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9章別樣攻勢,詭三國,馬月猴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驃騎錢幣。

精緻無比,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就像是其中蘊含著什麼力量。

這就是財富的力量。

有些東西是超越語言的力量的。

一種簡單粗淺的,能夠順利的被這些胡人所接受的秩序,便是在貿易的過程當中,很順利的建立起來了。

有斐潛珠玉在前,教化了南匈奴於陰山之案例,因此對於胡人的態度,至少在關中三輔一帶的觀念當中,可以分而劃之,教而制之的理念,成為了主要的思想模式。

辛毗對於這些胡人的態度和策略,自然也是源於如此。

教化的開始,就是貿易。

這是最簡單明瞭,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沒有任何事情,任何東西,能比商業滲透更有效了,只要有了錢,這些胡人就會自己向自己動手……

這是從南匈奴和白石羌上面已經印證了的事情。甚至古今中外都一樣。

貿易是雙方都願意接受的舉措。

這些大漠當中的胡人,在經歷了災害之後,幾乎什麼都想要。

而對於漢人來說,也需要牲畜,需要油脂,需要皮革製品,不僅是軍用,民用也是缺口很大,辛毗跟著斐潛依樣畫葫蘆建立的貿易體系,所付出的是漢人制造出來的高附加值的東西,鹽,茶,乾糧,麻布,絲綢,還有少量的,不能製造成為武器,只能作為農具的白口鐵。

鹽鐵,是展示一種態度。

並且這些物資也是胡人急缺的,可是真正出售可以再次熱加工的鋼,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銷售這些不能再次熱加工,也難以冷加工,頂多只能是重新鑄造的白口鐵,就成為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商品。

當然,白口鐵繼續往上煉,就可以成為鋼。可問題是草原大漠當中,沒有冶金的技術,而且這些白口鐵其實是斐潛在鍊鋼的過程當中,因為一些鐵礦石品質,或是技術未達標的原因,導致雜質難以剔除,始終無法煉成鋼鐵而產生出來的鑄鐵……

換句話說,即便是這些胡人拿到這些白口鐵,建設了什麼高爐去鍊鋼,也一樣是練不出來的。

同時,按照相關的貿易規定,在兵器方面,胡人要是真想要買,也是有的,但是這個價格麼,就相當感人了,會讓人聽到了就感動得手腳都會哆嗦的那種。

走私的問題,是避免不了的,但是當下辛毗才剛剛開始建立這個貿易秩序,暫時一段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什麼走私的……

畢竟現在這一塊的區域都是軍管地域,普通商人進來走私,怕是不知道怎麼死的。

烏戈和一部分投降的胡人充當了在其中的潤滑劑,使得雙方的摩擦不是那麼的生硬和乾澀,當然烏戈等胡人也從中賺取了一部分的差價利潤,就像是當年南匈奴和白石羌所做的事情一樣。

在整個的過程之中,信任並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來的,胡人對於漢人的貪婪也不是一天就能消滅的,但是當這些胡人踏進了設定好的貿易圈子之後,其實很多選項看著像是有,實際上麼……

在這些交易當中,起到一個重要的媒介作用的,便是錢幣。

驃騎錢幣。

憑藉著在漢代當下,幾乎是無法仿製的工藝技術,再加上官方的強力背書,使得驃騎錢幣具備了強大的優勢力量,就像是後世某一個階段的米元一樣,迅速的擊潰了一些不成型的經濟商品等價物。

