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72、衝床、金屬子彈和火藥助推榴彈一,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城兵工廠,楊凡帶著塗山月和林月如視察。
她倆一個負責秘書處,一個負責情報處,有些情況是必須要讓她們知道的。這裡面有兩件秘密武器正在試製。
透過重重警衛,楊凡一行人來到兵工廠深處的六號車間。
總工程師是當年的興禾鐵廠的第二大匠師常珠。地位僅次於付老六。
現在他負責輕武器研發。而付老六負責重武器研發。
“老爺,您請看,這就是我們剛剛試製出來的第一臺衝床。”常珠有些興奮的向老爺和夫人們介紹。
一臺有些像是大衣櫃的裝置擺放在地上,旁邊是一臺紐科門式蒸汽機和傳動機構。
衝床,是一種利用金屬滑塊上下運動,衝壓來製造金屬零件的機床。
衝床的設計原理是將圓周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由動力機械出力,帶動飛輪,經離合器帶動齒輪、曲軸(或偏心齒輪)、連桿等運轉,來達成滑塊的直線運動。
這東西和蒸汽機原理正好相反,蒸汽機的氣缸是要把直線運動透過曲軸變成圓周運動。而衝床則是要把動力源傳到出來的圓周運動重新變回直線運動。
使用金屬重型滑塊,上下運動,透過下砸,用模具直接快速的衝壓出來零件的技術。
衝床中國發明很早。
我國考古發現,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已有衝壓模具被用於製造銅器,證明了中國古代衝壓成型和衝壓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領先。大明也有簡單的類似原理的機械。
近代意義的衝床是十八世紀英國人發明的液壓式衝床。但這個太麻煩,楊凡沒讓匠師們現在就搞。
而是先試製一臺,透過紐科門式蒸汽機帶動的,上下運動的衝床。
這個技術難度不大,因為類似的衝床,早就在在水力鍛造工廠投入生產了。之前生產板甲,都是用水輪帶動的鍛造機械,用模具砸出來的零件組裝的。
這種水力衝壓裝置和衝床其實是一回事。
這些裝置極大的提高了楊凡金屬加工車間的生產效率。只要上下衝擊一下,模具裡就成型一個零件。
幾萬套板甲的訂單,一個月就能幹出來。
楊凡的匠師們都對水力帶動的金屬加工機械非常熟悉了,用的最多的就是鍛造用水錘,現在打鐵基本不用人力了,都是用高速水錘敲打。
現在,楊凡的槍管都是用平爐鋼澆築出鐵棍,趁著紅熱,上高速水錘敲打,擠出其中的氣泡和彌合裂縫。
不停的加熱和淬火,直到達到強度和韌度要求。
然後,用水力銑床,切削做成標準圓柱體。然後用水力鏜床鑽孔,膛製出光滑精密的槍膛。
這些水力機械投入使用後,楊凡的兵工廠,現在對槍管的生產能力極大的提高。
一個月產量達到一千多支,而且都是高精度的,品質遠遠超過手工打造。遠不是之前,一個匠師一個月,才能用手工鑽出一個根合格的槍管了。
隨著以後生產裝置的增加,產量還會繼續提高。
畢竟現在只是投入一臺銑床、一臺鏜床進行試生產。
但第一臺衝床,楊凡卻沒有使用水力。
因為,用途不同。用水力機械鍛壓模具,製造粗糙的盔甲零件,甚至是武器都是可以的。
但是,用來做楊凡現在想做的東西,精度就不夠了。
畢竟楊凡這裡現在的技術水平不行,用水力這種不穩定動力,沒法做一些需要精度高的東西。
所以,楊凡決定還是使用紐科門式蒸汽機作為輸出動力。經過一系列的裝置,保證穩定的輸出功率。
