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虜與西蠻交,大秦不絕若線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虜與西蠻交,大秦不絕若線,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正統大汗阿里不鴿,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紫帳汗國的這些獨特風氣,郭康自己也曾經思索過。
他們這個地方,並不是個安穩之處。在郭康所知的歷史上,這個四戰之地最終耗幹了元氣,碎成一地,從此沉浸在無休止又無意義的內耗中,淪為其他大國的博弈場。
但是,四戰之地也不見得只有這麼一個結局。
三千多年前,大禹站在黃河邊,面對東夷、三苗、西戎、北狄時,估計也會覺得,自己處於一個四戰之地。
兩千年前,公羊高向弟子講授齊桓公的功績,總結說“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的時候,同樣也會覺得這裡是個四戰之地。
而近在眼前,朱元璋起家的時候,都是從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北有王保保、南有方國珍的環境中,找準機會殺出來的。
在他過去那個世界,人們認為,他的祖國塞里斯是個運氣很好的文明,恰好出生在亞歐大陸的一頭,被大海、高原和大漠保護著,不會隨便遭到外敵的入侵。
但看了兩個世界的文明之後,郭康自己很明白,塞里斯又不是出來就這麼大的。
所謂沒有敵人,不過是敵人都沒有了而已。
如果當年羅馬沒有瓦解,直到後世都一直統治著環地中海地區,那後人可能同樣會把高盧、伊比利亞之類,都算作羅馬文明的一個分支,然後大發感慨,說亞歐大陸西頭的羅馬也是個孤獨的文明,與其他人缺乏交流了。
所以,地緣是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決定地緣的,說白了還是人。而紫帳汗國的種種表現,在他看來,就是這種惡劣地緣下,拼死以求活的一種選擇。
紫帳汗國計程車兵,戰鬥力還算不錯,數量也多。但他們有多高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脾氣。而其他貴族們,明顯不理解,為什麼紫帳汗國容忍甚至縱容這些驕兵悍將,也不太適應如何與他們相處。
當貴族們拒絕降低士兵勞役,也不給錢補貼的時候,紫帳顧問們就開始猶豫。而當顧問的薪水也被剋扣時,他們就果斷選擇了傳統的抗議方式。
在當地,領民以往都只是以村莊為單位鬧事,最多就是單個領地反對領主。貴族們大多數時候會直接鎮壓——他們的人脈網比村民廣得多,各種亂七八糟的親戚湊一湊,很快就能組織起一支精幹武裝。
如果鬧的大,鎮壓得不償失,有時也會選擇訓斥當地的小領主,讓他們吐出點刮來的財富,擺平這次事件。
但這次,因為集中訓練過一段時間,各地的領民互相認識,就用這種組織方式,用來對付領主。
被欠佣金的羅馬老兵,也果斷加入進來。他們之前是一個軍團的戰友,所以很快相互聯絡起來。這下,大半個州的新兵都開始聚集,要求當地貴族效仿隔壁的軍府,取消所有多餘租稅。
貴族們當然不可能答應,但這次的規模和速度遠遠超出以往經驗。為了緩點時間,只好做出虛心的樣子,說要邀請領民的首領談判。
對此,村民們很高興,但帶頭的老士官說,這回答應的太快了,明顯不對勁。於是,他找了幾個山民幫忙,走小路來到談判地點,親自偵查情況。
貴族們的防範意識很差,幾個人轉了一圈,就發現果然有一群傭兵在埋伏,遠處的路上煙塵翻滾,明顯還有人騎馬趕來。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騙局。
