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十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勸降,元朝奇葩九十年,高十翼,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宋雖然經濟文化燦爛,但是重文抑武的治國理念讓其外強中乾,在這叢林法則赤裸裸的世界,你總不能想著用嘴去戰鬥吧,因此悲催的命運自靖康之恥之後一直常伴這個王朝左右,在1279年,隨著崖山戰役的結束,南宋垂死掙扎不下去了,徹底被掃進歷史塵埃——

崖山戰役的前一年,1278年12月20日,文天祥兵敗廣東海豐五坡嶺,自此開始了他漫長的的囚徒生涯,至1283年1月9日被殺。(所謂名家頌美德,筆墨贊英雄,對於這樣的民族英雄,值得我們長記以致敬。)

文天祥,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雖然家境寬裕,但是此時的南宋朝政腐朽,內有奸佞外有強敵,可謂是風雨飄搖一破船。

文天祥豐厚的家世,為他進學提供了可能,他少有才名,18歲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即中選吉州貢士,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勸諫皇帝要遠小人、親賢臣,如此等等,就是勸皇帝老兄要做個好皇帝,不過當時的皇帝老兄是趙昀,雖然沒聽從文天祥的意見,不過還是給了他個狀元。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奇葩事呢?這要從宋理宗趙昀這位仁兄的經歷說起,有一說一,這位老兄還是比較有追求的,從聯蒙滅金這件事上就可看出他的志向不一般,只是這位老兄意志力有點欠缺。在聯蒙滅金的同年出兵北伐,意圖收復三京,結果事情不但沒幹成,還給元朝留下了自毀盟約的口實(具體該怨誰,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自古大抵如此),接著就發生了宋元之間四十多年攻滅戰。這事之後宋理宗就在醉生夢死中過著荒淫無道的幸福日子(這和當今多少兄弟們何其像啊),不過這哥們雖墮落,但不傻,也知道該給子孫留下點什麼遺產,文天祥這個狀元除卻自身才華之外,我想應該就是這麼來的。這個職工能力不錯,我喜歡,留給我兒子,趙昀是個好父親。

不過也合著該文天祥倒黴,成了狀元當了官,就遇到了歷史上個別少數卻極為有名的大奸臣賈似道、賈大爺,用現在話講,這位爺就是對面派來的好隊友,在和元朝的戰爭中幾乎沒贏過,在排斥異己方面又不遺餘力,毫不利人、專門利己講的就是他這種,1275年賈似道亡,不過這個時候南宋國運也差不多了。

坐在囚車之中的文天祥回想往日種種,心中也是五味雜陳,自己也算是少年得志,自從步入官場就開始為宋王朝奔走、吶喊,為了挽狂瀾於既倒,自己一階文弱書生親自披掛上陣,廝殺數十載,母親、兒女都死在了軍中,被俘之時自己也曾服下冰片,想以死全了自己的忠君大義,結果被元軍發現的及時,救了回來。

一勸

勸降,這是勝利者才有的特權,文天祥作為宋末三傑,影響之大元朝也為之眼紅,因此開始採取各種套路,想要勸降他為己用。

俘虜文天祥的是元軍千戶王惟義,此時他正拿著一封信站在關文天祥的牢房前:“都元帥親筆信。”

所謂的都元帥,就是宋之降臣,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其先祖是北宋人,後屬金,再後來就成了元朝人),他被元朝授予攻滅南宋之權,和文天祥是老相識(長期敵對作戰)。

文天祥冷漠的看了一眼王惟義,並未有什麼動作,王惟義命令看守的衛士開啟牢門,親自將信塞給文天祥。

張弘範的信意思很明白,宋朝不行了,像我一樣,換個老闆吧,一樣吃香喝辣,文天祥拒絕。

二勸

見文天祥不肯配合,張弘範又生一計,第二年元月,他把南宋殘餘勢力趕到了崖山這麼一個小地方,同時讓人把文天祥裝上船,送到崖山前線。

在崖山前線,張弘範熱情接待了文天祥,並要他給宋軍主將張世傑寫一封勸降信,文天祥說:“我不能救父母,乃教人背父母,可乎?”最後寫了《過零丁洋》一詩,交給張弘範,算是答覆,張弘範看罷,笑了笑便不再逼他。

