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心靈之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章,夭折了!我的姐姐是女帝!,心靈之塵,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的!”
小虎低頭看向整理出來的東西,書房內跟著安靜下來。
“吸儲前十的錢莊,六家在邊關,三家太安城,這沒什麼好說的,著重需要說一下是排名第二,興盛錢莊與幷州太原郡內鋪子,在開業的七個月裡,各類吸儲達三十七萬兩,貸出六萬兩,尤其是在八月上旬,半年前兌付後,相交過去每個月增長了六萬!”
“太原的鋪子?”
“太原,五年前剛剛遭了兵災,恢復的怎麼快?”
“老財就是老財,百年來反覆被搞了,竟還能弄出怎麼多錢來?”
本該保持安靜繼續聽小虎說的書房一下子炸開。
幷州的歷史與底蘊,半點不亞於冀州,那可是盛唐李氏起家的地方,隴西貴族在盛唐活躍的五百年裡,不知為自己撈了多少好處,就算盛唐落幕,幷州丟給了關外異族,又後經過幾次倒手,可底蘊這東西不是那麼好消除的。
只是不好消除的是人脈,而不是財力。
五年前,以武朝正軍為放手,反叛軍為攻城方的,太原奪城戰,一戰將太原城燒了大半。
影響中,這五年來太原可是不止一次像朝堂伸手要錢,頗有一種再給不錢,太原就要死掉的樣子。
可這像是要死的樣子?
三十七萬兩的儲蓄,排名第二,你敢說太原百姓沒錢?
“只知道興盛錢莊在太原是怎麼運營的嗎?我要沒記錯的話,興盛這個牌子是青州在運營?”
聯合錢莊的牌子發了四張,皇室獨掌一張號“天元”,剩下三張分別交給冀州,青州,幷州本土勢力。
冀州手持“五通惠民”牌子,對外簡稱五民,概指皇士農工商五類人群,以勳貴為主,地方氏族為輔。
幷州手持“萬盛通匯”,對外簡稱萬匯,持牌的是幷州氏族,但實際上佔據主動則是武朝各地豪門。
興盛,全名“興達盛濟”,由青州商團把持,規模也是如今最大,全國各地有近三百叫錢莊。
“沒錢!”
小虎攤了攤手,將目光看向一旁站著幾位人。
“興盛在太原鋪子我們有了解,由太原王,太原郡守,西殿萬戶府三家聯合作保,向民間招募錢糧以修五年前因戰亂而受損的太原西市口,並以太原西市口為未來五年的收益做抵押,初期募集為五萬兩,結果後面超了!”
某案牘司校尉開口解釋道。
“西市口?”
“西市口,歷來都是絲綢之路在我朝的終點,過去每年都會有大量商品沿著遼國與我國走廊最終進入太原,鼎盛之時每年各類交易的貨品在一萬三千車左右,太原多年的興旺就是靠著這筆外快,同時西市口也是幷州本地對宋走私的起點,每年大約有八千車貨物從這裡出發!”
“西市口的名聲我也聽說過,白天是正規市場,晚上是西北最大的鬼市,五年前的戰火波及到那邊,死了很多,損了很多的貨,導致再也沒有國外商人跨境來到太原,太原城搞怎麼大,豈不是說這黑市有開始的?”夏恆轉頭問道。
“開始了,戶市開放的訊息一出,遼人,西域人就開始試探,他們第一站就是太原,那裡重新變成了集散地,不過毀掉的東西修起來難,因此才會有這一處?”
任何城市都不能少了商業的滋潤,越是大城越是如此,商業的轉移帶走不僅僅是財富,還有人心,人力。
巨城之間的虹吸效應一旦開始,任何人都逃不過。
“怎麼操作我能理解,可為什麼找的是興盛,而不是萬匯?”方程將原本堆在小虎面前表報拿到手上,“我要沒記錯的,萬匯店鋪雖少,可財力也不弱!”
“八十七萬兩!”
小虎適時的爆出一個數字,是過去八個月萬匯票號吸納的儲蓄總額。
“幷州老財有錢沒錯,可幷州沒人,不然那些人就不是老財,而是氏族!”長期和方程接觸案牘司頭目毫不避諱的說道。
什麼是氏族?
有錢有人有勢還遠遠不夠,更要在重要場合說的出話,且說出去話要有人聽才是。
幷州氏族落到老財的地步,其原因就是在朝堂上缺少有能力發聲的人。
說句不好聽,青州跟了武朝三百年,你幷州才跟了多少年?
一百年出頭,還造反,還廢掉一屆口碑,名望,手段俱佳,有著中興之資的太子,你不成老財那簡直天理難容。
“本質上還是青州人在這些年抬頭了!”夏恆一口點破。
冀州的地利終究沒有青州好,武朝沒跟上明朝,楚國掀起的大航海時代,可青州因為地利位置在那,多少也喝到一些湯湯水水,青州走私集團,他們也不止在陸地上玩,海還是下的,只是因為船隻,後背力量不足,沒走太遠罷了。
沒有武力護航的商隊,出了港口的庇護,那就是一塊肥肉。
可就光經營青州至揚州的航線,運輸一些稻米,絲綢,布匹,也足夠青州人賺個金滿缽滿了。
有錢了就捨得投入,要不是從軍的名額控著,青州籍軍士早就踢得冀州籍軍士沒出路了。
“近四十年來,跟上了下海的風潮,吃盡了青州至揚州海線,青州發展的的確有些快,不過還不是被敲打了?”
青州氏族,在李家等冀州氏族眼中,那是標準的自己人,跟了冀州氏族混了快三百年,身上屬於的印記早就洗不掉,面對青州近年來的發展,冀州氏族頂多也就有點酸。
“行了,別扯了,要不繼續,要不睡好了明天再來!”
月上雲中,方程略感有些疲憊,三個小盒子看著不多,實際上需要思考的東西極多。
“可以先休著,時間上不急,按照王朝的規律,所有事搞定至少也要八九天的時間!”案牘司頭目。
夏老頭到了,後續走的就是流程,可國與國之間終究不是過家家,不可能說前事鋪墊後,後面人到了就能敲定的,中間還有宴會,交流,看似繁瑣背後卻又更深遠的東西,指不定夏大川和明朝的大學士張高東,還要關上門就一些私密的事談上二三會,結下一些不能放在臺面上秘密合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