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3章李玉堂的選擇,玩轉大明帝國,王小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人誅心,寫五萬字檢討也就算了,回去召集眾群臣,吭哧癟肚也是可以湊夠字數的,畢竟都是搞文化事業的,玩文字是他們的專長,可是五萬字的檢討還不算完,而且還要傳抄與全國各地,傳抄全國各地也就算了,畢竟大明帝國識字的人不多,而且只要是讀書人都會避免不了一些小毛病,家中子弟在青樓豪擲萬金,家中寵物吃人糧食,利用各種婚喪嫁娶,豬仔生娃,母羊難產,收受錢財,大家都是不乾淨的人,誰也不會嘲笑誰i去爽歪歪搓澡堂子撞見老丈人,這是大家共同的秘密,知道也就知道了,也不會大肆宣揚,畢竟你的檢討也許就是他的明天,在文化圈內丟人這不算是丟人,可是還要念給所有的百姓聽,這就有點過分了,這比扇耳光還要丟人啊。
士農工商,讀書人那是擺在第一位的,讀書人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讀書人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他們就是律法與道德的踐行者,在他們的身上看到的都是優點,沒有一丁點的瑕疵,他們就是孔聖人在人間的代理人,他們是完美無瑕的,可是如果吏部尚書,全天下讀書人的代表,也是天下人盡相膜拜的人,吏部尚書的今天就是他們渴望的明天,吏部尚書現在擁有也將是他們認為自己明天可以擁有的。他們自認為自己讀過書,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一人之下,萬萬之上的吏部尚書竟然也會犯錯,而且還要寫檢討,並且還傳到了愚民耳中,這無異於把李玉堂拔乾淨了丟在馬路上,讓一群大字都不識的鄉下人,拿著毛筆,臨摹人體藝術,這會無形中影響到吏部尚書在百姓心中高尚的地位,一人受辱也就是天下的讀書人受辱,原來讀書人也與自己一般,也會見財起意,也有不成器的孩子,提倡的所謂勤儉節約只不過是他們喊得口號而已,約束的也是百姓,如果讀書人在百姓心中有了缺點,也不再是完美的,他們也會犯錯,沒有了欣賞,沒有了敬畏,士農工商順序還有可能會被改寫。
沒多久的時間,李玉堂就看透錢宋的別有用心,因為朱熹洛的縱容,文官早已經壓的武官抬不起頭,現在在朝中擔任要職的有九成都是文臣,甚至是一些軍隊衛所也都把持在文官的手裡,現在的文官猶如前明末年般,文人足可以掌握朝堂,不過畢竟大明帝國初建,朱熹洛從寺廟小和尚,幾十年間,驅除外虜,推翻逆順,成為天下共主,在群臣以及天下的百姓心中朱熹洛依然是個神話,是不可戰勝的,而且雖然對幾位國公打壓,但現在大明帝國軍中依然有許多四位國公的舊屬,四位國公的威望還在,如若文臣有不軌之心,四位國公一聲令下,天下的軍隊盡數集與賬下,誰能與之抗衡。因此朱熹洛絲毫不擔心文官做大。
雖然沒有皇帝輪流坐,今日到我家的想法,但身為讀書人,不能自己吃飽了,就讓人家斷奶,李玉堂也還是想為天下的讀書人提供舒適的暖床,讓他們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快快樂樂的成長,因此他不想因為自己而讓天下的讀書人失去了建功立業,成為人上人的機會,自己不能有任何的閃失,不能因為自己,讓天下的讀書人受到一丁點的傷害。
“噗通”李玉堂拜倒在地,“聖上,老臣知罪,大明帝國幅員遼闊,百姓億萬,為官者更是有百萬之眾,身為吏部尚書掌管天下之事,糾察百官,每日都要工作至深夜,因此疏於對家中子弟的教育,以至於紈絝了些,回去後,老臣一定嚴加管教,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聖上,老臣可以作證,每日夜半李大人的府邸還是燈火通明,沒有時間管教家中子弟也是真的,如果我家有這樣的子弟,俺老錢一定會把他打殺了,讓他重新做人,不過,子不教,父之過,你孫子如此,你這個做爺爺的也是有莫大的關係”。