在崖山,文天祥親眼目睹陸秀夫負主投海,張世傑被颱風惡浪吞沒,悲痛欲絕之際,也想跳水自盡,但是元軍看得緊未能如願,此時,張弘範再次勸降說:“國亡矣,忠孝之事盡矣,正使殺身為忠孝,誰復書之?丞相其改心易慮,以事大宋者事大元,大元賢相,非丞相而誰?”

文天祥答:“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貳其心乎?殷之亡也,夷、齊不食周粟,亦自盡其義耳,未聞以存亡易心也。”

第二次勸降再次失敗,不過張弘範出於對文天祥的敬重,上書忽必烈,為他求情,忽必烈感嘆說:“誰家都不缺少忠臣啊。”下令讓張弘範善待文天祥,並命令將文天祥押往大都,自此,文天祥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顛沛之路,下一個目標,元大都。

四月,文天祥離開廣州,六月過吉州、隆興到達建康,在建康停留了兩個多月,八月從建康東陽登船,經淮安、徐州、濟寧、鄆州、保州、涿州,十月到達大都。這期間文天祥激過將、絕過食、跳過海,一心求死而不可得。

再勸

在大都,文天祥迎來了最豪華的勸降團隊,先是禮部尚書留夢炎(宋降臣),後是宋恭帝趙顯,再是平章政事阿合馬,又是宰相孛羅,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這時候元朝的朝臣不少都覺得勸降無望,主張殺掉文天祥,這時候因病回到大都的張弘範再次上書為文天祥說情,希望皇帝不要輕易殺害文天祥,這正合忽必烈的心意,忽必烈也不想殺文天祥,文天祥很符合他所提倡的節臣標準。

就這樣,文天祥又在監獄裡度過了三年。這個時代的監獄絕對不比後世,髒、亂、差、黑絕對是準確描述,換做一般人早就熬不住了,但是咱們的英雄文天祥註定不是一般人。

身陷囹圄期間,文天祥編成了《指南錄》、《指南後錄》、《集杜詩》等,來反映南宋滅亡的經過、自己和戰友的抗元鬥爭,揭露投降主義者賣國求榮的醜行,表現自己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懷,被稱之為史詩。正氣歌也是在這期間寫出來的。

見文天祥在監獄裡始終忠貞不屈,最後忽必烈決定親自出馬勸降,同時也要為此事做個了斷,因為朝堂之上殺文天祥的呼聲太高,而文天祥也沒有投降的意思。又因為南方一直不穩定,有傳言南宋遺民想要救文天祥出獄。

文天祥被帶進皇宮,面對忽必烈,依然不卑不亢,不肯下跪,只以長揖作答禮,對此忽必烈不以為悖。

勸降的流程也很簡單,忽必烈說:“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意思就是說,你文天祥如果能像效命南宋一樣效命於我,我就讓你做宰相(元朝宰相不止一個)。

文天祥不為所動,回答說:“我為宋狀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

忽必烈仍不甘心,再次勸說道:“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

文天祥回答得斬釘截鐵:“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忽必烈再也無話可說,至此談話結束,勸降大業以失敗告終。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殺於元大都。

從忽必烈對文天祥長達四年的勸降可以看出,作為大元開國皇帝,對人才的渴望和重視,同時也反映出他的開明和大度(這種性格對元朝的政治制度影響深刻)。

在這裡我們用另一位民族英雄于謙的評價,向文天祥致敬: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臥小閣,困於羈繫。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北出馬詭聞錄

好吃的大米飯

懷上渣男死對頭的娃後,我殺瘋了

望岫息心

塔寨:屢獻毒計,東叔勸我守法!

天下第以

京都羽翼的榮光

月華禮吻

回春朝:這該死的婦道守不住了

望雲際

和影帝分手後我藏起孕肚獨美了

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