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上長安,稟素王!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上長安,稟素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花非花月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嶺南王趙佗的死對漢廷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大事,畢竟嶺南國不僅是外藩諸侯國,而且距離朝廷還天高皇帝遠,不過趙佗的死卻讓許多人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昭城。
尤其是趙佗的靈柩被運往了昭城,這是無數人都夢寐以求卻做不到的。
還有那位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昭公,再次讓所有人回想了起來,然後在心中感嘆道:昭公,您可真是能活啊。
昔年洛國破滅的時候,洛陵距離加冠就不遠了,然後他在昭城待了十數年,出山滅秦,直到如今,已經一百多歲了,他是如今世上唯一一個見過秦政、項羽、劉邦這三人的人。
從列國時代一路走來,簡直就像是活化石一般,再搭配上種種傳說,讓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劉徹在長樂宮中有些悶悶不樂,他是個喜歡乾綱獨斷的皇帝,所以洛陵的威勢自然讓他有些不舒服,但是他又不是那種沒腦子的獨夫,他是很明白不應該和洛陵這樣的人間之神鬧掰的,而且劉徹現在非常期待一件事的發生,那就是洛陵這位現世的神靈到底會不會死呢?
“陛下,關於嶺南王的諡號,這是朝臣們商議好的。”
近侍將一份奏摺遞了上來,劉徹展開一看,一個是“闢土兼國曰桓、壯而有力曰桓”,一個是“勝敵志強曰莊、屢徵殺伐曰莊”,都是偏向武功方面的上諡,是對趙佗在嶺南開拓諸夏的讚美。
趙佗一向對中原天子是比較恭謹的,各種納貢等等從來沒有短缺,所以劉徹對他沒有意見,於是便直接提筆在奏摺上畫了個圈,說道:“便以桓為諡,嶺南桓王勞苦功高,賜下兩件九錫之物作為陪葬,彰顯朝廷恩典,曉諭四方王侯,盡心王事。”
開國功侯的諡號都是以文武開頭的雙字諡號,這是唯一有所規定的諡號,其餘諸侯王目前則是有單字有雙字,非開國功侯的臣子基本上都是雙字諡號,基本挑選美好的字眼,至於規制倒是沒有了。
近侍接過奏摺,又問道:“陛下,丞相詢問,說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諡號敬告上天之日,今年去世的王侯公卿略多,丞相建議提前開始敬告上天,以免耽誤祭天大典。
丞相說今年有嶺南王這位外藩君主,所以不能在皇宮之內祭祀上天,要到素王陵中的祭天台祭祀,您確定好時間之後,丞相府那邊需要及時對接昭城,他們會派人過來帶著您進入素王陵園。”
漢朝諡法,天子的諡號和廟號定下之後立刻敬告上天,但是王侯公卿的諡號則集中起來一年一告。
按照洛氏的說法,合格的諡號會被上呈素王,不合格的則會被打回來。
不過目前還沒有人見過被打回來的諡號,一方面是現在的皇帝和大臣對這方面的政治道德還比較高,一方面也是心中存在著敬畏,沒人知道諡號被打回來,評定的人會不會出事,所以評定的諡號基本上還是能說的過去的。
趙佗乃是外藩諸侯王,不在漢廷體系之中,所以就要到素王陵園以天子名義敬告上天。
之前為了給洛新追封文王,劉恆將姬昭的人間位格升到了天子,於是天上為天,地上為天子,素王陵園就成為了天子加冕的所在。
素王陵園很大,最外面都可以進入,不過這畢竟是洛氏的祖墳所在,不僅僅是素王葬在那裡,洛文公、姬靈均,最關鍵的是洛文王也葬在那裡。
縱然是皇帝也不能隨意進入洛氏的祖墳!
