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止浮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三:商 第一章 天乙滅夏,伊尹執政,千古苒苒,遠止浮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時間線,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的始祖是子契,是堯的弟弟,堯上位後將子契封於商丘,本是一個諸侯小國,經過不斷發展,尤其是到了七任君主王亥時,王亥開創了貿易的先河,透過經濟的快速發展,商的勢力開始不斷擴大,而夏朝日漸衰弱,到了天乙時,商的實力已然全面碾壓夏王朝,於是優勝劣汰,商取代夏成為中華歷史上第二個朝代。
天乙,即商湯(湯是字,天乙是根據一個日期給給他們起的別名,具體是生日還是祭日暫時沒有定論,由於很多商很多帝王本名記載不清,之後為敘述方便都記這種天干的名字)子主癸之子,子契十四世孫,生卒年不詳。從小就是個三好學生,沒啥缺點。
夏桀三十五年,天乙老爹主癸逝世,天乙上位,此時天乙已是古稀之年,雖然他統一天下的野心絲毫沒有受到年齡的影響,可是老天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於是天乙整頓軍隊,迅速對外擴張,先後收服了葛國、荊國、溫國、韋國、顧國、昆吾國、夏邑、三朡、郕國。據說當時有人給桀打小報告說天乙不斷對外擴張,有謀反之心,於是桀召天乙入朝並囚禁,後來伊尹帶了一大堆金銀財寶,並求助於妹喜,才讓癸放了天乙。這種說法是否真實無從而知,我知道這種說法的意思是桀是個白痴。
到天乙在位的第十四年,天乙認為時機成熟,正式宣佈叛夏。此時夏朝沒了諸侯的支援,九夷也不肯助夏平叛,已經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孤軍奮戰的桀很快被打敗,天乙為了表示仁厚,沒有處死桀而只是將他流放。
天乙十八年,夏亡,商朝建國,該年記商湯元年。天乙剛繼位,估計是不能接受夏的二手房,就準備在夏都斟尋旁邊新蓋一座更大更好的都城。當時連年戰爭,已經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此時又要大興土木。而在遷入新都後,據說發生了連續七年的旱災,導致民不聊生,天乙覺得是新都風水不好,於是又要再蓋房子,商剛開朝,百廢待興,此時連建兩座都城是何等的勞民傷財,都說桀奢華腐朽,到了天乙這裡,就只剩下英明瞭。
商建國後,為了鞏固政權,實行了更加嚴苛的政策,刑法也更加殘酷,對奴隸的剝削更甚於夏王朝。史書稱湯興仁義之師,伐暴虐之夏,我只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王敗寇,商湯贏得了戰爭,贏得了評價,他算是有能力的人,但不是聖人,只是給夏朝補了最後一刀而已。
接下來的這篇內容主要說的是名相伊尹,伊尹本名摯,“尹”是官職,相的意思。
伊尹的出生也是個套路,傳說他母親生他前碰到神仙託夢,說看到石臼內有水溢位就往東跑,別回頭。第二天,她果然看到石臼有水溢位,但她並沒有顧著自己跑,而是趕忙通知鄉里鄉親跑路,當她通知完所有人後,發現自己已經被洪水包圍,於是化為一顆中間掏空的桑樹。洪水退去後,有莘國的採桑女路過時發現空桑中有一個嬰兒,便將其帶回交於有莘國國王,國王命令一位奴隸廚師來撫養這個嬰兒。
伊尹從小天賦異稟,國王讓他學習文化,他不但文化課成績優異,透過廚師養父的教導,烹飪也是一把好手。他以奴僕身份在擔任廚師的同時,又做國王女兒的教師,奴隸做貴族子弟老師,這在當時可是絕無僅有。隨著伊尹的名氣越來越大,商湯幾次三番想來請伊尹出山,由於有莘國國王不同意,商湯後來娶了他女兒後,伊尹才作為陪嫁奴隸來到了商國。
當時殷商已是志在天下,伊尹先是自告奮勇到夏王朝刺探情報,伊尹的技能還真是多,間諜也會做。當時正好夏王收到了兩位新美女,於是對妹喜有所冷落。伊尹撩妹技術高超,抓準時機,結交妹喜,之後透過妹喜獲取了很多重要情報。夏王朝日漸衰微,伊尹建議商湯宣佈判夏,測試還有多少諸侯國是站在夏朝的立場,當九夷已不聽從夏指揮時,伊尹認為時機成熟,於是商湯正式起兵,在伊尹的輔助下,夏朝很快被商滅亡。
商建國後,伊尹便作為二把手協助商湯治理國家。當商初七年大旱時,伊尹還作為巫師與天溝通求雨,還讓商湯為了完成儀式接受暴曬,可見古時神權地位之高,伊尹作為官方巫師,便掌握了神權,真是機智。
