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釣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六章 瞧瞧我們發現了什麼?(上),走進不科學,新手釣魚人,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如今堪稱“鎮國”級別的裝置。
儘管這臺串列式靜電加速器此番只是試執行,但基地方面已經給予了高度重視與強有力的支援。
例如拓印報告的配套物資。
基地排程處...也就是總務部解散後負責物資調配的部門,一口氣批下了大量的拓印用紙以及油墨。
要知道。
這年頭拓印的紙張還算相對,但印表機的工損和油墨可就是真稀罕貨了。
如今國內的印表機全部來自毛熊當初的支援專案,材質以硒作為光導體,設計上相當原始,連好點的914影印機都找不到一臺。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年頭每列印一張紙,都是在消耗一筆外匯。
這種情況要一直持續到三年之後,華夏科技情報研究所才會與魔都照相器材廠合作,生產出屬於華夏自己的靜電覆印機。
因此對於趙忠堯等人來說。
今天雖然是加速器的試執行,但在列印出這些紙質報告後,組織上的投入已經和一次正式研究基本無異了。
不,應該說還要超過正式研究不少——正式研究可不會影印出這麼多份相同的檔案,因為那時候大家完全有時間慢慢進行研究。
所以面對擺在桌上的這些報告,趙忠堯等人幾乎全數進入了忘我的研究狀態。
第三十七份報告.....
第五十一份報告.....
第九十八份報告.....
終於。
在頁數來到第一百三十九份的時候,負責協助趙忠堯的王承書忽然舉起了手,說出了一個令趙忠堯心緒一震的訊息:
“報告!趙主任,我這裡有事件跡象!”
事件。
這是粒子物理中比較常見的術語,一般與常規引數不同的情況都會被稱為事件,大到影象小到引數都是如此。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後世的暗物質研究,LIGO專案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公佈一些所謂的事件。
後來這種口徑還被拓展到了天體物理領域,比如說的FRB180301啦、FRB200428還有某個釣魚佬明年新書開頭的FRB202317等等。
於是趙忠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檔案,快步走到王承書身邊,問道:
“小王,你發現什麼了?”
“您看這個。”
王承書連忙從桌上拿起了一張報告,遞到了趙忠堯面前:
“這是編號139的檔案,錄入了三枚散射的粒子軌跡以及一個整合尾跡。”
“其中粒子軌跡沒什麼特殊之處,都是已知的常見粒子,但是這個整合尾跡.....有點奇怪。”
趙忠堯聞言推了推眼鏡,將報告拿到手中看了起來。
結果看著看著,他的鼻翼中便傳出了一聲輕咦:
“唔?”
正如王承書所說。
這張報告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上頭只有兩個影象,畢竟這年頭的分析手段還是很原始。
一張影象是雲室模擬出來的粒子軌跡,從能級上看顯然是三個電子,屬於非常常見的微粒。
第二張影象則是一個擬合圖,有點類似三葉電風扇靜止時的狀態——空間被分成了三個區域,每片扇頁是由兩條圓弧組成的橢圓形。
如果還沒法理解這個描述,可以想想一根橡皮筋,中間留著一些空隙,然後捏著兩端將它拉長。
再把三根這樣的橡皮筋間隔120°擺在一起,差不多就是這個擬合圖了,也就是....
王承書所說的整合尾跡。
在眼下這個時代的認知中——注意,是眼下的認知中。
整合尾跡的本質是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時有很大的機率會發生湮滅,變成光子再生成一堆強子,這些強子沿著運動方向噴射出來而形成的。
但問題是.....
這次趙忠堯他們搞的並不是正負粒子對撞,從頭到尾都離子的屬性都是相同的——剛開始的時候是負離子,失去電子後變成了正離子。
這種情況之下,又哪裡能出現正負電子湮滅呢?
於是帶著這股費解。
趙忠堯招來了王淦昌以及其他幾位高能物理學家,眾人就這樣針對這張圖紙討論了起來。
首先開口的是不久前趕到基地的張宗燧,這位也是徐雲在劍橋大學的“學長”,不過他畢業的時間在1936年,而且現在與劍橋大學也沒啥聯絡了:
“趙主任,有沒有可能是裝置的誤差?”
趙忠堯聞言迅速搖了搖頭,說道:
“不太可能是誤差,首先這個影象非常清晰,軌道不太像是錯誤擬合出來的——這種巧合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我寧願相信海對面那個美樂帝會被人在大街上爆頭,也不信會有這種偶然出現。”
“其次......”