聽到鎮國公的勸解,李玉堂嘴角抽了抽,心中有絲小緊張。
錢宋能有什麼好心,以罰銀代替罪責是他提出來的,寫檢討書也是他提出來的,傳抄全國,念與天下人聽也是他提出來的,這個時候錢宋接話,大家可以肯定,鎮國公又在挖坑。
大家還是很瞭解錢宋的,有文化的流氓,不得不防,只聽錢宋繼續說道“然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子弟嚴格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老李回去給你孫子一頓打也是必須的,左擺拳,右迴旋,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打斷四肢也行,不過冤有頭債有主,老錢我還是建議老李你打斷李進誠那小子的第三條腿,不要不捨的,打是親罵是愛,只要打不死就成,我們可以打賭,打過只會,你孫子絕對會變得老實,不會再去逛青樓,如果沒效果,我願意到李府請罪”。
第三條腿都斷了,還逛屁的青樓,太監逛青樓世界第十大奇觀,李玉堂白了錢宋一樣,主動放棄了錢宋的餿主意,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不會出才子,讀書才能修身治國平天下,才能懂得禮義廉恥,才會分得清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才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孩子是要寵的,打是最愚蠢懦弱的方法,李玉堂覺得自己的優良基因李進誠怎麼也能遺傳一點,回家說一說也就成了,沒想著過度苛責。
“咳咳,”聽到錢宋建議毀掉百花樓的金主,朱熹洛有些不高興了,“鎮國公,人不風流枉少年,誰都年輕過,逛青樓不是錯,”
“差一點忘記了,聖上才是百花樓的最大股東,像是李進誠這樣的土財主也正是百花樓需要的,也就是說朱熹洛也希望這樣的人越多越好”差一點就砸了當今聖上的飯碗,錢宋心中慼慼然,“聖上教訓的是,晚唐詩人杜牧在揚州邂逅了一位十三歲的青樓女子,僅此一面就心生愛慕,為此寫下了千古名篇,《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青樓女子也是有真感情的,老臣知錯,李大人的孫子李進誠的初戀工作於百花樓,也算是一種緣分,不如老臣做個媒人,成全了這對苦鴛鴦,”,
錢宋臉上掛著媒婆才會有的笑容,看向張松鶴“張大人,百花樓可是歸你們禮部管理,那位姑娘姓誰名誰,您費費心,好好找一找,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自由戀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是你我都願意看到的”。
吏部尚書的孫媳婦曾是百花樓的員工,這會不會有點太搞笑,不敢想,真的不敢想,張松鶴打了一個冷戰。
“咳咳”,有個窯姐做紅顏知己李玉堂不反對,畢竟成為人上人,財與色也是一種權力的展示,可是讓青樓女子成為未來的女主人,李玉堂從來都沒有這種想法,“謝謝鎮國公為了老夫操心,不顧我那孫兒還小,還沒有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保媒的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
“額,老李,不可能吧,你那孫子我也是見過的,年紀起碼三十以上,難道還沒有娶妻的想法,不會是,,”錢宋指了指下面,“老李啊,有病就要治,不要諱疾忌醫,不要不好意思,你那孫兒還小,為了的路還很長,”,錢宋又看了看郝連德,“不要像某一些人一樣,連個繼承家產的人都沒有,我那妹子藥神醫是這方面的專家,您不防帶你那孫子去松江府看一看,說不定就痊癒了呢”。
