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712 舍此其誰,北朝帝業,衣冠正倫,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泰先將柳敏請入堂中,趁著幾位兄弟還沒有出門,便又向他們進行引見,並介紹了一下彼此間的淵源。
眾兄弟們都知李泰初入關中時的不容易,得知柳敏給其提供了珍貴的幫助,一時間也都對柳敏大生好感,熱情招待一番,彼此間言談甚歡。
李泰每每返回關中,總是少不了訪客登門。之前是沒有將行蹤大肆宣揚,但昨天入府後便也不再是個秘密,所以很快便訪客盈門。
不過李泰同柳敏重逢正歡,便吩咐所有賓客只在前堂接待,而自己則在中堂裡與柳敏閒話別來經歷。
柳敏望著侃侃而談的李泰,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正如他自己所言,之前同李泰共事時,他既是河東大豪,又是霸府老人,李泰則新入臺府不久,雖然已經漸漸嶄露頭角,但聲勢仍然非常單薄,甚至就連部曲武裝都需要向柳敏賒購。
可是如今再重逢,兩人之間地位不說雲泥之判,但也是差距明顯,所以柳敏心中也的確是頗感羞慚失落。
但除此之外,他也為自己的眼光而深感自豪,那時候便已經預見到李泰絕非俗類,必然會有顯達的一天。這還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有著切實的行動,家財、兒子一併託付給李泰。
儘管有此預見,李泰的快速崛起也是讓柳敏大感吃驚。難能可貴的是,其人並沒有因為勢位的改變便盛氣凌人,面對自己時的態度仍然熱情有加,這也不免讓柳敏大感寬慰。
相對於李泰的經歷豐富,柳敏就要略微平淡一些。
河東雖然直接承受東魏的軍事壓力,但主要也只是邙山之戰後那兩年時間,玉璧之戰後便大為寬鬆了。沒有了大舉南侵的晉陽兵,憑著他們這些河東豪強,再加上坐鎮玉璧城的韋孝寬,同東魏之間斗的也是有來有往。
柳敏之前歸鄉,還身負大行臺交代的使命就是在河東鹽池推行鹽引制度,讓河東鹽池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利潤分配都規範化。數年時間執行下來,這件事也早已經上了軌道。
去年大行臺率軍東征雖然無功,但是對於河東的軍政事務卻頗感滿意,於是便撤軍之際便又將柳敏和一些留守河東的豪強們召回府中任職。
講到別來經歷,柳敏也不由得感嘆道:“當年只道河東局勢危急,窮困之際托子於伯山。但如今再作回顧,才知伯山際遇真是跌宕,至於我也只是懶臥鄉里一閒叟啊!”
李泰聽到這話後也是直樂,邙山之戰後那兩年乃是西魏局勢最為危急的一段時間,國中軍事殘破不堪,簡直做夢都怕高歡大軍殺過來,河東作為前線所在自然也是更加的兇險,有那樣的想法也是在所難免。
“重逢舊友,讓人追念故事。柳兄若是有暇,擇日同去訪問馮翊公?”
當年他們被一起逐出臺府,就是因為馮翊公長孫紹遠之故,之後李泰雖然跟長孫家也有接觸,並狠落了一番他家的面子,但是想到柳敏還沒出氣呢,於是他便又笑著提議道。
柳敏聞言後連連搖頭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馮翊公家乃勳族名門,縱然辱之也不增你我光彩,反而結怨於人。”
長孫家如今雖然不再掌權,但畢竟還有架子擺在那裡,如今行事也越發的低調,也沒誰會閒得上去踹上兩腳。
李泰也只是隨口一提,長孫家近年也並不敢再跟他瞪眼,之前甚至還託人來問他家老三李奧的婚配情況,似乎是有聯姻的想法。不過到最後老三還是娶了崔猷他閨女,給他們五姓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又添一筆。
親事雖然未成,但長孫家對李泰善意求好的態度也算是表達出來了。他家也算是鮮卑老錢了,就這麼不好不壞的處著,說不定哪天想起來了還有點用。
為免柳敏心中不適,李泰並沒有言及公事,但過了一會兒卻是柳敏主動開口發問道:“伯山此番歸府,是為商討伐蜀兵事?”
