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軍!呂珍揭秘太子!,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早餐羊奶,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

雞籠嶼新軍大營。

朱棣、徐輝祖、徐妙雲一群人抵達大營。

五千人大營十分大。

海灣內河堤後方,最平整,佔地足足兩百畝土地,全被規劃成步軍大營。

俞靖和沈至騎馬跟隨在後,走入大營,隨意掃了眼,就止不住眼紅,小聲嘀咕:“該死的蔣胖子,每次來步軍大營,我都想刀了他!”

步軍是譚淵、張武等人管轄。

他很懷疑,蔣胖子就是因先認識老譚等人,關係好,才特批了兩百畝大營。

要不然,在這四海之上,他們海軍才是真正的主力,為什麼,海軍弄個造船廠,蔣胖子卻只給一百畝?

沈至哭笑不得,“老俞,你這可就沒良心了。”

步軍用地不在海岸邊,是海岸後面,這裡的開闊地雖然也少,但不缺這兩百畝。

而且,燕王的私兵兩萬人員。

這還只是現在。

等燕王徹底出走大明後,發展多少軍隊,就不必顧慮大明的感受了。

這處兵營,也會成為燕王步軍的訓練基地。

現在留足足夠使用的土地,很正常。

造船廠在海岸邊。

優質的地段,還要留出來,分配給商行。

而且海軍也不止造船廠,戰船不要停靠了?

海灣處,最好的一塊深水港,就單獨劃給了海軍。

殿下沒提,蔣進忠已經為俞靖考慮好了,為實現商船和戰船分離,將來還要給海軍建設單獨的水寨。

確保敵人無法利用商船,襲擊海灣內的海軍戰船。

老蔣這一年,為了王爺在東番的基業,兩百斤的胖子,都生生累掉了幾十斤,他看著都感慨。

這和他們沈家打聽到的蔣進忠形象,完全不符。

嘿嘿……

俞靖厚著臉皮訕笑。

呂珍、梁道明兩方人跟在後面,聽著兩人議論,眼中驚色不時閃過。

梁道明微微湊向呂珍,低語,“呂前輩,如今的雞籠嶼和陳祖義時期,完全不一樣啊!”

與陳祖義時期,海盜窩的混亂無序,聲色犬馬不同。

現在的雞籠嶼,充斥著一股昂揚凝聚力,生機勃勃。

他們比朱棣早到幾天。

朱棣臘月二十八抵達當天。

他們一行人,徵得蔣進忠同意後,沿雞籠河谷往上游,去觀摩了各個安置點。

“我有種感覺,這股昂揚凝聚力,雞籠嶼海灣似乎快籠罩不住,總有一天,會發出一聲龍吟,衝出海灣!”

彼時,他們當如何自處?

這一年,錢沒少賺。

可,對於未來前途命運,他還沒琢磨好。

呂珍梅花瓶老巢,就在雞籠嶼東北方。

四皇子這條龍,騰勢而起,衝出雞籠嶼海灣時,呂珍的老巢首當其衝。

雙方關係再好。

四皇子恐怕也無法容忍,一支不屬於自己的力量,側臥身畔!

呂珍沉默不語。

有些話,不能與梁道明說。

臨近年關時,有錦衣衛駕駛小船出現在梅花瓶。

自稱代表太子朱標而來。

希望他能效忠太子。

潛伏在四皇子身邊。

這人還給他留下一塊錦衣衛百戶腰牌,一套百戶官服。

對方真是大明太子朱標的人?

他無從驗證。

他甚至懷疑,對方報出的名諱,都是假的!

若真是太子朱標的人。

是不是就意味著。

傳聞中,大明太子和四皇子手足情深,都是假的?

他這次來,就是想把此事告訴朱家老四。

太子離他太遠。

朱家老四卻在身邊。

而且,如今,他麾下數百兄弟,完全依賴大燕商行討生活。

大燕商行對他們也不錯,至少,這一年,兄弟們從中賺了很多。

即便現在不幹。

在東番島當百姓,都能過上富裕日子。

何況,相比朱元璋喜愛的太子,他更欣賞朱棣!

……

眾人一邊議論一邊想事。

很快來到早已佈置好的點將觀摩臺旁邊。

五千人,已經列陣而立。

雖然基本都是一群新兵,少了點殺氣。

可橫平豎直,一條條直線構成的整齊陣列,威嚴肅穆。即便老行伍,也都不由眼前一亮。

呂珍、梁道明好奇打量同時,跟隨朱棣一行人走上觀摩臺。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這支新軍。

眾人落座後。

朱棣大踏步走到觀摩臺前方,腳踩在木板上,發出嗒嗒嗒步點聲。

所有人都清晰感覺到。

此刻朱棣不同往日。

徐妙雲抱著小雍鳴、小祈嫿,看著朱棣背影,低頭,含笑低語,“看,阿爹是不是更威武了?”

“稍息!”

就在此時,朱棣的聲音突然響起。

嗒!