『胡地苦寒,又無存糧,若有大雪,亦或瘟疫,皆可令胡人無以為食,狼狽不堪……如今大漢諸業蓬勃興旺,鹽、茶、鐵、絲、布,何物不豐?胡蠻何所能?』

辛毗緩緩的對著身後一幫的小吏說著。

畢竟辛毗也不可能天天坐鎮在邊境盯著和胡人之間的貿易,也需要普通的官吏進行官吏,所以必要的溝通,或者說是教導,還是非常重要的。

『故而,欲決北域之勝,人勝之,物勝之,地勝之……』

『人勝,不必多言,物勝,便於當前,而地勝之……則遴選可耕之地,以莊禾固之,不可耕作之處,便由其自牧……時日久也,大漠處處,皆盡漢土……』

辛毗看著身邊的小吏紛紛點頭,便是又補充道,『驃騎於北地陰山,教化胡民,語其語,文其文,衣其衣,可謂大教化之功也……故而持之以恆,以公待之,不日可化是也……』

『切記,教化之始,非仁義之言,乃利為先也……』

辛毗左右環視了一下,『此間若是有壞驃騎之大業,唯利是圖,不求長遠之輩……小心軍法森嚴,轅門懸首!』

眾小吏連聲稱是。

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一時半刻肯定是無法完成,說不得辛毗一個人都未必能做得完,但是至少要將開端做好,才能使得未來持續的道路順暢。

這將是北域都護府在一段時間之內的主要目標,對待反抗的胡人用以鐵血,對待投降的胡人施以懷柔,透過貿易推行教化,透過教化吞噬胡人存在的基礎,當大漠當中的這些胡人也跟南匈奴一樣,成為了有定居,有耕作,有放牧,有傭兵的附庸部落的時候,基本上來說只要不瞎搞,就可以維持一個非常長的穩定局面了……

又仔細問了一些小吏,關於某些問題的相應舉措,應對措施等等,確定這些小吏基本上可以算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後,辛毗才算是開始將邊境貿易的事項開始轉移到這些小吏受傷。

還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繼續處理,比如商隊轉運的事情,遷移民眾的事情,以及補充物資糧草的事情,都是需要辛毗這邊來進行調節安排。

這一切,都讓辛毗忙碌且快樂著。

商貿滲透和破壞的速度,雖然沒有戰刀快,但是殺人不見血……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也是殺人不見血的,便是瘟疫。

曹操大破昌豨之後,領軍進入了下邳,將下邳的郡兵私兵等等重新編隊,在下邳按兵不動,派出斥候四處查探,並沒有立刻就繼續向南進軍。

之前交戰的區域,無疑就是瘟疫的重災區,屠殺了大量民眾的地方,同樣也是如此,但不管怎麼說,瘟疫也是需要宿主的,人都死絕了,其傳染性也就自然消減了,就像是後世的自然免疫法一樣。

而且對於曹軍來說,還有一些軍事之外的事情要安排一下。

如今即將進入夏季,能補種的莊禾都補種上了,所幸的是下邳東海周邊,雖然說是之前有戰亂,但是都臨近水系,還可以給莊禾補充澆灌,至於秋收能夠有多少收成,那就是聽天由命,有多少算多少了。

在江東方面,瘟疫一起,因為事發突然,孫權想要速勝的希望完全破滅。曹操在下邳按兵不動,不肯輕易涉足瘟疫感染區域,而對於孫權來說,同樣也沒有辦法說待在瘟疫區裡面,也只能是往南略微的收縮一些。

雙方就像是兩隻鬥獸,謹慎的,審視的,積蓄著,等待下一次的搏殺……

江東軍雖然佔據了廣陵,但是當下廣陵基本上破敗得不成型,耕田什麼的盡數荒廢,莊禾就想都不用想了,繼續待著也就只能是消耗糧草,僵持之下,到底是要怎麼做,也就只能是看孫權的態度了。

孫權大軍中軍帳內。

孫權將最新遞送到他手中的情報撕扯得粉碎,壓抑不住的怒火,使得他臉上的肌肉都有些抽搐起來。

現在整個的江東在明裡或是暗裡談論一件事情,就是在拿孫權和他父親孫堅,他哥孫策做著比較,然後還比較得有鼻子有眼的,作為孫權留在江東的眼線,時不時的將一些這樣的情報送到孫權手中,也讓孫權不厭其煩之餘,頗為惱怒。

都死了這麼多年了,怎麼還在爹爹兄兄的就是不休?!

孫權的心裡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冒出一些陰暗的想法,心想也就是父親和兄長走得早了,若父親兄長當下不死,在面對江東這樣的局面,只怕未必做的就能比自己好到哪裡去!

