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明皇可廢,明朝不可亡!
擺爛的阿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章 明皇可廢,明朝不可亡!,大明:我被朱棣模擬人生曝光了!,擺爛的阿屠,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覆滅之後》的扉頁上,有這麼一小段話。】
【“太宗文皇曾問朕,何為帝王術,何為屠龍術,朕將帝王術皆告之文皇,然屠龍術,朕只言概而未皆言之,蓋因屠龍術之玄奧,實在駭人,名曰大屠龍術,當世唯朕可將其參悟,卻不可示人,封於此書,以為後人圖謀。”】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太宗文皇帝朱棣曾經問過我有關帝王術與屠龍術的事,但我只敢將帝王術說出來,卻不敢將屠龍術說出來。只因為屠龍術最深處的奧秘,我取名為“大屠龍術”,因為此法太過於驚人,將引起天翻地覆,當今世上唯有我一個人知道屠龍術的真正精髓,故而不敢說出,只能寫在這本書上,以此來給後人留一條後路。
朱棣歪頭一想,自己確實問過朱高燨帝王術與屠龍術,只不過說到屠龍術上,這小子卻支支吾吾的敷衍了過去,不肯告知於他,當時他也沒放在心上,還以為對方真不知道。
誰能想到,這個朱小四居然還藏了這麼一手,留給了後人。
告訴後人,卻不肯告訴朕,媽的這小子也太偏心了。
【你翻開了第一頁,看到了你的爺爺親手寫下了“大屠龍術”。】
【早年學屠龍,適用固疏闊。真正的屠龍術,並非是何等絕頂的兵法,亦非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類的軍事方針,亦非治國之道,而是一種百折不撓的理想信念。】
【這種理想,不是隨波逐流、不是盲目迷信、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越辯越明的思想碰撞中領悟出的真理力量。】
【理想與信念就像是在煤礦上燃燒的火苗,一旦出現了這一撮火苗,就永遠不會熄滅。】
【當君主的權力被腐蝕殆盡時,就會出現“議會制度”作為替代品,既透過議會制度產生“政黨”,透過選票來瓜分本屬於皇帝的權力,為了爭奪權力,會內鬥,會分裂,會拼命……】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必然的趨勢。因為從本質上來將,君主制度是一個落後的制度,儘管這個制度適合現在的大明,可以存在一百年,二百年,但不會永遠存在,朕竭力為大明續二百年國祚,但是在世界大一統後,獨裁者制度註定不會長存。】
【議會制度看似優越於君主制度,但實際上,這種制度是依靠消耗國力來維持國祚,在沒有外敵來宣洩內部壓力的情況下,是註定無法長存的。國力遲早會有消耗一空的時候,一旦沒有其他方式來補充國力,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而能夠取締君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是一種全新的制度。】
【大同制度。】
【天下大同!一個理想國的世界!】
【對於儒家而言,這個是世界要走向大同,是因為大同世界是和諧、有序、美好的,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能安居樂業,所以就應該實現。所以就導致大同世界的現實的理論,完全是水月鏡花空中樓閣。】
【推翻原有的所有概念,創造出全新的世界!】
朱棣癱坐在了椅子上,他這次算是明白,為何朱高燨不肯將真正的屠龍術告訴他。
尋常的屠龍術,屠的龍是皇帝這個人。
包括姚廣孝在內,雖然他們都自以為掌控了屠龍術,實則掌控的不過是皮毛罷了,他們只知道怎麼造反,以為把皇帝這個龍屠了,就是真正的屠龍術,實則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真正的屠龍術,乃是要把皇帝這個職業給屠了。
【世祖在書裡將如何去推翻帝制、如何去建立新的制度,在書中闡述的明明白白。彷彿他早已知道世界的演變方向,而他則站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之上,俯瞰人間的變遷,儘管他自己已經被歲月泯滅,但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依舊在竭力的推演並且影響歷史。】
【你越看越心驚,你還從未想過,皇帝是否會從歷史上消失這個問題,但世祖武皇想到了。】
【他不僅想到了,他還推算出了皇帝消失以後,是由何等黨派執政,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制度,以及如何將這個制度發展起來……】
【你在這本書上,看到了一段用硃砂標註出現了顯目註釋:“大同制度,太過超前。不易用於當下,世界雖一統,但時間過短,天下人尚未一心。如今天下雖皆自稱明人,然種族終有隔閡,需帝制二百年,使得人人皆為明人,人心合一後,即使大明覆滅,新的國度亦會是世界大一統的國度。”】
【“如秦皇之前,中原列國紛爭不止。可至秦國一統中原後,中原唯有大一統國度才可長存。大一統的世界,才是真正和平的世界。”】
【“朕留此書,乃是為後人留一捷徑。倘若日後大明國力衰弱,明皇昏庸,國民受苦,舉國皆反。等大明天下將傾之時,我大明後人,可憑藉此書,取締帝制,復立新國。”】
【“明皇可廢,明朝不可亡。”】
【“後世君,當銘記此箴言。”】
【你目不轉睛的翻閱這本《大明覆滅之後》,本想反駁這不切實際的鏡花水月般的理想國,卻發現你爺爺在這本書裡記載的制度極為詳細,每一處都考慮的恰到好處,就彷彿是從一個完美的理想國裡直接摘抄過來的,你根本找不出反駁的角度。】
【你震撼了。】
【世祖武皇朱高燨,他一個人完成了前無古人的世界大一統偉業,秦皇漢武傲人的功績在他的這項功績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他創造了一個真正的大一統國度之後,為後人鋪了一條可以坦然行走二百年的道路,讓這個大一統國家不會在他死後便分崩離析,他為這個國家創造了溫和的生存條件,又規劃出國家的發展道路。】