呂珍、梁道明不解皺眉時,五千將士,左腳順腳尖方向,同一時間伸出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梁道明、呂珍驚駭對視,下意識起身。

他們太清楚,這小小動作,所有人都作對,且所有人同一時間做出,意味著什麼!

令行禁止的紀律!

朱棣唇角也不由浮現笑容。

譚淵、張武兩人,帶領三百海防將士,能用一年時間,硬生生把一群,大部分不識字的農家子弟,訓練到如此程度,恐怕兩人沒少脫皮流汗。

“拜見殿下!”

譚淵站在最前面,大聲行捶胸禮。

“拜見殿下!”

五千人緊隨高呼。

山呼聲,驚動海灣內海鳥,成片啼鳴飛起。

“兄弟們的家人已經落戶東番,今後我將帶領兄弟們,立足東番,守護我們的家人,用我們手中刀槍,開創屬於我們的未來,我朱棣,在此起誓,將來我們所有人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

梁道明低語,“呂前輩,看這些將士的眼神!”

他竟然看到信服、崇拜!

這可都是新兵。

朱棣沒率領他們打過勝仗!

而且,這一年多,朱棣忙於建安鄉土村社建設,來雞籠嶼次數也屈指可數。

呂珍邊聽朱棣講話,邊說道:“這些將士,都來自咱們昨天參觀的雞籠河谷安置點,他們來東番前,都是佃農,來到雞籠嶼後,分了田,成立了鄉土村社……”

……

“如果你肯給他們這麼多,為他們考慮這麼多,他們也會對你如此!”

梁道明苦笑。

他就是想,也沒這個才能。

這一年,他也興致沖沖,在三佛齊,自己的地盤,試著搞鄉土村社。

沒有一點意外。

失敗了!

反對聲、搞破壞的人,太多太多了。

就連自家人都唱反調!

還怎麼搞?

搞了幾個月,就意興闌珊放棄了。

“好了,接下來開始發新式軍服,這些軍服所用布匹,都是咱們建安老鄉織的……”

建安鄉土村社建成後。

他就購買了一批棉花。

分包給農村婦女,按妙雲織勞動布的法子,讓建安農村婦女分工合作,織出了這批布。

這個過程,農民即賺了錢。

還學會了土橋村分工合作的紡織模式。

完成這個任務後。

沈至就趁熱打鐵,派出沈家織工去村中指導,讓建安農村婦女,按照要求,紡織海貿需要的棉布。

這種農村織出來的低價棉布,據沈至說,海貿不愁銷路。

總之,他已經開始用經濟方式,宏觀引導建安鄉土村社向更高階發展了。

未來一年,建安、閩縣,以及建成鄉土村社的其他村莊,他都會嘗試用經濟方式,進行宏觀引導。

……

朱棣思緒中。

幾輛馬車被牽到陣列前。

譚淵等人開始給將士們分發新式軍服。

現在將士們穿的,只是統一的服裝,有點像家丁服。

不,就是家丁服。

當時急需,他直接讓沈家幫忙統一製作的。

至於現在的新式軍服,則是大燕商行,先僱人,把衣服裁剪好,縫製則分包給建安城內婦女完成。

很多家庭,還賺了點錢。

“吃燕王的飯,穿燕王的衣,領燕王的餉,為燕王效命!”

第一個將士領了新式軍服突然高聲大喊,隨後,每個將士領衣服,都要大喊一聲。

後面眾人,紛紛看向朱棣,若有所思。

朱棣哭笑不得,大喊:“譚淵,給我滾過來!”

譚淵一個激靈,苦笑一聲,立正轉身,小跑登上觀摩臺,來到朱棣身邊。

朱棣眼神銳利盯著。

譚淵鼓足勇氣,硬著頭皮迎上朱棣目光。

他哪能想到這些事。

是張大寇、丘老二、朱老三假借給殿下送完善後兵法操典,透過驛站,寫信給他,告訴他,要把這支兵馬,訓練成絕對忠於殿下,誰都不能插手的軍隊!

可這三個混蛋也沒說讓他怎麼做。

他就是個粗人。

也想不出辦法。

於是就請教蔣胖子。

最後,蔣胖子絞盡腦汁想了很久,想出這句口號。

“別出賣我,別出賣我……”

此刻,蔣進忠像鷓鴣,縮著脖子,小聲唸叨。

徐輝祖坐在蔣進忠前面,聽的一清二楚,扭頭,見蔣進忠恨不得找個洞藏起來,不由笑笑。

姐夫這群朋友、下屬,都感受到姐夫在大明受的委屈。

所以,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和辦法,幫姐夫增強實力。

大家很清楚,只有拳頭夠硬,才沒人敢給姐夫擺臉子,讓姐夫承受委屈。

真的是為了姐夫。

如果他們是為了自己。

就會攛掇姐夫爭儲奪嫡,或者,打回大明!

