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羅馬人的愛好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羅馬人的愛好,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正統大汗阿里不鴿,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觀眾們的喝彩中,幕布再一次拉上,工作人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而觀眾們也趁機開始活動、聊天,等待下一幕開始。
“剛才那一段,是不是也不錯?”李玄英評價道:“我聽說,男女角色有一些情緒更復雜的互動,觀眾們會更喜歡的,看起來確實如此。”
“我不太懂這個。”郭康承認道:“不過我覺得,舞臺上怎麼把情緒表演出來,讓觀眾有切實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吧?”
“這個還真是……”李玄英想了想,說:“我認識他們劇團的人,菲羅忒斯的演員和太陽的演員,還確實就是情侶關係。”
“這樣啊,那可能真的瞭解這種情緒了。”郭康點點頭,隨即又想起來個問題。
“哎?我記得,希臘人的正經戲劇裡,是要求不能出現女演員吧?”
“對,這是人家的祖宗之法。從古典時代,就是這樣了。”李玄英說:“女演員直接出場的,一般不是什麼正經劇,都是鄉野村夫喜歡的那種……很直接的劇目。”
“相對嚴肅的劇本里,尤其是最重要的悲劇和歷史正劇,原則上都必須全部使用男演員。不過這種角色,都是以象徵意義為主。大家都戴面具,後來還引入了戲腔,男演員出演女角色也沒太大問題的。”
郭康張了張嘴,頓了片刻:“那咱們看的這個,是正經劇吧。”
“這可是教會主推,作為重點宣傳工具的。王師傅再不正經,也得稍微注意下吧。”李玄英指出。
郭康想了想,懷疑這對情侶到底正經麼。
——當然,他更認真地想了想之後,覺得在希臘這邊,這可能才是正經的情侶。
“我明白了,那就沒問題了。”他表示:“看來這些細節也挺值得注意的。今後我們或許可以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戲劇套路。羅馬人喜歡什麼,我們就可以做什麼。”
“這個不算羅馬,算是希臘新喜劇和當代義大利市井戲劇的特色。”李玄英似乎頗有研究,給他講了起來:“當然,我們也沒必要完全學古羅馬就是了。古羅馬的喜劇其實不怎麼成功。”
“還有這種區別麼?”郭康對此還真不太清楚。
“其實就是水平不如希臘人。”李玄英回答說:“不過這個說起來,話可就長了。因為希臘戲劇發展的脈絡,是比較完整也比較清晰的。最開始受推崇的也不是這些喜劇,而是悲劇。”
“古典希臘時代的悲劇和現在這些不同,裡面往往沒有明確的善惡二元,人物的形象比較複雜,經常很難用簡單的好壞來概括。”
“悲劇裡的矛盾,也不是好人和反派的矛盾那麼簡單。嚴格來說,應該是人的意志,和命運之間的矛盾——或者說是人的自由選擇,和難以改變的某種‘必然’之間的衝突。”
“用個咱們更好懂的例子,就是諸葛丞相病死在五丈原。”他見郭康還是不太懂,就直接舉例道:“諸葛亮的自由意志,和興復漢室最終失敗的歷史宿命,產生了極為強烈的衝突,讓後人有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慨。”
“俗話說,‘運去英雄不自由’。這種感慨,其實就和經典的希臘式悲劇很相似了。”
“這樣啊。”郭康想了想,覺得確實有點相似。
“差別肯定還是有的。那時候的希臘人,畢竟歷史還不長,歷史感沒有咱們現在這麼強。他們對於歷史和社會中潛藏的大勢,確實有一種模糊的隱約感受,但既沒法總結清楚,也沒法明白其中邏輯。所以,劇中往往將這種感受,歸為一些比較‘虛’的個人命運,加以詠歎。”李玄英比劃著,努力試圖解釋道。
