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太監王振,從萬界直播開始,鳳棲桐,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宋的臣民有的憤怒,有的難堪,多數則是羞愧不已。
很多聰明人已經猜到了雪鄉二聖以及完顏九妹指的是誰。
尤其是天幕所說的雪鄉二聖,那簡直就是所有人都不願意提及的存在,是大宋的恥辱。
天幕中仙子一句一句扎心之極,可他們卻不能不聽。
有經歷過靖康之恥的臣民早就淚流滿面。
宋朝之前的君王臣民各種表情都有。
秦朝
始皇聽天幕介紹明朝,不由的點了點頭:“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確是剛明。”
大秦的百姓抬頭看著天幕:“仙子誇讚咱們大秦了,說咱們是烈秦……”
六國遺民則低頭不語。
他們在思量難道大秦一統天下真的是天命所歸?
還有六國隱居的貴族們也都滿心的複雜。
一直四處奔波想尋壯士刺秦的張良開著窗,有些不耐寒風,咳了好幾聲:“這天幕……只怕大勢有變,暴秦命不該絕啊。”
漢朝
劉徹滿面通紅。
他之前聽仙子提及叫門天子之時,滿心的看不起大明。
可當他聽到有明一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時,心中有幾分動容,大漢幾代君王面對匈奴都得放低姿態,自高祖以來,一位位的公主被送到匈奴和親,這麼一比較,到底還是大明更剛烈些。
“這乞丐出身的明太祖倒是有幾分骨氣。”
這時候,劉徹有幾分英雄相惜之感。
唐朝
李世民嘆了一聲:“明太祖、明成祖倒是英雄人物,可惜後人不成啊,但願我大唐後世莫要出此不孝子孫。”
宋朝
宋朝的歷代帝王或紅臉或黑臉,反正心裡是五味雜陳。
天幕把那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說的很重,後頭還說起大宋,這不就是點名道姓的說大宋軟弱沒骨氣麼。
大宋可是把稱臣納貢貫徹到底了呢。
至於說和親,自真宗起就想送公主到遼國和親,可惜人家遼國看不上大宋公主,說什麼都不要,要不然,他們肯定三樣全佔。
無憂知道歷史時空中的宋朝歷代君王一定很難堪,她就是故意說給那些大宋君王聽的。
不過現在不是講宋朝的時候,無憂也沒詳細講解。
等講完明朝,她再著重講宋朝,她一定好好的罵一罵宋朝那些君王。
這個時候,天幕中煙花綻放。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給的大筆打賞。
“叫門天子何意?還望仙子詳細講解。”
朱元璋之後,朱棣也給了大筆打賞。
“請仙子快些告之那不孝子孫做了什麼賣國求榮之事?”
朱棣打賞倒不出奇,朱元璋打賞這麼多叫無憂挺驚奇的。
這位可是出奇的摳門呢,自直播以來,那麼些帝王大筆的打賞,開國皇帝裡頭,就朱元璋打賞的最少。
沒想到今天一個叫門天子竟讓他狠出了一筆,不知道朱元璋現在得有多心疼。
明英宗時,少年朱祁鎮端坐在榻上,望著天幕上那綻放的煙花,又是氣憤又是害怕。
氣憤的是仙子竟然這樣辱罵他。
他做了什麼?倒招致這樣的罵聲一片,還將他和那宋朝的徽欽二宗放在一起比較,就那二位……便是一條狗都比他們強,和那等亡國之君放在一起,這是對他的極致侮辱。
害怕的是老祖宗們都看著呢,不曉得呆會兒要怎樣罵他。
“好了,咱們現在著重講一講這位叫門天子。”
無憂咳了一聲繼續講解:“要說吧,明朝前幾任君王倒都是明君,將大明治理的很是繁榮,明成祖能文能武,登基之後五徵大漠,是歷史上唯一封狼居胥的帝王,他在位時,大明邊關穩定,政治清明,老百姓的日子也過的不錯,史稱永樂盛世。”
“仁宗和宣宗兩朝也是如此,仁宗皇帝在永樂年間就輔理朝政,經驗十分豐富,登基之後延續永樂年間的政策,朝政也很安穩,可惜仁宗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之後是宣宗繼位。”
“明宣宗朱瞻基最得朱棣喜愛,後世有很多說法,其中之一便是成祖當年並不滿意仁宗,覺得他性子不夠英武,之所以沒有廢掉仁宗太子之位,就是因為喜愛朱瞻基,覺得這個孫子性子肖他,為了朱瞻基這個好聖孫,才一直沒有廢掉仁宗。”
“可惜的是,朱棣的這位好聖孫,同樣能文能武的明宣宗也不長命,只在位十年就駕崩了。明宣宗去世時,他的長子朱祁鎮才剛九歲,一個九歲的孩子登基,那肯定是處理不了朝政的,無奈之下,只能太皇太后張氏幫忙處理朝政,另有三楊輔政。”
無憂講到這裡,朱元璋若有所思。
“怪不得呢,原來是幼帝,一個小娃娃登基,上有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又有輔政大臣時常勸教,壓抑之下左了性子,才做出這等敗家之事來。”
朱棣則看向朱高熾:“太子,你該減肥了。”
朱高熾苦了臉,很可憐的看向徐皇后。
徐皇后把頭扭到一邊。
為了兒子的健康,為了他不短命,就得硬下心來讓他減掉這一身肥肉。
不過轉頭看到年幼的朱瞻基,徐皇后又是一陣心疼:“讓太醫好好給你們父子瞧瞧吧,別是有什麼隱疾。”
已經登基,並且長子已經出生的明宣宗看著還不會走路,只會吐泡泡傻笑的長子,暗下決心一定要好生調理身體,再不能專寵李氏,還得去別的妃嬪宮中多走動,兒子得多生幾個,萬不能只寄望於長子身上。
至於說繞過長子,立幼子為太子會不會引的朝臣反對?
這個朱瞻基一點都不擔心。
畢竟天幕可是說了,朱祁鎮是個大大的敗家子,哪位朝臣反對,不用他說,別人就能群起而攻之。
“太皇太后當政之時,明朝國力強盛,百姓生活富足,張氏地位尊崇卻不重用自家人,防止外戚專權,還對內打壓太監,也有效的防止了太監干政,三楊治國也是治國有道,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可惜好景不長,三楊和太皇太后相繼去世,年幼又沒有政治經驗的朱祁鎮親政了。”
“朱祁鎮親近和他朝夕相伴的太監王振,稱王振為先生,升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專權,公卿大臣都要稱他為翁父,可見有多得朱祁鎮信重。”
“朱祁鎮對王振簡直就是言聽計從,對王振比對他親爹還要親,正統十四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力勸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就聽了,當時事態急迫,倉促之下,湊了二十萬大軍,對外稱五十萬大軍,就這麼急匆匆上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