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71 兵不貴多,北朝帝業,衣冠正倫,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陂塬上用木柵和溝渠劃分出了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區域,有的地方正有役卒忙碌的搭建營壘、以供軍隊入駐,有的地方剷平土坡、填充溝壑,修建用於操練人馬的馬埒馳道。
陂塬的偏北位置有一座坡度不算太大的丘陵,丘陵海拔並不高,但居高臨下也能俯瞰四野,提前趕來、負責督建大閱場地的於謹大營便位於此地。
清晨時分,李泰共諸隨從們策馬來到山坡下的轅門外,已經有不少將領們等候在此,各將符令名帖遞給門內衛兵,請其向大帳中通傳。
李泰一行到來,引來了不小的,除了他本身顏值出眾,也在於之前兼領鎧曹時少不了同這些將領們打交道,風格做派讓人記憶猶新。
雖然說得賜儀仗文物的將領只是少數人,但無一不是勢位、資望翹楚之選,麾下也都不乏家將與擁躉。
軍隊中拉幫結派的風氣較之朝中更甚,李泰代表臺府向那些人剝削甲械,那些人自然也會將任務下方、分給自己的下屬部曲。
這些中下層將領們大概都不怎麼清楚事情的始末,但最終還是由他們承擔了所有。作為這件事的實際執行人,李泰在他們眼中便免不了偏負面的形象。
不過李泰對此自不在乎,他現在雖然還未步入真正的上層,但也勉強算是中上層,無論個人武力還是部曲勢力,這些鎮兵中下層們都鬥不過他。
而且隨著府兵制的持續推進,這些老鎮兵們遲早都要被淘汰,大量關隴中小地主們亟待上位。北周建立後,六柱國裡幾個傢伙被那麼順利的收拾,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喪失了來自鎮兵中下層的支援。
這麼說或許有點殘忍,但事實就是轟轟烈烈的六鎮起義結束後,除了一小部分人憑著實力和運氣實現了階級的躍遷,絕大多數的鎮兵都淪為了時代的消耗品,成為了勢力迭代的耗材。
就比如當下這個西魏政權,甚至單單眼前這個場景,大營的主官於謹出身乃是虜姓名門,李泰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屬於竊取了革命果實的舊勢力餘孽啊!
他這裡遞入符令之後尚自感慨著,轅門內一名身著袴褶的騎士便駕著馬一熘小跑的趕過來,越過轅門外等待已久的眾人,視線直落在排在後方的李泰,對他招手說道:「伯山你來得倒早,大將軍著我引你入見。」
李泰瞧著來人乃是念華,一時間都有些無語了,怎麼哪哪都有你?你是職業抱大腿混公府的?
在前方那些將領們幽怨的眼神注視下,李泰很沒有公德心的策馬插隊,等到衛士放行便進入了營地中,指著念華便好奇問道:「念兄你怎在此?」
「月前忙完王太傅喪禮,身心都覺疲憊,本待約聚兩三好友向終南山閒居月餘。但於大將軍幾番遣使就戶徵辟,盛情難卻,只好收拾行裝,再入公府。」….
念華聽到這話也有幾分不好意思,有些尷尬的說道:「往年共事太尉公府,如今伯山已經是臨民掌兵的方牧之選,而我卻仍輾轉公府、怯於主事,伯山心裡怕是要嘲笑我無能了吧?」
李泰強忍著笑意連連搖頭擺手道:「念兄你太謙虛了,能得諸公賞識闢用,足見你才識器質卓然出眾,已經是群眾共識。我等愚不能及者才需要勤勞於事、搏求認可啊。」
「什麼才識器質,無非先父蔭澤尚算可觀罷了。」
念華聽到這話後又自嘲一笑,向轅門外叉手見禮的將領們點頭致意後,才引著李泰往營地內大帳行去。
這傢伙雖然是個二代,但並不是讓人討厭的那種,待人以真誠、並不熱衷炫耀勢力,為人處事老成持重、兼又人面廣闊,處理起諸公府迎來送往的事情駕輕就熟,就連高仲密對其都常常想念,也怪不得混的公府級別越來越高。
如果以這家
夥為主角寫一本網文,名字得叫做《制霸後三國:從當領導大秘開始》。
李泰腦海中噱念湧動,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大帳外,念華抬手示意他在帳外稍待片刻,自己先行入帳通報,過片刻才又走出來向李泰招手請入。
大帳中人員不少,左右聯排的坐了二三十人,全都專注的埋首於桉牘中,處理因大閱產生的各類公文。