於是,他們將計就計,組織了一批精幹人手,提前一天來到會場,在更外圍準備好,然後突然攻擊。貴族軍大驚,四下潰逃,好幾名領主當場被殺。而其他人則在同一天,趕往當地領主的莊園,發現果然沒什麼人守衛,於是很快奪下了這裡。
如果到這兒為止,那就只是一場稍微精彩些的譁變。然而,在被攻克的莊園裡,人們發現了一些書信。
村民們更關心領主常年搜刮來的財富,但軍團老兵第一時間就去搜集領主手裡的信件和檔案,看看有沒有重要的資訊。結果,貴族們相互勾結,準備叛亂的訊息,就這麼被暴露出來了。
眾人簡單商量了下,就決定不造反了。今後大家都是紫帳汗國的忠臣,要及時舉報邪惡土司的陰謀。老士官再次找山民們帶路,也不去大都,直接翻山抄近道,向北找就近的軍府,告知他們。
這場紫帳汗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內戰,就以如此意外的方式開始了。
得到訊息的汗廷決定立刻介入,不管那邊在鬧什麼,這些貴族肯定是不安好心了。
而塞爾維亞貴族們得知汗廷軍隊調動的訊息,也破罐子破摔,決定先反了再說。大家各自拉人,越多越好,爭取直接把羅馬人趕出去。
他們首先圍困了貝爾格萊德,要求城市讓他們進駐,並提供金錢和物資,贊助復國運動。懼怕被劫掠的市民則關閉城門,拼死抵抗。雙方陷入了焦灼。
另一些貴族則帶著私兵,南下進入希臘地區,準備爭奪塞薩洛尼卡。
紫帳汗國在這裡統治的時間不長,當地希臘貴族影響力很大。而這些人裡,很多都是歷經數個朝代的老貴族——在郭康那個世界的歷史上,他們直到奧斯曼時代,都依然能擔任帕夏之類的高階職務,可以說深諳牆頭草的生存之道。
老貴族們立刻宣佈,自己也同情塞爾維亞人,可以給與必要的協助。同時,派心腹帶上密信,從港口出發,直航大都,將塞爾維亞貴族軍的規模、構成和補給情況,通知紫帳汗。
在南方的摩里亞和北方的特蘭西瓦尼亞,剛收復的地區都有不少人響應叛軍。而訊息傳到北方,幾個叛服不定的羅斯大公國,又開始例行圍毆莫斯科。神羅、匈牙利和奧斯曼果然也試圖介入,大半個汗國,陷入了戰火之中。
不過,單論危險性,這次卻比上次要低。
郭康的希臘老師,專門研究過這段歷史。他認為,從事後的各種文獻看,貴族們提出的亂七八糟的理由,都只是臨時性的藉口。他還告訴郭康,從他自己當時的親歷,和事後的調檢視,這些貴族連個統一的口號都沒有。
海倫娜太后的種種措施,確實沒法消除汗廷本身,和這些地方貴族之間的固有矛盾。但太后對這些人太熟悉,沒有付出多大代價,就破壞了貴族們之間,那些傳統卻十分重要的組織方式。
由於事發過於倉促,貴族叛軍缺乏統一的行動,也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一開始,很多人認為在山區自保就好,但加入的貴族和士兵數量超出預期後,眾人就迅速膨脹起來,居然決定主動出擊了。
由於叛軍組織的混亂,郭康的學者老師,都不知道是誰提的這個想法,甚至懷疑這人是不是個臥底。然而臨時組成的貴族議會在一片狂熱中,迅速透過了這個建議。這一舉動,也同樣迅速地葬送了他們自己。
和他母親不同,巴西爾三世手裡確實有一支可靠而龐大的軍隊。
太后倒臺之後,可能是已經察覺到了情況將要有變,他就早早召回了之前因為被指控謀劃“圍園殺後”,而被迫逃離的李應麟。
為了儘快擺脫尷尬的身份,李應麟對此十分積極。他甚至提出,那些地方貴族雖然現在支援大汗,反對太后,但他們反對的其實是汗廷本身,並不值得信賴。
雖然他應該是最討厭太后的人,但李應麟承認,太后的各種手段,實際上歪打正著地削弱了貴族們的戰爭能力。
這幫烏合之眾,就是太后留下的政治遺產。與其等他們慢慢謀劃,形成組織,不如早點下手,免得讓他們恢復元氣。
他還提出了一個藉著支援威尼斯,把軍隊送到亞得里亞海東岸,從背後直搗敵人的計劃。只是,事情的發展,比激進的李應麟方案更讓人覺得離譜。這一點,估計當時的兩人都沒有想到。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