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128 極限延伸,賽點,磨硯少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蹬地,推送!
快甩,提速!
直線,搏殺!
回發球ACE。
高文,抬起下頜看了看落點,又看了看球拍,並沒有慶祝,轉身就走向另一側,準備下一分的對決。
開場階段,好球和壞球,都存在一定的運氣和機率,沒有必要因為失誤而懊惱,同樣也沒有必要因為得分就激動,特別是發球和接發球的環節,目前依舊在熱身,收集資料和測試狀態才是第一要務。
“40:40”。
接下來,依舊是負責發球的小茲維列夫佔據主動,除非——
雙誤。
伴隨著“啪”的沉悶聲響,網球再次和網帶來了一次正面碰撞,然後重新回到了小茲維列夫的球場之內。
連續兩次發球都和網帶過不去。
此時,就能夠清晰感受到高文帶給小茲維列夫的壓力了,不僅是場外的,同時還有場內的。
儘管開場小茲維列夫就連贏三分,但高文一直嘗試在接發球環節作出變化,一次接一發壓到底線上、一次接二發直線得分,另外還有一次接一發製造出強烈上旋的高球,三次接發球都製造不同效果。
壓力,就這樣一點一點堆疊起來。
小茲維列夫意識到,自己需要依仗一發,而且一發必須保證質量,結果一發撞到網帶上飛出界外;緊接著,二發的壓力就成倍成倍增長,一旦質量不夠就可能遭遇高文的再次搏殺,但小茲維列夫卻沒有太多退路。
然後,二發下網,以雙誤送出一個破發點。
“40:AD”。
老實說,第一局,並不好看——
要麼發球得分、要麼失誤丟球,整個回合球沒有僵持起來,全部都在三拍內結束,比賽顯得有些散。
缺少足夠的對抗強度,這顯然不是觀眾們在這場“青春風暴”對決裡希望看到的局面。
現場氣氛也略顯散漫,開場階段本來就心不在焉,注意力還沒有集中,如果比賽還不能吸引注意力的話,那就更加糟糕了……
球場之內,窸窸窣窣的嘈雜聲持續湧動。
經歷澳洲賽季之後,重新回到北美,幾乎就要忘記北美觀眾多麼“喧囂”了,和墨爾本截然不同的熱鬧。
準備發球的小茲維列夫稍稍停頓了一下,等待主裁判兩次維護秩序,這才重新做好準備。
呼!
小茲維列夫深呼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的肌肉放鬆下來,保持專注度,找回非常寶貴的一發。
假設,這次一發能夠進區,那麼他應該如何佈局呢?
一區。
小茲維列夫看了一眼高文的站位,和平常一樣,稍稍靠近正手些許。
一般來說,球員們在接發球時候的站位,往往靠近自己更加強勢的一側,但注意力時時刻刻保護著薄弱一側——
什麼原理呢?
非常簡單,強勢一側的話,隨時都可能起手展開攻擊,透過站位來贏得更好的進攻機會;
但弱勢一側則是對手可能集中攻擊的方向,重點就在於,不管站位如何,弱勢就是弱勢,在接發球的時候想要發動反擊,往往難度非常大,所以不如放棄站位,透過注意力的集中完成保護,而是將站位讓給更加強勢的一側,一旦逮住機會就能夠順勢反擊。
當然,這只是“一般而言”。
具體情況,則千變萬化。
不要說球員和球員之間了,哪怕同一位球員,在同一場比賽裡的不同分數、不同局數、不同狀況,可能都會透過調整自己的發球站位來改變戰術。
畢竟,網球就是一項隨時都在博弈隨時都在變化的運動,一層不變是很難很難贏得比賽的。
高文的站位沒有變化,小茲維列夫也就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他還是需要繼續堅持自己的戰術。
蹬地!
拋球!
揮拍!
外角。
又又又一次,小茲維列夫選擇了外角,壓制高文的反手;而且,這次,小茲維列夫搏殺了。
拼發球!
顯然,小茲維列夫也知道,自己不僅需要一發,而且需要一發製造威脅,否則開場的局面可能會更緊。
所以,小茲維列夫拼了。
此時此刻,還是能夠看出這位天才少年的天賦與能力,媒體確實沒有瞎說——
發球,要速度有速度、要落點有落點。
一記時速210公里的發球,準確無誤地落在斜對面發球區的小三角區域,然後,全面旋轉飛翔了出去。
從落點來看,和上一分被高文直接回發球ACE的二發,形成完美映象,但區別在於,速度和力量是兩回事。
這次,高文不要說嘗試搏殺了,甚至就連線球都勉強,非常非常勉強。
“哼。”
高文發出一聲悶哼,這一記發球確實出色:
如果不是落地反彈之後的強烈上旋,讓網球有著足夠的滯空時間,高文根本就不可能觸碰到網球,百分之百就是一記ACE,但現在,即使強烈上旋留下了一下時間,情況也不容樂觀。
因為當高文腳步移動到位的時候,網球已經飛行到自己腦袋的斜上方。
想象一下,高文193厘米的身高,現在網球還在自己頭頂上,垂直高度應該已經超過230厘米。
如此情況下,高文如何揮拍?
而且,還是雙手反拍!
高文的身體根本就舒展不開來,完全被網球的位置束縛住了動作,最後只能放開左手,以右手單手持拍,勉強在高點蹭了一下。
字面意義上地:一蹭。
這就是全部了。
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予高文完成揮拍,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網球和拍線接觸的短暫時間,還有自己延伸的揮拍動作和手腕巧勁,增加摩擦,利用小茲維列夫發球力量的反作用力推送回去。
希望這一蹭,能夠將網球蹭回場地。
但如果不行的話,那也就是不行了,必須承認對手發球的出色,這就是男子比賽裡發球的重要性。
蹭!
網球,快速旋轉,高文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切了一個強烈下旋,從腦袋位置狠狠地下切,緊接著就意識到,自己已經失位。
腳步,被徹底拉出了雙打線之外,甚至距離雙打線已經有兩米以上。
急停急轉。
一蹬,左腿的力量就將身體強勢推送回去,連續大跨步橫向衝刺,重新回到雙打線內,並且持續橫向移動。
視線,正在尋找自己的回球——
網球呢?
又輕又飄,搖搖晃晃,如同秋天裡瑟瑟發抖的枯葉,在狂風驟雨裡搖搖欲墜,似乎隨時都可能崩潰一般。
但是!
回到場地內了!
儘管沒有線路控制也沒有角度控制,力量和旋轉也根本談不上,但還是回到場地內了!
匪夷所思地!
緊接著,小茲維列夫就已經跟上,進入底線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