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陳總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姥姥,犁漢,請叫我陳總長,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功勳既畢,眾將滿載而歸。
而張衝則獨自回到書房整理最近匯來的情報。
得益於飛軍外軍探諜系統對京畿之間力量的傾斜,張衝對兩京之間的戰事有了更多的瞭解。
張衝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兩京之爭的關注,他知道自己必定要在兩京之爭結束前就拿下河北,不然以現在的泰山軍是完全擋不住漢室後續的反攻的。
而最新的情報顯示,在泰山軍北伐之際,第二次兩京之戰也激戰正酣。
張衝將第一次洛陽軍在關外之戰和後續在河東之戰統稱為第一次兩京之戰。隨著袁紹帶著殘兵返回孟津,河東太守董卓正式加入西京陣營,兩京之間的實力再一次平衡。
經過一系列排程,又在一批南陽兵的入洛後,洛陽方面再一次做好了西攻的打算。
而南陽方面的黃巾軍在張曼成暴死後,其勢力在南陽大族和荊州刺史徐璆的共同絞殺下,終於失敗。
趙弘自覺自己是豪強子弟,覺得可以為本地勳貴們所容,但孰不知這些勳貴根本容不下十萬黃巾睡在側榻。
在一次有預謀的襲擊中,趙弘在酒後被陣斬,黃巾餘部推舉韓忠為帥,開始與本地南陽勳貴們繼續鬥爭。
但南陽這地方太特殊了。作為人口數百萬的帝鄉,境內勳貴之家遍佈四野。樊、陰、鄧、吳、岑、李、卓、朱。這些哪個不是從光武就是勳貴了,到現在哪家徒附不是百千計?
在這些大族的同氣連聲下,以韓忠為首的南陽黃巾屢次大敗,最後無奈出降。但南陽太守秦頡壓根不敢留這一支有血仇的降兵在境內,不顧荊州刺史徐璆反對,執意殺了韓忠。
本待投降的南陽黃巾軍再一次四散而逃。只是數次主力大戰失敗後,這些南陽黃巾只能分散到了南陽各地,有些甚至跑到了伏牛山落草。
南陽黃巾成了草寇,南陽方面的軍力得到了釋放。南陽太守秦頡和荊州刺史徐璆一個是荊州南郡人,一個是徐州廣陵人,皆是汝潁士族的外圍。
所以這一次兩京之爭,他們皆站在了洛陽這邊。其理由除了同出自關東士族要同氣連枝外,更多的考慮還是,他們覺得虛君一事正符合他們儒家對天下治理的理想。
劉氏子就做皇帝吧,但這天下的宰割就交給我們這些有道德情操計程車大夫吧。
第一次兩京之戰他們沒來得及參加,但這第二次兩京之戰,他們荊州人不能錯過。
於是,南陽太守秦頡令樊郃、朱典、文聘領著三千南陽精兵入洛,參與後續戰事。
樊郃是南陽樊氏一脈,也是現在的樊侯。而朱典出自光武時期建義大將軍朱佑,是南陽勳貴一系中近年來最出類拔萃的。而文聘則是從這平定黃巾中展露出的新生代鬥將。
總之這一次北上的南陽兵,老中青皆有代表,兵也是浴血沙場的悍兵,著實提高了不少洛陽方面的實力。
不過相比於這三千南陽兵,整個荊州的加入東京陣營更大的意義是糧秣的打通。從荊州腹地發來的錢糧稅收源源不斷地從漢江北上入洛。
使得關東方面再一次積攢起了此次西征的物資儲備。
之後,就在南陽兵入洛後的三週,在劉辯親自參加的出征大會上,關東朝庭處決了之前一批俘虜的關西吏士,正式誓師出征。
這一次他們吸取了第一次諸將群龍無首的教訓,再一次啟用雪藏的皇甫嵩,表其為西面征討大將軍,全權負責此次戰事。
而皇甫嵩也頂盔摜甲,一身戎裝,先是騎馬入了宮,之後又準其詔書不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爾後,由大司徒袁隗親自唱詔,封皇甫嵩為槐裡侯,食八千戶,可為人臣之巔。