自己非是才智不足,而是不逢其時啊……

憤怒之時,近侍護衛又來稟道:『主公,顧子嘆又再求見。』

孫權怒道:『今日不見!』

當下孫權他心中對顧家的怨恨,已經無以復加,簡直讓他難以抑制。當初孫權準備出軍北伐的時候,反對者就是顧氏。雖然之後孫權以頑強的姿態壓制了反對的聲音,但是孫權同樣知道,背後這些暗搓搓的事情之中,肯定也少不了顧氏的身影。

如今顧氏派人前來,無非就是想要勸說孫權撤軍。

確實,從某些方面來看,孫權當下和曹操僵持,並米有多少實際的好處,不如撤軍,但是問題是撤軍完了之後,孫權就能得到什麼?

別看孫權當下北伐氣勢洶洶,後面肯定跟著就是所謂一大堆悲天憫人計程車族子弟口中宣揚的『勞民傷財』,再加上孫權出來一趟,有什麼斬獲麼?

有,但是不能說。

畢竟背地裡面的交易要等到黑錢洗白了,才能展示在眾人面前,否則會引來麻煩。因此在當下這個時間上,孫權不僅是沒有什麼戰果,反倒是庇護周泰的戰敗而引來了非議。

這個時候撤軍,孫權一方面什麼都沒有得到,然後相反的,用腳丫子都能想到,孫權這邊一退,在江東那邊就會立刻取得了『南越平叛』的大勝,兩相對比之下,孫權的顏面就算是徹底被丟到了陰溝裡面了。

不願意就這麼陰溝裡洗的孫權,好不容易才促成了北伐,會甘心就這麼回去?

至少廣陵之處,是江東打下來了,多少算是北伐的戰果,只不過是屬於朱治的功勳,而現在曹操抵達下邳,多少要打一仗,而且這一戰不僅是在軍事層面上有意義,在另外一個方面上也很有意義。

現在顧氏派遣了顧徽前來,像是蒼蠅一樣,天天嗡嗡嗡的飛過來,動不動就求見,不斷的遊說,讓孫權十分的厭惡。

並且孫權感覺到,不知道是因為顧徽的言論,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江東軍對於繼續打下去都已經沒有什麼興致……

孫權明白,打不下去了。

可是,這是自己佈下的戰略,這時候退卻,那不是正證明了自己的愚蠢嗎?

周泰大敗,孫權明白周泰的失敗情有可原。雖然說周泰御下出了一些問題,跑了張餘導致軍情洩露,被滿寵強攻而敗,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責任的,但是責任不大……

謝贊大敗,孫權也明白謝讚的失敗也有客觀的原因。畢竟瘟疫這個事情,誰都扛不住。

可這兩個人的戰敗,確確實實在孫權臉上,左邊一耳光,右邊又是一耳光!

撤軍,確實是不錯的。

廣陵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收穫,也算是侵削了曹操的實力,孫權也知道不可能一口氣直接推到許縣去,糧草補給對於江東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而且這個負擔會隨著時間越來越越重。

可是真的已經到了打不下去的地步麼?

泰山軍內戰,已經展現出曹操對於其治下的統治並非是無懈可擊,也不是那種強大到了無法對抗的程度,所以現在趁著曹操和泰山軍之間的傷口還未完全癒合,再捅大一些,搞爛一點,難道不是江東應該做的麼?

這一戰,不僅是要破曹,更重要的是要破江東之局啊!

抽身在外,才有辦法說破江東的局面,若是在江東之中,身處其中,又談何什麼修正和治理?

孫權不由得在心中感慨萬分,為什麼江東就不能齊心協力呢?為什麼這些江東士族就不願意在孫氏的大旗之下奮力前行呢?為什麼呢?

眼下的局面……

『若是公瑾在此……』

孫權低聲嘀咕著,心中竟然有些後悔的情緒翻滾上來。若是周瑜當下在這裡,孫權就不必頭疼什麼軍事上的行動部署,操心什麼進攻計劃了罷!