說著,趙忠堯從桌上拿起了另外一份報告,遞到了張宗燧面前:
“這是小王剛剛找到的另一份檔案,上頭同樣觀測到了這個整合軌跡圖,你看看吧。”
張宗燧接過報告看了一會兒,接著將它放回桌上,斟酌著道:
“嗯,確實是又一個整合軌跡.....有這張影象來作證,看來不太可能是巧合了。”
見此情形。
又一位學者舉起了手,此人便是之前那位問過徐雲是否有方法反制英國人的年輕專家。
根據此人的自我介紹,他的名字叫做楊賀,不久前才抵達的基地。
雖然徐雲在後世沒怎麼聽過他的名字,但能進入這次的專家組,其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見楊賀舉起手後頓了頓,丟擲了一個猜測:
“趙主任,有沒有可能是高溫情況下某些粒子的極化狀態?比如說繆子?”
這一次。
現場眾人的反應就明顯遲疑許多了。
繆子,也就是所謂的μ子,又稱作渺子。
繆子是1936年發現的第二代輕子,高達中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原型就是這玩意兒。
開過高達的同學都知道。
繆子在某些情景下會出現自旋軸垂直於外磁場並且平行於運動方向的情況,這種自旋軸高度同向的繆子就是極化繆子。
極化繆子有個特性就是在大跨度的溫度下出現一些失控狀態,出現類似湮滅的整合軌跡倒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在整個過程中加速器內的電壓梯度相差很大,導致熱能分散同樣不均勻,個別地方甚至隔個幾厘米就會差好幾十度。
不過很快,趙忠堯便也否定了這個猜測,只見他指了指王淦昌的那份報告:
“不太可能是極化狀態——楊賀同志你看這裡,14.626,磁性耦合引數不太對。”
“繆子主要由π介子在很短的時間內衰變產生,理論的磁場波動頻率耦合值應該在3以下,可這裡都超過14了。”
“另外根據我幾年前推匯出的一個結果來看......繆子就算會出現極化現象,它也只可能產生於靶和第一級偏轉磁鐵之間,絕不可能出現在末態。”
聽聞此言。
一旁的徐雲也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詫異之色。
不愧是趙忠堯啊.....
這次徐雲並不準備插手這些大佬的討論,畢竟他也想看看兔子們的理論學家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到底能把理論推進到哪一步。
當然了。
這不是對於這些大佬的試探或者考驗——在這些先輩面前,徐雲可沒有那麼大的臉幹這種事兒。
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兔子們能力有個直觀瞭解,方面自己接下來考慮該怎麼踹歷史的屁股。
畢竟自己終有一天要離開副本,後續的工作肯定還需要這些大佬收尾。
而眼下趙忠堯的這番話,顯然令徐雲有些意外。
實話實說。
趙忠堯能拿出第一個理由倒還正常。
畢竟當年他就是搞額外散輻射研究的,對於磁性耦合引數敏感不足為奇,這方面甚至可以說是如今的國內第一人。
但能意識到第二個概念就很離譜了.....
要知道。
加速器產生的繆子其實有三種,也就是表面繆子,雲繆子和衰變繆子。
表面繆子是停在靶表面附近的π介子衰變產生的,它的情況畢竟極端——這種粒子只有正電荷。
因為π負介子在衰變之前就會被捕獲,所以不會有帶有負電荷的表面繆子產生。
雲繆子則產生於靶和第一級偏轉磁鐵之間,第三個的衰變繆子是π介子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
其中會出現極化的只有表面繆子和雲繆子,它們的位置都在第一級偏轉磁鐵前,可這種認知應該要在1972年才會被物理學界正式認識到。
眼下趙忠堯居然提前十一年說出了這個理論,如何能不讓徐雲驚訝?
驀然。
徐雲的腦海中又想起了一件事。
如果自己沒記錯,當年趙忠堯似乎確實發表過一篇的論文,其中便提過繆子極化區間的事兒?
不過這篇論文發表在1950年,當時國內連靜電加速器都沒有呢,所以趙忠堯只能透過自己的經驗粗略推測繆子的極化區間應該在偏轉65.7°的磁鐵之前。
而第一級偏轉磁鐵...也就是繆子實際極化區間的偏轉角則是....
51.4°!
如果從這個角度繼續思考下去.....
