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朱允熞的忽視,大明的危局!,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姜阿山小樹,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允熞承認,自己因為有些急功近利的緣故,為了儘快推行金陵長江大橋,而有意或是無意之中,忽視掉了許多問題。

從而導致了這麼多問題的產生。

但就算是出問題,也不可能會爆發的如此之快!

朱允熞有預感,這背後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想要針對朱允熞,來一場大的陰謀!

試想一下。

若是勞工營中這種情緒再度蔓延,到時候,只怕這數十萬勞工就成了一堆乾柴!

只需要稍微一點點火星。

就能夠徹底點燃!

而這數十萬勞工之中,有整整二十萬是原本的衛所軍人,只是手無寸鐵而已!

到時候,只要有心人給他們提供一點點武器。

就有可能掀起一場難以想象的叛變!數十萬勞工就在金陵邊上,若是倒戈一擊,直奔金陵而來!

而金陵京營又無多少防備的情況下。

只怕是一舉就能直下金陵城,直下皇宮!

朱允熞的小命都難保!

此乃大明真正的危局!是大明真正的危機!遠比此前每一次,都要危險!

因為這一次,是朱允熞主動將不受自己控制的二十萬大軍調到了自己跟前,數量完全可以和京營媲美!

這背後的謀劃之人,手段可謂是高明到了極點!

但與此同時,朱允熞也開始反思自己。

“還是飄了啊……”

在老朱給自己當墊腳石,讓朱允熞的威望大漲之後,連帶著朱允熞的心也開始飄了起來。

真正成為大明至高無上的掌權者,朱允熞也是第一個感受。

難免有些急功近利。

當初明明自己設想的時候,金陵長江大橋的修建是放在很後面的計劃,可現在卻迫不及待的上馬。

不出問題,才讓人感到奇怪。

朱允熞這段時間忽視了太多太多的細節,出現問題的地方不僅僅是此處,還有為了填補朝廷空虛,朱允熞一次就取了遠超平常一倍左右的進士。

又強行裁汰軍隊。

又強行廢除家奴。

甘薯的推廣還未完全,朱允熞便已經迫不急大讓甘薯成為糧食的來源之一。

而不是繼續全力推廣。

就為了獲得更多的勞動力。

這雖然不能算作竭澤而漁,但也是短視、只顧眼前利益的表現。

朱允熞現在幡然悔悟過來,明白了自己的諸多錯處。

忽視了太多太多的細節。

這才導致今日的局勢出現,不過還好發現的早,並沒有等到真正勞工動亂髮生,數十萬勞工一舉湧入金陵城的那一刻。

到那個時候,就算是勝了,只怕也是險勝。

只會留下一片狼藉的京師……這絕不是朱允熞希望看到的。

今日之京師,同朱允炆、朱允熥那時候的京師又有所不同,朱允熞花了大力氣建設。

要是亂了,傷筋動骨的就不是京師百姓。

而是大明朝廷,大明的國本!

……

京師。

皇宮,御書房。

眨眼便是數日之後,朱允熞已經回了皇宮之中,而這幾日,宋忠不時便有訊息傳來。

這時候朱允熞才發現,真正對大明朝廷有意見的人。

還並不只有軍戶和家奴。

大戶人家之前雖然被彈壓了下去,但恨意卻並沒有消減,而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農戶,也對大明朝廷不滿。

依舊是那個問題,糧賤傷農!

儒生群體,對大明的感官也兩極分化,一部分極為擁戴,一部分卻又極為反感。

認為大明不堪教化。

唯獨對大明非常滿意的群體,就只有商人了。

這些人是最能感覺到,以前有多麼不易,而現在的大明又是多麼好的人。

而這也和朱允熞的政策核心有關。

萬民平等,無分士農工商。

自然,原本地位更高的百姓,就會開始自然而然的厭惡朝廷,因為不經意間,朝廷就動了他們的利益!

他們的地位在不經意間被削減!

自然會感覺到不滿,儘管這其中的道理,他們自己都說不出來。

而面對這等困境,朱允熞也是開始著手想解決之法。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什麼所謂的施恩就能解決的了,因為大明朝廷其實對於百姓當真是前所未有的好了。

可問題的根源,就是大明朝廷對百姓太好,反而讓這些百姓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

所以朱允熞真正要做的,是讓這這些百姓從心底為大明而自豪,但生活上,雖然能夠支撐下去,但卻不得不揹負上鉅額的債務。

手中的財富,必須要流向一個不能動的蓄水池中!

但華夏的百姓,自古以來,都是小富即安。

指望他們主動的把錢放進蓄水池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說到底……還是得脩金陵長江大橋!”

現在的大明危局,只有金陵長江大橋可解!只要金陵長江大橋修建完畢,便是再有怨言的大明百姓,也會昂首挺胸。

驕傲的俯瞰萬國,以大明百姓自居而感到自豪。

國民認同感上來之後,這些怨言就自然而然會被緩解,為大明做出些許貢獻,放棄安逸的生活,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同時,朱允熞越發感覺到教育的重要性。

大明的百姓民智未啟,大家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只想著小富即安。

卻沒想過,如果大家都小富即安,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大明社會的資源產出大幅削減。

讓大家手中的錢越發不值錢。

要是大家都沒有冒險精神,沒有開拓精神,甚至連外出務工都不肯。

何談出海?

這種鄉土情結,當真是從根上就刻在了華夏子民的心中!

朱允熞也無法解決。

能做的,也就只有便利交通,讓距離變得不再遙遠,每個想家的勞工都能順利歸家。

而這一切,都非是一日之功。

朱允熞心境逐漸平和,大明千秋萬世,沒必要爭這一時之功。

日後行事,當審慎思考,切莫急功近利。

但說一千道一萬,金陵長江大橋計劃已經施行,數十萬勞工動工,上百萬的百姓為其服務。

已經不可能停下來。

朱允熞現在能做的,就是想辦法疏導百姓的情緒。

想盡一切辦法,制止可能發生的危機!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縣令

門前掃雷

大國小鮮(科舉)

少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