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典範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典範,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花非花月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些長安城的徹侯家族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有些驚懼,因為這種情況實在是過於突然了。
但是皇宮發出了這一道旨意之後就陷入了安靜之中,沒有其他的旨意再下來。
隨著那些被聖旨點名的徹侯一個個離開長安城,似乎一切都恢復到了平靜之中,就像是之前那道旨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
長樂宮。
劉恆和洛新對面而坐,他給洛新斟酒,然後說道:“姑父,這些年府庫充盈,串錢的帶子都已經爛掉了,一提銅錢就會直接落到地上,糧倉之中的糧食更是多到甚至開始腐壞了,大漢已經徹底從秦末的亂世之中恢復過來,這都是您的功勞。
若是將大漢比作一座巍峨的宮殿,您已經建好了幾乎所有,只剩下朕再掛上裝飾,每歲縫縫補補就足以了,明明是您的功績,但是最後卻要刻上朕的名字,朕實在是愧疚啊。”
洛新抿著杯中酒,搖搖頭道:“陛下您實在是多想了,大漢只是剛剛恢復到秦末之前而已。
但是秦朝同樣是連年的戰爭,征討匈奴和征服嶺南百越,都是耗資相當大的戰爭,所以現在還不夠。
臣這十幾年的確是做了許多事情,但還有很多沒有來得及去做,這要依靠陛下您以後去做了。
尤其是現在大漢缺少一種資源,臣沒有時間去拿了,就需要依靠您和後世的皇帝了。”
劉恆疑惑問道:“諸夏大地物產豐饒,東海的珊瑚,西山的雪蓮,不論是任何的奇珍異寶都能得到,還需要什麼資源呢?”
洛新沉聲道:“一塊能夠大批次養育戰馬的草原,沒有這樣的草原牧場,我們的騎兵就永遠都發展不起來。
沒有騎兵,就永遠都無法戰勝草原上的匈奴胡人,這是韓武穆親自認定的,想必您是認可的。
沒有騎兵,中原就要耗費十倍乃至於百倍的力量去防禦那些來去如風的引弓之民。
國力強盛之時尚且能夠抵禦,但是一旦中原遭遇了災年,或者是中原有流民,那就擋不住了。
這些引弓之民就能不斷的入寇邊關劫掠,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中原被草原拖垮。”
劉恆聞言有些疑惑的問道:“姑父,大漢有上千萬的子民,而北方的草原上最多也不過是上百萬人,難道諸夏之民十倍於胡人,還不是他們的對手嗎?
而且胡人茹毛飲血,沒有文明,和大漢完全不能相比,為什麼會這麼強大呢?”
洛新沉聲道:“漢人當然要比胡人更加強大,更加先進,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就涉及到雙方的生存方式的不同。
雖然雙方都是依靠土地上的植物而生存,但是我們依靠五穀糧食,他們則是依靠牧草餵養牲畜。
所以我們在固定的土地上建造城池,開闢耕地,豐年儲存糧食,災年則開倉放糧,而且還能夠依靠水利設施,來一定程度上的代替靠天吃飯的現象。
但胡人則逐水草而居,完全依賴草原上風平浪靜,一旦遭遇災害,根本沒有抵禦的措施,只能南下入寇。
就像是現在這間房屋,我們是修建這間大殿的人,而胡人做的則是一把火點掉,然後立刻就走,他們搶走了珍寶,而我們卻失去了所有,只能重新建造房屋,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這樣不斷的迴圈下去,我們就完全耗不過胡人。”
劉恆深深地皺著眉頭道:“難道就沒有辦法嗎?
這些年胡人沒有入寇是因為草原上沒有遇到大的天災,但是日後不可能一直這樣,那時朕應當如何做呢?”
