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開始
烏鴉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開始,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烏鴉一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才不夠,華國在晶片領域的人才太少了。少數之前有經驗的工程師,大多也是在國企或者研究所工作,和一線生產脫節嚴重。他們其中的部分人學習能力很強,上手速度很快。
能夠上手就開始幹活的工程師幾乎沒有。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和申海市政府方面搞的聯合培養方案已經開始了,但是僅只靠新芯科技兩家企業主導這個計劃是遠遠不夠的,而整個張江園區的其他半導體企業數量還是太少。
一個是數量太少,二來是他們對於讓高校學生們來實習這件事興趣寥寥,他們能夠帶來的實習崗位非常少。”
半導體技術要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這一切的穩固基石。
關建英繼續說:“新芯半導體主要是做晶片設計的,我們能夠開出很高的薪酬,光是A1系列晶片以及給蘋果產出的解碼晶片,這兩款產品,足夠我們以整個申海第一流的薪水僱上千個大學生了。
光靠晶片設計領域的人才是不夠的,晶片上下游是一項龐大的工作。
晶片代工才是關鍵,華虹半導體受限於NEC那邊的桎梏,我們現在在和申海還有燕京那邊談,由華虹半導體和新芯科技合資成立一家新的晶片代工公司,把華虹的一部分產能挪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來。
華虹和NEC成立的合資公司依然生產儲存晶片,而我們和華虹成立的新公司,則主要做解碼晶片,以及在下一代Mphone上會用到的DSP晶片也會交給這家新公司來造。
這樣的話能夠培養一批晶片代工領域的人才。”
無論是霓虹、高麗還是彎彎,這些地方的半導體崛起都依賴於大量優秀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並不是頂尖人才,而是在某個水平線上的優秀人才,大量穩定、優秀的人才供應才是東亞在半導體競爭中領先的重要原因。
以彎彎為例,早期彎彎最優秀的學生不會去臺積電,他們會去學金融、醫學或者是計算機。即便進入半導體領域,晶片設計也是比晶片代工更好的去處。
同樣是彎彎晶片領域的知名公司,聯發科的起薪要比臺積電更高,工作環境也更輕鬆,
因為晶片代工是製造業,是不折不扣的工業。
會進能進臺積電的工程師,大多是彎彎地區前百分之五到前千分之一之間的人才,他們不是最頂尖的人才,但是絕對足夠優秀。
因為東亞教育的特色,就是培養這種均質化的優秀人才。
所以晶片代工只在高麗和彎彎地區發展起來,一方面是因為阿美利肯打壓霓虹,另一方面也是這兩個地區才有足夠穩定的人才供應。
不夠平庸還不行,作過晶片代工的就知道,有夢想有才華的人是不會幹那種超累又毫無成就感的螺絲釘工作的。晶片代工行業不是由少數提出方向、有創意的天才所創造,而是大批工程師團隊堆疊出來的結果。
臺積電的研發領導者們幾乎都是從阿美利肯挖來的,比如胡正明、梁孟松、林本堅等等,後來陸續有從基層冒出來的。
研發團隊的領導者只是決定方向,後續的團隊作戰、執行力才是臺積電之所以領先的關鍵。
而且臺積電數萬工程師,有資格進到先進製程研發團隊的,一代製程只有數百人罷了。後來被阿美利肯打包帶走的那幾百個工程師,就是臺積電工程師裡的精華,他們最先進製程的研發團隊。
胡正明比關建英要樂觀的多:“現在的情況已經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
老關,我今天先到住的地方整頓一下,等明天去了公司,你幫我找一些這段時間你們收集的華國積體電路企業們的具體情況介紹給我看看。
還有有哪些外企在華國有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在華國是做什麼業務的,這些資料也給我來一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英特爾在華國是有分公司的。
在我看來,這不是最大的難點,最大的難點在於受到瓦森納協議的限制,導致華國無法進口最先進的裝置。
如果沒有瓦森納協議,華國能夠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裝置,搭建目前最先進製程的晶片生產線的話,人才是很容易培養起來的。”
晶片生產線的上下游來自於全球各地再正常不過了。還是以臺積電為例,廠房、電路和管線這些是彎彎自己造的,廠房裡的自動化裝置主要來自霓虹,加工臺和機械裝置這些分別來自荷蘭和霓虹。
來自荷蘭主要是光刻機,化學原料則來自德意志、法蘭西、荷蘭、霓虹、阿美利肯等多個國家。
這就和大飛機一樣,你能夠整合生產出成品已經是成功了。
全部國產化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不現實,周新也沒有想過要全部國產化,他只想把控一些技術的關鍵節點,在這些關鍵技術節點上實現技術領先就可以了。
“拿伱們設計的A1E晶片為例,Mphone已經賣出去了一百萬臺,也就意味著A1E晶片生產了100萬枚,這樣的晶片一枚是11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A1E半年時間就是一億美元的營收。
同時晶片代工廠能夠幫Mphone代工晶片,那麼他們也能幫其他晶片設計廠商們製造晶片。有Mphone的晶片需求作為基石,很容易讓晶片製造廠商形成正向迴圈。
Matrix提需求,新芯半導體負責設計晶片滿足Matrix的需求,然後晶片製造廠商把新芯設計的晶片製造出來,新芯光刻機慢慢進入製造流程。
我們可以慢慢培養人才,可以慢慢去研發光刻機,追趕先進的技術,同時能夠在晶片材料、EDA軟體等領域進行研發。
把晶片產業發展起來不需要太長時間,最快五年最長也就不過十年。然後我們就可以帶領整個半導體產業向前發展了。
我相信周新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華國企業無法進口最先進的裝置,把生產線放在華國是製造不了最先進製程的晶片的。
260nm的晶片無法滿足Mphone的需求,正向迴圈在晶片製造這個環節被卡住了。
所以我需要在華國開展實地考察,Mphone無法開始第一步,那我們要換一個產品開始第一步。”
今天先更一章明天上午還有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