【他不僅考慮到了生,他還考慮到了死。】
【他推算出大明的國祚之後,想的不是如何去延續,而是如何去重生。他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制度,一個理想國的制度,作為大明覆滅之後替代帝制的制度。他為自己的後人策劃,如何去覆滅自己親手推到山巔的國度,明皇可廢,明朝不可亡。】
【若干年後,或許大明的皇帝早已被人遺忘,但大明這個國家,將會得到永生。】
【你用沙啞的聲音問道:“我爺爺,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爺爺駕崩的時候你還是個無知幼童,儘管聽無數人說過你爺爺打下的偌大功業,但你終究不懂,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泰昌帝陷入了回憶當中,他那淡漠的眼神裡罕見的出現了些許溫情,良久,他緩緩說道:“你爺爺,是我見過最心狠的人,他這一生,殺了不知道該有多少人,昔日他尚且還為太子時,便殺得血流成河,被他砍的頭顱堆砌在一起能把長江黃河堵住。當時天下人都覺得,你爺爺如果登基,他必然是個暴君,大明必亡於其手。”】
【“可事實呢,事實上,大明並未亡在他的手上,正相反,他將大明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是一個人在拖著這個帝國負重前行。如果不是大明拖累了他,何須二百年,他一個人就可以做完這二百年所有的事。”】
【“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仍舊保持著理智與殺伐果斷,在他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殺了當時權傾朝野的沈清玉,助朕登基。打死沈清玉都想不到,他兢兢業業為大明幹了一輩子,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最後落了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你爺爺雖然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他雖死矣,可他留下的帝國仍在繁榮昌盛,他創造的制度仍在有條不紊的執行,他所埋下的種子仍在生根發芽。”】
【“你以為我殺你大哥,還有你二哥是為何?”】
【“你只看到了他們倆人,是京城裡最大的兩個黨派,背後是何人支援,何人擁立?這些在背後支援你倆哥哥的人,和你爺爺當年殺得,是同一撥人!”】
【“王朝運轉久矣,新血成了敗血,不放掉這些敗血,如何能造就新血,這是你爺爺告訴我的話。”】
【“他扶我繼位,我為他剷除後患,終我一生,哪有什麼泰昌大帝,我只不過是一個掃地的人罷了。你爺爺打下了土地,我來替他掃地,掃除那些藏在角落裡的灰塵與骯髒。”】
【“欽兒,以後,就是你來替你爺爺去掃天下了。”】
【模擬結束。】
朱棣仍有些恍惚。
“打天下,治天下,掃天下。”
“屠龍術,天下大同。”
“明皇可廢,明朝不可亡。”
他一句句重複的唸叨著模擬裡的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震撼!
他眼前一陣流轉,彷彿看到了滿山遍野的花開花落,一個從未有過的理想國,這樣的一個理想國,真的能出現在現實裡嗎?
廢帝制,改為大同,天下大同,人人平等。
明皇不復存在!
朱棣忽然覺得頭暈目眩,幾近暈厥在地。
原來,朱高燨不肯告訴他真正的屠龍術,是害怕朱棣難以承受這個超前的制度。
“小橙子,備馬!”
朱棣扶牆而立,大口喘息,瞳孔裡盡是血絲,“朕要去見少師!”
既然想不明白,他索性就不想了,找個能想明白的人去想。
誰能想明白?
黑衣宰相,少師姚廣孝!
……
天寧寺,山門面闊三間,單簷硬山頂,明間闢拱圈式門洞,兩次間為拱圈式假窗,門楣上懸“敕建天寧寺”匾額。
穿過山門,即進入主殿所在的院落。天寧寺的主殿稱引大殿,也就是通常寺院中的大雄寶殿。接引殿面闊五間,單簷硬山頂,坐落在石砌須彌座上。
殿門兩側有聯:“金界莊嚴鈴語鐘聲流靜梵,運臺馣靄香雲寶相現慈因。”
黑衣僧人在接引殿內,盤坐誦經。當今陛下還是皇子時,他便是在天寧寺為其授業,後來皇子打進南京當了皇帝,他也隨之搬到南京雞鳴寺輔佐國政。如今國都遷至北京,他也再一次回到了北京天寧寺。
他這一生,終是與皇帝連在了一起。
“老和尚,老和尚!”
聽見這焦躁的聲音,黑衣宰相姚廣孝睜開了病虎般的三角眼,眼角帶著無奈的笑意:“陛下,怎的還跟年輕人一樣,慌慌張張。”
“你少說那些廢話,朕今天來找你,是要找你說正事的。”
朱棣盤膝坐於其對面,正色問道,“老和尚,朕問你,你可知屠龍術?”
姚廣孝有些詫異:“陛下,怎麼忽然想起這個了?”
朱棣擺手問道:“你別問,只需回答朕即可,屠龍術,你參悟的如何?”
姚廣孝頓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揚:“倘若不知屠龍術,陛下,您又是如何登基的?”
此言盡顯其是何等自信,他當然懂屠龍術,也正是為了自己有屠龍術,他才出山造反的。
他幫著朱棣篡位登基,屠了建文皇帝這頭龍,試問天下,有誰不知黑衣宰相,有誰不知他姚廣孝的屠龍術?
不料,朱棣卻搖了搖頭:“老和尚,你這個,算不上是屠龍術。”
姚廣孝眉頭微皺:“陛下何出此言?”
他有些不悅,倘若我這屠龍術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屠龍術,那還有你永樂皇帝什麼事?
要不你去問問建文帝,看看我這算不算是屠龍術?
姚廣孝雖非好名利之人,但他這一手屠龍術,可謂是一生驕傲之資本,如今卻被人貶低,難怪會不悅。
朱棣盯著老和尚的三角眼,緩緩道:“大同。”
“天下大同!”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