“相比而言,咱們現在已經歷史興衰中的潮流大勢,有了不少切身感受。對於個人在其間的無力,也更能感同身受,因此讓故事顯得厚重了很多。”
“但在審美上,我感覺雙方是差不多的。普羅米修斯和諸葛亮,都是這種典型的悲劇英雄。”
“這麼說也是。”郭康想了想,贊同道:“我感覺這種故事還是挺震撼人的。”
“是啊,悲劇並不是說,要讓人感到悲哀。當時的希臘人反而傾向於認為,悲劇的要點,在於體現了英雄的崇高。”李玄英說:“因此,他們甚至會以樂觀的態度看待悲劇,認為英雄雖然毀滅,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戰勝的。這種結局不能歸類為悲慘,甚至可以算作一種靈魂上的圓滿。”
“聽起來很深奧啊。”郭康說。
“當年古希臘的智者們,是把悲劇當做教育,而不是娛樂的。”李玄英說:“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悲劇描寫的是嚴肅事件,目的在於對人們的情感進行淨化。跟現在的流行戲劇相比,差別還是很大的。”
“不過這類戲劇也就興盛了那一會兒吧。”他回想了下,說:“我記得聽人講過,悲劇一家獨大的時間並不長。鼎盛期過去之後,很快就是喜劇作為主流了。”
“這裡頭還有講究麼?”郭康是真的不太懂。
“簡單點說,就是環境變了,大家不像之前那麼相信神和命運了。”李玄英說:“在古典時代興盛期,希臘人是十分迷信的。不崇拜城邦的神,是可以最高處以死刑的嚴重犯罪,蘇格拉底當時就是因為遭到這個罪名的指控被殺的。”
“這種氛圍下,人們認為神的意志安排著事件的發展,和人類的遭遇。所以,史詩和悲劇中,可以用神的意志來解釋命運的問題。”
“但在大概……天兄紀元之前五世紀後期那段時間吧,雅典在政治和軍事上都遭遇了重大的危機。希臘世界原有的秩序漸漸失效,再加上哲學家們開始提倡理性,導致人們開始越來越懷疑神。”
“到蘇格拉底死後幾十年,希臘人已經被折騰的不太相信神的公正和權威了。他們依然名義上信奉城邦神靈,但民間開始認為,神並不會干預人類的生活,導致對宗教的態度也消極了很多。”
“那這麼發展下去,希臘人會不會也走上我們這樣的發展方向呢?”郭康突然覺得,這個趨勢也挺有意思的。
“這我倒是不清楚了。或許時間夠長的話,也有這個可能吧。”李玄英似乎沒怎麼認真想過:“不過我覺得希臘人確實比其他歐洲人務實一些,可能真的和歷史有點關係吧……”
“這些知識,其實都是我從其他人那裡聽來的,所以我也沒想太深。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直接跟人家聊聊。”他想了想,說:“雖然是戲劇的歷史,不過應該也能體現出社會的變遷了。”
“那整體上,能總結出什麼脈絡麼?”郭康問。
“整體上,就是越來越傾向於直接寫普通人。”李玄英說:“喜劇的主角和神往往沒什麼關係,也算不上英雄。這個時候的喜劇,主要是諷刺政治和社會里的不道德現象為主。”
“喜劇的來源,本來就是鄉里的粗俗鬧劇,再加上情節相對更通俗,所以容易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另外,這個時期的劇作家們,也開始主動迎合觀眾,對劇情進行設計。”
“這是大家都會選擇的方向吧。”郭康說。
“當然了。連悲劇作家,都在改變以往的習慣。像比較晚的作家歐里庇得斯,就開始研究如何給劇本加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李玄英介紹起經典人物來:“因為傳統的悲劇,說是精神上實現了圓滿和昇華,但很多人還是難以接受。沒辦法,只能這麼改了。”
“喜劇更是如此。他們的目標觀眾,人數更多,文化水平相對來說卻更低,所以只能進一步進行改變。比如,這些普通希臘人,更喜歡大團圓式的故事,對深刻的哲學思考卻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喜劇也越來越通俗,故事情節上也傾向於圓滿結尾,以迎合觀眾。”