周瑜定然可以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只是這些後悔的話,孫權也只能在自己的心裡流轉,終究難以對人言。

他是君主,是江東之主。

也是一個在父親,在兄長的威名籠罩之下的君主。

開疆擴土,勇冠三軍,這兩形容詞都和孫權沒啥關係……

正是因為如此,有些顏面,孫權更不能放下。

正在孫權有些為難,不知道應當如何舉措的時候,又有貼身護衛進來,呈上了一封書信,低頭稟報道:『主公,周都督來信!』

孫權如同一個即將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棵稻草,急急搶過,甚至都等不及檢驗火漆封口,便是立刻拆開。

可在孫權讀過周瑜的書信之後,臉色的顏色並未轉好,而是沉默不語,半晌之後便是怒拍了一下案几,將書信拍在了桌案之上,然後站起身,在中軍大帳當中打轉。

周瑜在書信當中的內容,並沒有什麼過錯,也沒有對於孫權當下有什麼諷刺,所言所論,都是江東戰局,都是軍事,都是面對當下怎麼做最好的建議和想法,林林總總一大堆,但是唯獨少了一條。

沒有給孫權一條讓他維護顏面,侵削江東士族的辦法!

甚至周瑜在書信當中,表達了以戰促和的策略,表示現在已經不怎麼好打了,不如以此為要挾,和曹操和談,一方面可以獲得當下的獲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孫權的職位……

畢竟現在孫權在朝堂方面上,只是一個雜號將軍,根本就不入流。所謂江東之主,所謂吳侯啥玩意的,都是自封的。

周瑜建議,天子劉協一直被曹操控制在手裡,必然想要獲取一定的外援,所以只要孫權表示一些態度,就肯定會被天子劉協所接納,至於將來的事情麼,自然是將來再說。

這些建議好不好?

很好。

非常好。

然而現在是什麼情況?

可惜周瑜的書信沒有在周泰和謝贊戰敗之前遞送過來!

現在轉頭去和談,已經不是勝戰而談,而是敗戰而求了!

敗戰之下,即便是找到了天子,又能得到什麼?

而且這樣做,然天下人怎麼看?哦,一看打不贏了,就立刻找天子要求和?天下人,尤其是江東那幫傢伙,會不會又是大說特說,將孫權的顏面踩踏到腳下?!

這是孫權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雖然說周瑜的這一封書信,確實是在謀國,但絲毫沒有顧及他這個君主的顏面,這如何能夠接受?

憤怒之後,孫權又重新坐了下來,拿起周瑜的書信再次讀了一遍,心中猛然想到了什麼,忍不住仰頭一笑。

周瑜的信,提醒了他。

自己撤軍,如果不是因為打不下去了?

如果是天子認為孫權值得信任,不願意看見孫權和曹操相爭,讓他和曹操休戰呢?

那麼到時候,就不是他打不過曹操,而是作為一地諸侯,要尊重天子,所以才退兵的。

同樣是退兵,卻是完全不同的含義。

天子劉協當下雖然是什麼狀況,眾人心中都清楚,天子已經沒有號令諸侯的力量了,當董卓進京之後,天子就已經只是一個工具了,誰拿著便是變成誰需要的樣子,但是不管怎麼說,至少在明面上劉協還是大漢天子,還有至高無上的權柄!

所以這個工具,曹操能用,為什麼孫權就不能拿來用上一用?

昔日袁紹和公孫瓚相爭,不也是天子出具了休戰詔書麼?

到時候,自己既可以光明正大的退兵,又可以保全自己的顏面,使得天下人都說他尊重天子,有忠臣之名,博得江北士族子弟的好感,使得他們入江東求仕。

這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

可是當下問題是,怎樣才能繞過曹操在下邳的陣列,通達到天子劉協之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尋龍記

東車君

穿成鑲邊女配的她們

鹿野修哉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濯濯韶華

民國諜影,只有我能聽見心聲

濁酒醉餘生

世子風流

孤舟獨萍

我都當贅婿了,還要什麼臉

不吃蘋果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