可以說,這一次洛陽方面在皇甫嵩身上也是下足了血。
而皇甫嵩也不負眾望,出征未幾,便一舉拿下函谷關外的谷城後,隨後直接洗劫了這座城。
下令洗城的正是皇甫嵩,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振了河南漢軍的軍氣,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皇甫嵩藉此向關東關西兩方表明他的決心,也就是他與關西勢不兩立。
總之這一次出征,有皇甫嵩這位大帥名宿排程著,東京漢軍顯示出了它應有的戰力水平。
此後壓力就給到了關西這方面。
關西這邊在得知皇甫嵩是此次的西征統帥後,急詔河東太守董卓南下,遍數關西諸多大帥,也只有董卓能與皇甫嵩臨陣決機了。
而董卓得詔後,先以詔書名義奪了停駐在河東的幷州諸路援軍的兵權,稍加整頓後,便領精兵一萬二,號四萬南下大河,加入到了函谷關之外的戰事。
與此同時,劉宏也將已經組建訓練三個月的西園五十四部的天子親軍,輪番派到了函谷關前線,充實楊彪的實力。
所以當董卓領兵南下後,東西兩京之間的第二次大戰正式爆發。
此次,洛陽方面一共有戰兵五萬,馬兵四千。關西稍弱,有兵三萬二,馬兵八千。如果按騎兵優勢來算,兩邊也算勢均力敵。
很顯然,這一次兩面都做了一錘定音的決心,都將自己的壓箱底實力拿了出來。
但形勢對關西來說,並不樂觀。
一個是內部磨合上。
關西軍這一次的四萬馬步兵中,只幷州兵就有一萬二,其中騎兵就佔了四千。這些人的軍紀非常堪憂,時常因為小事毆打鞭撻友軍。甚至還有部分秦胡義從為了冒認首級功,直接屠了幾個里社。
這件事讓函谷關的統帥楊彪知道了。楊彪急令董卓交出兇手,並按軍法從事。而董卓桀驁到直接對楊彪不予理會。
更丟人的是,楊彪面對董卓這番舉動,竟然真的就偃旗息鼓了。
而這也透出關西軍的第二個大問題,那就是統帥不明。
這一次關西軍的統帥劉宏竟然沒有確認。他只是將西園軍補充給了楊彪,但楊彪卻對董卓沒有排程權,這就造成了將帥不和的系統矛盾。
除了以上這些,楊彪軍也在軍心士氣上有大的漏洞,在第一次兩京之戰中,他率兵出關大戰,大敗。雖然後面他弄了個平賊策將功贖罪,但依然不能改變他手下的兵在面對關東軍時,要矮一截。
楊彪也知道這些,不然他能讓董卓囂張跋扈到這?說到底,兵就是將帥膽。兵不硬,將帥的腰也直不了。
所以這一次楊彪決定以守代攻,選擇在函谷關外的谷水,建立防禦,依靠谷水河防,抵禦關東軍。
於是,在承天元年的三月八日,關東軍正式對楊彪大軍發動了攻擊。
在三月八日晨,由長水校尉趙融和橫野校尉張超組成的關東軍突襲隊,想趁著關西軍懈怠試圖拿下谷水橋。
但此次襲擊未果,橫野校尉張超當場陣亡,此戰主將長水校尉趙融也受了箭傷。
原先的情報是,關西軍在這處橋渡佈置了兩千人的營頭。而趙融和張超手上一共有兵四千,以突襲打不備,一打一個準。
但當趙融殺進去的時候,才知道這是一個陷阱,裡面哪裡是兩千敵軍的規模,只獨立的營旗,他就看了六面。
當時他就知道,自己等人必然被人出賣了。
於是,趙融當機立斷撤退,但即便是這樣,張超還是死在了這裡。
這個來自河北大族的張超,本應該留在家鄉保衛族人,但因為曹操等人兵變被奪權,隨後一路裹挾來到了京畿。
這一次出
兵,還是這張超被奪兵後的第一次,就這第一次,然後就死在了這裡。
當滿臉陰鷙的趙融狼狽撤出的時候,就看到後面本兵的援軍竟然來了。
看著兵強馬壯的本兵這麼快就殺了過來,趙融哪還有不懂?他這是被皇甫嵩當成了槍了。
見周遭死傷的弟兄們,趙融氣得將兜鍪砸在了地上,大罵一聲:
「皇甫嵩,***你姥姥。」
谷水津橋大砦的關西兵完全沒料到敵方的援軍竟然來得這麼快,這麼猛。
他們得到的軍令是,本日凌晨會有大致四千人數量的敵軍襲擊軍砦,然後他們以逸待勞,甕中捉鱉就行。