楊凡的衝床是用來生產擊發槍的金屬定裝子彈的。
衝床上下一次,就可以用模具擠壓出來五十個銅質金屬子彈殼。
本著裝備一代,研發一代思路,雖然現在燧發槍在大規模配裝,但是下一代的擊發槍也要開始研製。
擊發槍最重要的技術,就在彈藥上。擊發槍用的是定裝金屬子彈殼的子彈。
楊凡之所以,要提前搞擊發槍,主要原因就是大明所面對的敵人,基本都是騎兵,而大明的騎兵不行。是一支長期以步兵為主的軍隊。
在歷史上,真正把騎兵趕下戰場的,不是大炮,而是機槍。只有機槍才是騎兵的剋星。
楊凡現在的兵力太少,而且,他的建軍思路就是精兵路線,所以裝備很重要。
在沒有雷汞和火帽之前,擊發金屬彈殼的子彈,還是有辦法的,就是使用玻璃粉和銅粉、硫磺粉混合。用水調成小顆粒,在受到外力擊針衝擊後,完全可以發火。
這和楊凡現在的手榴彈的發火管的思路是一樣的。楊凡現在的手榴彈發火管,就是用玻璃粉、硫磺粉加上螺旋形細銅絲做成的,用繩子一拉銅絲,就會帶動玻璃粉和硫磺粉摩擦發火,點燃引線。
玻璃粉可以透過瓷器燒窯來生產,用石英砂燒製不透明的玻璃很容易。研磨成份也不是難事。
既然解決了這個問題,定裝金屬彈殼就可以提上日程來了。
所以楊凡就安排人手,開始試製專門用來生產彈殼的衝床。
有了定裝的金屬彈殼,以後就可以繼續研發擊發槍了。
畢竟現在燧發槍,也叫自來火銃。已經被歐洲人發明了幾十年了。
很快西方殖民者就會帶著這些先進的武器,出現在東亞和東南亞。不論是荷蘭人、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還是北部的俄羅斯人,都會攜帶燧發槍,大量出現在戰場上。
楊凡必須未雨綢繆,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所以必須提前研發擊發槍。
因為燧發槍是從槍口裝彈的,所以必須把槍豎起來,從槍口裝入火藥和子彈。這樣人必須站著才能操作和發射。
而擊發槍是後裝槍,從槍管尾部裝入定裝子彈。所以,射手可以匍匐在地,趴著裝彈。
可想而知,楊凡的兵趴在地上裝彈、射擊。而敵人站著裝彈射擊。這種排隊槍斃,誰佔便宜誰吃虧,一路瞭然。後裝槍還可以配合戰壕戰。更好的隱蔽自己。
“老爺您看,目前紐科門式蒸汽機的傳動裝置已經比較成熟了,可以方便的調整速度。可以保持穩定的輸出,根據我們需要的功率輸出。”
楊凡看著衝床一下一下的從上而下的衝擊著模具,每一次就是五十枚金黃色的銅質彈殼被製作出來,非常滿意。
“目前,我們試製的後膛擊發槍,能用嗎。”楊凡問道。
常珠沉吟一下回答道:“目前按照老爺提供的圖紙試製的擊發槍,可以打響,但是我們的子彈擊發發火的裝置的可靠性不行,發火率只有一半。也就是說,每兩發子彈才能打響一發。上了戰場肯定是不行的。”
“去靶場,打幾槍試試。”楊凡說道。
楊凡帶著兩位夫人來到靶場,拿過一支擊發槍,把很粗的子彈從後面塞入槍膛,然後扣動扳機。
砰!一聲槍響,子彈飛出,十米外的靶子被打了一個洞。
楊凡滿意的點點頭。
但是接下來的射擊,就開始不斷的出現擊發失敗,啞火率至少百分之五十。
一但啞火就必須退彈,重新換新子彈。重新裝填,非常的麻煩,而且浪費時間。戰場上是肯定等不了了,還不如用原來的燧發槍靠譜。
這說明這種擊發槍,不解決子彈的瞎火問題,根本不能裝備。
但楊凡並不在意這點。
畢竟他的真正意圖,在現階段就不準備用單發步槍,發射這些金屬彈殼的子彈。他有更好的發射槍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