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本歸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西楚復國(二),在霹靂中游諸天,沭本歸源,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北境涼莽鏖戰之際,西楚故地廣陵道,以姜姒這位西楚公主為首領,正式復國。
離陽派往廣陵道的節度使,也就是昔日的西楚老太師孫希濟,冷眼旁觀離陽朝堂二十年,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西楚復國,打出了恢復中原正統的旗號,在西楚故地可謂是一呼百應。
當年西楚滅國,連史家都認為“過不在皇帝臣子百姓”,西楚的覆滅,更被無數士子痛心疾首視為“神州陸沉”。
當初,為防止一方勢力獨大,張鉅鹿一手造就“南人北上為臣,北人南下為將”的局面,雖說此舉把江南和北地兩個豪閥集團都與各自本地割裂開來。
而那批北方將領自到了廣陵道之後。自恃於國有功。
加上朝廷帶頭壓榨的這膏腴之地,動起手來受自然是毫無顧忌。
結果是,這些人在西楚各地一直可持續性地竭澤而漁。
十幾年下來,沒有實權的他們,唯一能幹的就是輪流坐莊輪流搜刮。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情況如何,可想而知。
此回西楚復國,除了一路勢如破竹般,在內應的幫助下,與廣陵道內一路攻城拔寨之外,還分兵突襲了廣陵道與南京畿之間的厭蛟湖。
此地乃是離陽一統天下後的人工湖,據說是用以鎮壓西楚遺留龍氣。
湖中有島,島上建有庫房,四周重兵把守,專門庫藏王朝各州每隔五年一造的黃冊,記載了離陽各地的戶口、耕地和賦役情況。但世人不知除了京城戶部主管的黃冊之外,還有一樣更隱晦的檔桉,除了當朝首輔,別說各部衙門,甚至連中書省門下省的兩位主官都無法提閱,那就是各地軍隊的冊籍。
這一切源於先帝當年下令編制《諸部司職掌》時,既要提出天下耕地的準確數目,又要保住軍事機密,於是就取了一個折中辦法,把屯田黃冊分別掛到眾多部司和州郡下,廣陵道本就是天下糧倉,如今,這些關鍵情報落入了西楚手中。
離陽朝按照計劃,除了命令廣陵道內及附近的藩王出外,共分三路,一路由老將兵部侍郎盧象升率軍坐鎮佑露關。
另一路,由楊慎杏率四萬薊南精銳老卒陳兵於西豫地帶,帶著那幫早已等待多時的勳貴世家子弟,想要趁這個機會立下軍功,為以後進入朝堂作準備。
最後一路,由閻震春率領騎軍三萬多人,由東豫平原進攻。那裡地勢坦闊,無險可據,正是最適合騎軍賓士之地。
若非閻震春與京城王貴門第極少來往,其實更多人是想投身閻老將軍麾下,以便更早和更多撈取軍功。
這次西楚復國看似聲勢浩大,但在離陽朝堂內的大多數人眼中,不過是西楚餘孽的沉渣泛起。
不是能不能滅西楚,而是什麼時候滅西楚的問題。
若離陽真得使出全力,彈指之間,便可滅掉西楚。
但真等到離陽再滅西楚,那時候步兵哪裡有騎在馬背上的騎軍走得快。
遙想當年那個春秋諸國之首的大楚,除了有兵聖葉白夔這根定海神針外,更是擁有無數良將,有著步卒戰力巔峰的十二萬大戟士,還有靠無數黃金白銀餵養出來的龐大騎軍,輕騎重騎都堪稱無敵。
但這些,都隨著那一戰而煙消雲散。
現在復國後的西楚,檯面上的實力,主要來自負責駐守西楚舊京城的兩萬“叛軍”,還有各軍鎮各關隘累計的八萬人馬,以及那些埋藏在各處的流民匪寇,大概有三萬人。
加上這些部隊為了在離陽兵馬到來之前,儘快開啟局面,四處分兵,顯得十分的分散。
到處都是顯而易見地破綻。
光憑這些在朝堂眾大臣們眼中的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是帶甲百萬的離陽對手。
更何況,還有新晉兵部尚書,趙篆親封的兵聖陳芝豹在後壓陣。
一旦戰況不利,正是陳芝豹這口離陽新刀建功立業之時。
戰爭初時,離陽安國將軍楊慎杏輕兵冒進,不待命令,就率領四萬薊南精銳老卒,孤軍深入。
西豫多山地,眾多河流。
本不該輕兵冒進,對於楊慎杏這名帶兵多年,經驗豐富的老將而言,不該如此行事。
無奈這位經歷過春秋國戰的老將身後,非是自己一個人。
他這些能夠在離陽朝混的順風順水,離不開身後王公貴族的支援。
四萬步卒全額滿員,補給充足,也多虧了他們在朝中運作,才能讓薊南老卒在全國減兵的情況下,未遭到削減。
此次為了讓楊慎杏能夠聽話,朝廷的那幫人可是撥給了他五千戰馬,還有各大王公貴族所攜的三千精兵。
如今,輪到自己要回報他們了,一旦自己違逆,下場可想而知。
在那幫王公貴族子弟的逼迫,楊慎杏不得不出兵。
加上曹長卿已死,西楚現在能拿得出手的,也不過裴弘治,周松和朱寅良三人。
而這三名老將,正在廣陵北線與廣陵王趙毅對峙。
只要搶下頭功,能夠給京城的那幫人交代了。
縱使西楚方面有人膽敢派兵攔截,也無法抵擋這佔據優勢的大軍。
而相較於楊慎杏的樂觀心態,身為主帥的盧象升則是心事重重,西楚真正的主力現在何方,一直未能探查清楚。
本來應該能在此戰起作用的趙勾,在經過朱魍與拂水齋的聯番打擊,骨幹精銳盡失。
就連其領導者半舌謀士?元本溪都因雁王佈局,身死於鐵門關外。
無掌舵人,再加上舊皇駕崩,新皇登基,北莽南下這一系列大事發生。
縱使趙篆有心想要重建趙勾,也在一眾朝臣的反對下,不了了之。
無了趙勾情報的支援,即使盧象升有心探查,也無濟於事。
他曾派出四十個探子去探查,但不出三天,就死了二十多個,剩下的十餘名探子,則是叛變投入西楚。
現在整個前線,都屬於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盧象升可不認為曹長卿在死前,沒有留下後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