郝連德捂臉望青天,自己躺著也中槍啊,今晚必須安排牌局,贏光錢宋的褲衩,
李玉堂感覺胸口痛,說我孫子長得老就算了,你還說我孫子不行,你為什麼這麼缺德,你兒子早死不是沒有願意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老祖宗留下來的話,老李你不要不信,有病看病,沒什麼的”。
“臭不要臉的錢宋,你這是缺了大德了,挖坑把爺爺埋了,你還想埋了我家進誠”心臟太脆弱,自己還想多活幾年的李玉堂拒絕與錢宋說話。
大家都是讀書人出身,都是靠嘴吃飯的,然而人家錢宋可是有真才實學的,李玉堂只是半吊子水平,況且錢宋還在武臣圈子裡混了這麼久,那嘴皮子的功夫可以說,無人能敵,惹不起,還躲不起嘛,李玉堂選擇退避三尺,
重新把目光看向朱熹洛,“聖上,老臣有罪,家室不掃可以掃天下,身為吏部尚書,雖然處理公文遊刃有餘,但在教育家中子弟上,略有不足,乃是老臣埋頭於案牘,疏於學習的緣故,檢討書之事,老臣以為這是理所應當之事,然恐文筆粗俗,詞不達意,為此辜負了聖上警戒世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想法,為以免貽笑大方,檢討書還是不要寫了。”
“多麼痛的領悟,檢討書的苦,老李真是狠啊,為了不寫檢討書,寧願選擇自黑,”在佩服李玉堂豁出去的勇氣之時,劉文正與張松鶴也在思考,自己用什麼辦法也可以不用寫檢討。
“鎮國公說的以金代罰老臣以為就挺好,老臣思前想後,現在大明帝國內憂外患,國庫空虛,裡裡外外都需要錢,這樣,老臣願意賣掉祖上傳下來的土地,籌集”,李玉堂咬咬牙,開口“籌集三十萬兩支援國庫,”
“臥槽,老李你瘋了,這買賣不划算啊”,幾位當事人都是驚訝不已。
只有鎮國公看出了門道,吏部尚書的臉可不僅僅是三十萬兩,只要是不讓李玉堂寫檢討,三百萬兩李玉堂也願意朝外拿。
對於現在文官的囂張跋扈,朱熹洛也有些心中不舒服,但朱熹洛也是有考量的,檢討書僅僅是噁心了李玉堂,讓李玉堂顏面盡喪,然而三十萬兩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三十萬兩是可以做什麼事情的。
思考再三,朱熹洛覺得這買賣可以經常做。
朱熹洛啥性子,大家都清楚,與地主老財無異,有人願意掏銀子,而且數額巨大,朱熹洛又怎麼會不同意,又不是睡自己媳婦,坐自己的皇位,自然朱熹洛是一百個願意,見朱熹洛馬上就要點頭,錢宋知道自己在多說也無益,但怎麼著也要讓李玉堂傷筋動骨“聖上,您安排老臣負責松江府商人收稅之事,老臣為此對松江府所有的商鋪做了調查,”
“咳咳咳,”聽到鎮國公提到松江府的商鋪,李玉堂就感覺自己的嗓子眼有點疼,“聖上,老臣家族子弟眾多,祖上的土地,臣之工資無法維持,因此也有一些子弟從事商旅之事,因此也有一些店鋪房產,老臣願意,願意再拿出十萬”看了看鎮國公,李玉堂又咬咬牙,“願意再拿出三十萬兩”。
“李大人心繫天下,捐助朝廷六十萬了,乃是我大明帝國第一功臣”,鎮國公彎腰鞠躬,仰望李玉堂的慷慨,然後看向朱熹洛“聖上,老臣以為李大人可擔起大明帝國第一慈善家的稱呼,做個匾額作為獎勵是不過分的”。
鎮國公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提到松江府收稅之事,朱熹洛心知肚明,鎮國公的一番話讓自己又多收穫三十萬兩,朱熹洛很開心,看向鎮國公,用眼神詢問,能否湊個整。
鎮國公擺手搖頭,細水長流,馬上過年了,差不多就得了。
“鎮國公所言極是,小德子這事情你去辦,記住用金漆”。大明帝國第一慈善家的招牌,朱熹洛覺得不能太小家子氣。
“微臣遵旨”
“咳咳,”朱熹洛看向劉文正與張松鶴,“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