洛新沉吟道:“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草原胡人的方法,建立騎兵,摸清草原上的情況,然後直接衝到草原上和胡人大戰。
胡人不是我們的對手,一定會避戰。
但是沒關係,草原上的牲畜吃食都是有規律的,只要順著河流和草場,就能襲擊他們。
尤其是夏季和冬季,他們都會進行牧場的轉移,那個時候是我們出擊的最佳時間段,沒了牲畜,胡人就得不到吃食,是活不下去的。
陛下,雖然戰勝胡人是必然的事情,但您一定要注意一點,沒有能克敵制勝的統帥之時,不要隨意的發起對匈奴的戰爭。
發起戰爭一定要快準狠,打完就走,對匈奴的戰爭一定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不要一直盲目的尋求殲滅,否則拖垮大漢得不償失。”
劉恆聞言點點頭道:“朕知道了。”
洛新望著眼前俊秀的少年郎,又說道:“陛下,根據臣的推算,大概在三年之後,朝廷就可以著手將鑄幣權收回了。
現在諸侯王已經沒有能力反抗朝廷,尤其是吳國臣服,這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交給您來做,能夠提升您的威望。
收回鑄幣權之後,日後鑄幣一定要謹慎,盡力多保持一些年的錢幣質量,不要濫發小錢。
這些年天下的百姓剛剛過了一些安生的日子,濫發小錢造成的危害甚至比戰爭還要大。
您是一個仁慈的君主,臣相信您不會這樣做,後世的皇帝也要盡力的教育好。”
洛新話說的很是誠懇,劉恆這些年跟在洛新身邊,深深明白錢這個東西在國家政事上到底能發揮多麼重大的作用,那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重農輕商”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這些有些像是交待後事的話,讓劉恆明白這是洛新準備還政了,所以在交待自己以後的國家大事,所以聽的很是認真。
這是一位執掌國政數十年的無冕之王所有的經驗,是無比寶貴的財富。
越聽劉恆的眼光就越亮,他再次忍不住的說出了已經說過無數次的那句話,“如果您還能再輔佐朕,那該有多好啊。”
洛新聞言笑笑,“一代江山各有能人,臣在洛氏之中也算不得最出眾,這兩年沒有兄長的輔佐,便循規做事起來。
您天資聰穎,定能成就大業,臣不應當遮蓋您的光輝閃耀。”
……
洛新離開長樂宮之後,並沒有直接離開皇宮,而是先到了未央宮。
張嫣這些年隨著年紀逐漸增長,也漸漸沉靜下來,望著很少踏入未央宮的洛新問道:“大丞相到予這裡來,可是有什麼要事嗎?”
洛新有些懷念的望著這座宮殿,感慨說道:“太后,昔年臣就是在這裡作為丞相輔佐高皇后治國,到現在也二三十年過去了,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
臣記得您也是在這裡被高皇后選為先帝的皇后,她的選擇很正確,您是一個優秀的皇后和太后,還生出了陛下這樣聖明的君主,這是您對大漢的功勞。”
張嫣聞言也有些感慨,她感覺到了洛新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但她沒有那麼敏感的政治嗅覺,腦海之中既有靈光閃過,但仔細去想又是一片混沌。
洛新見狀便直接說道:“太后,臣今日來到這裡,是因為臣年紀大了,陛下也快要加冠了,等到臣還政之後,乃至於薨逝之後,陛下和您一定會將留侯府召回長安。”
張嫣眼皮一跳,這是非常正常的行為,而且當初洛新將留侯府趕出長安之時就留下了這個後門。
洛新感慨道:“太后,臣有一言相勸。
天家外戚固然是位高權重,但同時風險也是極大,若是不謹小慎微,您活著的時候還能夠庇護,一旦您不能庇護了,家族就會迎來傾覆的危機。
您看昔年的呂氏,在高皇后攝政之時,權勢不可謂不煊赫,出入行走儼然就是皇族子弟,但是一旦高皇后行將薨逝,立刻就伏低做小,乃至於留下一二人在長安聯絡,其餘人回到了山東祖地,憑藉著先祖的功勳守好祖業。
臣實在是擔心啊。
若是留侯府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和陛下起了衝突應該怎麼辦呢?
臣不希望陛下這樣聖明的君主,最後背上刻忌外家的名聲,這對於陛下來說,實在是過於不公平了。”
張嫣聞言很是動容,輕嘆道:“大丞相,您的家族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從未沒落,這大概就是智慧了。
您說的是對的,這是予從未考慮到的,予將會按照您說的做,留侯府是註定煊赫的,應當低調一些,對皇室,對家族都是好事。”
洛新見到張嫣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心中滿意,於是起身告辭。
————
東阿侯洛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賢臣、能臣、忠臣的典範,他是洛氏第一位在外姓王朝真正攝政的臣子,在這方面甚至超越了他的祖先洛文公,那位先秦時代公認的第一臣。
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恭謹的對待年幼的皇帝,如同父親一樣的慈愛,他嘔心瀝血的治理國家,改革秦王朝以來的弊端,孜孜不倦的為王朝的大一統而奮鬥。
在漢王朝,他的名字是一種標杆,每一個懷有治亂興盛的政治家,都以東阿侯洛新作為偶像,乃至於成為了一種化身。——《漢王朝興衰史》
“春分祈福”男頻推書主題活動。
兄弟們,活動使用者可透過參與測試題,分享結果,領取對應書籍角色的Q版人物徽章,希望大家參與一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