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象兒類朕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象兒類朕,家父李承乾,距離造反剩三月,妖怪不好吃,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遵命。”
李象起身行禮,臉色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悅,在內侍引領下從側殿離開了兩儀殿。
實則心裡:二鳳啊二鳳,恁忒不厚道了!
待李象離去。
龍椅上的李世民猛的將奏章往地上一扔,大聲喝道。
“豎子,屢教不改!”
“朕讓權萬紀去做他的長史,是為了讓他學會怎麼去做好一個王,怎麼治好一州臣民,他倒好,竟然謀害朕給他派去的老師。”
“去,即刻著人去齊州,把李祐這個混賬玩意給朕抓回長安。”
話音落。
“陛下,您錯了。”
魏徵高喊出聲。
“朕哪裡錯了?!”
李世民緊聲斥問,這是這些年被魏徵懟出來的條件反射。
稍吸一口氣。
“魏徵,你說。”
魏徵對此早已習慣,其他宰相們也都看習慣了。
莫說這會是兩儀殿內朝廷議,就是外朝太極殿朝會,當著幾百號人的面魏徵也敢直接懟的二鳳下不來臺。
“權萬紀雖然在奏章中闡述了齊王謀害他的過程,但是這些都是權萬紀一人之言,朝廷有法度,若要拿人,就得拿出證據,這樣才不會落天下人口舌,才能彰顯國家之律法。”
“須先令人去齊州調查此事,待事實確鑿,陛下再可下旨拿人。”
李世民微蹙著眉頭,他當然知道魏徵說的才是對的,方才只是一時氣上心頭。
皇帝雖然有著越過流程的權力,但二鳳為了樹立唐律權威,一直以來都是以身作則,大部分時候都不會逾矩。
接著,李世民看向右一位置的房玄齡。
“左僕射,你覺得派誰去齊州合適?”
(唐初以尚書左僕射為首相)
關於人選問題,大宰相們在政事堂已經意見達成了統一,由首相上呈天子。
“回陛下,齊王為陛下皇子、天潢貴胄,品級太低的官員難以通查。”
“臣等在政事堂商議之後,皆以為應派大理寺卿孫伏伽,或刑部尚書劉德威,擇其一前往齊州。”
房玄齡將早以擬好的人選報出。
龍椅之上,李世民摸著自個的八字鬍琢磨了片刻,他第一想法是讓孫伏伽去,但突然想起剛才李象希望去大理寺,得有個教導才是。
“既如此,那就讓劉德威跑一趟齊州。”
“告訴他不用顧忌,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殿中六人,皆是跪坐行禮。
“陛下聖明。”
禮,剛行完。
魏徵的聲音便是緊接而至。
“陛下,你今日又犯錯了。”
李世民看了眼魏徵,見魏徵病的重,懶得與他生氣,出言道:“魏徵,朕哪裡又錯了?”
“陛下錯在遣百騎司入東宮。”
“朝廷內外,近年來皆傳陛下有易儲之心,而陛下又與臣等表明絕無更換太子之意。”
“既然如此,為何陛下傳召太子,不遣內侍省,而是命百騎司入東宮,這豈非告訴天下人,陛下不滿意太子,陛下動了廢儲之念。”
魏徵這一番話出口,長孫無忌皺起了眉頭,房玄齡微微垂下了眸子,楊師道和高士廉兩位並無什麼表情變化,
得言,李世民沉默了。
少許後,開口道:“魏徵說的對,是朕錯了,是朕一時氣急上了頭。”
接著,話鋒一轉。
“既如此,為了省去天下不必要的紛亂,朕決定恩賜東宮,準允太子長子,朕的皇長孫李象出仕。”
“你們商量一下,該冊皇長孫一個怎樣的爵位。”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
二鳳話裡的意思,表面上是恩賞太子長子出仕,以此來堵住朝野內外的悠悠之口。
但實際上。
幾人都看的出來,再加上剛才見到在殿中的李象,天子準允皇長孫出仕,並非是因為太子,而是因為皇長孫本身。
長孫無忌:‘李象,我怎麼不記得這小子有何過人之處。’
從親戚關係上論,長孫無忌是李象的舅公。
房玄齡:‘魏王長子與太子長子同歲,陛下這般恩寵魏王,都未曾準允過魏王長子李欣出仕,怎會突然準允太子長子。’
權宰們心中各有思緒。
“依禮,當冊為郡王。”
房玄齡思緒片刻,出聲說道。
尚書左右僕射有著分工,左僕射負責吏部、戶部、禮部,右僕射負責兵部、刑部、工部,冊封是禮部的事,自然是由房玄齡來答。
剛說完,跪坐在左一位置的長孫無忌開口了。
“陛下,自從貞觀初年,朝廷頒佈削王聖旨之後,天下人對宗室新冊爵位都極為在意,為免紛議,臣以為,可先冊為郡公,爾後再逐步進爵。”
李世民琢磨了起來,一時未回。
這時。
房玄齡突然問了一句:“陛下既然冊封太子長子,那太子嫡子李厥,魏王長子李欣,可否要一併冊封?”
李世民並未感覺有什麼,這確實是一個首相該考慮的問題,可長孫無忌卻是深深看了一眼房玄齡。
跪坐在房玄齡之側的高士廉,此時卻沉聲行叉手禮道:“不論太子長子還是魏王長子,都是陛下之孫,封爵由禮制所定,臣只是有一事不明,皇長孫李象今年不過十之有三,這般少幼之齡出仕,該置於何司衙門?是否不妥?”
“臣請陛下收回聖意,待皇孫們及冠之後,再入仕處政。”
聞言。
李世民擺了擺手,他早就猜到了這老幾位會質疑李象的能力,內侍連忙是上前將謄抄送來的詩分發,一人一張。
楊師道略微疑惑,可當他低頭看見宣紙上謄抄好的六行詩句之際,呼吸驟然間急促了起來,唯有真正懂詩的人才明白這六十字是何等分量。
其餘幾人,雖然沒有楊師道這般精通詩賦,但也懂得看詩,無不是品鑑讚歎,而作為政治老手的他們,更是能夠看得出來,這首詩一經傳揚,將會給大唐國威帶來突破性的提升。
“楊師道,你是詩賦大家。”
“在你十三歲時,可能一步之內,寫出這等詩作。”
李世民笑道。
驟然間,五位大宰相都是一愣。
“這詩為皇長孫所作?!”
楊師道一臉不敢置信。
‘十三歲!’
‘一步作詩?!’
龍椅上的李世民,很是喜歡看到臣子們這般表情驚愕,笑了笑。
“吾家象兒,天生詩才,文道無雙。”
“類朕。”
——————
PS:懇請亞父們新書期每天追讀,真的特別特別重要,拜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