李泰聽到這話後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著反問道:“柳兄也得預此事?”
柳敏聞言後便搖搖頭,旋即便又說道:“因為前事受挫,府中群眾對此皆言慎行。但今南國當真蒼天不佑,外禍方消,內亂又興。蜀中逆立,自絕其國,因此府中又生議論,多謂伐之正當其時。但也有人持言蜀中閉塞,並未受前亂所擾,故而實力仍存,王悅等前軍敗績便可驗見。與其勉強伐蜀,不如直攻江陵……”
講到這裡,柳敏便直勾勾的眼神盯著李泰,想要在其臉上看出些許端倪,但見李泰只是神色如常,所以便又發問道:“伯山之前已經在江漢之間大有建立,如今東南勢雄,梁國卻分崩東西,我想請問伯山,究竟哪方更有可圖?”
李泰聽到這話後便笑起來,大行臺雖以伐蜀問計召之歸府,但自然不會將此宣揚的人盡皆知,所以群眾當然也就免不了會對他歸府的意圖猜測不已。
如柳敏所言,便是在懷疑他可能要阻止伐蜀,而是要憑著荊州總管府的強大實力而進掠江陵。
近年來大家只看著荊州總管府開疆拓土的過癮了,國中諸方卻是沉寂日久,一場東征也都無功而返。眼下大家便都想聽一聽李泰的意見如何,從而再各自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柳敏沉寂數年,如今總算再回歸霸府中樞,當然也想弄清楚李泰的想法如何,好好把握這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若是旁人來問,我自然不敢妄議軍機。但既然是柳兄來問,我便暫且告你,如今荊州總管府諸事應作正忙,短期之內是沒有大舉用兵於外的想法和能力。但若是府中大行臺軍令相委,自當勉力為之、不敢推辭!”
想了想之後,李泰便對柳敏說道。
接下來他也要去中外府陳述自己的看法,除了未來誰當老大這一點上,他跟大行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其他的利益訴求基本都保持一致,當然不會為了拖霸府後腿便否決伐蜀的提議。但見國中如今都是議論紛紛、摩拳擦掌,他還是得提醒一下大行臺時機上再作商榷。
柳敏聽到這話後便有一些失望,口中也忍不住嘆息道:“我本意請率所部投效東南軍府,但伯山既無此意,自然不需要甲兵盛張,貿然投赴反而是拖累。”
李泰聽到這話後便也不無遺憾的點頭附和一聲,他之所以不急於提出征討江陵的計劃,就是擔心中外府會藉此將諸路人馬都塞過來,讓總管府人事關係變得複雜紛亂。
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而言,早日拿下江陵未必是好事,能夠拖到宇文泰去世前後才算是好呢。不過他也並不能控制各方情勢的發展,只能儘量將情勢引導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既然伯山你無圖江陵,那麼蜀中軍事可有擔當之想?”
講到這裡,柳敏眼中又流露出期待的光芒,望著李泰正色說道:“方今國中好論兵事者不乏,但講到真正的顯赫事蹟,無疑首推伯山。之前王悅等諸軍受困,亦因伯山出手搭救才能得活。之前計定南鄭,更是讓人歎服不已。
如今既要伐蜀,若欲諸軍安心、順利得功,若舍伯山、更取誰人?其實不只是我,國中其他議論此事者,亦多持此論調。蜀地本就四面閉塞、易守難攻,前者之事已經打草驚蛇,此番再圖,不以大將恐怕仍是難成啊!”
李泰聽到這話後嘴角便是一顫,我可真是謝謝你這老哥哥這麼看得起我!我要真應下這差事,攻不攻得下蜀中且不說,大行臺先得樂得冒鼻涕泡!
“柳兄言重了,人間才流眾多,皆是應運而生、各待其時,無謂無可取代,我也只是因緣際會罷了。”
這個話題真是不適合自吹自擂,於是李泰便擺手笑語道,你們要說三代目捨我其誰,這話我答應,去四川吃火鍋現在可絕對不是好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