但誰知道,人家明顯是吊他們的魚,剛那只是魚餌。
由於雙方軍力的巨大不對等,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關西設定在谷水津橋的大砦正式失守。
而張衝在看這條情報的時候,眉頭一皺。
倒不是他對這情報有疑惑,而是這個情報中出現了一個人,準確來說是兩個人。
情報上顯示,此時奪橋之戰,關東軍能成功拿下谷水橋,最大的功勞是一位叫劉備的小將,他帶著一個叫張飛的勇士,領一支精銳人馬從谷水上游三里多的地方泅渡過河,然後迂迴到了谷水津橋大砦的後方。
直到關東軍主力急攻大砦的兩個時辰的時候,一直潛伏的劉備帶著張飛從後方攻砦,而當時在後砦指揮排程的關西大將趙昂,為了指揮方便,剛巧脫掉了護喉甲冑。
而衝殺在最前的張飛看到這個機會,抽身一箭就正中趙昂的喉嚨。
趙昂的戰死,直接使得關西兵大敗。之後,關東兵乘機掩殺,終於破了這座函谷關外最重要的要隘。
張衝沒想到會在這份情報中看到劉備和張飛。
他之前從牽招那裡知道劉備和張飛是參加過之前的幽州突騎的,還和他在滎陽之戰照面過。
但後來張衝就再沒有聽過這兩人的訊息,沒成想這兩人竟然跑到了京畿去了。還在這一次大戰中,奪得了這麼重要的軍功。
想到這裡,張衝不禁感慨劉備這樣的人傑和張飛這樣的萬人敵,果然是到哪裡都能發光發亮。
要知道他倆都是河北邊人,能從滿是河南人中混出頭,是得多不容易。
張衝的感慨確實沒錯,但他有一點疏忽了,那就是劉備在此戰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封賞。
因為河南諸將覺得劉備竟然敢在總攻後的兩個時辰才開始在後營發動襲擊,這分明是拿他們河南諸將當墊腳石啊,這能忍?
所以這一次劉備算是犯了眾怒了,不是曹操遮護,他可真就難了。
此外,還有一個張衝不知道的變化。
那就是趙昂的死不是什麼小事,它反應著一個大變化,那就是東西間的鬥爭越發殘酷了。
因為趙昂的身份是有說道的,其家雖然是天水豪強,但實際上和關東的聯絡是比較緊密的。
比如之前偷襲攻砦的趙融就是他們家族的,論輩分是他趙昂的族叔呢。不然你以為怎麼偏就張超戰死了,他趙融能活著回去?
不僅如此,趙昂的另一個族叔趙壹還是袁氏的門生,算是袁氏門生中非常核心的存在。
也因為這些,天水趙氏一直算是關西諸豪強中的騎牆派了。
這一次情報也是這樣來的。
趙昂從關東那邊得到情報,說送一份軍功給他,讓他準備好。
趙昂當然不意外這些,他們兩邊總有一些人是不受大夥喜歡的,往往這時候就需要借對手之手幫他們處理。
這種情況在東西之間屢見不鮮,說到底,就是關東關西的聯絡太緊密了,打斷
骨頭連著筋。
所以趙昂得到情報後就佈置了兵力。
但誰知道,姥姥的,對面竟然在騙他,竟然是釣他魚。
這一次,趙昂因為自己的天真戰死了,但他的死卻有了一種非常大的變化。
那就是東西之間原先那種稍微還溫情脈脈的鬥爭直接激烈化了。
關西方面心裡都知道,連溫和派的趙昂都死了,那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隨著谷水橋的失守,在三月八日夜,五萬四千多關東軍渡過谷水,但因為輜重龐大的緣故,大部分的輜重都留在了谷水東岸。
而這些,皇甫嵩並不知情。
他於三月九日晨,率軍抵達了函谷關外的一處亭舍。
這處亭舍也叫東谷亭,距離函谷關僅三里不到。
因為函谷關開閉都是有時間規定的,一般趕不及入關的商旅都會借住在東谷亭,好方便第二日入關。
而現在,這處小小的東谷亭,將爆發第二次兩京之間的大決戰,也為東谷之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