“另外,喜劇本身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變化。要說脈絡的話,大概還有這麼幾條。”他列舉起來。
“首先,是場景上。最早的戲劇就沒有專門的場景,甚至沒有多個演員的互動,而是一種單人表演。這一個人,會用各種象徵的方式,扮演所有角色。”
“後來,埃斯庫羅斯改變了舞臺配置,增加到了兩個人,這時候才出現‘對臺戲’,也是‘戲劇衝突’第一次真正在舞臺上出現。所以他在戲劇歷史上才有這麼高的地位。”
“索福克勒斯把人數增加到了三個,另外還擴大了合唱隊的規模,增加到了十幾個人。那個時候的合唱隊,不但要唱背景音樂,還得進場跳舞以示環境變化,另外還得擔任旁白和解說的角色。這些功能,直到後來,戲劇越來越複雜之後,才慢慢分離開。”
“但在希臘人那邊,這種發展速度一直不太快。等到羅馬興起之後,戲劇的規模才真正突然擴大。”
“古羅馬人和希臘人不同,他們不喜歡太抽象的、需要進行思考和想象的演出,而喜歡實打實的大場面。他們自己的正規戲劇也和希臘人不同,不是來自酒神祭祀,而是來自一種叫‘皮利卡’的戰舞。所以,這一時期,舞臺快速擴大,表演者多到幾百人的規模。”
“比如劇情裡有一個駕駛馬車出戰的環節,希臘人演出的時候,可能會用舞步和唱詞來表達,但羅馬人會真的趕輛馬車上來,現場進行打鬥。”
“這不就成角鬥表演了麼?”郭康笑道。
“也確實很快就和角鬥表演結合了。”李玄英說:“羅馬人很長時間沒有單獨的劇院,但戲劇性質的角鬥表演卻非常多。有些角鬥場,設計水平不亞於希臘人的技術。建造的時候,就運用了精心的佈置,甚至可以在場地裡灌水,把船開進來,表演水上戰鬥的場面。”
“這些技術,又讓羅馬戲劇在佈景和道具方面發展迅速,和希臘人的風格可以說截然不同了。”
“我之前還真沒怎麼注意過,角鬥裡還有這麼多場景表演的。”郭康回憶了下,發現自己對角鬥的印象,好像就是兩邊殊死打鬥了。
“其實表演才是角鬥的主要部分。”李玄英說:“哪怕角鬥士的兩兩格鬥表演,在大部分場合,也只是表演為主,和實戰並不一樣。”
“角鬥士都經過專門的訓練,動作傾向於誇張、花哨,也會注意減少傷亡的機率。畢竟一個熟練角鬥士,地位並不低,身價也十分高昂。角鬥老闆才捨不得讓他們隨隨便便就死了。”
“角鬥場上真正出現大量傷亡的時候,基本都是主辦方為了營造血腥場面,故意讓囚犯、戰俘之類的人加入。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沒有格鬥技巧,而且狀態很差,就是用來送命的。他們遇到訓練有素的職業角鬥士,往往會成批地被殺死。但這與其說是格鬥,不如說是表演性的屠殺,結局其實早就註定了。”
“那個時候的人是真喜歡血腥場景啊……”郭康感慨道。
“其實一直都差不多。”李玄英說:“不過就算這樣,成本也太高了。所以還有些,就是放猛獸進去,讓角鬥士現場擊殺動物。”
“哦,後來還有放十字教信徒進去,讓動物現場擊殺教徒。”他補充道:“畢竟十字教徒太多了,到處都會冒出來,不值錢。”
“呃,咱們現在也算十字教徒的。”郭康連忙提醒道。
“哎?”李玄英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哎呦,忘了……”
“……”郭康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呃,我就是客觀角度,總結一下發展脈絡麼。”李玄英辯解道:“總之,羅馬人的官方戲劇,大概就是這麼個思路。”
“不過,這種劇沒有多少留存到現在的。羅馬人過於重視場面了,他們專注的都是宏大的佈景和良好的音樂效果,反而忽視了劇本本身。他們連照搬希臘戲劇的時候,都喜歡只表演高潮部分,忽視前後的故事情節。這種環境下,也就難以產生好作品。”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