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933、騎弓和鋼弩的對射,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小旗手裡有三眼銃,他身後,還有兩個鋼弩手。他們在後面瞅準機會,就會開火。
同時,他們的主要作戰目標,就是爬上房頂和高處的蒙古弓箭手。蒙古人儘管沒落了,但是他們戰鬥經驗還在,因為他們一直在打仗。
跟大明打,跟建奴打,他們自己打。
當長槍壓倒性的碾壓他們的步兵時,好多弓手自發的開始爬到房上。居高臨下的射擊失去盾牌保護的長槍手。
這個時候,小旗手裡的三眼銃和身後兩個鋼弩手就發動了。
這批三眼銃是兵部庫房裡挑出來的。楊凡直接就是上火藥試射,只有加大一倍劑量的火藥不會炸膛,才會接受。
兵部的人氣瘋了。沒見過這麼難伺候的主兒。不給門包和孝敬不說。還挑肥揀瘦的。楊凡選完了三眼銃留下一地雞毛。都是炸膛的報廢貨。
此時,就體現出楊凡當初鐵面無私的回報了,從開戰到現在,就沒有一支三眼銃炸膛的。全都使用正常。同樣,也因為火藥是楊凡直接把王恭廠的原料拉走,自己配置的。
好槍配好彈,此時三眼銃和房頂上的蒙古弓手對射時,佔盡了優勢。近距離房前屋後,房頂對街道的對射。精準度沒有用處了。因為這個距離,只要不是瞎子,都是射中。
近距離交火,起決定作用的是射速。冷兵器對熱兵器,起決定作用的是接敵速度。也就是快速的不計傷亡的衝上去肉搏。
用弓箭近距離十幾米,甚至七八米的距離上,和三眼銃對射。只能被對方三連發轟成渣渣。雖然三眼銃裝彈慢,弓箭手,一分鐘可以發射後十次。甚至十六七次。而三眼銃因為裝彈費時費力,只能發射一次三發彈。
但是,三眼銃打彎了。立刻退後。他身後的兩個鋼弩手立刻上前對射。關鍵是這三個人都穿著板甲。長槍手也穿著板甲。只有盾刀兵因為重量限制,不著甲,靠著揮舞盾牌防護。
房頂上的弓箭手,因為角度問題,根本看不到板甲保護不到的膝蓋以下,小腿的部位。而板甲是可以擋住弓箭的。儘管這是楊凡生產的最爛的、最便宜的板甲。因為皇帝堅持要買這種最便宜的。
弓箭手們煩躁的快受不了了,這些穿著板甲,帶著豬頭頭盔的詭異風格的明軍,幾乎完全免疫他們的弓箭。其實就是沒有前面的盾牌,他們也不好對付。
弓箭手們看到長槍兵幾乎是屠殺一樣的,一面倒的壓著蒙古人刺殺,他們的眼睛都要紅了。箭失嗖嗖的射去,直到他們把箭囊裡的三十支箭失射完,也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
而這邊的鋼弩,則給了他們毀滅性的打擊。
這批鋼弩是楊凡糾結了很久,才決定拿出來的。因為這批鋼弩已經達到了冷兵器的極限了。
這些鋼弩除了骨架是優質鋼材鍛造的以外,機匣是鋁合金的。這是為了減輕重量。弩臂雖然不長,但是使用現代的彈黃鋼做的。也就是報廢的卡車彈黃鋼板加工而成的。
弩臂橫向短,是因為剛才效能好,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彈性。另外也是考慮到了騎馬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在巷戰中狹小空間的使用等問題。
楊凡可以說從來沒有,再一件冷兵器上下過這麼大的心思。整的都是科技和狠活。機匣零件很多,設計複雜。內部採用現代滑輪弓的那種省力滑輪作為上弦的助力。
機匣側面有一個拉機柄。有點像是步槍的旋轉後拉槍機。使用時,把弩機的槍托抵肩,增加射擊穩定性。一手把著弩機中部手握處,右手拉動拉機柄,給弩機上弦。
拉機柄非常的輕鬆就可以拉到底,然後旋轉卡住。這時候,射手從後腰的箭囊力抽出弩箭,放在機匣上面的溝槽裡,然後,瞄準扣動扳機,弩箭就會勐地射出。
隨著弩箭的射出,拉機柄也會旋轉,然後彈回去。射手需要再次拉動到位,然後放上弩箭,再射擊。以此迴圈往復。
因為隱藏在機匣裡的滑輪組,起到了助力的作用。射手可以迅速的一拉到底。就是連續拉一百次,也不會胳膊像弓箭手那樣,射完箭囊裡的三十支箭失,胳膊就抬不起來了。
這種弩箭的射速超過弓箭,因為拉弓費力,越往後拉越費力。還要用大力維持弓弦的位置,然後瞄準。弓箭是不能長時間保持含而不發的。胳膊受不了。也就是說,弓一旦拉滿就必須儘快放箭。
瞄準時間不能過長,否則胳膊就會發抖。影響準確性。
而這種鋼弩,可以輕鬆的一拉到底,然後卡住。這個時候可以從容地瞄準,等待最佳的時機,扣動扳機。
弩箭是沒有尾翼穩定的,遠距離準確性不如弓箭。但是,弩箭短,阻力小,初速高。中距離破甲效果驚人。
十字軍的板甲,在阿拉伯人使用從中國傳過去的蹶張弩的射擊下,紛紛被穿透。而這個鋼弩是可以在中近距離,射穿建奴的三重甲的。
楊凡不想給皇帝這種武器。但是,考慮到本次出征的風險性。而自己是必須要淘汰冷兵器的,反覆權衡下給京營每個團,配備了600張。這種弩機楊凡每架收了十兩黃金才算心裡舒服了些。
七十米內,沒有任何弓箭可以在對射中,是這種弩機的對手。
很快城裡的戰場上,隨著前面長矛手的碾壓式推進,造成了一地的屍體。而房頂上的蒙古弓手,也像樹葉一樣被鋼弩射了下來。
士兵們忽然發現前邊沒有敵人了。他們端著長槍。槍尖上血珠滑落。紅纓已經浸泡滿了鮮血,呈現處一條血線往下流著。
幸好有這些紅纓擋住敵人噴出的鮮血。否則鮮血順著槍桿留下來,到時候,白蠟杆子的槍桿,就會變的十分的膩滑,根本握不住。更不用說戰鬥了。
四面彙集的十九個團隊,圍住了城中心的一個院子,這個院子的大門上掛著一塊牌匾,上書蒙漢兩種文字。上面寫著“城主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