而且還要防止人誤入真正的素王陵墓,那裡是需要洛氏帶領的,否則會有殺身之禍。
洛氏自己說是素王在陵園之外根據《易經》佈下了陣法,每時每刻進入的道路都會變化,只有經過計算才能夠進入。
這算是解釋了當年始皇帝想要求長生,卻沒能進入素王陵園的原因,同時也讓長安城的權貴對素王更是敬畏起來。
劉徹心中有些蠢蠢欲動的想要看看若是真的給予了非常不合適的諡號,到底會不會有懲罰降下,但是最終理智還是讓他剋制住了。
他屬於非常相信神仙巫鬼之事的皇帝,你讓他去真刀真槍的和匈奴玩命他敢,但讓他去挑戰洛氏所代表的神異,他還真不願意。
“通知丞相,提前半月祭祀素王,前些時日董生上呈了一個絕妙的想法,前所未有,朕要昭告天下。”
隨著劉徹命令的下達,整個長安朝廷開始了忙碌,各個諸侯王國和列侯國再次開始準備進京,漢律規定,諸侯王和列侯要每年進京朝拜,若是諸侯王敢詐病不來,一旦被發現就是死罪國除,懲罰不可謂不重,不過之前劉恆執掌天下時,他對人較為寬容,若是王侯真的抱病,不來也是可以的。
劉徹對這條漢律執行最嚴格,結果在他執政第二年,就出現了諸侯王重病依舊堅持朝拜,最後死在了路上,讓長安朝廷狠狠地丟了一波臉,被天下人指責了許久。
但是劉徹性格的一向不在意這些風風雨雨,他認為諸侯王不可能一到朝拜時就生病,生病的機率是很小的,但是不來朝拜就會增加和朝廷的離心力,甚至會有野心家裝病圖謀不軌,那樣對天下才是最不利的。
所以依舊堅持著讓王侯按時朝拜,只不過稍微寬鬆了一點。
……
昭城的隊伍再次從山東出發,沿途許多的列侯甚至諸侯王都和昭城的隊伍結伴同行。
跟著洛氏一起走比較安全,雖然現在大漢朝比較安定,但是盜匪還是有的,而且還要防著仇家截殺,這種事情並不算少,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基本上死無對證。
或許有人覺得堂堂諸侯王和列侯難道就連護衛都沒有?
但問題是,私軍能帶多少?
前往長安朝見天子的諸侯有兩百家,一家帶上五百人,那就是十萬人,十萬不屬於朝廷管轄的私軍,還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皇帝能坐得住嗎?
所以最多的也就帶了不足一百人,甚至大多數都是幾十人而已,而且甲冑也只敢帶不足十副而已,還要依靠沿途的郡國保護才行。
但是洛氏不一樣啊,人家不帶慫的,管你皇帝心裡怎麼想,安全才是第一,這世上愛洛氏的人很多,但是恨洛氏的同樣不少,不保護嚴密一點,真是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洛氏出行一向是三五百敢戰士,一人三馬,刀槍弓弩全部配全,甚至馬車之上還帶著甲冑,一旦有變就隨時準備殺戮。
諸家自然就願意跟著洛氏一起走,而且一起走還能聯絡感情,平日裡這些人都鎮守在自己的封國內,一般是不可以離開郡國的。
尤其是諸侯王們非常樂意和徹侯聯絡,甚至結為姻親。
由於流動封建的制度,諸侯王雖然爵位上比列侯更加尊貴,權勢上包括軍力和財力都比列侯豐厚,但是這種尊貴完全取決於和皇帝的血緣。
一旦血緣開始疏遠,墜落的也更快,縱然是轉化為列侯貴族,但除非離開宗譜,只要還是宗親,皇室就會始終帶著一絲戒備。
反而是徹侯因為鎮守要地,是皇室最鋒銳的刀,享國的時間更久。
至少目前為止,開國功臣之中大部分的侯國都還在,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區區兩代就都被奪爵除國。
昭城派出的人是洛陵的兒子之一,還帶來了洛無疾,洛無疾目前還是一個連記憶都不太全的小娃娃。
但是洛陵從洛無疾誕生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不一般的孩子,因為家族底蘊都在顫動,他還感覺到沉睡中的素王特意醒來關注了這個孩子。
這種情況只能讓洛陵想到素王曾經和他說過的天命之子,他知道天命之子擔任家主對素王和家族是有好處的。
從那時起,洛陵就確定了日後由洛無疾接手家主之位,昭公的爵位會從他這一系轉移到洛仲堪一系。
對於其他家族這或許很難以想象,但是對於洛氏這並不算什麼,嫡系之間有神魂的聯絡,是真正的親如一家。
洛氏加上諸侯王和列侯足足五十多個家族一齊行動,聲勢極是浩大,以三百敢戰士為核心,數千精銳的聲勢還是極大,震驚到了沿途的官吏,但是望著那一面面飄揚的旗幟根本沒人說什麼。
先不說這是正常的行為,即便不正常,除了那些極為剛強的官吏,其他人也不會說話的,得罪一個王侯是強項令,得罪一群估計還沒等鬧到皇帝那裡就人間蒸發了。
一路走在朝廷修建的直道上,這算是當年秦王朝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一了,對天下的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度過伊洛之水,離開繁華的洛陽,然後走過昔年的舊函谷關,這裡已經漸漸廢棄,徹底進入秦川之地,渭河平原就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再向前走,那座巍峨的都城就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長安。
大漢皇冠之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寫著寫著沒稟到素王,離譜啊,加更的標題是為了增加盟主的牌面,以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