說不定在原本歷史中,兔子們有了那臺2.5MeV的靜電加速器後,趙忠堯其實已經進一步算出了繆子實際極化區間的偏轉角?
這個猜測徐雲不敢說百分百成立,因為趙忠堯自個兒從來沒說過這事兒,但至少在邏輯上徐雲是想不出什麼可以駁斥的理由的。
當年沒條件的時候都粗略推匯出了一個區間,有條件以後趙忠堯能耐得住手不去實驗?
反正徐雲個人認為這種機率很低。
可惜啊....
由於當時的種種封鎖,趙忠堯...或者說國內很多理論的研究或者猜測,都沒法與國際科研圈進行交流——其實當時國際上很多科學家是很歡迎和兔子們交流的,因為錢五師老郭趙忠堯陸光達他們都是華夏人。
不過如今隨著四方貿易的達成,約翰牛和德國佬徐雲說不準,但高盧和毛熊那邊應該是可以開啟一個交流口子的。
想到這裡。
徐雲對接下來要踹歷史哪邊屁股的選擇,也有了答案。
當然了,踹的力度還要觀察一下——現場的討論還沒結束呢。
在趙忠堯否定了楊賀的猜測後,又有幾位專家開口了:
“有沒有可能是內部相的問題?”
“不太可能,你看,它們的量子數加起來都是0啊.....”
“那就是表面波的影響?老周,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你覺得呢?”
“唔...也不可能,表面波應該要有形變數的,可就算是我們的這種精度還是找不出形變數.....”
說道最後連老郭也冒出了興致,這個粒子物理的半桶水大佬也加入了討論中。
然後....就因為問的問題太離譜而被嫌棄了。
總而言之。
眾人討論了足足有半個小時,也依舊沒有找出一個合適的解釋。
不過即便如此,討論過程中這些大佬的部分認知仍舊大大出乎了徐雲的預料,令他不停加重著準備踹屁股的力度。
但就在徐雲準備開口之際,因為想不出解釋而有些安靜的現場中,忽然又有人開口了:
“話說諸位.....有沒有可能是末態粒子在強子之前還有一個形態,這個形態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了一種...唔,強子化的狀態,從而讓其具備了一種噴射的能量?”
唰——
此言一出,包括徐雲在內,所有人都扭頭看向了聲音的出處。
只見出聲之人臉型方正,下頜周圍略顯肥大,帶著一副框架很粗的棕色眼鏡,年齡大概40出頭。
此人徐雲倒也認識,他便是朱洪元,也就是.....
未來的華夏院士,以及.....
層子理論的主要提出者!
眼見眾人朝自己看來,朱洪元不由再次說道:
“諸位,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畢竟強力會在微小的時間和距離間隔上變得微弱,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知識。”
“而除了時間和距離之外,動量會不會也是一個誘因呢?”
“如果這個誘因存在,那麼假設.....我是說假設啊,某個更小的微粒原本靜止在離子之內,但因為撞擊而具備了更強的動量。”
“這種動量讓這個粒子變成有些畸形,和原本的自己都不一樣了。”
“同時呢,但由於內部的某些東西...唔,就叫它規則吧,某些規則所限,這種微粒沒法獨自存在。”
“於是它便釋放出了部分能量,分解出了另一個粒子,然後這些粒子和另一個能量更小的反性質粒子結合,於是就一個個合成了強子?”
朱洪元邊說邊比劃,加之沒有涉及資料計算,現場眾人很快理解了他的想法。
面對這個解釋。
現場有些人若有所思,看起來被激發了思路。
有些人則皺起了眉頭,明顯就是不認同這個看法。
還有一些人面無表情,猜不出內心所想。
但在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邊緣,徐雲的心跳卻已然直直竄到了每分鐘150以上!
wtf?
這是要逆天啊?!
......
注:
昨天看到一個評論,說我能不能別誇大這些華夏科學家...這樣說吧,我這個副本就是為了他們開的,而且我很多內容都是這些大佬的真實事蹟,要麼來自論文要麼來自自傳——論文我帶了doi,自傳我帶了書名,有幾本我還附上了頁數。
你要是說我誇大就找出論點反駁我唄,又說我吹又拿不出駁斥的證據......要不你乾脆說原子彈和氫彈也是杜撰出來的得了。
這個副本開了以後真的見到了很多離譜評論,但我也愈發堅信這個副本沒開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