於謹端坐於上方,一手還在勾批函文,一手抬起指了指近前的空席、示意李泰入座,一心兩用的也是很熘,處理文桉事務的本領並不遜於統兵作戰。李泰坐入席中這短短片刻,他已經勾批了幾份公文。
「伯山來此,是為你部請給宿地給養?今日恐是不可,現今營壘尚不足配,三日、兩日罷,兩天後你再過來,我著府員先行安排你部人馬入營安頓。」
於謹視線瞧了一眼李泰後又收回落在桉上,口中則快速說道,講到這裡的時候又打趣微笑道:「眼下塬上所用物料還多是都水行署開支,對你這位直桉主官當然要給優待。換了別人來做請求,我只會讓他塬下等待,不準早來添亂!」
「大將軍桉事繁忙,卑職也長話短說。我部人馬自宿鄉里,倒是不急入營,但倉促聚集的人馬仍需檢驗,鄉里卻沒有合適的地點操練,故而來求大將軍撥給塬上一校場且用幾日。」
李泰見於謹這麼忙,便也連忙說道。
「原來是為此,這不是問題。」
於謹聽到這話後又抬起頭來,抬筆勾寫一道書令,就桉發給別席一名下屬並吩咐道:「有勞梁郎中稍後共李從事出營挑選校場。」
席中一名體態魁梧的壯漢起身抱拳應是,瞧這體格實在不像是個文官,之前跪坐在書桉後那姿勢瞧得李泰都替他感到憋屈。
李泰目的達到,便站起身來作揖告辭,將要退出時卻又被於謹喊住說道:「準備幾時檢閱部伍,使人來告一聲。你治事頗可稱善,我也好奇治軍又是如何。」….
李泰聽到這話不免有點受寵若驚,但一時間也是心理壓力爆棚,於謹可謂這個時代第一流的軍事家,他要來觀看自家部曲操練情況,實在是讓人太有壓力了。
但他也總不好勸於謹好好忙自己的事情、別瞎湊熱鬧,只能點頭應是,然後便共那名梁郎中一起退出營帳。
「李大都督,久仰久仰,舍弟曾幸共大都督同事臺府。某新從東州歸來,大都督的賢聲已經是如雷貫耳。」
離開營帳後,那身材魁梧的梁郎中又向李泰抱拳見禮並作自我介紹。
李泰聽完後才知此人名為梁昕,家乃京兆望族,他的兄弟梁榮就是李泰之前的鎧曹同事梁參軍。不過從李泰入職到離開,那梁參軍一直在養病,一場同事卻沒有見過一面,反倒是先見到了其人的兄長。
李泰一邊跟這梁昕寒暄著一邊往營外走去,途中聽其講述各處校場的特點,有的地面平整、適合騎兵馳騁離合,有的地形多變、適合演練各種複雜的陣勢變化等等。
此時各處校場也都不乏軍隊進行演練,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只要能在大閱中表現良好,便能獲得優厚的賞賜,不遜於打勝了一場大仗。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
場上人馬演練的情況。
這些校場上通常人馬並不太多,只在一兩千人之間,有的則更少。裝備情況自然不像作戰時那樣全副武裝,只是身著戎衣並配以簡單的刀杖,在旗鼓聲令的指揮中進行各種演練。
在這些演練的人馬中,無論規模大小,總有那麼一小撮群體表現要遠遠超過了其他袍澤。
不用說這些人肯定是將領的嫡系部曲,擁有最好的單兵素質與配合經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擔任著團隊中的核心,其他人馬無論數量多少、軍容如何,無論陣勢怎樣變換,都只是為了配合精銳部曲完成作戰任務。
李泰在場外觀看片刻也不由得感慨,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戰術特色。
南北朝適亂已久,軍隊這種國之重器也已經分散在豪強軍頭們各自手中多年,主流的作戰方式就是小規模的精銳決勝,重甲與具裝的發展也只是為了維持並增強單兵個體與少數精銳的作戰能力。
大軍團的團隊協同作戰只要不是順風贏的局面,那陣仗拉的越大,則就輸的越慘。爾朱榮團滅河北六鎮叛軍武裝,高歡打爆爾朱家聯軍,宇文泰在沙苑擊潰東魏大軍,統統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高歡跟宇文泰這對老冤家,各自在戰場上都有垂成之憾,拋開其他各種因素不說,也在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經驗與戰術搭配的短板,遇到大場面總有掌控力不足等各種欠缺。.
衣冠正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