神權、政權在手,伊尹權勢日漸強大,左相仲虺逐漸被架空,商湯慢慢意識到伊尹強大的權勢,無奈自己已經垂垂老矣,他本想讓自己年輕有為的孫子太甲繼位,伊尹說太甲這個人不靠譜,不夠穩重,於是商湯逝世後,帝位由商湯次子外丙繼任。
外丙繼任時都七十好幾了,據說身體不好,估計站都站不穩吧,伊尹這時應該是六十左右,而且身體不錯,於是伊尹理所應當的做起攝政王,大事小事都他說了算。年老力衰的外丙上了兩年班就過世了,於是外丙的弟弟仲壬又走上了領導崗位,仲壬也年近古稀,生性散漫且老實懦弱,在伊尹的勢力之下乖乖地做了四年傀儡,然後病逝。
仲壬唯一硬氣的一次就是不顧伊尹反對,召集大臣提議立侄子太甲(商湯長子太丁之子)為儲君。太甲年輕有為,在攻打夏朝時立下了很多功勞,也懂治國之道,是個好苗子,但是伊尹對太甲很是反感,因為商湯生前太甲曾多次建議商湯削弱伊尹權力,鞏固皇權。不過眾臣都擁護太甲,伊尹沒辦法,總不能反對所有人的意見,於是太甲繼位。
為了給太甲一個下馬威,伊尹寫了《肆命》、《祖後》幾篇文章告誡太甲,意思就是你小子,要聽我的話治國。至於後來史書是這麼寫的,太甲前兩年在伊尹的悉心教導下中規中矩,第三年就開始亂來了,什麼驕奢淫逸,暴虐無道,朝政昏暗,伊尹百般規勸,太甲就是不聽。
為了天下蒼生,伊尹只好含淚將太甲放逐到桐宮,自己來主持大局。太甲呢,在桐宮悔過三年,改過自新後,伊尹又把他接出來並還政於太甲,太甲經過伊尹的教導成為了一位仁德的君王。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後世史學家可謂是絞盡腦汁編故事,哄小孩是還過得去。
真相是這樣的,太甲繼位後,意在改革舊制,削弱相權,穩固政局,伊尹自然不會將手中大權拱手相讓,於是密謀將太甲囚禁在桐宮,對外宣稱太甲無德,禍亂天下,只能讓他閉門思過,自己攝政。還說什麼放逐,這不是赤裸裸的造反篡位麼,只是沒有改國號而已。
太甲被囚禁後,也沒有灰心,在桐宮一邊習文練武,一邊努力結交身邊人,表面上是裝作懺悔狀,實則準備慢慢積蓄力量反撲。隨著時間流逝,伊尹對太甲的警惕之心慢慢放鬆,七年後,太甲組織了一波人手,潛入王宮殺死了伊尹,伊尹享年八十。
寫伊尹篡位自立的史料來自於西晉時期的《竹書紀年》,由於顛覆了很多傳統說法,所以關於其真實性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而歷史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於真假難辨,這使得我無法完全做一個旁觀者,而是要設身處地參與進歷史場景,才能看清我所認知的真相。
所以,在看我看來,伊尹放逐太甲,在太甲改過自新後再還政於甲根本就是胡扯,原因其一,太甲年輕有為,文武雙全,商湯有意傳位於太甲,這樣一個人為何會突然變成暴虐無道的昏君?其二,伊尹放逐太甲後又還政太甲,伊尹只是臣子,難道不怕太甲報復?所以伊尹只是被美化的千古名相,之後還會寫到很多這樣的事,不過在此宣告,本書所有歷史敘述僅代表個人觀點,真相已然湮沒在時間的廢墟之下,無人得知,有必要給伊尹也做個總結。
伊尹奴隸出生,自然沒有貴族子弟的待遇,而他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商湯的相,推翻夏王朝,商建國後歷經四朝,都是政權的實際掌控者,也許奴隸出生讓他更加痴迷於權力,也許野心作祟,但有一點,我和美化他的史學家是持相同觀點的,那就是我從來都不認為伊尹是亂臣賊子,這從他後來取代太甲後,並沒有改國號可以看出。
我認為伊尹只是一個自視甚高,並且確實有能力的人,他並不認可太甲的能力,甚至可能他連商湯都不認可,或許他覺得只有自己才能給商朝帶來長治久安,所以才把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身為臣子,他確實做了一些他不該做的事情,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並非完美,兼有瑕疵就是我對伊尹的總結。
接下來繼續說太甲,太甲回到王位上後,並沒有給伊尹的家族治罪,還讓他的兩個兒子做官,並且准許伊尹葬入陵墓,讓後世祭奠,因為他確實有大功於商朝,從這點也能看出太甲的寬厚,更加證實了美化故事的虛假。
太甲上位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削弱左相右相的權力,設立了更多官職;二是與上天溝通的巫師由君王指定,除了鬼神之事外不再有其它權力。削弱了相權與神權,皇權更加穩固,太甲作為君王其實還是不錯的,商朝在他統治下局勢穩定,諸侯歸順,百姓相對安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