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十月初十,長生仙劫,一米桃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天尊緩緩離去,沒有多言其他,只是背影有些落寞、孤獨還有幾分說不清的蒼涼。
沈朝歌和百里清照共同看著那襲白衣的離去。
百里清照捂著腹部,喃喃道:“真不愧是大天尊沈燼,只憑這番言語都不禁讓人神往,可遑論那舉國唯一的盛世容顏。”
“好似每次見到,都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但又怕自己的平凡汙濁了美好,真是無法言說的魅力。”
沈朝歌白了一眼,長胸脯不長腦子的女人。蹲下身子,低聲說道:“要不,我先送你回懸燈宗?”
百里清照訝異:“你要去追那大天尊?”
“我追他做甚,敦煌城距離隱龍鎮已經不遠了,一日的腳程。”
百里清照不解:“回隱龍鎮幹嘛?”
百里清照忽然想起當年沈先生的交代,反應過來:“黑龍?”
但一想,不對啊,不是還有必需的材料還沒收齊麼。
沈朝歌站起身來,思緒萬千。
“後天是十月初十了,是我孃的忌日。”
百里清照忍著疼痛,緩緩起身,拉住沈朝歌的手,輕聲安慰:“我陪你同去。”
沈朝歌沒有拒絕,只是輕輕握住了白衣女子的手。
百里清照忽然覺得眼前的少年同那大天尊一樣,容貌有五分相似,身材更是七分相當,就連那落寞的身形都有九分神似。
一個大膽的想法從百里清照心中產生。
由於騎乘白鶴無法安心養傷,三人在小鎮上僱傭了一輛馬車,同時也買了一些黃紙等祭奠用品。
百里清照付的錢。
馬車上,沈朝歌取出銀針,為百里清照治傷。
期間自然有著幾分旖旎,李蘇清用小手死死的扣住沈朝歌的眼睛。
小嘴嘟囔:“不許看,不許看。”
沈朝歌無奈:“我是那種人麼?”
一大一小同時冷笑一聲。
當下沈朝歌自然沒有心情同她們玩鬧,撥動傾斜一半的命燈,又從八尺鏡拿出幾株草藥,用真氣搗碎。
李蘇清用白布幫著百里清照包紮傷口。
這之後,沈朝歌再無言語,盤膝而坐,靜靜恢復真氣。
路程不遠,隔了一天,沈朝歌三人便是來到隱龍鎮。
沒有故地重遊的心思,沈朝歌直奔後山。
李蘇清天真的問道:“為何不騰空而去,那不是更快麼?”
百里清照急忙拉住小姑娘,小心的解釋:“祭奠親人,都是要從山腳走向墳塋,無論山有多高,這代表的心誠。”
百里清照勾起回憶,輕輕的說到:“登山的這段路,腦海中會回想起很多很多畫面,都是曾經的點點滴滴。”
山腰處,五棵松柏圍立,向南留出一道口子。
裡面只有一個孤獨的小墳包。
祭碑上只寫著寥寥四個字:向南之墓。
沈朝歌讓兩名女子在墳塋下方等候,自己獨自走上前去。
小心翼翼的踩著墳包周圍的泥土,耐心的將雜草拔掉,而後又輕輕將墳包南側的幾塊石磚扶正。
似乎還不滿意,沈朝歌扛起鐵鍬,將墳頭的老土歸置一番,露出略有尖尖的端頭。
繼續取出黃紙,還有一隻木笛。
用木棍在墳頭周圍畫了一個圈,仍然是留出南方缺口。
沈朝歌用真氣點燃黃紙,撒出去幾張打發攔路小鬼。
雙膝跪地,重重磕頭。
口中呢喃:“娘,兒子來了。”
這簡簡單單的五個字之後,布衣少年已經淚眼婆娑。
“我自小就沒見過您,聽二叔說,您不喜喧鬧,唯愛獨處,傍水而活。不喜音律,唯愛笛聲,聽曲入眠。”
沈朝歌哭著笑:“您看,今天我又帶來的木笛,我吹給您聽。”
一曲肝腸斷,少年非少年。
待吹完笛子,沈朝歌將木笛也丟入火中,讓它陪著您吧。
沈朝歌站起身,又蹲坐在地上,似乎要述說些什麼。
“娘啊,兒子雖然沒見過您,但您一定長的很美,天底下所有青山加在一起都不及的那種,要不然您的兒子怎麼這般俊俏呢。”
“娘啊,要是您還在世,我應該帶您飛到天上去,看盡那天水一線的壯闊雲海,瞧遍山川五湖的錦繡風采。”
“娘啊,您放心,兒子都很好,這些日子遇到了很多人,他們都對我很好。”
“娘啊,您一定希望兒子每天高興,我過的真的很好,陽陽能夠作證。”
“娘啊,每次來到這我總感覺很生氣,當然不是跟您生氣,其實我也不知道該跟誰生氣,是那賊老天?還是那薄情寡義的爹?還是一些我不知道的隱秘,但兒子就是很生氣,生氣讓你我不能相見。”
“娘啊……”
沈朝歌越說聲音越小,這個從未謀面的女人,賦予了他生命,可他走的太著急,都不給兒子機會,看她一眼。
布衣少年掩面而泣,脆弱的像一張宣紙。
百里清照和李蘇清遠遠的看著,悲傷的情緒同樣無形傳遞,二人皆是眼角溼潤。
百里清照看過陽光燦爛的稚嫩笑臉,見過拔劍四顧的一往無前,撫過恩怨分明的咫尺刀尖,唯獨沒見過眼前這般脆弱的布衣少年。
猶豫了一下,遠遠的,沉沉地癱坐在地上,心中心酸上湧:
那種感覺好像又來了,又難過又難說又難忘。
放棄很可惜,有些事有些人堅持好像也沒有任何意義。
以後隔著三千梨樹,六百湘水,縱然不得相擁,我始終記得,當初見你的第一面。
即便相識不如意,相遇已是上上籤。
百里清照再也無法控制情緒,悲傷的親情糅合自己的沒有結果的一廂情願,啜泣不止。
李蘇清像個大人一樣,取出手帕替師姐擦去眼角的晶瑩。
同百里清照一起,蹲坐在地上,雙手繞著雙膝。
“我也想我爹孃了。”
山腳處,一位頭戴笙簫面具,身長九尺有二的男子,身著白衣縞素。
緩緩走向山頭,他的腳步很慢,好似每走一步都是一個曾經的畫面。
每個畫面中都有一個模糊的女子,在那記憶深處閃爍、微笑、招手。
眼看山河壯闊,身處人間煙火,無一是你,又好像無一不是你。
思念如馬,自別離,未停蹄。
待至山腰,大天尊拿出別於腰間的魔笛,緩緩摘下面具,輕輕吹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