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26、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太極雖然經常讀漢文書籍,但遼東是文化沙漠,史書貴乏,他們其實讀的爛熟的只有一部三國演義而已。
由於努爾哈赤喜歡,上行下效之下,有清一代,旗人人手一本《三國演義》。
將領出兵挑燈夜讀,這一計,那一計,生搬硬套。
當官上任也是必備教科書。
“大汗,任何的改革必須要有大多數人支援才能成功,至少要保持多數人不反對,不抵制才行。所以,歷來成功的改革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范文程說道。
“何為加法,何為減法”皇太極追問道。
“比如四大貝勒共同執政,這個難題,如果做減法就是把三大貝勒除去,陛下才能掌握實權。但是,這麼做風險太大,三大貝勒都是旗主,手裡有兵,不論剝奪哪一個的權力,都會引起反抗,甚至叛亂。所以不能把他們直接剝離出去。我們反倒要增加他的權力,所謂預先取之必先與之。”范文程說道。
“不剝離他們,本汗怎麼收回權力呢,這不是悖論嗎”
“所以說,我們要做加法,推恩令就是做加法的典範。”范文程說著把推恩令的來龍去脈詳細給皇太極說了一下。
皇太極越聽眼睛越亮。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
推恩令本質是在郡縣制的基礎上的改進而來。
這項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只由其長子繼承,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
按照漢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後來根據這項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
“本汗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增加議政貝勒的人數,用來稀釋三大貝勒的權力和影響,而本汗,本來就比三大貝勒地位高,稀釋後,貝勒變弱一分,本汗就增強一分,只要持續擴大議政人數,本汗的地位就會一直提升,直到本汗足夠權威和尊崇為止。”皇太極很快就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
范文程讚歎道,“大汗真是英明,窺一斑而見全身,臣正是此意。”
“本汗可以趁機把自己的人增加盡去,以後議政的大臣裡,本汗的人成為多數,就再也不用擔心三大貝勒掣肘了。哈哈哈哈”皇太極高興起來。思路一開啟,不用范文程細說,他已經想到好幾條計策了。
“不不不,大汗萬萬不可趁此塞進自己的人。”范文程急道。
“為何,這麼好的機會為何不利用。”
“推恩令的威力就在於,讓對手無法反抗。大汗要是增加自己的人手,他們感覺受到了威脅,會拼命抵制,就會失敗。因為這就是在做減法了。大汗應該增加他們的親信、子侄來做議政大臣。他們沒有理由反對,如果反對,就和自己的親信子侄產生了矛盾。擋任何人的權力之路,都必然遭到記恨。他們的團體就會出現裂痕。”
皇太極仔細一想確實如此,事急則變,事緩則圓。自己只想著這是一個機會,忽略了可行性,再好的機會,做不成那就沒有任何價值。
范文程繼續說道:“他們上下之間都是利益聚合,權力之爭,父子至親尚且不顧,何況上下之間。一旦這些新進的議政大臣站穩腳跟,就會有無數趨炎附勢之徒包圍上來,形成新的勢力。朝局就會逐漸脫離三大臣的掌控,而三大臣如果反對,就會上下離心。所以不論他們是否同意,都對大汗有好處。都便於大汗收取人心。大汗地位超然,自然可以平衡朝局,把大權收歸手中。”
皇太極大喜。范文程這是把厲害關係都說透了。
自古以來,人人都想自立門戶,寧為雞頭,不為牛尾。這可真是把人心琢磨透了。
這些新進大臣取得了和三大貝勒的一樣的議政權力,勢力頓時就會暴漲,他們就算之前和三大貝勒是一夥兒的,此時難免不會有自立的想法。當初投靠他們還不是為了往上爬,難道還是真是忠心不成。
皇太極思索了一會,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阿敏不是父汗的兒子,他一直比較謹慎,凡事都考慮再三。一般是觀察風向,別人都動,他才動,他是不肯出頭的。莽古爾泰是個粗人,他一定看不明白,本汗不擔心他。本汗最擔心的是大貝勒,他久經世事,人老成精,就怕這件事瞞不過他。”
范文程默然,別人好說,代善可不好對付,之前差點汗位沒有落到他手中。如果說皇太極競爭汗位是靠能力,多爾袞兄弟是靠天命汗的寵愛,那代善就是憑藉實力。他掌管兩紅旗,牛錄最多。
代善能力之強不在皇太極之下,他弄掉褚英後,他成了太子。後來因為他自身的原因,又丟掉了太子之位。
他存粹是自己把太子之位折騰沒了。
他犯得其實是很多男人的通病。
男人對自己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和生這個孩子的女人有關。
他愛這個女人,就會非常愛這個女人生的孩子,歷史上太多了廢長立幼,惹出大禍的故事。
男的一旦喪偶,或者離婚,他重新續絃小嬌妻後,就會把感情傾注到小嬌妻身上,對她生的孩子倍加寵愛,從而冷落失去母親的前妻的孩子。
更有甚者為了討好新人,虐待前妻的孩子。或者默許後妻虐待前妻的孩子,也是很多的。
就是現代,很多人再婚後對前妻生的孩子冷漠、不聞不問的也太多了。
有些人並不完全是經濟困難,其中大商人,名人物也不少。他們不缺錢,生活優越,資源甚多,但就是不搭理自己和前妻的孩子,任由他們在艱苦的生活裡掙扎。
舊社會有句話,叫寧可跟著要飯的娘,也不跟著當官的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是擔心後孃的虐待。
男人有一些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對子女遠沒有為生育付出過大代價的母親關愛子女。
代善死了老婆,再娶美嬌娘,就把他的愛都轉移給了新婦的兒子。對前妻的兩個兒子嶽託和碩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百般虐待打罵。
1620年(天命五年)三四月間,後金國準備把都城從界藩城遷居薩爾滸城,努爾哈赤視察並指定各貝勒興建府邸的宅地。
代善看到其長子嶽託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後讓莽古爾泰和阿敏為自己請命,說自己所居之地狹小,意欲霸佔嶽託的宅地。
1620年(天命五年)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愛新覺羅·碩託(嶽託的同母弟弟)因為無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蹤,有人說其“叛逃”投明朝而去。
在還未確定碩託是否叛逃時,代善即一口咬定碩託有叛逃之心。
在找到碩託並且其本人明確表示並沒有叛逃後,代善還是向努爾哈赤跪下五六次請求斬殺碩託。
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絕,努爾哈赤釋放了碩託。
努爾哈赤自己小的時候,父親就娶了後妻,對他很不好,分家也只給了很少的田地和啊哈。他是受過這種苦的,所以這是他幼年內心深處的傷疤。
這件事牽動了努爾哈赤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努爾哈赤由此開始調查代善給予兩個前妻之子的待遇問題,發現代善之子嶽託、碩託所領有的資產均比其他的異母弟弟差。
努爾哈赤對代善的所作所為,感到觸目驚心。
努爾哈赤子孫眾多,一個連自己親生的兒子都虐待的人,比褚英更加惡劣。自己百年之後如何放心把大權交給他,他會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和子侄下手。
努爾哈赤怒斥代善,你也是前妻的兒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對你更親近嗎?你怎麼就被後妻矇蔽得虐待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呢?
