就更加積極更加迫切,因為高文的回球落點也不太深,完全沒有擠壓效果。
小茲維列夫的雙手反拍迎前意識就更強了,明顯提速也明顯加力,準備推一箇中路深區,擠壓高文。
砰!
拍線碰撞網球爆發出一聲脆響,又紮實又準確,在高速移動過程中緊急剎車控制腳步並且完成進攻,從這些細節就能夠看出小茲維列夫的身體天賦,他已經扭轉局勢,正準備再繼續進行僵持的時候——
“出界!”
底線裁判再次呼報出聲。
小茲維列夫的揮拍動作保持在半空,直接就愣住了。
怎麼可能?
這已經是這一局裡的第二次,他的擊球被呼報長出底線,但是,怎麼可能呢?
第一次送出連續三個破發點,難道第二次就要送出發球局?
不!可!能!
小茲維列夫直接就舉起右手,選擇鷹眼挑戰。
宣佈挑戰之後,小茲維列夫轉身尋找自己的球員包廂,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阿瑟-阿什球場著實太多了。
一時之間,他有些迷茫,攤開雙手,眼睛裡寫滿了困惑。
他不明白。
“茲維列夫選擇鷹眼挑戰,左側球場,底線,最初判罰為——出界。”
主裁判的聲音傳來,卻轉眼就被淹沒。
整個阿瑟-阿什球場都顯得喧鬧不看,其實這一局的比賽依舊不好看,小茲維列夫這一邊的失誤著實太多,對抗和拉鋸都沒有僵持起來;但波瀾終於出現,比賽平衡也似乎終於被打破。
於是,一個兩個都控制不住自己,紛紛開始起鬨,熙熙攘攘地討論起來,這一球是界內還是出界?
大螢幕上,畫面很快就出現了。
出界。
而且,偏差不是一點半點,整整出了一顆球,非常明顯的出界,根本就沒有鷹眼挑戰的意義。
噓!
現場觀眾噓聲四起,毫不遲疑地開始吐槽小茲維列夫,這一局裡兩次鷹眼挑戰的結果都非常明顯也非常離譜,裁判的判罰是準確無誤的,而且沒有什麼爭議或者困惑,小茲維列夫的鷹眼挑戰就顯得小肚雞腸了。
所以,他不相信裁判嗎?
噓!
好不容易終於抓住一些波瀾的觀眾終於再也按耐不住情緒,一個兩個紛紛發出噓聲,但從臉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純粹就是在湊熱鬧,並不是真正噓小茲維列夫。
只是,對小茲維列夫來說,沒有區別。
“2:3”。
高文,領先了。
儘管小茲維列夫挽救兩個破發點,但還是沒有能夠逃過第三個,以一記失誤送出發球局。
可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僅是小茲維列夫,阿瑟-阿什球場的觀眾們也滿頭都是問號:
前四局波瀾不驚,怎麼突然就畫風大變了呢?
“……小茲維列夫還是太亢奮了。”
“在競技體育裡,不夠亢奮是一件壞事,太過亢奮也是一件壞事。”
“這一局裡‘0:30’和‘30:40’的兩次失誤,其實是相同的道理。”
“小茲維列夫太亢奮了,他太想要發力、太想要施壓、太想要控制局面,反而沒有壓住回球的拋物線,兩次出界都是發力過猛,基本就是同樣的錯誤犯了兩次葬送發球局。”
“從高文的回球落點控制就能夠看出來,他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所以,高文的擊球深淺結合、輕重交替,甚至是故意賣出一些破綻,小茲維列夫心急火燎地就想要抓住,並且以漂亮的進攻扭轉局勢,但整個擊球控制明顯過火,再加上高文有意識的引導,回球就連續出界。”
“在技術統計裡,這兩分都是小茲維列夫的非受迫性失誤,但就我個人而言,這是高文製造陷阱之後引匯出來的失誤。”
“小茲維列夫現在需要冷靜下來,否則比賽很快就會進入高文熟悉的節奏。”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