……

朱棣眼神漸漸軟化。

譚淵等人的好意,他豈能不知。

可這種方法,並不好。

他這樣搞,下面就有人敢偷偷摸摸搞。

就像父皇認義子,用義子控制軍隊。

藍玉、馮勝這幫人也敢跟著效仿。

很多歷史已經證明,這種方式不可取。

出海後,他建立的勢力,他就要絕對掌控,不會讓任何人插手!

大哥不行!

父皇也不行!

出海。

就相當於分家了。

只要大哥、父皇有需要,只要中原還需要他朱棣,他會義無反顧,傾盡一切回去幫忙。

但父皇和大哥,決不能插手他的‘家務事’。

他早有這種打算了。

所以,這支軍隊,他自己設計了新式軍服。

全新軍制。

……

呼!

譚淵暗暗鬆了口氣。

哼!

朱棣微哼,“往後不要再搞這一套,我不用這套東西,我們出海發展,凝聚人心的,絕不是這套東西,而是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這個美好理想……”

建安初步試驗,已經證明,這套東西是可以實現的。

只要雍鳴以及後代子孫堅持。

就一定能爭取大多數人心。

而且,這套理想,也可讓四海之上,所有族群,最大限度忽視所謂族群之分。

其中摻雜中原文化。

十分有利於他推行中原文化,以及同化四海族群。

有這麼好的法子。

他幹嘛選‘吃他的飯,穿他的衣,拿他的餉’這種狹隘法子?

……

梁道明豎耳聽朱棣教導譚淵,不由閉眼苦笑。

這位四皇子,野心勃勃啊!

他該何去何從?

……

所有人,直到此刻,才真正明白,朱棣的雄心壯志。

啪!

譚淵激動捶胸行禮,“殿下,末將知道了!”

……

用了很長時間。

才把新式軍服發放完畢。

朱棣當即命令所有人,返回營中換軍服。

臨近中午。

一隊隊士兵從營中走出,踩著整齊步點,在觀摩臺前重新列陣。

“這……”

“這也太威武好看了!”

“這軍服我見過,可沒想到,穿在身上這麼好看!”

“姐夫,給我一套!”

……

當將士們重新列隊後,所有人紛紛驚訝起身。

黑色厚實的勞動布,裁剪成分體式褂子、褲子。

褂子大翻領,袖口配有紐扣,腰間一條寬黑色布制束帶,把褂子束緊。

下身褲腿,被布制筒靴束在靴子內。

肩頭軍銜和大明軍銜很像。

紅底劍式。

不過沒有星星月亮之類。

用槓和三角金星區分級別。

軍制沒有采用師旅團。

而是採用清末新軍軍制。

鎮、協、標、營、隊、排、棚。

現在五千多人,勉強一個協的兵力。

一個鎮一萬三千餘人。

將來,要建成兩個鎮。

……

每個棚,正副2名,4名正兵。

一個協,火銃手三千人,配刀。

刀盾兵兩千五百人。

還有五百騎兵。

他的新軍中,直接取消了弓箭手。

沒辦法,他裝配不起。

弓箭造價,比火銃都貴。

而且,培養一個弓箭手的時間,也太長了。

其實,等長管身火銃裝備後,弓箭手在軍中價值,就更弱了。

沒必要花時間去配置訓練弓箭手。

帽子是藤編蒙布‘飛碟帽’。

沒辦法。

他倒是想弄鐵製頭盔。

實力不容許。

這種藤編帽,就是讓諸葛亮都吃癟的藤甲工藝編織。

浸泡桐油。

五十步外,箭射不穿。

刀也砍不爛。

夠用了。

等冶鐵進一步發展,再考慮鐵製頭盔吧。

總之這套軍服很不錯,作戰時,只要外披鎖子甲就行。

而且,他這支步軍,只穿半身甲。

全身甲太繁瑣,影響步軍靈活性。

……

“殿下太偏心了!”

俞靖小聲嘀咕,眼紅看著步軍軍服,恨不得現在衝上去,把譚淵的扒了,穿到自己身上。

永昌侯、西平侯來福建後,他要能穿上這身軍服,實在太牛氣了。

步軍有,他們海軍為啥沒!

朱棣聽聞,轉身笑著瞪了眼,“伱們也有!”

俞靖這才咧嘴笑了。

隨後,朱棣一行人在大營用午飯。

下午,還要觀摩訓練情況。

……

期間。

呂珍找機會,拉著葉文舉來到僻靜處,看看左右,確定無人後,鄭重道:“老二,我準備向燕王坦白太子派遣錦衣衛籠絡我們之事!”

葉文舉想都不想點頭。

今天所見所聽一切,都太令人震驚了。

現在說明情況。

要好過,午後觀摩訓練後。

現在誠意更大!

隨即,兄弟二人,就往朱棣方向走去……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這章新軍想要詳細寫一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主要是為觀摩團來雞籠嶼,以及後面回金陵做鋪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楚漢戰爭

山花青開

替嫁高門後死遁了

白月輕舟

被抄家流放後,帶著嫂子統兵百萬

隔壁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