何況我待你一直是特選良好的部民讓你專管,你為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將優良的部民賜給嶽託、碩託呢?
代善啞口無言,這個指責他無法分辨。
這個指責的嚴重性在於,代善不類其父努爾哈赤,如果其父是英明汗,那他反著來,他是什麼。這也說明了他不適合做繼承人。
努爾哈赤讓嶽託、碩託與代善分家,並公開宣佈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代善被廢除嗣位後,害怕的瑟瑟發抖。當年褚英的下場,歷歷在目。他擔心父汗誅殺他。反正又不是沒殺過親生兒子。再殺一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現在活脫脫即使第二個褚英。他權力之大,兵力之多,已經超過當年的褚英。他對諸弟和諸大臣的欺凌也不比褚英弱。人都是容易得意忘形的。
諸弟和諸大臣,立刻抓住機會開始攻擊代善。他們就是要製造和代善的矛盾,越是不可調和越好。越嚴重越好。
這樣他們希望,就像代善當年這樣炮製褚英一樣,努爾哈赤為了防止褚英報復諸弟和諸大臣,導致金國分裂,索性處死了褚英。
現在的問題不是能否繼位,而是如何保住腦袋。
在反覆的思索下,為了過關,他做出了痛苦的抉擇。
1620年(天命五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代善不顧愛妻的苦苦哀求,親手殺掉繼妻以向汗父謝罪。
但努爾哈赤豈是這麼容易打動的。
努爾哈赤要他與諸弟發誓,今後如再懷恨眾貝勒、大臣,甘願受天地處罰。
代善無奈,只好與諸弟盟誓,他的面子裡子、權威全部丟失的乾乾淨淨。徹底失去了爭奪大位的可能。
努爾哈赤殺死自己的長子後,不知道他內心受到了怎樣的煎熬。
就像成吉思汗少年時,殺死了自己不成器、偷母親食物的幼弟一樣,一生都揹負著後悔和內疚。
老汗王老了,他也許不願意在做這樣的事情,他最終寬容了代善。
代善盡管被廢除了太子位,但仍得為四大貝勒之首,參與治理國政。
想到一生經歷無數鬥爭的代善,兩人都有些棘手,騙過別人容易,騙過代善很難。
他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他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范文程說道:“凡事難在開頭,只要開了頭,開了口子,後面就好做了。如何不讓三大貝勒起疑心,把這件事辦成。還要從他們的弱點著手。這三個人其實各有弱點。”
皇太極沒有說話,靜靜的聽著范文程往下說。
“代善的問題是年老,人老了就會精力不濟,現在的朝廷事務,沒有大明那樣的分級處理制度,大事小事都混在一起,十分繁雜。對代善,不如從照顧他身體入手,提拔他的親信和子侄幫助他處理常務事務。這樣他不但不會警惕,還會感念大汗對長兄的關心。”
皇太極點點頭,認可了這種說法,這件事沒有任何問題,拿到那裡都沒有毛病。
“阿敏是四大貝勒裡唯一不是老汗王的兒子的,他最擔心的就是其他三個親兄弟聯合起來,奪取他的牛錄和權力。他一般不出頭,不願意擔責任,以免受人以柄。多做多錯,不做就沒有錯誤。如果讓他下面的人分擔,出了問題也可以推卸責任,他好轉圜,所以從這個角度入手,他應該不會反對。”
皇太極臉色明顯好了起來,這個辦法可行性極高。解決了阿敏,就解決兩個貝勒了。至於莽古爾泰這個匹夫,他還不放在眼裡。
“莽古爾泰是個粗人,他不耐煩處理這些繁雜的事務,以協助他辦理為由,減輕他的疲勞,增加幾人替他辦理,他應該會同意的。”
皇太極大喜,范文程不動聲色,就把三大貝勒的權力開啟了縫隙,讓自己有機可乘,頓時心情大好,高興的說道,“學士真是本汗的子房啊,哈哈哈,本汗收回權力之時,必不負學士建策之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