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渡清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一章 流放宗室,萬曆佑明,楓渡清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法司這邊,很快便定了海瑞斬監候。
朱翊鈞在收到三法司的審議結果後,大怒,對司禮監吼道:
“海瑞詈罵聖母,豈能只斬監候,不以極刑處之,朕妄為子!就將此諭告知三法司!”
但三法司則在議後,覆上本依舊請以斬監侯,理由是海瑞有功。
朱翊鈞則再次下嚴旨說:“有功也不能這麼對待太后!傳旨將刑部尚書楊巍、左都御史趙錦、大理寺卿王篆各奪俸半年!以懲其不明!”
“太后怎麼還不下慈諭?”
王篆在收到自己被罰俸半年的旨意後,就不由得皺眉問起了刑部尚書楊巍和左都御史趙錦。
趙錦道:“誰知道呢,總不能被諫的是太后自己了,太后就不為國留賢了吧?”
“可惜這種事,外臣不能直接向太后上本,不然,還可以再勸勸她!真要是因此讓海公沒了命,雖然天家和睦了,卻也真的墜了太后自己的賢德名啊。”
楊巍也跟著說了一句。
楊巍說後就還是與趙錦、王篆二人聯名以三法司的名義,依舊以海瑞雖犯上然也是為國執言,故依舊請定以斬立決。
朱翊鈞則繼續下嚴旨駁斥楊巍等的觀點,道:“敢情他海瑞是對的,是聖母不德?這三法司有沒有將天家顏面放在眼裡!傳旨再議,再罰半年俸。”
“一年白乾。”
“太后也該下慈諭了吧?”
王篆都已經坐不住了。
萬曆朝的百官俸祿包括豐厚獎掖金,所以罰沒一年對於一個官員而言,損失是不少的。
不過,就在朱翊鈞下這旨不久後,太監李進還是帶來了李氏的旨意。
“太后慈諭,國有諍臣,社稷之福,吾兒不當因予顏面殺三朝直臣,如此豈不有違祖宗欲使吾兒為堯舜之心,則又令予將來如何見列祖列宗?”
明顯,李氏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下慈諭為海瑞求情,沒有真的要把自己面子不要。
朱翊鈞這才改口道:“海瑞詈罵聖母,朕恨不能生啖其肉,然既聖母有意示仁,那就寬恕其罪,以原職起用。”
楊巍、趙錦、王篆則鬆了一口氣。
因為李氏再不為海瑞求情,他們就只能被罷官,或者也跟著下詔獄了。
“公可以出獄了。”
白一清這裡來到海瑞這裡後,向海瑞宣達了原官起復的聖旨。
海瑞聽後有些呀然:“這麼快?”
白一清道:“不快了,三法司堂官一年的俸銀都被罰沒了。”
“太后賢德仁厚啊!”
海瑞不禁潸然淚下,然後又問:“能否再關吾幾日,我還有幾個主張沒講完。”
“那怎麼能行,這詔獄不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公可別自己壞了朝廷規矩,再說我們也不敢壞規矩。”
白一清道。
海瑞道:“但他們王學中人,明顯在理學認識方面有些欠妥的,太注重空談了!太只相信自己心中所悟良知了,太以自我為中心了,這樣是會故步自封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都是有必要的,光靠想是做不成大事的!”
“只多關一日,可好?”
“吾從未求過誰,今是第一次。”
海瑞有些不好意思地求著白一清。
白一清有些尷尬道:“旨都宣了,若是沒宣,我還能退回去,等到明天來。”
“行吧。”
海瑞只得走出了詔獄,眯眼瞅了瞅外面的藍天,然後見一眾文臣公卿已經候在詔獄外面,便笑著朝這些人走了來,先拱手一拜。
申時行等也忙拱手回禮:“公受累了。”
海瑞則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乃人臣本分。”
說著,海瑞就看向楊巍、趙錦、王篆三人:
“害得三公今年無俸銀可領,海某慚愧!”
“無妨,能留得海公性命,別說沒有一年俸,就是沒有三年俸,也是值得的。”
楊巍強笑著說道。
趙錦和王篆也點頭強笑道:“是啊!”
只陳經邦和石星看著這一幕對視了一眼,而在回去後就於一茶樓對坐談起了此事。
石星先言道:“海剛峰又得了天大的名聲,老天真是眷顧他。”
“呵,貌似忠直,實極狡黠!”
“經他這麼一為,太后自慚形穢,自會開始對天子有愧,進而天家會和睦起來,但就是而從此對我文臣產生隔閡,也就更加不能做以母改子制之想了。”
陳經邦感嘆了起來。
所謂以母改子,是北宋年間司馬光等舊黨為廢新法,卻又礙於新法名義上是神宗立的,故廢新法有違拗先帝成法的問題,所以當時司馬光就想了個理由,說廢新法不是子改父制,是母改子制,故不算違背禮法。
陳經邦這樣說,意圖自然是不言而喻。
石星沒好多言,只微微一笑說:
“無論如何,潞王去東瀛已成定局,這樣就更加坐實東瀛為我中華土了,後世之君為保君德就不能棄之,而不得不將之也視為祖宗舊地了!”
“畢竟,後世之君哪裡能讓當今陛下承認是把自己弟弟圈禁到了外邦蠻荒?”
“如此,去東瀛貿易也就還是算是內貿,不再是出海外貿。”
陳經邦點頭:“陛下真是用心深遠!”
……
朱翊鏐養了一個月後,就去了東瀛。
而在去東瀛的路上,朱翊鏐倒是一直以淚洗面。
且在到達東瀛長崎被抬下船後,朱翊鏐就因看見整個長崎沿海一帶俱是棚屋茅舍,無一片瓦舍,而進進出出的人也多是矮小瘦弱,蓬頭垢面,神情麻木,便對來迎他的巡撫宋應昌說道:
“這是什麼蠻夷之地!是人能待的地方嗎?”
宋應昌道:“只是這裡是如此,因為這裡主要住的是倭人,進城後就不一樣了。”
而朱翊鏐呵呵冷笑,似乎並不願意相信宋應昌的話。
但一進城。
朱翊鏐就因見許多亭臺樓榭,街道也都寬敞明亮,鋪的都是青石板,更有鱗次櫛比的店鋪,且旗牌寫的皆是漢字,還有許多著湖絲蘇綢的女子,在一些閣樓上揮手招著,帶著嫵媚的笑容,更有吳儂軟語飄蕩在這裡的各處戲臺上,便道:
“好像也沒那麼差。”
而待朱翊鏐到了圈禁之府,就因看見庭院內站了二十個倭人孩子,便問宋應昌:“這是?”
“圈禁歸圈禁,服侍貴人和貴人親眷的婢僕還是要有的,如今倭人內戰,大量倭人為躲避戰亂不得不來東瀛為奴,所以是個漢人來這裡都能有許多奴隸,給貴人和貴人親眷找服侍的人也不難,且也都能控制在朝廷規定的花銷內。”
宋應昌回道。
朱翊鏐笑了起來:“看來這裡還是風流富貴地呀!”
“好像也沒那麼糟,皇兄原來還是念著我這個弟弟的,沒有真的打算讓我去蠻荒之地受苦。”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